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角鼻魚

單角鼻魚

單角鼻魚,又稱長吻鼻魚(學名:Naso unicornis),俗名剝皮仔、打鐵婆、獨角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鼻魚屬的魚類。 單角鼻魚(Naso unicornis)又稱獨角吊,獨角獸,長鼻天狗,長吻鼻魚,屬鱸形目、刺尾魚科、鼻魚屬,為一類珊瑚礁區周邊生存的熱帶海水魚類。單角鼻魚分布於非洲東部、印太海域北部及夏威夷海域,幼年時期多活動於珊瑚礁區,覓食礁石上的海藻等,並利用礁石躲避天敵,成年後活動範圍擴大,不再局限於礁石區。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信息

分布

單角鼻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東非、紅海、模里西斯、塞席爾、馬爾地夫、留尼旺、馬達加斯加、羅德豪島、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日本、台灣以及西沙群島、中沙群島、舟山群島等中國沿海、菲律賓、印尼、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澳洲、紐幾內亞、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索羅門群島、斐濟群島、萬那杜、夏威夷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等海域。

深度

水深1~80米。

特徵

本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成魚頭頂有角狀突起,其長度與吻長略同,吻背朝後上方傾斜,直到角突處為止。體色為藍灰色,腹側則為黃褐色,尾柄上的骨質板為青黑色。雄魚除角突外,尾鰭截形,上下葉延長成絲狀,上葉較長。背鰭硬棘6枚、背鰭軟條27~30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27~30枚。體長可達70厘米。

生態

單角鼻魚 單角鼻魚

本魚多半在礁溝,礁坡或有涌浪處成群活動,交配時成對出現,屬雜食性,幼魚以藻類為食,成魚則以浮游生物為食。

經濟利用

大魚可食用,亦可為觀賞用。此魚不新鮮時,腥味極重,故捕獲需去內臟,可煮味增湯,味美。尾柄有硬棘,須注意。

品種簡介

在鼻魚屬家族中長鼻的成員非常多,它們大多都可以生長到1500px以上,有些可以接近1米。單角鼻魚也許是唯一適合家庭水族箱飼養的種類,一般只有1000px。

飼養方法

在水族市場或水族商店裡可以購買到的都是獨角吊的幼魚,有些只有75px長的稚嫩小角,有些根本還是平頭。這種魚的角只有在其體長超過625px的時候才從頭前方刺穿出來,並隨著身體的增長而增長。在水族箱中飼養的個體,由於受到空間限制一般角只能生長到5-200px,有些甚至根本長不出來。

的飼養注意事項和天狗吊完全一樣。

觀賞魚導航(二)

觀賞魚只是指那些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種不下數千種。它們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有的來自熱帶地區。它們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它們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