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氣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國科學院將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1月,根據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決定將氣象研究室從地球物理研究所分出,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所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研究氣象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目前已發展成為涵蓋大氣科學領域各分支學科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機構。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現有職工325人,其中科技人員251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研究員46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86人,中級科技人員108人。大氣所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後流動站建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國家畢業生就業重點保證單位。現有在學博士生211人,碩士生105人,博士後18人。

簡介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物理化學過程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熱帶太平洋和我國複雜陸面作用下的東亞天氣氣候和環境變化機理、預測理論及其探測方法,以建立"東亞氣候系統"和"季風環境系統"的理論體系及遙感觀測體系,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測和控制提供理論和方法。四個優勢創新研究領域是:氣候系統動力學和預測理論研究、大氣環境和人類生存環境變化動力學和預測理論研究、中層大氣與遙感理論和技術研究、中小尺度天氣系統與災害研究。

大氣物理研究所擁有的科研部門包括: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全球變化東亞區域研究中心)、中層大氣遙感與探測開放實驗室雲降水物理與強風暴實驗室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災害性氣候研究與預測中心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大氣分中心季風系統研究中心。另外還設有信息科學中心

2005年,大氣物理所知識創新工程全面推進階段工作進展順利,科研工作取得若干重要進展, "氣候數值模式、模擬及氣候可預報性研究"項目榮獲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氣象局氣象科技獎"成果套用獎一等獎" 1項,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共發表科技論文469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26篇,申報專利5項。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成效顯著,葉篤正榮獲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並作為第一主持人(院士科普書系)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呂達仁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一批科研和管理人員以及研究生獲得了各類獎項,取得佳績。制度化、民主化、科學化"三化"建設繼續向前推進。

2005年,申請獲得973項目"北方乾旱化與人類適應"1項、973課題2項、863專題3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29項,包括4個重點基金(2個主持, 2個主要參加)、面上基金23項,傑出A和傑出B各1項;獲院方向性項目3項,課題1項。還獲得氣象局氣候變化專項6項。另外,大氣所也積極投標地方科研項目,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北京市環保局啟動的"北京與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物輸送、轉化及北京市空氣品質目標研究"項目中獲得了2個標項。

國際合作成果顯著。相繼舉辦了"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IAMAS)2005科學大會"等五個國際學術會議和培訓班。"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IAMAS)"是我國首次承辦的國際IAMAS科學大會,共吸引了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代表參加,是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界的一次大規模、高水平、影響深遠的、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性科學盛會,為世界各地氣象和大氣科學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的契機,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外氣象和大氣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美國日本泰國韓國德國英國挪威法國比利時等國家進行的國際合作項目達20多項,主要合作項目進展順利。其中,季風亞洲全球變化區域集成研究計畫(MAIRS)的國際項目處正式建成,標誌著這一由中國科學家主持的大型國際科研計畫邁出了第一步。大氣物理研究所被院批准為中科院--第三世界科學院獎學金學者培訓基地。符淙斌院士成功當選國際科聯執行局成員。與韓國、日本、美國、挪威等的科研機構簽署國際合作協定4項。全年外賓來訪423人次,派員出訪181人次。

承擔的院科研裝備研製改造項目"車載X波段全相參都卜勒偏振氣象雷達系統"順利出廠驗收。目前,大氣物理所擁有IBMP690的高性能並行計算機、聯想深騰1800、SGI ORIGIN 300伺服器、SGI origin 2000超級計算伺服器一台、SGI origin 3400超級計算伺服器二台、一座用於研究城市大氣污染和大氣邊界層物理研究的高達325米的氣象鐵塔及邊界層遙感探測系統和中層大氣探測系統等設備。

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刊物有:《大氣科學》(中、英文版)、《大氣科學進展》(英文版)和《氣候與環境研究》(中文版)。其中《大氣科學進展》被SCIE收錄,並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資助,《大氣科學》獲得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榮譽,《氣候與環境研究》進入中國科技期刊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和中國氣候研究學會掛靠在大氣物理研究所。

現任領導

王會軍

大氣物理研究所王會軍

王會軍 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964年2月生。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被推薦進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於1991年獲得博士學位;1994年被特批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96年被特批為研究員,1998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1991年11月,在美國Lorenz國家實驗室(LLNL/PCMDI)進行氣候模擬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1999年3-6月,在日本全球變化研究所進行氣候預測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2001年起任大氣物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主持研究所全面工作。2005年5月起,擔任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曾擔任國際氣候變率及可預測性研究計畫(CLIVAR)亞澳季風工作組AAMP委員,現為世界氣象組織熱帶氣象委員會東亞季風工作組EAMP委員;《Adv.Atmos.Sci.》主編、 《中國科學》特邀編輯、 《氣象學報》《大氣科學》編委;中國CLIVAR委員會主席、中國氣象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理事、中國科學探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氣象學會統計氣象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動力氣象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大學蘭州大學雲南大學中山大學等學校客座教授。現為中國科學院-美國能源部氣候變化合作研究之中方首席科學家

發表國內外核心期刊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60餘篇為SCI(E)收錄論文。主持過和正在主持的科研項目有:攀登項目"氣候動力學和氣候預測理論的研究"的課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創新重要研究方向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負責人)、973項目的課題(負責人)、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3項(負責人)等等。

榮獲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工作獎,中國科學院優秀青年科學家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第六屆傑出青年榮譽稱號、學篤風正優秀青年科技獎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主要研究方向:古氣候模擬研究、東亞季風氣候變異及其可預測性(我國氣候異常的可預測性、預測方法;沙塵氣候的變異、預測;颱風氣候變異、預測)

近年代表性論著:

1、WangHui-Jun,XueFengandBiXun-Qiang,1997,Theinterannualvariabilityandpredictabilityofaglobalclimatemodel,Adv.Atmos.Sci.,14,554-562

2、王會軍,1997:試論短期氣候預測的不確定性,氣候與環境研究,2,333-338。

3、WangHui-Jun,1999:RoleofvegetationandsoilintheHolocenemegathermalclimateoverChina.J.Geophys.Res.,104,No.D8,9361-9367.

4、WangHui-Jun,Ren-HeZhang,ColeJulie,andFranciscoChavez,1999:ElNinoandtherelatedphenomenonSouthernOscillation(ENSO):Thelargestsignalininterannualclimatevariation.Proc.Natl.Acad.Sci.,96,11071-11072.

5、WangH.J,2000:TheinterannualvariabilityoftheEastAsianmonsoonanditsrelationshipwithSSTinacoupledatmosphere-ocean-landclimatemodel.Adv.Atmos.Sci.,17,31-47.

6、WangH.J,G.Q.Zhou,andY.Zhao,2000:Aneffectivemethodforcorrectingtheseasonal-interannualpredictionofsummerclimateanomaly.Adv.Atmos.Sci.,17,234-240.

7、王會軍,2000:關於我國幾個大水年大氣環流特徵的幾點思考,套用氣象學報(增刊),11,79-86。

8、WangHui-Jun,2000:Theseasonalclimateandlowfrequencyoscillationinthesimulatedmid-HoloceneMegathermalclimate.Adv.Atmos.Sci.,17,445-457.

9、WangHui-Jun,etal.,2000,EnsembleHindcastExperimentsfortheFloodPeriodoverChinain1998byUseoftheCCSR/NIESAtmosphericGeneralCirculationModel,J.Meteorol.Soc.Japan,78(4),357-365.

10、WangHui-Jun,2001,TheWeakeningoftheAsianMonsoonCirculationaftertheEndof1970's,Adv.Atmos.Sci.,18,376-386.

11、WangHui-Jun,etal.,2001:Theintraseasonaloscillationanditsinterannualvariability---Asimulationstudy.ActaMeteorologicaSinica,15,49-58.

12、WangHui-Jun,2002:InstibilityoftheEastAsianSummermonsoon-ENSORelations,Adv.Atmos.Sci.,19,1-11.

13、WangHui-Jun,XueFeng,andZhouGuang-Qing,2002,ThespringmonsooninSouthChinaanditsrelationshiptolarge-scalecirculationfeatures,Adv.Atmos.Sci.,19,651-664.

14、JiangDB,WangHJ,HDrange,andLangXM,2003:LasgglacialmaximumoverChina:SensitivitiesofclimatetopaleovegetationandTibetanice-sheet,J.Geophys.Res.,108(D3),4102.

15、王會軍,薛峰,2003:索馬里急流的年際變化及其半球間水汽輸送和東亞季風降水的影響,地球物理學報,46(1),18-25。

16、WangHui-Jun,2003:2002:theextra-strongwarmwintereventinNorthAsiaanditsaccompanyinganomalousatmosphericcircul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48(10),1006-1015

17、王會軍,郎鹹梅周廣慶,康杜鵑,2003:我國今冬和明春氣候異常與沙塵氣候形勢的模式預測初步報告,大氣科學,27(1),136-140

18、LangXianmei,WangHuijun,andJiangDabang,2003:ExtraseasonalemsemblenumericalpredictionofwinterclimateoverChina,ChineseScienceBulletin,48(19),2121-2125

19、WangHui-Jun,2003:2003vs2002:Alargescaleamplitudewintertimetemperatureanomalyreversioneventanditsanomalousatmosphericcircul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48(Supp.II),1-4.

20、FanKe,andWangHui-Jun,2004:AntarcticoscillationandthedustweatherfrequencyinNorthChina,Geophys.Res.Lett.,31,L10201,doi:10.1029/2004GL019465

21、Xue,F.,H.J.Wang,andJ.H.He,2004:InterannualvariabilityofMascarenehighandAustralianhighandtheirinfluencesonEastAsiansummermonsoon.J.Meteorol.Soc.Japan,82(4),1173-1186

22、王會軍、徐永福、周天軍、陳洪濱高守亭王普才、陸日宇、張美根,2004:大氣科學:一個充滿活力的前沿科學,地球科學進展,19(4),525-532。

23、JiangDB,WangHJ,DingZL,LangXM,andDrangeH,2005-8-5:ModelingthemiddlePlioceneclimatewithaglobalatmosphericgeneralcirculationmodel,JGeophysRes,110,D14107,doi:10.1029/2004JD005639

24、康杜娟,王會軍,2005:中國北方沙塵暴氣候形勢的年代際變化,中國科學(D),35(11),1096-1102。KangD.J.,andHJ.Wang,2005:AnalysisonthedecadalscalevariationoftheduststorminNorthChina,ScienceinChina(D),48(12),2260-2266

25、Wang,H.,andK.Fan(2005),Central-northChinaprecipitationasreconstructedfromtheQingdynasty:SignaloftheAntarcticAtmosphericOscillation,Geophys.Res.Lett.,32,L24705,doi:10.1029/2005GL024562.

26、孫建奇,王會軍,北極濤動與太平洋年代際振盪的關係,科學通報,2005,50(15),1648-1653.SunJianqi,WangHuijun:RelationshipbetweenArcticOscillationandPacificDecadalOscillationondecadaltimescale,ChineseScienceBulletin,2006,51(1):75-79

27、王會軍,2005:來自大氣內部的季節氣候可預測性初探,大氣科學,29(1),64-70

28、JiangDBandHJWang,2005:NaturalinterdecadalweakeningofEastAsiansummermonsooninthelate20thcentury,ChineseScienceBulletin,50(17),1923-1929姜大膀,王會軍,20世紀後期東亞夏季風年代際減弱的自然屬性,科學通報,2005,50(20),2256-2262

29、WangHuijun,2005:Thecircum-Pacificteleconnectionpatterninmeridionalwindinthehightroposphere,Adv.Atmos.Sci.,22(3),463-466

30、蘇明峰、王會軍,2006:中國氣候乾濕變率與ENSO的關係及其穩定性,中國科學(D),36(10),951-958

31、WangH.J.andFanK.,2006:SouthernHemispheremeanzonalwindinuppertroposphereandEastAsiansummermonsooncirculation,ChineseScienceBulletin,51(12),1508-1514,DOI:10.1007/s11434-006-2009-0王會軍,范可,2006:南半球對流層上層緯向風與東亞夏季風環流,科學通報,51(13),1595-1600。

32、ZhangZhongshi,WangHuijun,GuoZhengtang,JiangDabang.WhattriggersthetransitionofpalaeoenvironmentalpatternsinChina,theTibetanPlateauupliftortheParatethysSearetreat?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2006,doi:10.1016/j.palaeo.2006.08.003

33、ZhouBotaoandWangHuijun,2006:RelationshipbetweentheborealspringHadleycirculationandthesummerprecipitationintheYangtzeRiverValley,J.Geophys.Res.,111,D16109,doi:10.1029/2005JD0070006

34、王會軍,郎鹹梅,范可,孫建奇,周廣慶,2006:關於2006年西太平洋颱風活動頻次的氣候預測試驗,氣候與環境研究,11(2),133-137

35、范可,王會軍,2006:南極濤動的年際變化及其對東亞冬春季氣候的影響,中國科學(D),No4,385-391。FanKandWangHJ,2006:InterannualvariabilityofAntarcticOscillationanditsinfluenceonEastAsianclimateduringborealwinterandspring,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200649(5)554-560

36、WangHui-Jun,2006:LinkagebetweentheNortheastMongoliaprecipitationandtheNorthernHemispherezonalcirculation,Adv.Atmos.Sci.,23(5),659-664

37、范可,王會軍,2006:有關南半球大氣環流與東亞氣候的關係研究的若干新進展,大氣科學,20(3),402-412

38、WangHui-JunandFanKe,2007:RelationshipbetweentheAntarcticoscillationandthewesternNorthPacifictyphoonfrequency,ChineseScienceBulletin,52(4),561-565王會軍,范可,2006:西太平洋颱風生成頻次與南極濤動的關係,科學通報,51(24),2910-2914

陳洪濱

大氣物理研究所陳洪濱
陳洪濱 研究員,男,1960年4月生。1982年畢業於南京氣象學院大氣物理系。1985-1991年教委公派赴法國留學學習,先後獲C4、DEA和Ph.D;1991-1993年作為邀請研究員在法國科技大學參加了歐洲北極平流層的探測研究。1993年夏回國工作。從事的研究領域是:微波主被動遙感、大氣輻射傳輸、衛星氣象學和平流層遙感與探測。

從事過"雷達氣象學"、"衛星氣象學"、"電學"的教學工作。1994年至今,擔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講授"大氣遙感理論"部分課程。"十五"期間,承擔和負責實施有關平流層-對流層交換研究和衛星微波遙感器觀測反演大氣參數等二三個重大項目。

主要論著有:

1.地基曙暮光觀測平流層的微量成分;

2.衛星高度計和GPS測量中的大氣訂正;

3.衛星微波輻射計遙感反演大氣可降水量、雲水和降水;

4.用SAGEII衛星資料分析研究平流層臭氧和氣溶膠的分布和變化特徵;

5.雲對太陽輻射的異常吸收及水雲短波輻射特性的參數化。

機構設定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歷史沿革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所原址----南京北極閣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開始規模較小,直至1949年,研究人員尚不足3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氣象和地球物理科學研究工作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由於發展的需要,合併組成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對外稱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經過十多年的迅速發展和壯大,又經過一個增值過程,1966年分成四個研究所,於是有了包括整個大氣科學各分支的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是中國最早從事現代自然科學研究的八個研究所之一,也是中國氣象事業的雛形。首任所長是竺可楨,他為創辦氣象研究所和創建中國的氣象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時氣象研究所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有“全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稱,著名的氣象科學家趙九章、涂長望盧沃葉篤正顧震潮陶詩言等,都在氣象研究所學習和工作過。趙九章是氣象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長,是中國第一位將數學物理流體力學原理引進氣象學中的學者。全國解放前夕,他頂住國民黨當局脅迫,團結全所同仁堅決拒遷台灣,使氣象所留在大陸,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1月,由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對外稱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InstituteofGeophysicsandMeteorology),成為當時中國科學院13個研究所之一。所屬氣象研究室由前氣象研究所人員組成。趙九章任所長、衛一清任黨委書記,分別從美國和瑞典回國投身我國氣象事業的葉篤正和顧震潮擔任氣象研究室的主任。在趙九章所長領導下,葉篤正、顧震潮、陶詩言和楊健初(音)等老一輩科學家對中國氣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50年,葉篤正代表趙九章與氣象局共同領導籌建了“聯合天氣預報中心”(顧震潮任主任、陶詩言任副主任)和“聯合天氣資料中心”(先後有張寶堃、楊健初(音)任主任、朱崗昆任副主任),建立了我國氣象分析預報業務;以後他們又對東亞大氣環流、東亞季風氣候和寒潮進行了系統研究;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開創大氣運動的適應理論和數值天氣預報研究;開闢了雲霧物理試驗及雲和降水物理研究;發展了中小尺度動力學和大氣探測研究。經過10年的發展,氣象研究室的研究隊伍和技術力量有所壯大,成為當時國內大氣科學研究中心。

1966年根據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決定氣象研究室從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大氣物理研究所,下設五個研究室:雷電物理研究室雲物理研究室中小尺度動力學研究室大尺度大氣動力學研究室低緯度氣象研究室

1972年大氣所恢復了黨組織的生活。院黨組任命張成梅為黨委書記。翌年又任命顧震潮為所長。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文革”動亂的10年間,廣大科技人員出於對發展大氣科學的責任感,排除干擾,在曲折中前進,使研究所在基本建設、探測儀器研製及科研工作的某些領域仍取得一定進展。如1973年開始建設位於河北省香河縣城關的大氣綜合觀測試驗站,以後該站成為我國第一個平流層高空氣球觀測基地。1976年又開始建設325米高的氣象觀測塔,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為城市大氣環境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1975年建成了TQ-6百萬次計算機房。

大氣所在“文革”期間還承擔了10多項軍事科研任務,如我國核彈發射的氣象保障任務,核污染擴散觀測雷射雷達雷射測雲儀雷射武器的研製及與高空飛行有關的氣象問題研究,戰時天氣預報等。陶詩言和顧震潮因圓滿完成核試驗氣象保障任務而分別榮立一等功。此外在探測設備的研製方面填補了我國不少空白。1966年研製出我國第一台紅寶石雷射雷達,1969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自動衛星雲圖接收設備,1974年試製成功單點聲雷達測溫系統,1975年底完成超聲風速溫度儀的研製任務並做出了樣機。與此同時,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進展,如開展了我國大氣污染研究,衛星氣象研究,青藏高原氣象考察等;數值天氣預報研究獲重大進展;在大氣遙感理論研究中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

1976年以後,先後有葉篤正、曾慶存、洪鐘祥和王明星任所長,楊曉峰、索天橋、趙同莊、任麗新和吳北嬰任黨委書記。

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大氣所有18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獲獎項目研究內容覆蓋大氣動力學雲物理學和雲動力學數值天氣預報大氣污染衛星氣象大氣遙感高山科學考察和中國暴雨等方面。葉篤正、陶詩言和曾慶存等還獲大會先進個人稱號。

1978年起,大氣所恢復了招收研究生制度、職稱晉升考核制度等,科研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此後,葉篤正所長又提出大氣所氣象和大氣物理的發展方向,主持制定出大氣所科研發展規劃(草案),其中包括戰略構想、八年規劃和三年計畫,為大氣所今後10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1984年起,大氣所伴隨著祖國的腳步進入了蓬蓬勃勃的改革發展時代,經歷了科技體制的重大變革。根據改革形勢和大氣所發展要求以及世界大氣科學的發展趨勢,曾慶存所長主持制定了“大氣所辦所方針和改革構想”,使全所的職工真正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從1993年開始,為了適應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氣所在洪鐘祥所長領導下,制定了大氣所結構調整方案和“九五”以及2010年科技發展綱要,積極穩妥地進行了科研結構調整,準確定位,明確目標。1997年大氣所成為中國科學院認定試點所

1997年7月份,王明星所長主持大氣所工作,提出12項任期目標,明確提出要在2010年前把大氣所建設成具有國際水平的、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中心。1999年7月院黨組批准大氣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方案,在院黨組和有關業務局的領導下,大氣所從科學目標凝練、組織落實、結構調整、創新運行機制建立、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經費管理使用等各方面有計畫、有步驟地全面展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1年8月,新一屆所領導班子上任,王會軍研究員出任常務副所長,主持工作。與此同時,大氣物理所知識創新工程全面推進階段的工作開始,並將重點開展現代科學研究所的體制建設、文化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園區建設及相關的配套改革,努力把大氣物理所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具有現代化運行體制的研究所,為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經過幾屆所領導及數代科學家們和全所職工的艱苦創業,大氣物理所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展,研究隊伍逐步壯大,已成為國內大氣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為我國大氣科學事業的發展、進步,為國家、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

2005年5月,王會軍研究員擔任大氣所所長。2006年,大氣所開始全面部署知識創新工程三期工作。

大氣所是大氣科學的綜合性研究單位,主要研究大氣運動和大氣中各種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報和控制提供理論和方法,有五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們是葉篤正、陶詩言、曾慶存、黃榮輝和吳國雄,研究員54人。研究所有三個開放實驗室,它們是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APC)、中層大氣和地球環境探測開放實驗室(LAGEO);三個中心,它們是全球變化東亞區域研究中心(RRC.TEA)、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ICCES)、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CDRCAS);一個支撐系統,它們是計算與信息科學中心;另有研究生部和博士後流動站等。

開放實驗室的建立是大氣所加強和最佳化基礎研究若干領域中的科技力量並與國際接軌建立區域性研究機構的非常重要的一步。LASG經過10餘年的努力連續四次在國家評議中獲得優秀,成為我國最優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得到國內外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界的讚揚。

三個研究中心的前兩個是與國際組織和國家協作成立的,它提高了我國和大氣所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現在它們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優秀中心。

大氣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授予碩士、博士學位及首批建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之一。近20年來大氣所一貫重視培養高水平人才,特別是優秀青年人才。目前擁有博士生指導教師29名。1978—1998年間我所共招收博士生228名,碩士生334名。現已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的有93名,碩士生264名。1985年大氣所建立了博士後流動站,1987—1998年間共接收41名博士後流動人員。大氣所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大氣科學領域的高級優秀科技人才。1996年被評為科學院首批十個重點博士生培養基地之一。

近20年來,大氣所在中國短期數值預報模式的研製、大氣環流數值模擬大氣動力學地球流體力學、中小尺度動力學及災害性天氣預報和減災研究、青藏高原氣象學及地球三極大氣科學研究、衛星氣象學、季風、中國暴雨、長期天氣過程和氣候學、大氣遙感理論、雷達氣象、雲和降水物理學及人工影響天氣、大氣化學和大氣污染、大氣邊界層物理和中層大氣物理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以及雙波長雷達輻射計系統、VHF雷達、水汽和雲水的微波遙感輻射計、聲雷達、雷射雷達、高空科學氣球及北京氣象塔自動遙測系統等設備方面的研製工作,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有130多項成果獲國家、科學院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和三等獎多項。院一等獎12項,正式發表論文1100多篇,出版專著20多部,在大氣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和為國防、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大氣科學基礎理論及套用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氣所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已與國際科技界建立了長期、廣泛的合作關係,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科技交往,每年邀請和派出的科研人員約300人次。以圍繞國家、中國科學院的重大項目的開展和高級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為主,分別與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和韓國等簽定了國際合作協定,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大氣所是我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聚集了一批科技英才,代表我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的水平。“創新”和“國家需要”是大氣物理所立足的根本。從建國初期東亞大氣環流和季風理論研究,五十年代雲物理研究的開拓及數值天氣預報和方法的提出,六十年代空氣污染氣象學的發展,七十年代衛星氣象學、大氣遙感理論和大氣探測技術研究的開展和套用,八十年代的氣候數值模擬和預測研究,到九十年代的全球氣候與環境變化和自然控制論的創立…,大氣所科學家們以其特有的科學洞察力,高瞻遠矚,始終抓住創新和高起點這兩個關鍵問題,這是大氣所基礎研究長期保持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也是大氣所能不斷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動力所在。

為把大氣所建成高水平的國際大氣科學研究中心,近期研究所將以預測理論為主攻方向,跟蹤大氣科學與大氣環境、中層大氣和中小尺度動力學等前沿學科,為災害性天氣預報、氣候預報和環境污染服務,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往年的輝煌雖然已成為歷史,但它蘊含著先輩們和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後輩更加奮進,也正是這種精神和智慧的結合凝聚成集體的力量,創造著大氣物理研究所新的輝煌。

在這世紀之交,面對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和科學院開始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的新形勢,大氣物理研究所作為我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的國家隊,肩負著歷史的重託。讓我們弘揚“獻身、求實、創新、協同”的院風、所風,為我國大氣科學邁向二十一世紀,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和大氣物理研究所發展成為亞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國際大氣科學綜合性研究中心而努力奮鬥。

歷任所長

大氣物理研究所 竺可楨
大氣物理研究所 趙九章
大氣物理研究所 顧震潮
大氣物理研究所 葉篤正
大氣物理研究所 陶詩言
大氣物理研究所 曾慶存
大氣物理研究所 洪鐘祥
大氣物理研究所 王明星

委員會

所學位委員會

名譽主任:葉篤正、陶詩言

主 任: 黃榮輝

副主任: 符淙斌、陳洪濱、高守亭、王 斌、王躍思、陸日宇

委 員: (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會軍、王自發、王明星、石廣玉、呂達仁、安俊嶺、張慶雲、
張應斌、張學洪、吳國雄、李崇銀、周廣慶、陳 文、邱金桓
延曉冬洪延超、洪鐘祥、趙思雄、黃 耀、曾慶存、穆 穆

辦事機構設在研究生部,安俊嶺兼任秘書

所學術委員會

名譽主任:陶詩言、葉篤正

主 任: 曾慶存

副主任: 吳國雄、李崇銀、呂達仁、朱 江、穆 穆、胡 非

委 員: (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會軍、王明星、王普才、石廣玉、鄒 捍、嚴中偉、張學洪、
 李建平、邱金桓林朝暉、洪延超、洪鐘祥、鄭循華、趙思雄、
浦一芬、徐永福、鍾 青、高登義、黃榮輝、符淙斌、謝正輝、
 雷恆池

所技術委員會

主 任: 邱金桓

副主任: 陳洪濱、周廣慶、王躍思、鄭斯平、李愛國

委 員: (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立志、王普才、王鵬飛、馮士德、劉輝志、張有餘、吳津生、
 肖輝、周肖森、鄒 捍、趙洪崗、浦一芬、雷恆池

所發展戰略調研組

顧 問:黃榮輝

組 長:朱 江

副組長:陸日宇、徐永福、浦一芬

委 員:(按姓氏筆劃排序)
王自發、任 麗、劉屹岷、劉 毅、孫建華、李建平、安俊嶺、
林一驊、周廣慶、周天軍、張萬昌、張美根、延曉冬、郜永祺、
徐星凱郭學良程新金、薛 峰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英文縮寫LASG)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85年,是中國科學院首批邊建設、邊開放的實驗室之一。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及國家計畫委員會的直接領導下,在大氣物理研究所各屆領導和各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LASG從白手起家,通過艱苦創業發展成今天的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從LASG成立到現在的17年中,我們不僅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而且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形成了一支穩定的、實力雄厚的大氣科學研究隊伍,使得我們在過去4次國家評估中,成為全國僅有的2個連續4次獲得優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尤其,在2000年的最近一次國家評估中,LASG榮居地學口榜首。實驗室現任主任是王斌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為吳國雄院士,學術委員會海外主任為夏威夷大學氣象系BinWang教授,學術顧問委員會主任為葉篤正院士。

回顧LASG走過的發展歷程,我們深深地感到,"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八字方針、依託單位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優先支持和實驗室的科學管理措施是LASG發展之根本。

LASG之所以能從白手起家,在短短的17年內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實驗室,與依託單位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的支持和傾斜政策是分不開的。中科院大氣物理所是中國最早從事現代自然科學研究的八個研究所之一,也是中國氣象事業的雛形,有"全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稱,著名的氣象科學家竺可楨、趙九章、涂長望、盧沃、葉篤正、顧震潮、陶詩言、曾慶存、周秀驥、巢紀平、黃榮輝、吳國雄和李崇銀等就是該"搖籃"在不同時期湧現出來的傑出人才的典型代表,他們為中國氣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老一輩科學家的辛勤耕耘下,大氣物理所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已長出朵朵絢麗的鮮花。LASG正是這些鮮花中的佼佼者。她集中了大氣物理所在天氣和氣候研究方面最優勢的研究力量,配備了最好的計算環境和良好的辦公條件。這是LASG能夠吸引優秀人才、穩定研究隊伍的重要因素。在LASG創立初期,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差。研究所對實驗室給予的充分重視和全力支持,成為實驗室發展的強大後盾。在實驗室主要創始人、當時的實驗室主任曾慶存院士的領導下,通過實驗室全體成員的艱苦奮鬥,LASG在成立後第3年(即1988年)就在第一次國家評估中獲得優秀,並於次年(1989年)晉升為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研究所一直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室與所之間能夠很好地協調配合,所的各個職能部門在行政和後勤方面提供了全力幫助和可靠保障,為LASG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LASG連續四次在國家評估中獲得優秀的重要前提。
實驗室除了有依託單位作為強大後盾外,自身內部還必須有先進的管理體制,這是實驗室長遠發展的重要前提。實驗室的組織結構、隊伍建設、經費使用、項目申請、績效考核、設備更新和合作交流等都需要有科學、民主的管理體制,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實驗室成員的積極性,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和特長,多出創新成果。
LASG自成立以來,一直採用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是實驗室發展的掌舵人。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奮鬥目標、重大學術活動以及實驗室內部規章制度的制訂等,都必須經過學術委員會的審批和把關,從而保障實驗室研究方向的正確性和規章制度的合理性。實驗室領導班子則根據所制訂的研究方向和規章制度具體負責實驗室的日常運行和科研管理。
LASG歷屆學術委員會主任都是由把握國際國內學科前沿發展方向的著名氣象學家擔任。德高望重的葉篤正先生曾擔任過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曾慶存院士分別擔任過第一屆、第三屆和第四屆的學術委員會主任。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由吳國雄院士擔任。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中,新增加了一位海外主任,專門負責實驗室與國外的國際合作,取得很好的成效。
LASG歷屆主任都是由本學科傑出的學術帶頭人擔任。前面四屆的實驗室主任都是院士,新一屆實驗室主任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與前面四屆相比,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真正實現了年輕化,平均年齡40歲,最年輕的副主任只有32歲。另外,我們也確保了新班子成員的科研素質。我們的新班子中有兩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一位中科院"百人計畫"獲得者,還有一位全國第一屆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和中科院優秀博士後。

自LASG成立以來,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根據不同時期大氣科學地球流體力學的前沿問題及其發展特點,確定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並設立幾大課題作為實驗室的課題指南。各屆之間保持很好的銜接和連續性,確保實驗室的平穩過渡。

為了在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上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根據國內外學科發展趨勢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以及知識創新時期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新要求,經過充分討論,我們對實驗室原有的研究方向進行修改和完善,確定實驗室新的研究方向為:研究和發展地球流體(大氣和海洋)巨觀演變規律和機理的系統理論;研究天氣和氣候動力學理論,掌握天氣、氣候系統變化規律及其異常的發生機制,進行數值模擬並發展模組化數值模式系統,為提高預測能力,預防和減輕天氣、氣候災害,合理利用氣候和水資源提供新理論新方法。根據新的研究方向,我們明確了實驗室的研究重點:氣候問題的研究。由於氣候系統模式是開展氣候研究最有效的研究工具,為了充分發揮實驗室在數值模擬上的優勢,我們選擇氣候系統模式發展作為實驗室未來的突破點,並以一點帶動全局的策略,推動實驗室研究工作的快速發展。根據國際上氣候系統模式發展的新動態,我們提出了《氣候系統模式聯合發展計畫》,其目的是以LASG為基地,聯合國內外優秀模式專家和骨幹,集中財力和物力,發展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氣候系統模式。該計畫經過了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審批,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技部等部門以及依託單位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也得到國內絕大多數同行專家的讚賞。

實驗室目前在崗研究人員共48人,其中42人獲得博士學位。年青研究人員都是博士,在48人中,研究員26人,其中院士4人,博士生導師19人。副研究員16人,助理研究員5人。實驗室4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36人,占實驗室人員總數的75%,是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年輕化研究隊伍。在這支隊伍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計畫3人。另外,還為外單位培養百人計畫2人。

實驗室研究隊伍是一個"多元結構"的隊伍,年輕人充當運動員,在科研的第一線衝鋒陷陣。資深前輩擔任教練,嚴格把關。知名外籍學者和專家擔當顧問,出謀劃策。這也是我們目前的用人策略。

LASG不僅是我國大氣科學的一個研究中心,同時也是一個人才培養基地。從實驗室成立到現在,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後共228人。其中碩士99人、博士106人、博士後23人。每年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後的總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從1985年的1人,發展到2001年的19人,其中碩士畢業5人,博士畢業10人,博士後出站4人。在LASG培養的研究生和博士後中,已有相當一部分人已成大氣科學研究的學術帶頭人,如一位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三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五位百人計畫獲得者都是實驗室自己培養出來的。另外還有百名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兩位,中科學院青年科學獎獲得者四位,"國氏"全國優秀博士後獎獲得者一位和中國科學院十大優秀博士後獎獲得者一位。

圍繞著實驗室的研究方向,LASG積極組織室內科學家申請研究項目。在1996年到1999年四年期間,實驗室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0項,參加的項目13項,合計113項,總經費約2000萬元。而且每年由科研人員爭取的經費總數呈上升趨勢。從95年的131.5萬元,到99年的965萬元,上升速度很快。到2000年和2001年,我們爭取的經費分別達到了1156萬元和1676萬元。2001年主持的研究項目主要有:國家973項目13個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2項。值得一提的是,973項目"我國重大氣候和天氣災害的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是由我們實驗室固定成員黃榮輝院士主持。另外,我們還主持了一個信息口973項目"大規模科學計算研究"的第一課題。在基金項目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二項,海外傑出基金二項。今年的研究項目估計比去年更上一層樓。在去年973項目和基金項目等的基礎上,新增加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1項,國家攻關項目專題4個。多年來,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在研究項目的爭取中充分展示了他們雄厚的研究實力和非常強大的競爭力。

自1996年以來,實驗室與海外的合作已突破原有的人員交流框架,進入了實質性合作階段,我們與美國能源部、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德國馬普氣象研究所、歐洲中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日本名古屋、香港城市大學等世界諸多的研究單位有著頻繁交流和密切的合作,主要合作計畫項目多達19項。目前,我們正與美國夏威夷大學國際太平洋研究中心聯合研製適合於東亞區域的大氣環流模式LASG-IPRCAGCM。

實驗室設立了一個學術顧問委員會,其中近半數成員是海外著名學者,如美國的Gates、英國的Hoskins和德國的Bengttson等都是世界頂尖的氣象學家,Hoskins今年還評選為中國的外籍院士。由於這些專家參與我們研究計畫的制訂,這樣就保障了我們在研究方向上的先進性和前沿性。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合作的另一個重要轉變是實驗室的科學家已經開始參與國際重大研究計畫的決策,並在國際重要學術組織中任職,如在"國際氣象和大氣科學協會"(IAMAS)擔任執行局執行委員,在"國際氣候變化和可預報性研究計畫"(CLIVAR)和全球能量和水分循環試驗研究計畫"(GEWEX)中擔任科學指導小組成員,在國際CLIVER計畫亞奧季風工作組擔任委員等,這表明了LASG在國際學術界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在實驗室管理方面,採取主任工作會議制度,重要事情由主任工作會議決定。新一年的研究計畫由實驗室四個研究組先提出具體方案,然後由主任工作會議匯總,最後報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批准執行。我們已制定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規章制度,包括實驗室固定成員的管理規定、青年流動站管理規定、研究生管理規定、開放課題管理規定、學術活動管理規定、國際合作管理規定、論文獎勵條例等。尤其,從去年7月份開始,我們將財務公開,每月把實驗室財務明細賬張貼在通知欄里,接受全室成員的監督。今年從5月份起,又開始實行值班主任制度和行政、支撐人員簽到制度,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的管理體制。

實驗室有一個"金字塔"式的三級計算機系統。這是我室研究人員從事科研的最核心的工具。我們有一個技術支撐系統,專門有人負責網路和硬體設備的維護和支持,以保障實驗室的正常運行。去年我們還專門從科大招聘了一個有計算機專業文憑和氣象專業文憑雙學位的大學畢業生,專門負責氣象軟體開發、幫助科研人員把大型模式並行化,以提高工作效率。數值模式和模擬是我們實驗室,也是整個大氣科學的重要研究工具和手段,計算機是我們賴以發展的最關鍵的科研設備。沒有計算機的不斷更新,就不可能運行和發展逐步完善和複雜的、計算量呈指數增長的高水平的數值模式。這將直接影響我們實驗室,甚至我國科學家,在有關天氣和氣候動力學過程和機理研究的深入。可以說,實驗室連續四次在國家評估中獲優,與每次評估後及時更新計算機設備有著密切的關係。

目前,實驗室與研究所一起正在進行計算機更新工作。在中科院和科技部的支持下,我們共籌集約2000萬元經費,準備配備一套計算速度近萬億次的計算機系統,為實驗室和研究所科研人員提供強有力的計算平台。

LASG自成立以來,由於依託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實驗室內部的科學管理,經實驗室成員不懈的努力,在模式發展、氣候預測、氣候動力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的方法和理論等方面取得了優秀的成果和重要的進展,多次參加國際模式比較計畫、在大型重要國際會議上作特邀報告、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擔任職務、參與國際研究計畫的決策等,使得我們實驗室成為了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大氣科學研究中心。我們參加的最早的一次國際模式比較計畫是1995年7月國際權威的"全球大氣模式比較計畫"(AMIP),當時全世界有32個大氣環流模式參加了這個比較計畫,測試了6項性能指標,我們的模式在比較計畫中展示出良好的性能,成為通過5項測試的三個優秀模式之一。其它兩個模式分別是美國和日本的。1999年,我們實驗室參加了"耦合模式比較計畫"(CMIP),我們的耦合氣候系統模式在降水、表面氣壓和表面溫度的模擬以及CO2的加倍試驗中,效果很好,是一個優秀的模式。另外,我們還參加過"國際陸面過程模式比較計畫"(PILPS),"國際生態系統比較計畫"(EMDI),均取得好的成績。

我們的科學家在1992年至1999年8年間在國際國核心心刊物共發表論文669篇,其中SCI論文97篇。每年發表的論文總數在逐年增加,1999年的論文數比1992年翻了一番,尤其SCI論文的增長速度最快,後4年是前4年的4倍。2000年發表論文的情況比1999年又有進一步的改善,總共發表129篇,其中最突出的是SCI論文,共有35篇,差不多是1996年到1999年4年SCI論文總數的一半。按實驗室在崗研究人員計算,去年幾乎平均每人發表了一篇SCI論文。2001年的情況2000年更好,發表論文總數達到140篇,其中,SCI論文59篇。

由於我們的科學家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實驗室從成立到現在共獲國家級和省級獎勵共27項,其中國家獎6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院一等獎11項(自然科學獎6項,科技進步獎5項)。有一項院自然科學一等獎是去年獲得的,獲獎人是穆穆研究員。

總之,實驗室在調整研究方向,制定短期創新規劃,組織開放課題,人才培養及科學民主管理等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科研上取得了若干突破性的進展,積累了許多的經驗。但在知識經濟,人才激烈競爭的時代,我們也面臨著新的更大的挑戰。但我們堅信,有科技部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堅強後盾,有科技部制訂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為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把握方向,在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的直接領導下,在依託單位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全力支持下,LASG一定能取得新的、原創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開創LASG新的輝煌,在知識創新時代做出新的貢獻。

學科方向

研究方向: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熱帶太平洋和我國複雜陸面作用下的東亞天氣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機理、預測理論及其探測方法,以建立"東亞氣候系統"和"季風環境系統"的理論體系及遙感觀測體系,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測和控制提供理論和方法。

重點學科領域:

針對國家重大需求目標以及國際大氣科學發展前沿,研究所將最佳化調整優先領域的布局動態,進一步凝練重點學科領域為以下六個方面:

(1)東亞季風系統動力學研究;

(2)地球系統模式發展氣候預測理論研究;

(3)亞洲季風環境變化集成研究與有序人類活動研究;

(4)大氣化學、大氣環境變化及其預測理論研究;

(5)中層大氣物理化學過程、氣候環境遙感理論研究研究;

(6)高影響天氣物理、動力與可預報性理論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東亞季風系統變異與圈層間相互作用;東亞區典型下墊面能量和水分循環研究;不同緯度之間大氣環流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東亞夏季風的影響;東亞季風的年代際變化、大氣季節內振盪與中國季風降水。

(2)地球系統各分量模式研發及數值模擬;地球系統耦合模式的建立、評估和套用;資料同化、可預報性及其氣候預測系統的建立;短期氣候預測理論與方法。

(3)亞洲區域氣候-生態系統相互作用;地球系統區域模式的研製和模擬;全球變化的區域影響、突變及其物理機制;亞洲區域季風環境變化對全球變化的貢獻和適應。

(4)大氣中化學過程的觀測和模擬;陸地溫室氣體排放研究、C、N循環;非均勻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湍流理論;城市大氣污染物來源和形成機制研究;大氣污染預報模式和最佳化控制理論。

(5)中層大氣過程對天氣和氣候變化的回響及其作用;中層大氣動力、輻射和化學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研究;雲-氣溶膠-輻射相互作用研究,東亞典型區域性雲系宏微觀特徵的雲氣候學;大氣遙感數據的同化技術及其在氣候模式和空氣品質監測與預報模式的套用。

(6)強風暴及中小尺度系統的理論、觀測、診斷及預測研究;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可預報性、數值預報模式、資料同化及套用研究;雲降水物理及人工影響天氣的理論和方法研究。

獲獎成果

二零零七年獲獎成果

獲獎項目名稱:海陸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副熱帶高壓和我國氣候的影響

主要完成人員:吳國雄劉屹岷、李建平、宇如聰、周天軍

等級:貳等

類別:國家自然科學獎

獲獎項目名稱:淮河流域能量與水份循環和氣象水文預報

本所排名:第三

本所主要完成人員及排名:林朝暉,排名第八

獎項名稱: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獲獎項目名稱:保密

本所排名:第三

本所主要完成人員及排名:張美根,排名第八

獎項名稱: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獲獎項目名稱:雷電物理過程及其探測和防護研究

本所主要完成人員及排名:郄秀書

獎項名稱: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百人計畫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