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九林

孫九林

孫九林 ,1937年8月10日出生於江蘇省鹽城市 ,漢族,中國共產黨員。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源學家、農業與資源環境信息工程學科帶頭人之一。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基本信息

社會職務

孫九林 孫九林

原籍江蘇省鹽城市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博導。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及信息系統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終生教授。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科聯世界數據中心執委會委員兼中國國家協調委員會秘書長。

雙聘院士

孫九林是陝西師範大學雙聘院士

學術成果

長期從事信息科學技術在農業與資源環境中的套用研究,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重大項目並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在取得的15 項重大成果中,有11項獲省部級以上18種獎勵,出版專著11部、論文80餘篇。

20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我國資源信息管理體系結構、資源信息分類編碼、區域開發模型體系、統計型空間信息系統模式等,為信息科學在資源環境中的套用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人物事跡

孫九林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曾擔任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原地理系)兼職教授,為學校培養了多位中青年學者。他主要從事地球信息科學與農業信息工程研究,是農業與資源環境信息工程學術帶頭人之一,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攻關項目並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在取得的15項重大成果中,有11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4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80年代首次提出我國資源信息管理體系和分類編碼、區域開發模型體系、統計型空間信息系統模式等,為信息科學在資源環境中的套用做出了開拓性貢獻;90年代建成國內第一個多品種大面積遙感估產實用系統、主持完成面向套用的中國農業資源信息系統和青藏高原科學資料庫,提出了資源環境虛擬科研環境的初步框架等,把信息科學技術在農業與資源環境中的套用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90年代建成國內第一個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的多品種大面積遙感估產實用系統,主持完成面向套用的中國農業資源信息系統和青藏高原科學資料庫,編著“信息化農業總論”系統闡述信息化農業的理論、方法、技術和工程,提出了資源環境虛擬科研環境的初步框架等,把信息科學技術在農業與資源環境中的套用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從2003年開始主持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試點項目“中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網建設”等。

著名的“國土資源及農業信息”工程研究與套用的學科帶頭人,他長期站在開拓者的位置從事信息科學與資源及農業科學交叉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取得多項開拓性的理論與套用成果,為創立“國土資源及農業信息”工程科學和國家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主要經歷

1999.12-目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導、研究員

1997.8-1999.12,中科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博導、研究員

1992.3-1997.8,中科院-全國農業區劃委農研中心,副主任、博導、研究員

1991.1-1997.8,中科院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博導、研究員

1978.3-1990.12,中科院綜考會國土資源信息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1964.8-1978.3,中科院綜合考察委員會,課題組長、研究實習員

研究領域

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套用、虛擬地理環境、信息化農業。

科研業績

孫九林先生是地球信息科學與農業信息科學學術帶頭人之一,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長期從事信息科學技術在資源環境與農業中的套用研究,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級攻關項目並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在取得的15項重大成果中,有11項獲省部級以上18種獎勵,出版專著11部,論文80餘篇。

“十五”期間主持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重大項目“中國地球科學數據中心完善與服務”、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前沿方向性項目“中國自然資源資料庫及信息系統”、國際合作項目“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模型研究”及“亞太環境創新戰略研究”等。

學術成就

1、80年代主持西南、洛陽、黃土及全國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的攻關,首次提出我國資源信息系統體系結構、資源信息分類編碼、區域開發模型體系、統計型空間信息系統模式等,率先在國內建成多層次適合國土規劃和巨觀管理的信息系統,被國家計委推廣全國使用,為信息技術在資源中的套用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2、90年代組織國家農作物遙感估產攻關,提出總體方案及集成技術等,建成國內第一個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的多品種大面積估產實用系統,為全國估產系統的建立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3、“九五”期間主持“面向套用”的國家農業信息系統和青藏資料庫攻關,把信息技術在農業和資源中的套用推向新階段,並提出了“資源環境虛擬科研環境”的構架,將信息及時在地學中的套用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近2-3年除攻關任務外,還參與精確農業開發、編寫“信息化農業總論”,系統闡述“信息化農業”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及工程,為農業信息化做出重大貢獻。在取得的15項重大成果中,有11項獲省部級以上18種獎勵;專著11部,論文80餘篇。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術著作

1、《信息化農業總論》,2001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中國農作物遙感動態監測與估產》等系列專著(5部),1996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國土資源信息分類體系與評價指標》,1992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4、《中國亞熱帶東部地區能源研究》,1990年,科學出版社;

5、《區域資源開發模型系統》,1992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6、《中國21世紀可持續發展道路》,1999年,經濟出版社。

7、《Web GIS:原理與套用》。英文版為《Web GIS: Principles and Applacations 》。中文版2012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英文版2010年10月,ESRI 出版社。

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院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