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於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於1999年9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成立的中國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56年成立)整合而成,納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簡介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為中國地理科學與資源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在區域、國家和全球尺度上,圍繞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在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綜合整治、區域可持續發展、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等重要領域,取得了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在上述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需求方面做出了社會公認的、不可替代的貢獻,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國地理科學與資源科學發展的方向與水平。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現有職工520人,其中科技人員358人,研究員112人、副研究員和其他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3人,進入知識創新工程274人。陳述彭吳傳均孫鴻烈陽含熙劉昌明度、陸大道7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石玉林李文華孫九林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該所工作。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設地理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是地理學一級學科與生態學、環境科學和農業經濟管理三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培養點,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氣象學、環境科學和農業經濟管理碩士學位培養點。目前共有研究生導師10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7人,碩士生導師42人;在學研究生504人,其中博士生350人,碩士研究生154人,另有博士後73人。連續多次被中國科學院評為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在2003年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研究所地理學一級學科名列全國第二,其中科學研究方面名列全國第一。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知識創新目標和戰略定位為:

通過對陸地表層系統中物質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的綜合分析,研究在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影響下陸地表層系統中物質與能量的空間分布格局、遷移轉化規律與形成演化機理,及其與人口、資源、環境、區域發展間的相互作用機制;揭示地球表層系統和人地系統動態機制及各組成要素間相互作用機理;發展以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為基礎的陸地表層系統與人地系統綜合集成研究方法。創新和發展地理科學、資源科學和地球信息科學。

與此同時,在地理科學與資源科學基礎理論和方法論的支持下,以人口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為目標,瞄準國家資源環境安全、生態建設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國家需求,在資源持續利用、環境整治、區域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最佳化管理、地球信息與數據集成及信息共享等領域,開展綜合性的基礎與套用研究,重點解決國家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面臨的相關重大問題,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努力把研究所建成為國家地理科學資源科學地球信息科學的重要創新基地;國家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領域戰略諮詢與科學決策的信息庫、知識庫、思想庫;國家地理科學、資源科學和地球信息科學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國家全民地理知識普及的核心基地;國際一流的地理、資源與地球信息科學綜合研究機構。

根據知識創新目標,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確立了“兩個長期科學計畫,六個學科方向”的學科發展格局。兩個長期科學計畫包括“陸地表層系統關鍵過程與多要素相互作用機理”和“人地關係地域系統與中國區域發展”;六個學科方向為:陸地表層系統研究、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研究、生態系統網路研究、地球信息科學研究、資源科學研究、農業和農村發展戰略研究。根據學科布局,所科研一線的機構設定由陸地表層系統研究中心、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研究中心、生態網路綜合研究中心、地球信息科學研究中心、資源科學研究中心、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以及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陸地水循環及地表過程院重點實驗室、生態系統網路觀測與模擬院重點實驗室組成。

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以來,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實施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了創新基地建設與科研平台建設,促進了研究所的學科建設和各學科方向的交叉融合,有力提升了研究所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2006年,我所共爭取各類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49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重點基金和面上基金43項;國家科技平台重大項目2項;科技部基礎性工作項目2項;院重要方向性項目7項。另有一批部門、地方及國際合作項目等。一些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適應國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項目,通過組織跨所、跨院內外的合作和學科集成,取得了顯著進展。

面向國家需求的套用研究與社會公益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2006年,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研究所積極為國家巨觀決策提供諮詢建議,《關於編制功能區規劃及理順我國規劃體制的建議》、《中科院專家關於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調水安全的建議》等4項重要諮詢報告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這些研究成果充分體現了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和重大戰略決策服務的戰略國家隊作用。此外,京津冀都市圈規劃、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廣東省國土規劃等具有國家層面影響的重要科研成果,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東北振興辦等政府部門的高度認可和肯定,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經成為國家制定政策的依據和相關規劃的基本內容。

2000年以來,知識創新工程的啟動,推動了各學科領域前沿研究,學術發表厚積薄發,2001年全所國內發表論文344篇,位居全國研究機構國內發表論文數第一,其被引用數在全國研究機構中高居第4位。2002年在國內外發表論文720篇,其中SCI和SSCI收錄論文62篇。2003年發表SCI和SSCI論文75篇。2003年發表國內論文數量排名高居研究機構第1位、國內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研究機構第2位、SCI收錄地學論文數量居研究機構第11位。2004年在國內外發表論文750篇,其中SCI和SSCI收錄論文81篇。2005年發表SCI和SSCI論文189篇。2006年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00餘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180餘篇、EI及ISTP論文30餘篇;出版科研專著29部;申請國家專利4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項;完成31項軟體登記。

期刊科普工作取得良好成績。所刊物在全國科技期刊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國內科技論文數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影響因子(2006年)在全國地理科學類和環境科學類期刊中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一;《地理學報》被評為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二等獎、《中國國家地理》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地理學報》和《自然資源學報》均獲得第五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榮譽稱號。經國家旅遊局審批,研究所進入國家首批甲級旅遊規劃設計單位行列;經國家水利部審批,研究所獲國家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質認證。

國際合作保持良好態勢,與歐、美、亞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科研與學術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簽署了數十項合作協定。學術交往頻繁,每年派出科研人員近300人次,接待外賓200多人次,主辦各種國際學術研討會10多個。目前正在執行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其中包括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共同開展東亞環境遙感監測研究;參與聯合國全球生態系統評估計畫;與加拿大CIDA組織開展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參與美國NASA跨學科研究項目,開展中國生態系統過程研究等。國際學術影響擴大,多人次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主席或副主席等職務。

所圖書館具有以資源、生態、環境、巨觀經濟、區域開發與研究為重點的藏書體系,同時是中科院地理文獻的主要收藏和服務單位,承建中國地理科學文獻資料庫的部分工作。

掛靠的國家一級學會有中國地理學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和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IGBP中國委員會秘書處與IHDP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處和全球碳計畫(GCP)區域辦公室也設在該所。主辦的刊物有《地理學報》 (中、英文版)、 《自然資源學報》《資源科學》《地理研究》《地理科學進展》《AMBIO-人類環境雜誌》 (中文版)、 《中國地理科學與國土資源文摘》《地球信息科學》《中國國家地理》等。

歷任領導

劉紀遠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個人簡況:

1947年3月生於上海市。1976年8月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學院地理系,地理學專業;1981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地圖學與遙感專業。1982年起在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1999年底至今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

主要工作經歷:

1981年10月至1999年11月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

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9年12月至現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兼職: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

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

國家遙感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全球陸地系統綜合觀測計畫IGOL核心組成員

IGBP/IHDP全球陸地系統核心研究計畫GLP科學委員會委員

國際亞太環境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IGBP中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IHDP中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

《地理研究》主編

《中國科學》編委

JournalofLandUseScience編委

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資源環境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

研究方向: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及其環境效應

學術成就:

主要從事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以下簡稱LUCC)的調查與監測、LUCC時空過程規律及其驅動機制分析,以及LUCC對陸地表層系統巨觀生態過程影響方面的研究。自1982年以來,實現了對不同尺度LUCC的動態監測,形成了LUCC及其巨觀生態效應研究的系統方法,並產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他80年代初開展航天雷達和多光譜遙感數據融合研究並實現了在LUCC領域的套用,90年代又進一步研究地學信息與遙感信息融合的方法,取得突破並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他設計實現了全國資源環境時空數據基準,解決了多源數據融合與時空信息模型分析的核心技術問題。90年代初,他研究建立LUCC動態監測體系與數據更新機制,創立了核心技術路線,實現了全國LUCC資料庫更新。2002年,提出以地面聯網綜合觀測為基礎的自下而上途徑,和以LUCC和遙感為基礎的自上而下研究途徑,經過建模、尺度轉換和相互驗證實現集成研究的技術路線,為973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驅動機制研究”的立項與成功實施奠定了基礎。

在中國LUCC現代過程及其巨觀生態效應研究方面,他研究形成LUCC時空特徵分析模型,揭示了中國LUCC現代過程的時空規律與驅動機制;同時在LUCC對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碳循環、土地退化等的影響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1984年以來,他主持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項目,取得重大社會經濟效益,並得到國家領導人和主管部門的重視。他主持的成果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國家部門級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在國內外發表論著150餘篇,其中SCI、SSCI和EI核心庫論文60餘篇,專著5部,論著被國內外同行引用1000餘次。共培養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30餘人。

2000年以來主要論文:

1.劉紀遠,布和敖斯爾,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現代過程時空特徵的研究—基於衛星遙感數據,第四紀研究,20(3),2000,229-239

2.LiuJiyuan,MasatakaWatanabe,YueTianxiang,OuyangHua,DengXiangzheng,IntegratedEcosystemAssessmentforWesternDevelopmentofChina,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12(2),2002,127-134

3.LIUJiyuan,DENGXiangzheng,LIUMingliang,ZHANGShuwen.StudyOnTheSpatialPatternsOfLand-UseChangeAndAnalysesOfDrivingForcesInNortheasternChinaDuring1990-2000,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2(4),2002,299-308

4.LIUJi-yuan,LIUMingliang,DENGXiangzheng,ZhuangDafang,ZHANGZengxiang,LUODi,The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databaseanditsrelativestudiesinChina,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12(3),2002,275-282

5.LiuJiyuan,LiuMingliang,ZhuangDafang,ZhangZengxiang,DengXiangzheng,Studyonspatialpatternofland-usechangeinChinaduring1995—2000,ScienceinChinaD-EarthSciences,46(4),2003,373-384

6.JiYuanLIU,DaFangZHUANG,DiLUO,andXiangMingXIAO,Land-coverClassificationofChina:IntegratedAnalysisofAVHRRImageryandGeo-physicalData,InternationalJournalofRemoteSensing,24(12),2003,2485-2500

7.劉紀遠,張增祥,莊大方等,20世紀90年代我國土地利用變化時空特徵及其成因分析,地理研究,22(1),2003,1-12

8.劉紀遠,於貴瑞,王紹強,岳天祥,高志強,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機理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學方法初探,地理研究,22(4),2003,397-405

9.劉紀遠,王紹強,陳鏡明,劉明亮,莊大方,1990~2000年中國土壤碳氮蓄積量與土地利用變化,地理學報,59(4),2004,483-496

10.JiyuanLiu,HanqinTian,MingliangLiu,DafangZhuang,JerryM.Melillo,andZengxiangZhang,China’schanginglandscapeduringthe1990s:Large-scalelandtransformationsestimatedwithsatellitedata,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VOL.32,L02405,doi:10.1029/2004GL021649,2005

11.JiyuanLiu,JinyanZhan,XiangzhengDeng,TheSpatio-TemporalPatternsandDrivingForcesofUrbanLandExpansioninChinaduringtheEconomicReformEra,AMBIO:AJournaloftheHumanEnvironment,VOL.34,NO6,2005,450-455

12.HuYunfeng,LiuJiyuan,ZhuangDafang,CaoHongxia,Yanhuimin&YangFengting,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137Csinwind-erodedsoilprofileanditsuseinestimatingwinderosionmodulus,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5,vol.50.No.11,1155-1159

13.LIUJiyuan,XUXinliang,ZHUANGDafang,GAOZhiqiang,ImpactsofLUCCprocessesonpotentiallandproductivityinChinainthe1990s,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2005,Vol.48No.8,1259-1269

14.GAOZhiqiang,LIUJiyuan,CAOMingkuietal.Impactsofland-useandclimatechangesonecosystemproductivityandcarboncycleinthecropping-grazingtransitionalzoneinChina,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2005,Vol.48No.9,1479-1491

15.JiyuanLiu,MingliangLiu,HanqinTian,DafangZhuang,ZengxiangZhang,WenZhang,XianmingTang,XiangzhengDeng,SpatialandtemporalpatternsofChina’scroplandduring1990-2000:AnanalysisbasedonLandsatTMdata,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2005,98(2005)442-456

主要著作:

1.劉紀遠等,西藏自治區土地利用,科學出版社,北京,1992年

2.劉紀遠等,中國資源環境遙感巨觀調查與動態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3.LIUJiyuanetal,IntegratedEcosystemAssessmentofWesternChina,ChinaMeteorologicalPress,2005

4.劉紀遠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的遙感時空信息研究,科學出版社,2005年

承擔項目情況:

先後主持“青藏高原土地資源遙感調查”,“全國資源環境遙感巨觀調查與動態研究”,“全國農業土地資源遙感調查”,“國土環境遙感時空信息分析與數字地球相關理論技術預研究”等國家和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先後擔任聯合國MA計畫、中美、中日、中加等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的中方首席科學家。目前擔任國家973計畫“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驅動機制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獲獎情況: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國家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各一項,均排名第一。

現任領導

劉毅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劉毅
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劉毅,男,51歲。現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2000年以來,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黨委書記、副所長,中國科學院人事局局長。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區域可持續發展與區域政策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加包括科技部國家攻關、中科院重點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課題30多項。

成升魁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成升魁
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成升魁,男,50歲。現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黨委書記、副所長,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中國生態學會理事,中國耕作制度研究會副理事長,《資源科學》主編,《自然資源學報》副主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兼職教授。主要從事資源生態與區域發展,涉及到區域發展戰略與規劃,農業資源生態與巨觀農業發展,旅遊資源評價與規劃等研究。先後主持和參加科技部國家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科院方向性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30餘項。

葛全勝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葛全勝
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葛全勝,男,45歲。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旅遊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副主任,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畫(IHDP)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長,國際地圈生物圈計畫(IGBP)中國全國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氣候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氣象學會理事,《地理研究》、《古地理學報》編委。主要從事全球環境變化和旅遊科學研究。先後主持中科院方向性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旅遊局旅遊戰略規劃項目等40餘項。

周成虎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周成虎
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周成虎,男,44歲。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副理事長,中國GIS協會第一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863海洋領域專家組專家、國土資源部特邀名譽專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空間數據的知識挖掘、地學智慧型計算、洪水災害的數值模擬分析與評估信息系統、遙感影像的地學分析與套用。主持和參加“重大自然災害遙感監測與評估運行系統”、“香港環境遙感綜合研究”、“Multi-ResolutionLandUse&LandCover”等國家九五攻關、863計畫和國家合作等項目。先後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於貴瑞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於貴瑞
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於貴瑞,男,49歲。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路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綜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AsiaFLUX指導委員會委員。擔任《套用生態學報》副主編,《資源科學》編委。主要研究領域包括SPAC系統內的水分運動、植物生理生態、陸地生態系統通量觀測的理論和方法、生態系統通量的過程機理及其模擬分析、生態系統碳水循環及其管理。1999年來主持和參加中科院創新工程重大項目、中科院“百人計畫”項目、科技部“973”項目等10餘項。

謝鵬雲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謝鵬雲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

謝鵬雲,男,47歲。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副所長。1991年以來,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團委書記,中國科學報社副總編、黨委副書記,中國科學院新聞傳播中心副主任、副書記,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黨委副書記,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黨委書記、副站長等。

院士風采

竺可楨(1890-1974)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竺可楨

著名地理學家氣象學家,我國現代地理科學與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的奠基人。1952-1974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0-1953年兼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籌備處主任,1956-1974年兼任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主任。他始終從科學的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先覺先行者。

黃秉維(1913-2000)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黃秉維

著名地理學家,1954-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是中國當代地理學研究的主要組織者和帶頭人,開拓了熱量和水分平衡、化學地理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三個方向;先後組織了水土保持、中國綜合自然區劃、熱量與水分平衡的大規模研究,倡議開展陸地地球系統科學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新方向。

科研系統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陸地表層系統研究中心

研究流域系統的物質遷移過程與形態塑造;陸地水循環過程、機制及其人為影響;歷史時期區域環境變化的表現、機制及其對全球變化的影響與回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空間過程及其與陸地生態系統界面過程以及景觀格局之間的相互作用;陸地表層的生命元素與環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

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研究中心

研究區域社會與資源、環境相互作用機理及區域社會經濟的空間分異與演化規律,研究我國農業與經濟發展的地域分異規律及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規律,城鎮化及城鎮體系發展與城鄉協調發展規律,研究旅遊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模式,探討我國區域與城市可持續利用模式,探討我國區域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與對策,跟蹤分析與評價國家區域發展的重大問題及其態勢,並提出完善我國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的政策性建議。

生態網路研究中心

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為依託,研究中國主要生態系統監測的理論與方法,綜合集成和分析中國主要生態系統定位監測數據,在區域尺度上研究生態系統的演化機理以及環境質量的預測和預警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水、碳以及營養物質循環過程機理與管理,評價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健康狀況,探討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途徑與技術體系,為國家和地方的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學數據、理論依據和諮詢服務。

地球信息科學研究中心

探索地球信息機理,研究空間認知理論與智慧型化空間信息圖譜、空間採樣與缺值分析、空間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等模型,實現時空數據分析方法的原始性創新;研究和發展“數據-軟體-模型-系統”一體化的地理信息技術與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系統,促進地理信息的產業化發展;開展空間數據的規範和標準研究,建立國家級資源與環境數據平台和地球科學數據共享網系統,推進我國地球科學數據共享;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開展國家生態與環境、公共衛生與安全等套用示範系統的研究,服務於國家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資源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資源供求關係與平衡機理,建立區域國土資源高效利用模式與最佳化配置模型;研究資源利用過程與時空流動的規律性,建立區域資源平衡表系統和資源流動的時空動態模型;研究資源生態過程及其環境效應,揭示自然資源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關係與一般規律性;研究資源利用、環境保護與人類健康的關係,創新和發展資源環境科學區域綜合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為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和政策建議。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圍繞生產和科技政策,資源與環境政策,價格市場和食物安全政策,農村發展與反貧困政策,住戶食物安全,農產品供需貿易及政策分析決策支持系統等研究,通過規範系統的方法,利用實證研究、計量經濟分析和系統模擬等開展研究,旨在推動中國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的發展,並為政府制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政策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支撐系統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提供科研支撐服務。

科技信息與學會部

科技信息與學會部承擔我所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研究所對外網路信息管理、文獻情報和學會、研究會辦公室工作。

科技條件與平台部

大型綜合模擬實驗室禹城農業綜合試驗站,拉薩高原生態試驗站,千煙洲農業生態試驗站。

陸地水循環及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陸地水循環及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的前身為1999年在原地理所陸地水文室、地貌室及原綜考會水資源等與水循環相關的地理過程實驗室為基礎組建的“陸地表層過程重點實驗室”,由“土壤-植物-大氣”水分傳輸過程、坡面水土侵蝕過程、河流水沙過程、流域水文循環過程和流域水循環與表層過程耦合研究五個研究方向構成。

實驗室有科研人員28人,院士1人,研究員13人。

實驗室有國際一流的同位素分析質譜儀,13個野外水循環實驗流域、水沙實驗基地、農田及坡面水循環試驗基地和室內降雨徑流及坡面侵蝕試驗場、流水地貌實驗場等實驗設備。

實驗室針對中國降水時空布不均、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頻繁及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開展陸地水循環及其相關的地理過程等地球科學學科前沿問題研究。同時瞄準國家戰略需求,開展水安全、農業節水、生態用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來,實驗室承擔或已完成國家“973”項目、“863”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等近100項,研究經費達7700多萬元。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0篇以上,其中SCI,EI等檢索論文120篇以上,在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90篇以上。出版專著31冊。獲得13項專利。

科研簡況

1999年9月30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決定將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1940年成立)與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1956年成立)整合,組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並納入創新工程試點。1999年12月30日,院黨組正式宣布了對新所首屆領導班子的任命。

經過所領導班子和全所職工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兩所整合時間緊迫帶來的各種困難,取得了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重大進展。2000年底,我所圓滿完成了一期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的主要任務,實現了“最後進入,按點完成”的跨越式前進目標。2001年7月,經中國科學院院長辦公會議審批同意,我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從啟動階段轉入全面推進階段。

2000年,我所共爭取和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34項,院級科研項目35項,國家部委及地方委託項目39項,國際合作項目6項。一批瞄準國際科學前沿的院知識創新重大方向性項目正式啟動,“國家資源環境資料庫集成與數據共享”、“沿海地區人地關係演化機理與調控途徑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現代過程及其環境效應”、“過去2000年中國環境變化綜合研究”等。通過開展跨所合作研究,將帶動中科院本領域優勢學科的強勁發展和自身的學科能力建設,同時也將全面支持地理科學與資源環境科學研究方法論的改造和創新。根據國際學科發展前沿,研究所遴選部署了26項領域前沿項目。

2000年,基地科研人員共爭取到國家科研項目4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達5800萬元,科研人員年人均科研經費相當於知識創新工程實施前的2倍多。

2000年,所科研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共獲得不同類型的成果40餘項。其中大型國家地圖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地圖集》獲得2000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確定為綜合重大成果;“漫射熱輻射源物體方向比輻射率測量儀器”及“準直熱輻射源物體方向比輻射率測量儀器”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中國區域發展報告》《國情分析報告》以及我所參與完成的中國科學院地學部“華北地區沙塵天氣成因和對策”諮詢報告、國家科技部“全國防沙治沙技術方案”等,為政府部門提供了系列科學分析報告和決策參考依據,受到中央和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我所建成的國家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共享平台,具備了適時向國家高層決策機構以及公眾用戶提供資源環境空間數據服務的能力,可以滿足國家對國土資源和生態環境決策,特別是對西部大開發資源環境信息的迫切需求;在地表過程研究領域保持國際前沿水平,逐步形成國際一流的地表過程研究中心;由孫鴻烈院士牽頭完成的“西藏昌都地區發展戰略諮詢報告”,受到西藏自治區領導的高度重視。在此基礎上以孫鴻烈院士名義向朱鎔基總理遞交的“關於西藏昌都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有關問題的建議”得到總理和國家計委領導的親筆批示和轉發。

2000年,正式發表論文234篇、專著23部,其中被採用的SCI收錄期刊論文數相當於進入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前原兩所一年發表SCI論文的2倍。

2000年,我所繼續與美國、日本、加拿大、奧地利等十幾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和大學保持良好的國際合作關係,與日本國立環境所達成了東亞MODIS監測系統的合作項目協定。成功舉辦了“ISCA風景旅遊洞穴保護與恢復國際學術討論會”與“第九屆國際空間數據處理學術大會”等大型國際會議。

2001年,我所共爭取和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23項,國家部委及地方委託項目56項,國際合作項目15項。同時,一批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適應國家重大需求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大和方向性項目先後啟動。經跨所合作、學科集成,在資源環境數據集成與共享、人地關係演化機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過程、中國歷史環境、中國城市化過程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首批部署的26項所級領域前沿項目,經過近兩年的跟蹤研究,初步達到了發展優勢學科和提升創新能力的戰略目標。

2001年,基地科研人員共爭取到科研項目176項,研究經費近8500萬元,比上年增長40%以上。
原創性研究工作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植物生長系列模型的研究,在生態系統生產力形成機制與區域農田生態過程取得理論性突破;基於我國歷史記載資料與其他代用資料的系統集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歷史氣候及氣候變遷研究方法,對區域環境演變和全球變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流域系統複雜性機理有著顯著進展,黃河下游1.3萬年以來沉積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研究結果,被國際同行認定為“迄今世界上已得到的幾條不同地區的沉積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中最好的一條”;土壤碳氮循環與溫室氣體通量定量關係研究取得良好成果,有關中國農田年N2O排放總量的重要結論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對估算全球N2O總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套用研究也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海洋漁業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套用服務系統”研究成果獲中科院2001年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區域發展報告》系列成果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領導批示和國家計畫發展委員會等部門的肯定。

2001年,發表國內外論文327篇,專著17部;獲得國家專利4項;完成軟體登記9項。
國際合作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其中包括與日本環境省國立環境研究所共同開展東亞環境遙感監測研究;參與聯合國計畫,開展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評估研究;與加拿大CIDA開展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與德國美因茲大學共同開展中國草原生態統溫室氣體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與奧地利國際套用系統分析研究(IIASA)和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合作開展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研究等。全年取得國際合作資金和設備達100餘萬美元。國際學術交流也極為活躍,當年主辦國際性學術會議近10個,主要包括:“土壤侵蝕國際學術研討會”、“農業生物技術政策國際學術會議”、“國際地圖學協會國家與區域地圖集委員會學術研討會”、“地理林業趨勢”、“環黃海經濟圈經濟合作與交通運輸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等。

2002年是我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階段的第二年,在知識創新試點體制機制基本形成雛形的情況下,所科研工作的重點主要是要實現由進入創新之初的體制機制建設,向做實質性科技創新貢獻的戰略轉移。
2002年,我所共爭取各類國家級科研項目35項,國家部委及地方委託項目32項,國際合作項目10項。承擔國家973、863、攻關、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重大重點項目近百項。其中包括973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驅動機制研究”、863課題“面向網路海量空間信息的大型GIS”、國家攻關“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群體項目“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評估”、院創新重大項目“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院創新方向性項目“華北地區水循環及水資源安全研究”等。一些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適應國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項目先後啟動,經跨所、跨院內外的合作和學科集成,在資源環境數據集成與共享、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套用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海洋漁業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套用服務系統”研究成果獲200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成果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專家系統技術綜合套用于海洋漁業,以東黃海為示範區,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可業務化運行的海洋漁業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套用服務系統。為我國近海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外海漁場開發,海洋漁業生產管理,漁船周邊國家港口救助、安全航行,以及我國海洋權益的維護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決策信息和技術支持。4項重要諮詢報告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領導批示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和採納。
2002年,發表國內外論文600餘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62篇;出版科研專著35部;申請國家專利12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9項;完成3項軟體登記及國家和行業標準3件。
《中國國家地理》榮獲全國第二屆國家期刊百種重點期刊獎,黃季焜研究員榮獲第五屆“中國科學家獎”,3位優秀青年科學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傑出青年基金。經國家旅遊局審批,我所進入國家首批甲級旅遊規劃設計單位行列。
國際合作繼續保持良好態勢,與歐、美、亞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科研與學術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正在執行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其中包括與日本環境省和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共同開展東亞環境遙感監測研究;參與聯合國全球生態系統評估計畫開展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評估研究;與加拿大CIDA開展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等。國際學術交流活躍,當年主辦和承辦的國際會議19個。12人次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主席或副主席等職務。

2003年,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圍繞實施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發展戰略,基本建立了一系列適合科技創新的保障體系、現代研究所運行機制和以人為本的創新氛圍,進一步加強了科技創新跨越戰略部署,有力促進了重大創新貢獻成果產出。
2003年,研究所共爭取各類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3項,國家部委及地方委託項目46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承擔國家973、863、攻關、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重大、重點項目近百項。其中包括973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驅動機制研究”、863課題“面向網路海量空間信息的大型GIS”、國家科技攻關“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群體項目“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國家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評估”、院創新重大項目“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院創新方向性項目“華北地區水循環及水資源安全研究”等。一些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適應國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項目,通過組織跨所、跨院內外的合作和學科集成,取得了顯著進展。
面向國家需求的套用研究與社會公益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2003年,“關於對實施西部‘退耕’戰略中應同步實施‘藏糧於土’工程的建議”、“我國糧食和食物安全面臨的挑戰和對策”、“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等9項重要諮詢報告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領導批示和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或採納。“新一代大型全組件式GIS軟體平台SuperMap”軟體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另有7項合作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
2003年,發表國內外論文503餘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75篇;出版科研專著29部;申請國家專利9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項;完成10項軟體登記及國家和行業標準2件。
2003年,研究所刊物在全國科技期刊中的影響力普遍提高,《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影響因子在全國地質地理類和環境類期刊中位居前列;經國家水利部審批,我所獲國家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質認證。
國際合作繼續保持良好態勢,與歐、美、亞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科研與學術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2003年與國外研究機構簽訂新合作協定5個,正在執行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其中包括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共同開展東亞環境遙感監測研究;參與聯合國全球生態系統評估計畫開展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評估研究;與加拿大CIDA開展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參與美國NASA跨學科研究項目,開展中國生態系統過程研究等。國際學術交流活躍,當年主辦和承辦的國際會議2個。12人次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主席或副主席等職務。

2004年,是我所抓緊謀劃發展,加強科技創新的一年。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實施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發展戰略,組織部署了新的長期科學計畫,以及進行了學科方向和科研結構體系的調整,進一步實現研究所學科優勢的高度集成。

2004年,新爭取各類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1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8項,國家部委及地方委託項目5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正在承擔的國家973、863、攻關、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重大、重點項目共一百餘項。其中包括973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及其驅動機制研究”、863課題“面向網路海量空間信息的大型GIS”、國家科技攻關課題“西部脆弱生態區生態系統評價與演變趨勢分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群體項目“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國家重大國際合作項目“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評估”、院創新重大項目“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系統碳收支研究”、院創新方向性項目“華北地區水循環及水資源安全研究”等。一些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適應國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項目,通過組織跨所、跨院內外的合作和學科集成,取得了顯著進展。

2004年,“科學把握華北缺水性質,減少南水北調工程風險”、“我國水資源安全形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發展的建議”、“關於‘十一五’期間以流域為主線劃分我國經濟區域及規劃的建議”等12項重要諮詢報告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領導批示,另有6項諮詢報告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和採納。“新一代大型全組件式GIS軟體平台SuperMap”、“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配置和承載能力研究”分別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和碳循環的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另有2項合作成果獲得了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發表國內外論文805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122篇、EI及ISTP論文31篇;出版科研專著20部;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項;完成9項軟體登記。

2004年,主辦刊物在全國科技期刊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年度國內科技論文數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影響因子在全國地質地理類和環境類期刊中分別位居第一;《中國國家地理》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地理學報》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

2004年與國外研究機構簽訂新合作協定多個。正在執行多項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其中包括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共同開展東亞環境遙感監測研究;參與聯合國全球生態系統評估計畫開展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系統綜合評估研究;與加拿大CIDA開展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參與美國NASA跨學科研究項目,開展中國生態系統過程研究等。國際學術交流活躍,當年主辦和承辦的國際會議8個。18人次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

2005年,我所知識創新工程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實施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發展戰略,認真總結創新成果,貫徹體制機制,落實中心工作,樹立競爭發展意識,制定了所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規劃,進一步加強了所科技創新能力與創新基地建設,將知識創新工程工作推向“創新跨越、持續發展”新階段。

2005年,共爭取各類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49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主要陸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回響與適應性樣帶研究”項目及“樣帶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對全球變化回響的長期遙感觀測和跨尺度模擬預測研究”課題各1項、面上基金26項、傑出人才項目2項、973計畫課題3項、863計畫課題4項,以及科技攻關計畫課題5項等。另外,爭取國家部委及地方委託項目7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13項。在研承擔國家973、863、攻關、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知識創新重大、方向性重點項目200餘項。

2005年,“關於在‘十一五’期間加大我國三類空間規劃協調力度的建議”、“開展全國國土總體規劃的若干建議”、“擺脫縣鄉財政困境刻不容緩”、“關於我國碳排放問題的若干對策與建議”等5項重要諮詢報告得到了黨和國家有關領導的批示。“中國海岸帶環境遙感監測與信息系統技術集成及其套用”項目成果獲得了20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發表國內外論文830餘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130餘篇、EI及ISTP論文60餘篇;出版科研專著24部;申請國家專利9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項;完成23項軟體登記。

2005年,主辦刊物在全國科技期刊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年度國內科技論文數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地理學報》影響因子在全國科技期刊排名第六,在地理科學類期刊中位居第二;《自然資源學報》影響因子在環境科學類期刊中排名第一;《資源科學》、《地理研究》、《地理科學進展》等影響因子排名均位居同類期刊前列。《地理學報》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地理學報》和《自然資源學報》均獲得第四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榮譽稱號;《中國國家地理》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我所吸納國際創新資源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實質性科技合作。2005年派出人員288人次,主辦了9個重要國際會議,接待外賓483人次,與包括美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日本和蒙古等國家的研究機構或大學簽訂了8個合作協定,獲得國外投入項目經費1100萬元人民幣。根據所科技創新規劃的重點,發起與俄羅斯、蒙古等周邊國家開展資源環境與地區可持續發展聯合研究的項目計畫,目前進展順利,已啟動了4個具體合作項目。

2006年,我所知識創新工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實施中國科學院新時期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了創新基地建設與科研平台建設,促進了研究所的學科建設和各學科方向的交叉融合,有力提升了研究所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

2006年,我所共爭取各類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49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重點基金和面上基金43項;國家科技平台重大項目2項;科技部基礎性工作項目2項;院重要方向性項目7項。另有一批部門、地方及國際合作項目等。一些瞄準國際科學前沿、適應國家重大需求的重大項目,通過組織跨所、跨院內外的合作和學科集成,取得了顯著進展。

面向國家需求的套用研究與社會公益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2006年,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研究所積極為國家巨觀決策提供諮詢建議,《關於編制功能區規劃及理順我國規劃體制的建議》、《中科院專家關於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調水安全的建議》等4項重要諮詢報告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這些研究成果充分體現了我所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和重大戰略決策服務的戰略國家隊作用。此外,京津冀都市圈規劃、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廣東省國土規劃等具有國家層面影響的重要科研成果,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東北振興辦等政府部門的高度認可和肯定,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經成為國家制定政策的依據和相關規劃的基本內容。

2006年,發表國內外論文800餘篇,其中SCI和SSCI刊物收錄論文180餘篇、EI及ISTP論文30餘篇;出版科研專著29部;申請國家專利4項,獲得國家專利授權8項;完成31項軟體登記。

2006年,我所主辦刊物在全國科技期刊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年度國內科技論文數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地理學報》影響因子在全國科技期刊排名第七,在地理科學類期刊中位居第二;《自然資源學報》影響因子在環境科學類期刊中排名第一。《地理學報》被評為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二等獎並獲資助。《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均獲得第五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榮譽稱號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三等獎。《中國國家地理》榮獲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

我所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持續發展,全年派出281人次,接待外賓419人次,主辦了12個重要國際會議。包括國際科學院網路組織(IAP)水計畫亞太區域國際研討會、全球水系統計畫(GWSP)科學委員會年會、全球土地科學計畫(GLP)科學委員會年會、國際人文因素髮展(IHDP)科學委員會區域會議、歐亞大陸北部研究計畫(NEESPI)乾旱地區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和學術討論會等全球高層次國際會議。同時積極開展中外聯合機構的建設工作,2006年我所與“全球水系統計(GWSP)”、“歐亞大陸北部研究計畫(NEESPI)”等國際科學計畫和組織建立了區域辦公室或分中心,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田納西大學共建了聯合研究中心或實驗室。分別與美國、俄羅斯、瑞士和蒙古等國家科研機構簽署了6個國際科技合作協定。

研究生教育

研究所於50年代後期開始招收研究生,至1966年共培養研究生14名。1978年恢復研究生制度,至今已培養博士研究生256名、碩士研究生397名,1995年以來,培養研究生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培養博士生為主。目前全所在崗博士研究生導師85名,碩士生導師74名,在站博士後85人,在學博士生367人,碩士生167人。
目前本所設地理學和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地理學一級學科與生態學、環境科學、農業經濟管理二級學科博士學位培養,以及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氣象學、環境科學和農業經濟管理七個碩士學位培養點;經中科院研究生院學位委員會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備案,準許我所2007年在地理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立自然資源學二級學科,同時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

研究所所現開設如下學科: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研究地球表層整體及其組成要素的空間聯繫和地域分異規律。通過研究能量和物質的遷移轉換以及人對環境的塑造,解釋地球表層的地域結構形式、功能關係及動態過程。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增進人類對其家園的認識,從而更為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更有效地治理和保護自然環境。根據研究對象,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和專門自然地理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學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特別是部門自然地理學和綜合自然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研究領域是區域發展與資源經濟研究。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作為地理學的二級學科和地球信息科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著重研究地理空間信息的表達、分析、顯示和共享。

生態學

生態學主要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所屬的29個野外定位實驗站為依託開展學科研究工作,與地理科學、資源科學與環境科學密切相關,主要特色是以巨觀和微觀相互結合,在全球、全國、區域和試驗站四個層次上進行基礎和套用研究。

環境科學

我所環境科學研究主要從水、土壤、大氣和人體健康角度開展環境生物地球化學、環境與健康、土壤環境保護和環境地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並在上述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農業經濟管理

農業經濟管理研究目前在國際與國內學術界均已產生較大的影響,本研究領域學科帶頭人的研究成果已成為目前國際學術界研究中國農業問題的最重要的學術參考文獻來源之一,主要涉及三個研究方向。

氣象學

氣象學是套用物理學原理和數學、物理方法來研究地球大氣中各種現象及其演變過程的科學。

自然資源學

資源科學研究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一個具有傳統學科優勢和廣泛國家需求的綜合研究領域。旨是面向國家需求,開展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的資源科學綜合研究,創新和發展資源科學綜合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為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和政策建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