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蝶魚科

角蝶魚科

體極側扁而高。口小;齒細長呈刷毛狀,多為厚唇所蓋住。吻突出。背鰭硬棘延長如絲狀。體呈白至黃色;頭部在眼前緣至胸鰭基部後具一極寬黑橫帶區;體後端另具一黑橫帶區,區後具一細白橫帶。

基本信息

命名

角蝶魚角蝶魚

學名:Zancluscornutus
英文名:MoorishIdol

中文名:角蝶魚,角鐮魚
俗名:角蝶魚, 神像

科名:Zanclidae
科中文名:角蝶魚科
同種異名:Chaetodoncanescens,Chaetodoncornutus,Zancluscanescens,Zancluscornotus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地理分布: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及東太平洋區,自非洲東部到墨西哥,北至日本南部及夏威夷群島,南到羅得豪及拉帕島;包括密克羅尼西亞。
模式種產地:EastIndies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舄湖
棲息深度:1-180米

形態特徵

最大體長:23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體極側扁而高。口小;齒細長呈刷毛狀,多為厚唇所蓋住。吻突出。成魚眼前具一短棘。尾柄無棘。背鰭硬棘延長如絲狀。體呈白至黃色;頭部在眼前緣至胸鰭基部後具一極寬黑橫帶區;體後端另具一黑橫帶區,區後具一細白橫帶;吻上方具一三角形而鑲黑斑三黃斑;吻背部黑色;眼上方具兩條白紋;胸鰭基部下方具一環狀白紋。腹鰭及尾鰭黑色,具白色緣。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舄湖、礁台、清澈的珊瑚或岩礁區,棲息深度在3-182公尺。經常被發現成小群優遊於礁區。主要以小型帶殼的動物為食。
漁業利用:水族館展示之重要魚種,據報載在水族箱內有存活十年之記錄。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