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關帝廟

常平關帝廟

常平關帝廟是關羽的家廟,又稱關帝祖祠,位於運城市西南20餘公里的常平鄉常平村內。南靠中條,北臨鹽池,廟內泥塑尚存,建築群體保護較好,交通便利,是理想的遊覽之地。

典故

常平關帝廟常平關帝廟

關羽,字雲長,其故里是三國時河東解梁常平里。傳說,當年他殺死了名叫呂熊的大地主大惡霸以後,便逃走在外。惡霸和官府互相勾結捉拿關羽,並要對關羽的家人誅滅九族,斬草除根。當時常平里姓關的多逃到現在的古村一帶去避難,而雲長的父母親卻因年邁,行走不便投井自盡了。後人為紀念他的父母親,便在這口井上建了一座塔。關羽去世以後,鄉人為仰慕其德,又在其地建祠奉祀。到了金代,遂建成了有一定的建築群體的廟宇,取名“關聖家廟”。

記載

據史書記載,自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來,對關聖家廟整修或增建達16次之多。故現存建築多系清代遺構。全廟總面積為 13320平方米,規模宏敞,布局嚴謹,系磚木結構,琉璃瓦建築。廟內殿宇壯觀,古柏參天,氣勢非常宏偉。廟前有牌坊三座,左右木構,中為石雕;廟內中軸線自前至後,有山門、午門、享殿、關帝殿、娘娘殿、聖祖殿等六進殿宇;兩側配以廂房、配殿、迴廊,主從有致。關帝殿面寬五間,四周有圍廊,重檐九脊頂;殿內木雕神龕,裝飾富麗,關羽頭戴冕旒,身著帝裝,凝神端坐於龍椅上;龕內外侍者四人,恭謙微謹。娘娘殿前,有垂花門,左右配殿分峙,自成院落;殿寬、深各五間,前有插廊,內有神龕,關夫人鳳冠霞帔端坐其中,侍者或持帕或握笏,恭身而立。各像比例適度,神態自若,在清代泥塑中此為上乘佳作。聖祖殿位於廟中建築群體最後,五開間,內塑關羽的始祖忠諫公、曾祖先昭公、祖父裕昌公、父親成忠公,以及羽之始祖、曾祖、祖父的夫人像,為其他關廟中所未見。關帝家廟內,還有八角七層磚塔一座,傳為關羽父母親之墓。廟南古柏蒼翠,石碑林立,即為關羽的祖塋。

常平關帝廟內,現有碑刻22通,其中金代1通,明代7通,清代13通,民國1通。有些碑刻記述了流傳的關羽故事,是我們研究三國歷史的珍貴資料。

特色

常平關帝廟,南靠中條,北臨鹽池,廟內泥塑尚存,建築群體保護較好,交通便利,是理想的遊覽之地

此外關聖家廟,古柏老松高大蒼勁,生機勃勃。不少樹木奇形異狀,氣度不俗,具有一般古樹沒有的靈性和傳奇色彩。它們將關聖家廟裝點成為一個“奇樹園”。其中最有名的有五世同堂桑、化雪柏、扭柏、裂柏和龍虎二柏等六株奇樹。

其一五條樹根裸露在地表,五根粗枝伸向天空,每年桑杏五生五熟,傳說它是獻給關羽五代家人的祭品。長在關聖娘娘廟前這棵古桑,傳說曾被劉秀封為廟中樹王。人們雖不盡信,可是如果它沒被封王,怎么能在關聖家廟的松柏林中占一席之地呢?

其二關聖娘娘殿西北角有株無雪柏,也叫雲柏。其葉團團簇簇,看上去如一朵朵雲彩。它的樹幹呈45度傾斜,直指10多公里外的解州關帝廟。據說關羽每天早上從家廟裡出來,由此樹駕雲上天去解州關帝廟“上班”,夜間又在此按落雲頭回家廟安寢。冬日下雪,廟內松柏枝上白雪皚皚,獨有這棵雲柏上雪落即溶。因此人們又叫它熱柏和化雪柏。

其三同是關聖家廟一棵樹,桑樹被封成了樹王,而四季常綠、萬年長春柏樹卻要為它俯首稱臣,這怎么行啊——這株柏樹實在想不通,於是它把自己的身軀扭過去,儘量不去看那棵趾高氣揚的五世同堂桑。不知不覺,千年光陰如水逝,它自己的身軀便扭成了今日這般模樣。

其四裂柏,也叫鳳柏。它的樹形宛如一隻拖著長尾的鳳凰,樹身又粗又直,不想被一個財主看中了,他花重金要買了它為自己做棺材。然而剛鋸掉一枝柏枝,那鋸口便流出鮮紅的血來。隨著“叭”地一聲巨響,樹身裂開一條大縫。財主一看,不能做棺材用了,只好收鋸回家。“裂柏”由此得名。

其五龍柏它是關聖家廟中老百姓最崇敬的古樹之一。它雄壯的樹幹翹向上方,如龍首吻天。當地老百姓常常帶上兒子,把一根紅繩系在龍柏樹幹上,並裁下一小截做個繩圈戴在兒子的脖項,此謂“認乾爹”。

其六,與龍柏相對的柏樹是虎柏,因其樹幹上長了一個碩大的“虎頭”樹結而得名。它體格魁梧,堪稱廟樹中的偉男子。老百姓都在它樹身上纏幾圈紅繩,給自己的姑娘“認乾爹”。據說,這“虎柏乾爹”能保佑他們的女兒呢。

建築風格

常平關帝廟常平關帝廟

常平關帝廟坐北朝南,在建築布局上沿襲“前朝後寢”之制,主體建築依軸線順次布列,余則對立兩側,廟前為“靈鍾鹽海”、“秀毓條山”木坊兩座,鐘鼓樓相對兩旁,石雕牌坊位於鐘鼓樓之中央,正面雕“關王故里”,為明嘉靖三年立。通過牌坊為山門、午門和獻殿,三座建築均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獻殿前後檐敞朗,梁枋簡潔,皆飾彩繪,據題記為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建。

祖塔在山門與午門之間,八角七層磚建,實心塔,無基座,七重疊澀出檐。塔身嵌銘五塊,記載了金大定丁酉建塔及明嘉靖、清嘉慶年間重修情況。

獻殿之後為崇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殿內木雕神龕內關羽端坐,四位侍者神情恭謙。過垂花門進入一組四合院建築,正面為娘娘殿,面寬進深各五間,平面近方形,前檐插廊,重檐歇山頂。殿內關夫人、侍女像為清塑中之佳品。聖祖殿位於廟內最後高大的台基上,乾隆二十八年重建。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殿內佛壇上塑關公始祖、三代祖父及夫人像,為國內武廟中之僅見。

關帝家廟現存碑竭20餘通,對於關羽歷代封號、家族歷史、廟宇沿革等均有詳細記述。

交通指南

常平關帝廟常平關帝廟

交通頗為方便,同蒲、候西兩條幹線鐵路是本區交通大動脈,並有禮元至古堆鐵路支線一條。公路以運城為中心,幹線有:太原至茅津渡、晉城至禹門口、臨猗至大寧、運城至風陵渡等;支線有:聞喜至永濟、風陵渡至平陸等。運城至三門峽、運城至風陵渡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大同至運城的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設之中。

鐵路

從運城有發往北京、西安、天津、成都、太原石家莊、大同、臨汾等地的列車

公路

運城市境內有209國道通過,分別可通達河南三門峽市、陝西華陰市。 太原長途站每70分鐘有一班發往五台山的汽車,是依維科台山。如果從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徐州、濟南、石家莊、西安、鄭州方向去五台山,可先搭快車到太原,太原市五一廣場有長途車直達五台山。 航空北京、廣州、成都、西安等各大城市均有直達太原的飛機。旅客到達太原後,可在太原五一廣場搭長途車去五台山。 公路由於火車和飛機都不能直抵五台山,故公路客運顯得尤其重要。坐火車在京原線上的砂河、繁峙、代縣、原平各站下車,都可改乘汽車前往五台山,十分便利。在大同到太原間的北同蒲鐵路線上,寧武、原平也有汽車開往五台山,忻州每日更有多次長途車去五台山。河北阜平到五台山台懷鎮有直達長途汽車,在台懷鎮和太原之間每日有班車往返。五台山六月大會期間(農曆六月初至七月初十),是遊人最多的時候,此間五台山周邊縣鎮都加開旅遊車,如東冶至五台山,陽泉至五台山,阜平至五台山,繁峙至五台山,原平至五台山,砂河至五台山等。

運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黃河中游北幹流以東,與河南,陝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蹟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尤門天險,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築,如:南海峪岩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雲墓關帝廟永樂官普救寺飛雲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遊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後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景點廣仁王廟 | 合河遺址 | 黃河大禹渡 | 開元黃河大鐵牛| 蒲津渡 | 茅津渡 | 普救寺 | 棲岩寺塔 | 芮城古文化遺址群 | 芮城永樂宮 | 風陵渡 | 聖壽寺舍利塔 | 萬固寺 | 五老峰 | 西侯度遺址 | 洞賓故里 | 九峰山 | 王官谷| 白胎寺 | 碧落碑 | 東嶽廟 | 法王廟 | 飛雲樓 | 福勝寺 | 古城新絳 | 稷王廟 | 稷益廟 | 絳守居園池 | 絳州大堂 | 絳州三樓 | 青龍寺 | 秋風樓 | 薛仁貴寒窯 | 禹門口 | 常平關帝廟 | 池神廟 | 春秋樓 | 堆雲洞 | 泛舟禪師塔 | 解州關帝廟 | 歷史古都夏縣 | 臨猗雙塔 | 裴祠石刻 | 司馬光墓 | 太平興國寺塔 | 聞喜文廟 | 夏縣溫泉 | 禹王城址 | 運城鹽池 | 中國宰相村 | 柳氏民居 |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 | 東下馮遺址 |龍門激浪 | 蒲州故城遺址 | 馬村磚雕墓 | 太陰寺 | 鸛雀樓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 運城天鵝自然保護區 | 鶯鶯塔 | 中國死海 | 堆雲洞 |西侯度遺址| 福勝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