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線刺尾鯛

密線刺尾鯛

密線刺尾鯛又稱密線刺尾魚(學名:Acanthurus nubilus)俗稱倒吊、粗皮仔,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馬里亞納群島、新加勒多尼亞和社會群島等。中國台灣綠島海域有分布。主要棲息於潮流經過的礁區斜坡上,深度可達90公尺左右,通常會停棲於底層中。以大型藻類及絲狀藻為食。可做為觀賞魚。可食用。 。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密線刺尾魚密線刺尾魚

俗名:倒吊 粗皮仔 
學名:Acanthurusnubilus
英文名:Bluelinedsurgeon,Bluelinedsurgeonfish
中文名:密線刺尾鯛密線刺尾魚
科名:Acanthuridae
科中文名:刺尾鯛科
同種異名:Harpurinanubilus,Hepatusnubilus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5-90米
最大體長:26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I-VI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近截形或內凹,成魚時上下葉延長如絲。體藍灰色,頭部及體前部密布黃褐色斑點,體側後半則形成縱紋。背鰭硬棘6-7枚、背鰭軟條25-2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3-24枚。尾柄上有硬毒棘,易傷人。體長可達26厘米。

世界分布

印度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馬里亞納群島新加勒多尼亞和社會群島等。中國台灣綠島海域有分布。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流經過的礁區斜坡上,深度可達90公尺左右,通常會停棲於底層中。屬雜食性,以大型藻類絲狀藻為食。

模式種產地

DodepoI.,GulfofTomini,Sulawesi[Celebes],Indonesia,Albatross

漁業利用

罕見之種,一般以流刺網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

經濟利用

可做為觀賞魚。可食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七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