小花五椏果

小花五椏果

小花五椏果為五椏果科,落葉喬木,高15(-25)米,胸徑達1米。花色為黃色,4-5月開花,7-9月結果。為省三級保護植物。產於雲南景洪市;海南省也有分布,中南半島、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和印度也有。海拔下限500海拔上限500分布地屬北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厚,受孟加拉灣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本種生於熱帶季節性雨林、季雨林中地林緣、灌叢中。

基本信息

簡介

小花五椏果 Dillenia pentagyna Roxb. Pl. Corom. 1: 21, t. 20, 1795; 海南植物志1: 448, 1964.——Dillenia hainanensis Merr. in Lingn. Sci. Journ. 13: 64, 1934.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15米或更高,胸徑寬達1米,樹皮平滑,灰色,薄片狀脫落;嫩枝無毛,粗大,乾後暗褐色。葉薄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20-60厘米,寬10-25厘米,幼態葉常更大,先端略尖或鈍,基部變窄常下延成翅,初時上下兩面的側脈上有毛,老葉禿淨;邊緣有淺波狀齒,齒尖明顯突出,側脈32-60對,或更多,末端突出,葉柄長2-5厘米,無毛,基部擴大,兩側有窄翅。花小,數朵簇生於老枝的短側枝上,直徑2-3厘米,花梗長2-4厘米,無毛,苞片有毛,小苞片早落,萼片綠色,橢圓形;大小不相等,長8-12毫米,寬5-9毫米,邊緣有睫毛;花瓣黃色,長倒卵形,長1.5-2厘米,寬8毫米;雄蕊2輪,外輪雄蕊數目很多,長3-4毫米,常發育不全,向外彎,內輪雄蕊較少,正常發育,數目較少,長約7毫米,花葯比花絲短,外向縱裂;心皮5個或6個,長3.5-4毫米,花柱長3-4毫米,向外彎曲,每個心皮有胚珠5-20個。果實近球形,不開裂,直徑1.5-2厘米,成熟時黃紅色,每個成熟心皮有種子1-2個;種子卵圓形,長5毫米,寬3.5毫米,黑色,無假種皮。花期4-5月。
小花五椏果小花五椏果

分布及生境

分布於廣東及雲南。常生於低海拔的次生灌叢及草地上。也見於中南半島、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及印度。
木材堅硬,供建築及製作家具和工藝用,果能食,也供藥用,能止咳。

功能用途

醫藥:果實:止咳。用於咳嗽。

相關種

五椏果Dillenia indica L.
大花五椏果Dillenia turbinata Finet & Gagnep.

五椏果目百科

五椏果目種類

五椏果目只有1科10屬約300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五椏果亞綱中,包括2科─五椏果科和芍藥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不承認這個目,將芍藥科列在虎耳草目之下,將五椏果科直接列在核心真雙子葉植物分支之下,不屬於任何一目,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維持原分類,但2007年2月21日新修訂的結果是恢復五椏果目,只包括五椏果科一個科。

五椏果科

五椏果科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 1科。直立或纏繞藤本,無托葉或托葉翅狀並與葉柄合生。約10屬,400餘種,產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大洋洲(澳大利亞)尤多。我國有2屬,5種,產西南部至南部;雲南有2屬,4種。
五椏果屬 大花五椏果五椏果小花五椏果
錫葉藤屬毛果錫葉藤錫葉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