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生多孔菌

冬生多孔菌

冬生多孔菌(拉丁名:Polyporus brumalis (Pers.))Fr.)屬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主要分布於中國、波蘭、美國。還有其他國家。生於多種闊葉樹的枯枝和倒木上。尤以株、樺、李等樹種更普遍。偶爾發生在雲杉和冷杉上。木材白色腐朽。

基本信息

菌類簡介

中文學名:冬生多孔菌

拉丁學名:Polyporusbrumalis

定名人:(Pers.:Fr.)Fr.

參考文獻:Syst.Mycol.1:348,1821;
Ryvarden,Polyp.NorthEur.2:381,Fig.156b,1978;
Gilbertson&Ryvarden,NorthAm.Polyp.2:651,Fig.333,1987;
Teng,FungiofChina,p.370,199

分類地位:菌物界、擔子菌門、異擔子菌綱、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屬
保護級別:未列入
瀕危等級:無危
可信度:1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重慶特有種:否
重慶模式種:否

形態描述

冬生多孔菌冬生多孔菌

菌絲系統二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分枝少,有鎖狀聯合,直或彎曲,易破碎,直徑3.5-4.3μm;骨架一纏繞菌絲無色,厚壁,樹狀分枝,骨架乾直徑3-4μm,其未端形成鞭毛狀纏繞菌絲,直徑1-2μm。擔孢子圓柱形,有時稍彎曲,透明、平滑,5.2-7×1.7-2.6μm。

生活習性

生於多種闊葉樹的枯枝和倒木上。尤以株、樺、李等樹種更普遍。偶爾發生在雲杉冷杉上。木材白色腐朽。

分布地區

中國分布

北京百花山,21721,39661,39692。內蒙古大興安嶺,16853,29238,29239。吉林汪清,29912,28339。黑龍江嫩江,39660。浙江天目山,48342,18605,48237,39662。河南伏牛山,28341。廣西凌樂老山,20788。四川米亞羅和九寨溝,28300,28838,46094。陝西(mei)眉縣,27327,27329。青海海晏,23963,民和,27328。

世界分布

中國波蘭美國。還有其他國家。

用途價值

幼嫩時可食。

生物現狀

保護及保存現狀:自然野生
主要用途和價值:幼嫩時可食
開發利用現狀:未利用
保護建議:不詳
遺傳多樣性:不詳

討論

本種在中國發生較普遍。它的特點是菌蓋呈褐色到暗褐色,表面粗糙,柄中生。它與Polyporusarcularius的區別為後者菌蓋表面有褐色鱗片、管口較大,輻射狀排列。它與Polyporusvarius和P.melanopus的區別為後二者具黑色菌柄或至少基部變黑。它與P.alvelaris的區別為後者菌蓋顏色較淡,管口大,呈輻射狀排列,菌柄短,側生。

菌物界(三)

“菌物界”這個名詞是我國學者裘維蕃等於1990年提出的,並已得學術界的一定支持,這是指與動物界,植物界相併列的一大群無葉綠素,依靠細胞表面吸收有機養料,細胞壁一般還有幾丁質的真核微生物。一般包括真菌,粘菌和假菌(卵菌等)3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