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猗雙塔

臨猗雙塔

臨猗雙塔,位於臨猗縣城內北隅,又稱“雁塔”,東西對峙。

簡介

位於臨猗縣城內北隅。兩座磚塔東西排列,相距50餘米。據《猗氏縣誌》記載,雙塔為隋唐創建,宋代重修,原有妙香寺,西塔在寺內,東塔居寺外。今寺已不存,雙塔依舊。西塔方形,七層,高約30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時,塔剎毀壞;東塔亦七層,方形,底層中空,以上實心。西塔唐物,東塔宋建。雙塔之門,對向開闢。相傳西塔內藏白蛇,稱白蛇塔;東塔內隱許仙(第七層內原有畫像),稱許仙塔。每年的七月,白蛇與許仙相會,夜深人靜,月明如晝,雙塔之影在月下交融,象徵夫妻團聚,因有雙塔交影之稱。雙塔上雁巢甚多,黃昏時小雁環飛,故亦稱雁塔。北門外原有一青蛇塔,今已不存。

臨猗雙塔臨猗雙塔

近景

臨猗雙塔又稱“雁塔”,坐落在臨猗縣城北隅,東西對峙。

雙塔創自隋唐,此處原為寺院,今寺已毀,僅存雙塔。 “雙塔交影”又稱“雙塔斜影”,是指農曆正月、九月十五黃昏,三月、七月十六早晨,太陽和月亮同時位於東西方天邊(或相反),日月之光分別從東西方照射雙塔,使東西而立的雙塔之影從不同方向向中間緩緩移動,交融在一起。

歷史上,文人騷客對“雙塔交影”也多有描述。可惜,對為什麼要建造這樣的雙塔奇景卻未有任何文字記載。不過,也許我們從有關故事中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傳說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最初發生在臨猗。法海由於嫉妒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便把他們用“網塔缽”分別罩於兩塔內。 西塔內藏白蛇,稱“白蛇塔”;東塔內隱許仙,稱“許仙塔”。許仙塔的第七層還藏有二人的畫像,第三層有一尊鐵鑄的許仙人頭像,面向西塔,日夜相望。許仙與白娘子的真摯愛情感動了玉帝,玉帝便命太白金星在雙塔內各放一寶,讓他們每年七夕相會一次。從此,每年七夕黃昏,雙塔之影在月光下緩緩交融,相依相偎,好似夫妻恩愛團圓。

還有一個傳說是,每年正月十五,城鄉大鬧花燈時,從塔內會飄飄悠悠走出兩個美貌女子,一個穿粉紅衣,一個穿果綠襖,在離人群不遠的地方,笑盈盈地觀燈。 這些傳奇故事雖然是神話,可是故事裡所敘述的時間卻和有關考證研究所得到的“雙塔交影”時間基本一致。由此可以推測,“雙塔交影”奇觀並非偶然,而是我國古代工匠的科學創舉。建築中蘊含豐富的科學,科學又通過神話來表現,這正是中國古代科技的一種重要而又常見的表現形式。

運城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總面積14236.5平方公里。黃河中游北幹流以東,與河南,陝西隔河相望,北靠臨汾,東鄰晉東南。古稱“河東”,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美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運城地區歷史悠久,山川壯麗,文物古蹟星羅棋布,風光名勝遍布各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歷山孤峰山呂梁山五老山,尤門天險,王官峪瀑布閆家池峪谷瀑布和溫泉等自然景觀;有著名流口大禹渡,津渡和風陵渡。有聞名華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建築,如:南海峪岩洞遺址西候渡遺址禹王城遺址司馬光祖墓晉文墓晉南雲墓關帝廟永樂官普救寺飛雲樓等。這些自然景觀和古文化具有極高的觀賞,遊覽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河東先後培育出商代中興賢相傅說,春秋霸主晉文公,戰國縱橫家張儀,蜀漢名將關羽,晉代文學家郭璞,隋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通,唐文學家王勃柳宗元、唐代名相裴度、名將薛仁貴、宋代名相、史學家司馬光等等。
景點廣仁王廟 | 合河遺址 | 黃河大禹渡 | 開元黃河大鐵牛| 蒲津渡 | 茅津渡 | 普救寺 | 棲岩寺塔 | 芮城古文化遺址群 | 芮城永樂宮 | 風陵渡 | 聖壽寺舍利塔 | 萬固寺 | 五老峰 | 西侯度遺址 | 洞賓故里 | 九峰山 | 王官谷| 白胎寺 | 碧落碑 | 東嶽廟 | 法王廟 | 飛雲樓 | 福勝寺 | 古城新絳 | 稷王廟 | 稷益廟 | 絳守居園池 | 絳州大堂 | 絳州三樓 | 青龍寺 | 秋風樓 | 薛仁貴寒窯 | 禹門口 | 常平關帝廟 | 池神廟 | 春秋樓 | 堆雲洞 | 泛舟禪師塔 | 解州關帝廟 | 歷史古都夏縣 | 臨猗雙塔 | 裴祠石刻 | 司馬光墓 | 太平興國寺塔 | 聞喜文廟 | 夏縣溫泉 | 禹王城址 | 運城鹽池 | 中國宰相村 | 柳氏民居 |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 | 東下馮遺址 |龍門激浪 | 蒲州故城遺址 | 馬村磚雕墓 | 太陰寺 | 鸛雀樓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 運城天鵝自然保護區 | 鶯鶯塔 | 中國死海 | 堆雲洞 |西侯度遺址| 福勝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