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研究氣象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已發展成為涵蓋大氣科學領域各分支學科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機構。現設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5個所級實驗室和研究中心。該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截至2012年底,大氣所共有科研人員373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歐亞科學院院士3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0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21人。共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2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人(新增1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3人(新增1人)。

研究所概況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熱帶太平洋和中國複雜陸面作用下的東亞天氣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機理、預測理論及其探測方法,以建立“東亞氣候系統”和“季風環境系統”的理論體系及遙感觀測體系,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測和控制提供理論和方法。創新三期確立的重點發展的六大學科領域方向是:東亞季風系統動力學;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和氣候預測理論;亞洲季風環境變化集成研究與有序人類活動;大氣化學、大氣環境變化及其預測理論;中層大氣物理化學過程、氣候環境遙感理論;高影響天氣物理、動力與可預報性理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科研部門包括:大氣科學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大氣邊界層物理與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全球變化東亞區域研究中心)、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竺可楨--南森國際研究中心、中層大氣與全球環境探測實驗室、雲降水物理與強風暴實驗室、季風系統研究中心、災害性氣候研究與預測中心、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大氣分中心。另外還設有信息科學中心。目前,大氣物理所擁有IBMP690的高性能並行計算機、聯想深騰1800、SGIORIGIN300伺服器、SGIorigin2000超級計算伺服器一台、SGIorigin3400超級計算伺服器二台、一座用於研究城市大氣污染和大氣邊界層物理研究的高達325米的氣象鐵塔及邊界層遙感探測系統和中層大氣探測系統等設備。

2007年度,大氣物理研究所在研項目及課題總計185項,結題項目及課題65項。在研項目中,主持國家973項目2項,承擔973課題及專題13項、國家863課題及專題12項、“十一五”支撐課題及專題9項、奧運攻關課題及專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0項,其中基金重大項目課題1項、重點項目及課題8項、傑青5項,傑青B3項,國際重大合作3項,面上及其它項目60項;公益行業氣象專項主持項目3項,參與項目6項;中科院項目及課題30項,其中院創新項目群1項,重大方向項目課題3項,院創新方向項目及課題10項、創新團隊項目1項。此外,還承擔了軍工、部委及地方委託等課題30多項。

2007年,大氣物理研究所知識創新工程工作進展順利,科研工作取得若干重要進展,吳國雄院士主持的“海陸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副熱帶高壓和中國氣候的影響”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淮河流域能量與水份循環和氣象水文預報”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還有一項成果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的“雷電物理過程及其探測和防護研究”項目獲甘肅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授權專利2項。全年共發表科技論文540篇,出版論著5部,其中SCI(E)收錄論文249篇,EI收錄論文17篇,國核心心期刊收錄論文273篇,SCI(E)收錄論文較2006年的225篇增加了24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穩步增加,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王自發研究員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石廣玉研究員獲得日本氣象學會2007年度“藤原”獎,陸日宇研究員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范可博士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等等,另外還有一批科研、管理人員和研究生等榮獲了各類獎項。

2007年,大氣物理研究所國際化建設向縱深發展。“中俄大氣物理聯合實驗室(CRLAP)”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路甬祥院長訪俄時,為聯合實驗室在俄方掛牌。與比利時高空大氣物理研究所以及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中尺度氣象研究所分別簽訂了合作協定。共舉辦了9個重要國際性學術會議,主要有“第十三屆國際大氣電學會議”、“第十屆國際統計氣候學會議”等。與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德國挪威法國比利時等國家進行的國際合作項目10多項,進展順利,重大國際合作項目--季風亞洲區域集成研究的全球變化國際計畫(MAIRS)已經具備了一定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國際組織任職方面,吳國雄院士當選國際IAMAS主席,這是國際IAMAS成立七十多年來第一位來自亞洲的主席。符淙斌院士當選太平洋科學協會新一屆主席。全年外賓來訪544人次,派員出訪312人次。

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刊物有: 《大氣科學》 (中、英文版)、 《大氣科學進展》 (AAS)(英文版)和《氣候與環境研究》(中文版),《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AOSL)(英文雙月刊)。其中《大氣科學進展》被SCI收錄,並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資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太平洋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中國氣象學會動力氣象學委員會、大氣環境學委員會、統計氣象學委員會掛靠在大氣物理研究所。

歷任所長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竺可楨(1890-1974)

著名氣象學家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首任所長

趙九章(1907-1968)

著名氣象學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0年至1966年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
顧震潮(1920-1976)

著名氣象學家

1973年至1976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葉篤正(1916.2-)

著名氣象學家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78年至1981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陶詩言(1919.7-)

著名氣象學家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1年至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代所長
曾慶存(1935.5-)

著名氣象學家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4年至1993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洪鐘祥(1937.3-)

著名大氣物理學家

2001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93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王明星(1944.1-)

著名大氣化學家

1997年至2001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所長

王會軍(1964.1—)

著名氣象學家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1年至2014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

機構設定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開始規模較小,直至1949年,研究人員尚不足30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氣象和地球物理科學研究工作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由於發展的需要,合併組成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對外稱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經過十多年的迅速發展和壯大,又經過一個增值過程,1966年分成四個研究所,於是有了包括整個大氣科學各分支的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物理研究所是中國最早從事現代自然科學研究的八個研究所之一,也是中國氣象事業的雛形。首任所長是竺可楨,他為創辦氣象研究所和創建中國的氣象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時氣象研究所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有“全國氣象人才搖籃”之稱,著名的氣象科學家趙九章、涂長望、盧沃、葉篤正、顧震潮和陶詩言等,都在氣象研究所學習和工作過。趙九章是氣象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長,是中國第一位將數學、物理和流體力學原理引進氣象學中的學者。全國解放前夕,他頂住國民黨當局脅迫,團結全所同仁堅決拒遷台灣,使氣象所留在大陸,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1月,由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合併組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對外稱地球物理和氣象研究所(InstituteofGeophysicsandMeteorology),成為當時中國科學院13個研究所之一。所屬氣象研究室由前氣象研究所人員組成。趙九章任所長、衛一清任黨委書記,分別從美國和瑞典回國投身中國氣象事業的葉篤正和顧震潮擔任氣象研究室的主任。在趙九章所長領導下,葉篤正、顧震潮、陶詩言和楊健初(音)等老一輩科學家對中國氣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50年,葉篤正代表趙九章與氣象局共同領導籌建了“聯合天氣預報中心”(顧震潮任主任、陶詩言任副主任)和“聯合天氣資料中心”(先後有張寶堃、楊健初(音)任主任、朱崗昆任副主任),建立了中國氣象分析預報業務;以後他們又對東亞大氣環流、東亞季風氣候和寒潮進行了系統研究;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開創大氣運動的適應理論和數值天氣預報研究;開闢了雲霧物理試驗及雲和降水物理研究;發展了中小尺度動力學和大氣探測研究。經過10年的發展,氣象研究室的研究隊伍和技術力量有所壯大,成為當時國內大氣科學研究中心。

1966年根據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決定氣象研究室從地球物理所分出,成立大氣物理研究所,下設五個研究室:雷電物理研究室,雲物理研究室,中小尺度動力學研究室,大尺度大氣動力學研究室和低緯度氣象研究室。

1972年大氣所恢復了黨組織的生活。院黨組任命張成梅為黨委書記。翌年又任命顧震潮為所長。

“文革”動亂的10年間,廣大科技人員出於對發展大氣科學的責任感,排除干擾,在曲折中前進,使研究所在基本建設、探測儀器研製及科研工作的某些領域仍取得一定進展。如1973年開始建設位於河北省香河縣城關的大氣綜合觀測試驗站,以後該站成為中國第一個平流層高空氣球觀測基地。1976年又開始建設325米高的氣象觀測塔,1979年正式投入使用,為城市大氣環境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1975年建成了TQ-6百萬次計算機房。

大氣所在“文革”期間還承擔了10多項軍事科研任務,如中國核彈發射的氣象保障任務,核污染擴散觀測,雷射雷達、雷射測雲儀和雷射武器的研製及與高空飛行有關的氣象問題研究,戰時天氣預報等。陶詩言和顧震潮因圓滿完成核試驗氣象保障任務而分別榮立一等功。此外在探測設備的研製方面填補了中國不少空白。1966年研製出中國第一台紅寶石雷射雷達,1969年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自動衛星雲圖接收設備,1974年試製成功單點聲雷達測溫系統,1975年底完成超聲風速溫度儀的研製任務並做出了樣機。與此同時,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進展,如開展了中國大氣污染研究,衛星氣象研究,青藏高原氣象考察等;數值天氣預報研究獲重大進展;在大氣遙感理論研究中做了許多開拓性的工作。

1976年以後,先後有葉篤正、曾慶存、洪鐘祥和王明星任所長,楊曉峰索天橋、趙同莊、任麗新和吳北嬰任黨委書記。

在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大氣所有18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獲獎項目研究內容覆蓋大氣動力學、雲物理學和雲動力學、數值天氣預報、大氣污染、衛星氣象、大氣遙感、高山科學考察和中國暴雨等方面。葉篤正、陶詩言和曾慶存等還獲大會先進個人稱號。

1978年起,大氣所恢復了招收研究生制度、職稱晉升考核制度等,科研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此後,葉篤正所長又提出大氣所氣象和大氣物理的發展方向,主持制定出大氣所科研發展規劃(草案),其中包括戰略構想、八年規劃和三年計畫,為大氣所今後10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1984年起,大氣所伴隨著祖國的腳步進入了蓬蓬勃勃的改革發展時代,經歷了科技體制的重大變革。根據改革形勢和大氣所發展要求以及世界大氣科學的發展趨勢,曾慶存所長主持制定了“大氣所辦所方針和改革構想”,使全所的職工真正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從1993年開始,為了適應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氣所在洪鐘祥所長領導下,制定了大氣所結構調整方案和“九五”以及2010年科技發展綱要,積極穩妥地進行了科研結構調整,準確定位,明確目標。1997年大氣所成為中國科學院認定試點所。

1997年7月份,王明星所長主持大氣所工作,提出12項任期目標,明確提出要在2010年前把大氣所建設成具有國際水平的、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中心。1999年7月院黨組批准大氣所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方案,在院黨組和有關業務局的領導下,大氣所從科學目標凝練、組織落實、結構調整、創新運行機制建立、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經費管理使用等各方面有計畫、有步驟地全面展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01年8月,新一屆所領導班子上任,王會軍研究員出任常務副所長,主持工作。與此同時,大氣物理所知識創新工程全面推進階段的工作開始,並將重點開展現代科學研究所的體制建設、文化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園區建設及相關的配套改革,努力把大氣物理所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具有現代化運行體制的研究所,為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經過幾屆所領導及數代科學家們和全所職工的艱苦創業,大氣物理所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展,研究隊伍逐步壯大,已成為國內大氣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為中國大氣科學事業的發展、進步,為國家、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

2005年5月,王會軍研究員擔任大氣所所長。2006年,大氣所開始全面部署知識創新工程三期工作。

大氣所是大氣科學的綜合性研究單位,主要研究大氣運動和大氣中各種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報和控制提供理論和方法,有五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們是葉篤正、陶詩言、曾慶存、黃榮輝和吳國雄,研究員54人。研究所有三個開放實驗室,它們是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APC)、中層大氣和地球環境探測開放實驗室(LAGEO);三個中心,它們是全球變化東亞區域研究中心(RRC.TEA)、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ICCES)、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CDRCAS);一個支撐系統,它們是計算與信息科學中心;另有研究生部和博士後流動站等。

開放實驗室的建立是大氣所加強和最佳化基礎研究若干領域中的科技力量並與國際接軌建立區域性研究機構的非常重要的一步。LASG經過10餘年的努力連續四次在國家評議中獲得優秀,成為中國最優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得到國內外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界的讚揚。

三個研究中心的前兩個是與國際組織和國家協作成立的,它提高了中國和大氣所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現在它們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優秀中心。

大氣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授予碩士、博士學位及首批建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之一。近20年來大氣所一貫重視培養高水平人才,特別是優秀青年人才。目前擁有博士生指導教師29名。1978—1998年間我所共招收博士生228名,碩士生334名。現已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的有93名,碩士生264名。1985年大氣所建立了博士後流動站,1987—1998年間共接收41名博士後流動人員。大氣所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大氣科學領域的高級優秀科技人才。1996年被評為科學院首批十個重點博士生培養基地之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大氣所在中國短期數值預報模式的研製、大氣環流數值模擬、大氣動力學和地球流體力學、中小尺度動力學及災害性天氣預報和減災研究、青藏高原氣象學及地球三極大氣科學研究、衛星氣象學、季風、中國暴雨、長期天氣過程和氣候學、大氣遙感理論、雷達氣象、雲和降水物理學及人工影響天氣、大氣化學和大氣污染、大氣邊界層物理和中層大氣物理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以及雙波長雷達輻射計系統、VHF雷達、水汽和雲水的微波遙感輻射計、聲雷達、雷射雷達、高空科學氣球及北京氣象塔自動遙測系統等設備方面的研製工作,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有130多項成果獲國家、科學院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和三等獎多項。院一等獎12項,正式發表論文1100多篇,出版專著20多部,在大氣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和為國防、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大氣科學基礎理論及套用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氣所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已與國際科技界建立了長期、廣泛的合作關係,同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科技交往,每年邀請和派出的科研人員約300人次。以圍繞國家、中國科學院的重大項目的開展和高級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為主,分別與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和韓國等簽定了國際合作協定,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

大氣所是中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聚集了一批科技英才,代表中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的水平。“創新”和“國家需要”是大氣物理所立足的根本。從建國初期東亞大氣環流和季風理論研究,五十年代雲物理研究的開拓及數值天氣預報和方法的提出,六十年代空氣污染氣象學的發展,七十年代衛星氣象學、大氣遙感理論和大氣探測技術研究的開展和套用,八十年代的氣候數值模擬和預測研究,到九十年代的全球氣候與環境變化和自然控制論的創,大氣所科學家們以其特有的科學洞察力,高瞻遠矚,始終抓住創新和高起點這兩個關鍵問題,這是大氣所基礎研究長期保持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也是大氣所能不斷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動力所在。

為把大氣所建成高水平的國際大氣科學研究中心,近期研究所將以預測理論為主攻方向,跟蹤大氣科學與大氣環境、中層大氣和中小尺度動力學等前沿學科,為災害性天氣預報、氣候預報和環境污染服務,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學科方向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研究方向:

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特別是研究在青藏高原、熱帶太平洋和我國複雜陸面作用下的東亞天氣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機理、預測理論及其探測方法,以建立“東亞氣候系統”和“季風環境系統”的理論體系及遙感觀測體系,發展新的探測和試驗手段,為天氣氣候和環境的監測、預測和控制提供理論和方法。

重點學科領域:

針對國家重大需求目標以及國際大氣科學發展前沿,研究所將最佳化調整優先領域的布局動態,進一步凝練重點學科領域為以下六個方面:

(1)東亞季風系統動力學研究;

(2)地球系統模式發展和氣候預測理論研究;

(3)亞洲季風環境變化集成研究與有序人類活動研究;

(4)大氣化學、大氣環境變化及其預測理論研究;

(5)中層大氣物理化學過程、氣候環境遙感理論研究研究;

(6)高影響天氣物理、動力與可預報性理論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東亞季風系統變異與圈層間相互作用;東亞區典型下墊面能量和水分循環研究;不同緯度之間大氣環流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東亞夏季風的影響;東亞季風的年代際變化、大氣季節內振盪與中國季風降水。

(2)地球系統各分量模式研發及數值模擬;地球系統耦合模式的建立、評估和套用;資料同化、可預報性及其氣候預測系統的建立;短期氣候預測理論與方法。

(3)亞洲區域氣候-生態系統相互作用;地球系統區域模式的研製和模擬;全球變化的區域影響、突變及其物理機制;亞洲區域季風環境變化對全球變化的貢獻和適應。

(4)大氣中化學過程的觀測和模擬;陸地溫室氣體排放研究、C、N循環;非均勻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湍流理論;城市大氣污染物來源和形成機制研究;大氣污染預報模式和最佳化控制理論。

(5)中層大氣過程對天氣和氣候變化的回響及其作用;中層大氣動力、輻射和化學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研究;雲-氣溶膠-輻射相互作用研究,東亞典型區域性雲系宏微觀特徵的雲氣候學;大氣遙感數據的同化技術及其在氣候模式和空氣品質監測與預報模式的套用。

(6)強風暴及中小尺度系統的理論、觀測、診斷及預測研究;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可預報性、數值預報模式、資料同化及套用研究;雲降水物理及人工影響天氣的理論和方法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