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牡丹

矮牡丹

栽培牡丹的野生原種國。國家三級保護瀕危種。

基本信息

分布

山西(稷山)、陝西延安耀縣略陽

矮牡丹矮牡丹

現狀 根入藥,長期遭受過度採挖,現已處於瀕危境地。
海拔下限(米) 1000
海拔上限(米) 1400

形態特徵

葉小灌木,高60—80cm。花通常單瓣,黃、紅、紫或白色,花瓣基部無紫斑。矮牡丹和紫斑牡丹區別在於頂生小葉寬橢圓形或近圓形,3深裂至中部,裂片再淺裂,下面與連同葉軸、葉柄均被短柔毛,小葉柄長1—1.5厘米;花通常單瓣,黃色、紫色、紅色或白色,內面基部無紫色斑塊。

特性

分布於陰坡疏林下或溝谷兩旁岩石縫中。
保護價值 因它可能是栽培牡丹的原植物,為珍貴的物種資源。
保護措施1979年延安市設立了花園屯植物管理處,對矮牡丹進行重點保護。其他產地也應採取保護措施,嚴禁採掘,積極繁殖。

五椏果目百科

五椏果目種類

五椏果目只有1科10屬約300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五椏果亞綱中,包括2科─五椏果科和芍藥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不承認這個目,將芍藥科列在虎耳草目之下,將五椏果科直接列在核心真雙子葉植物分支之下,不屬於任何一目,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維持原分類,但2007年2月21日新修訂的結果是恢復五椏果目,只包括五椏果科一個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