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刺尾魚

黑斑刺尾魚

黑斑刺尾魚(學名:Acanthurus gahhm)為刺尾魚科刺尾魚屬的魚類。分布於非洲東岸、東到夏威夷及玻里尼西亞、北到日本、台灣島以及西沙群島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黑斑刺尾魚A.gahhm(Forskal);Blackbarredsurgeonfish
背鰭Ⅸ,25;胸鰭17;腹鰭Ⅰ,5;臀鰭Ⅲ,22—24;尾鰭17。體長為體高1.9—2.0倍,為頭長3.1—3.5倍;頭長為吻長1.3—1.4倍,為眼徑3.5—3.7倍。體橢圓形,側扁且高,頭較小,眼小。側位而高。前鼻孔大,後緣具瓣膜。後鼻孔卵圓形,口小,前下位,兩頜齒各1行,側扁。邊緣為鈍鋸齒狀,上頜齒14—16個,下頜齒20—21個,眼前方具一眼前溝,體被弱櫛鱗。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尾柄每側有一個能豎起的前向尖棘,平時平臥於溝中。尾鰭新月形,上下葉延長。
本種為暖水性近岸廣布種,生活於珊瑚礁叢中,生活時橙黃色,由鰓孔上端至胸鰭中部有一黑色長斑,在尾柄棘前方有一細黑色短縱線,尾鰭邊緣白色。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黑斑刺尾魚黑斑刺尾魚

目:形目Perciformes
科:刺尾魚科Acanthuridae
屬:刺尾魚屬Acanthurus
種:黑斑刺尾魚A.gahhm
二名法
Acanthurusgahhm
(Forskal,1775)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清澈而面海的潟湖及礁區,棲息深度一般在30公尺以下,幼魚則活動於水錶層至水深3公尺處。以藻類為食。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因食物鰱之關係,可能具熱帶海魚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