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山西運城永濟景點]

五老峰[山西運城永濟景點]

五老峰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市區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脈,地處晉、秦、豫三省交匯之黃河金三角。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在《周易》成書之前,五老峰是河洛文化早期的傳播地和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七鑒道書》稱之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民間有“晉北拜佛五台山,晉南問道五老峰”“北有五台觀廟宇,南在五老看風光”及“東華山”之說。

基本信息

景區歷史

五老峰美景(2) 五老峰美景(2)

五老峰原稱五老山,晉代張僧鑒的《潯陽記》中有“五老峰橫隱蒼空,其形勢如河中府虞鄉縣五老山”的記載,《虞鄉縣誌》中有“五老山,在縣南十五里,玉柱、太乙諸峰之總名也”的表述。五老山之五老,源出於古代傳授伏羲《河圖》《洛書》五老之名。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奇峰霞舉,孤標峰出,罩絡群泉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項”的描寫。北宋魏野《送陳越之河中寧親》有”三台筵上飛觴送,五老峰前負米歸“。元代初年的嘉善大夫、詩人王惲在其所作《五老歌》中寫道:“曉披五老峰上雲,晚釣五姓湖中鯉。”歷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詩賦予以記述,如碑文記述“條山秀甲三晉,五老峰嶙峋萃律秀麗更甲條山”,20餘通明清時代修廟的碑刻記載了當時朝山廟會的盛況。

據現存石碑記載,五老峰的建築最早見於北周,即在西寨子所建的佛教寺院圓通寺和觀音閣,唐代的細繩紋磚,宋代的花紋方磚隨處可見。五老峰的碑石記載了其千年繁榮紀事以及民間傳說軼聞,如宋代楊業在此屯兵練武,兵圍普救寺的孫飛虎在此安營紮寨,道教八仙中的張果老、呂洞賓等人物的趣聞等。

1992年,國家林業部以林造字〔1992〕200檔案批准建立五老峰國家森林公園。

五老峰[山西運城永濟景點] 五老峰[山西運城永濟景點]

1994年,國務院批准為“五老峰風景名勝區”。

2011年,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老峰 五老峰

五老峰位於山西省永濟市東南部,東20公里有解州關帝廟、運 城鹽湖;西20公里有普救寺、唐代黃河鐵牛及鸛雀樓。五老峰法定保護面積200平方公里,主景區面積3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五老峰美景 五老峰美景

五老峰的基岩以花崗岩、砂岩為主,間有小塊平地和梯田,沿山為山洪沖積的扇形砂石地,主脈月評梁為東西走向,橫亘於五老峰南界,支脈大多為南北走向平行排列。最高點月坪梁海拔1810米,最低點風峪溝口海拔500米,主峰玉柱峰海拔1702.6米,最大相對高差1310米,許多懸崖峭壁達90°。

氣候條件

五老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1℃,最冷月平均氣溫-0.4℃,最熱月平均氣溫27.1℃,極端最高氣溫41.3℃,極端最低氣溫-14.3℃。冬季多呈現乾冷少雪,一月平均氣溫-7.3℃;夏季呈現高溫高濕,七月平均氣溫27℃;秋季往往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平均氣溫為13.5℃;春季氣溫不穩定,空氣較乾燥,平均氣溫12.9℃。年平均降水量558毫米,7-9月為集中降水期,約占全年降水的52%。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五老峰的水資源較為豐富,有6條溝澗,其中4條溝澗有泉水溪流。建有石佛寺、大柏峪兩座小型水庫,是灌溉和生活的重要用水來源。

植物資源

五老峰 五老峰

農墾草灌帶,分布於五老峰海拔500-1000米的前山及山基部,主要以苔草、牡羊草、蒿等中矮型草本植物為主,也分布有酸棗、繡線菊等矮生灌木。

疏林灌叢帶,分布於海拔900-1800米之間的陡坡。主要以丁香、忍冬、連翹、山杏、山桃為主,另有散生的油松、白皮松。

針闊葉林帶,分布於海拔1100-1600米之間較平緩的陰坡,森林的層次分明,林下灌、草、藤分布較多,林下植物以丁香、白鵑梅、刺梅、六道木、山桃、山杏、五味子、山葡萄等為主。

亞高山草灌從,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月坪梁頂,散生叢狀灌木,以胡枝子為主。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樹種的有野大豆、青檀等,藥用植物有200多種。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資源有110多種。獸類有狐、狍、黃鼬、野豬、松鼠等20多種;鳥類有黃眉、柳鶯、大山雀、烏鴉等80多種。兩棲爬行動物有青蛙、蟾蜍、蛇、壁虎等。

景點景觀

五老峰 五老峰

五老峰的古建築遺址中包括了南北朝的石雕佛像,唐代的細繩紋磚,宋代的方形花磚,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盛時曾有64觀庵廟宇。

玉柱峰頂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庵觀、寺院、廟宮64處,碑褐數十通。七大人文景點:南天門、靈宮廟、菩薩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師廟等。另有明代數百個木雕人像。西錦屏峰下雷公洞裡存有南北朝時代石雕人像5尊。東錦屏峰藥師洞有明代彩色泥塑人像3尊。

五老峰的喀斯特地質地貌造就具有雄、險、奇、秀、仙之特點的地質景觀。《水經注》稱:“奇峰霞舉,孤標秀出,罩絡群峰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山中有9泉、12洞、362擎。

玉柱峰

五老峰 五老峰

五峰之中,以主峰玉柱峰為奇;玉柱峰,又名"雲峰"、"靈峰",海拔1702.6米。其側山崖立面突出一巨岩,上刻”回心“兩字。巨岩側為登天台,沿天台上攀數十米到立仞下,是為主柱天梯。以玉柱峰為中心,左有東錦屏峰,峰腰建藥師洞;右有西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四峰幫立不敢前,儼然商皓翌帝子”。另有五指峰、筆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共占地有50平方公里。其間洞穴12個,泉9處。

太乙坪峰

太乙峰為五老峰之北峰,是五老峰通至各峰巔、山峪的中樞。其上修建有五老祠、五老殿、玉皇殿。

西錦屏峰

西錦屏峰海拔1566.6米,為五老峰的主峰之一。峰陰有張果洞,亦號韓峰。峰東有韓群洞、羅通微真人洞。

東錦屏峰

東錦屏峰海拔1689.1米,是五老峰的主峰之一。由多個山峰組成,峰中有蓮花玉洞、八仙洞、藥師洞、明眼洞、水仙洞、韓疑義洞、仙人洞、蓮花台、加官台等。其景觀有太祖觀書、猿人觀魏 、三官賜福、金雞望月、觀音渡東海。

棋盤山峰

棋盤山峰在太乙峰西側,南依水簾洞,北靠老鐵樓,西臨鴻溝,東望新峰。

節日活動

五老峰 五老峰

明清時期,五老峰興起朝峰廟會,興盛達500年。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是朝峰廟會,現存明萬曆年木刻《條山玉柱晴峰圖》、民國初年印製的《新繪山西虞鄉縣西南五老峰勝景全圖》都描繪了當時的景象。到日軍入侵前,從山下的虞鄉西關到山上的玉柱峰頂,沿途開設的茶館、飯律達四十多處,山口的寺廟、梨園社戲輪番獻藝,民間娛樂活動及迎神賽會時常舉辦。

旅遊設施

五老峰景區內配套設施完善,有可容納百餘人住宿、餐飲、會議的三星級賓館——雲峰閣;有驚險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鐵索天橋;有便捷的登山觀光索道;有集消暑納涼、餐飲娛樂於一體的景點“北方水鄉”——錦繡谷。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07:00——18:00

門票價格

五老峰 五老峰

成人:85元 學生:40元

免費政策:70周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憑相關有效證件免票,1.2米以下兒童免票

優惠政策:1.2—1.4米之間兒童及持有學生證、殘疾證等證件的遊客可購景區優惠票

景區交通費:20元/人

收費項目

索道

單程上行:80元

單程下行:60元

滑索

20元

滑道

15元

交通指南

1、從起點向正西方向出發,沿河東東街行駛10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人民南路。

2、沿人民南路行駛250米,調頭進入人民南路。

3、沿人民南路行駛170米,稍向右轉進入河東東街。

4、沿河東東街行駛960米,左後方轉彎進入解放南路。

5.沿解放南路行駛310米,過右側的金街小商品城(運城)約190米,稍向右轉進入紅旗西街。

6.沿紅旗西街行駛1.9公里,左轉進入聖惠南路。

所獲榮譽

國家旅遊局公布的第一批全國優選旅遊項目

山西省第二批省級休閒旅遊度假區

山西省休閒旅遊度假區

國際攝影學會創作基地

山西名山漫話(一)

山西山地廣闊,且其中名山尤多。清光緒年間延聘名儒王軒、楊篤、楊深秀等編纂的《山西通志》中即曾說過:“晉,古稱負險用武之國,左太行,右大河,南連孟、懷,北通朔漠。其間名山大川,縱橫條貫,磅礴數千里,周回十餘郡,言形勝者,必首及焉。”在山西這塊古老土地上,名山文化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類型豐富多彩。

《楊貴妃秘史》相關背景知識

 尤小剛導演的秘史系列劇第六部《楊貴妃秘史》正在湖南衛視晚10點檔熱播。根據央視索福瑞的數據,該劇開播第一天收視率1.11%,位居同時段全國收視率第一位。不過,觀眾和網友質疑該劇“太雷人、太現代”。昨天,導演尤小剛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回應說:“雖說在這部戲故事上延續了以前的秘史式敘事,但是該劇不論在風格上,還是台詞上都更輕鬆,是一部宮廷平民劇。”

廈門旅遊景點

運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    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黃河中游北幹流以東,與河南,陝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蹟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尤門天險,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築,如:南海峪岩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雲墓關帝廟永樂官普救寺飛雲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遊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後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景點廣仁王廟 | 合河遺址 | 黃河大禹渡開元黃河大鐵牛| 蒲津渡 | 茅津渡 | 普救寺 | 棲岩寺塔 | 芮城古文化遺址群 | 芮城永樂宮 | 風陵渡 | 聖壽寺舍利塔 | 萬固寺 | 五老峰 | 西侯度遺址 | 洞賓故里 | 九峰山 | 王官谷 | 白胎寺 | 碧落碑 | 東嶽廟 | 法王廟 | 飛雲樓 | 福勝寺 | 古城新絳 | 稷王廟 | 稷益廟 | 絳守居園池 | 絳州大堂 | 絳州三樓 | 青龍寺 | 秋風樓 | 薛仁貴寒窯 | 禹門口 | 常平關帝廟 | 池神廟 | 春秋樓 | 堆雲洞 | 泛舟禪師塔 | 解州關帝廟 | 歷史古都夏縣 | 臨猗雙塔 | 裴祠石刻 | 司馬光墓 | 太平興國寺塔 | 聞喜文廟 | 夏縣溫泉 | 禹王城址 | 運城鹽池 | 中國宰相村 | 柳氏民居 |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 | 東下馮遺址龍門激浪 | 蒲州故城遺址 | 馬村磚雕墓 | 太陰寺 | 鸛雀樓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 運城天鵝自然保護區 | 鶯鶯塔 | 中國死海堆雲洞西侯度遺址福勝寺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