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牡丹

狹葉牡丹

植物教學標本,狹葉牡丹,,採集區域為:四川省,非模式標本,標本保存在西南大學保存完整,可通過郵件或實物查閱獲取。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狹葉牡丹
拉丁學名: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var. angustiloba Rehder & E. H. Wilson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屬:芍藥屬

本種提示

與野牡丹的主要區別:葉裂片狹窄,為狹線形或狹披針形,寬4-7毫米。
根藥用,根皮(“赤丹皮”)可治吐血、尿血、血痢、痛經等症;去掉根皮的部分(“雲白芍”)可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等症(雲南省藥品標準)。

產地分布

產四川西部(巴塘、雅江、乾寧、道孚)。生海拔2800-3700米的山坡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康定。

相關種

野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
黃牡丹(變種)Paeonia delavayi Franch. var. lutea (Delavay ex Franch.) Finet & Gagnep.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紫斑牡丹(變種)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var. papaveracea (Andrews) Kerner
矮牡丹(變種)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var. spontanea Rehder
四川牡丹Paeonia szechuanica W. P. Fang

五椏果目百科

五椏果目種類

五椏果目只有1科10屬約300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五椏果亞綱中,包括2科─五椏果科和芍藥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不承認這個目,將芍藥科列在虎耳草目之下,將五椏果科直接列在核心真雙子葉植物分支之下,不屬於任何一目,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維持原分類,但2007年2月21日新修訂的結果是恢復五椏果目,只包括五椏果科一個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