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吻鼻魚

長吻鼻魚

單角鼻魚,又稱長吻鼻魚(學名:Naso unicornis),俗名剝皮仔、打鐵婆、獨角倒吊,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鼻魚屬的魚類。大魚可食用,亦可為觀賞用。此魚不新鮮時,腥味極重,故捕獲需去內臟,可煮味增湯,味美。尾柄有硬棘,須注意。主要棲息於水道、瀉湖、礁岸、礁區斜坡或有拂浪處。幼魚於礁區上方活動,成魚則大多成小群活動。一般在淺水域活動,最大深度可達180公尺左右。繁殖季節時則會成對出現。以粗糙多葉的褐藻類為食,例如馬尾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長吻鼻魚

長吻鼻魚長吻鼻魚

中文目名:鱸形目
中文科名:刺尾魚
中文屬名:鼻魚屬
中文俗名:單角鼻魚、長吻雙盾尾魚
拉丁文名:Naso unicornis
英文名:Longnose unicornfish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Forssk?l,1775

物種信息:體呈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二個盾狀骨板,各有一個骨突。頭小,隨著成長,在前方之額部逐漸突出而形成短而鈍圓之角狀突起,其長度與吻長略同,吻背朝後上方傾斜,直到角突處為止。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齒,齒稍側扁且尖銳,兩側或有鋸狀齒。背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I棘及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尾鰭截平,上下葉緣延長如絲。體呈藍灰色,腹側則為黃褐色,尾柄上的骨質板為藍黑色。背鰭與鰭有數條暗色縱線,並具藍緣。主要棲息於水道、礁岸、區斜坡或有拂浪處。幼魚於礁區上方活動。成魚則大多成群活動,交配時則會成對出現。屬雜食性種,幼魚以藻類為食,成魚則以浮遊動物為主食。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部,東至馬貴斯及土木工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及拉帕群島。

長吻鼻魚長吻鼻魚

特點

尾柄兩側各有2個盾狀骨板,板中央突出1水平銳嵴。額部向前突出呈角狀,角狀突下的吻較長,其前端不超過吻端,下緣與吻背緣之間為1銳角。尾鰭上、下葉常延長呈絲狀。暖水性珊瑚礁魚類,通常棲息於礁盤淺水區。體長300~420毫米,較少見。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淺海。我國見於南海和東海。

分布

單角鼻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包括東非、紅海、模里西斯、塞席爾、馬爾地夫、留尼旺、馬達加斯加、羅德豪島、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日本、台灣以及西沙群島、中沙群島、舟山群島等中國沿海、菲律賓、印尼、紐幾內亞、新喀里多尼亞、澳洲、紐幾內亞、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索羅門群島、斐濟群島、萬那杜、夏威夷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等海域。

深度

水深1~80米。 特徵本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成魚頭頂有角狀突起,其長度與吻長略同,吻背朝後上方傾斜,直到角突處為止。體色為藍灰色,腹側則為黃褐色,尾柄上的骨質板為青黑色。雄魚除角突外,尾鰭截形,上下葉延長成絲狀,上葉較長。背鰭硬棘6枚、背鰭軟條27~30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27~30枚。體長可達70厘米。

生態

本魚多半在礁溝,礁坡或有涌浪處成群活動,交配時成對出現,屬雜食性,幼魚以藻類為食,成魚則以浮游生物為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