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舌塘鱧

帶狀舌塘鱧

帶狀舌塘鱧又稱美麗舌塘鱧(學名:Parioglossus taeniatus)俗稱甘仔魚、狗甘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鰕虎亞目凹尾塘鱧科舌塘鱧屬其中一種。偶見分布於台灣南部及東部河口水域中,為暖水性群游小型魚類,生活於岩礁域潮池區或鹽度較高之河口、紅樹林濕地中。活躍而群游於水錶層。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帶狀舌塘鱧帶狀舌塘鱧

中文名:帶狀舌塘鱧美麗舌塘鱧

學名:Parioglossustaeniatus

英文名:Taeniatushovergoby,Taeniatusdartfish

科名:Ptereleotridae

科中文名:凹尾塘鱧科

棲息深度:-米

最大體長:3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否

模式種產地:AldabraIs.

帶狀舌塘鱧帶狀舌塘鱧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V~VII-I,13~14;臀鰭I,13~14;胸鰭15~16;腹鰭I,5;縱列鱗72~76。體頗延長,極側扁。頭部中大,側扁。背鰭前方具一低長項冠。吻頗短。眼大,上側位。眼間隔頗狹小,略凸出。口中大,前上位,頗斜而近乎垂直。下頜較前突,上頜骨延伸達眼前緣下方。鰓孔略窄,向下延伸僅達胸鰭基部下緣。體被有細小圓鱗,頭部、胸鰭基部無鱗,無背前鱗。第一背鰭以第三、四棘為最長,雄魚平放時可達第二背鰭基部;第二背鰭基頗長,平放時可達尾鰭基部上方。臀鰭和第二背鰭相對,起點在第二背鰭第一鰭條基部下方。胸鰭小而圓。腹鰭左右分離。雄魚尾鰭呈分叉狀,雌魚呈截形。體呈淡棕色,腹側白色;體側具一黑色寬縱帶,由眼部向後延伸經鰓蓋上方,胸鰭基部沿體側下半部延伸至尾柄下方而達尾鰭下葉;項背部具一黑色狹縱帶,沿背緣線經背鰭基部至尾鰭上緣,眼下方具一藍色亮斑,吻部具一黑紋。第一背鰭灰色;第二背鰭具許多黑色細點。腹鰭及臀鰭灰白。胸鰭基具黑色斑。

棲所生態

美麗舌塘鱧為暖水性群游小型魚類,生活於岩礁域潮池區或鹽度較高之河口、紅樹林濕地中。活躍而群游於水錶層。

台灣分布

偶見分布於台灣南部及東部河口水域中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