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成立於1985年3月1日,是一個以計算機科學理論和套用研究為基礎、以計算機軟體研究開發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建設為主導的綜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基本信息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成立於1985年3月1日,是一個以計算機科學理論和套用研究為基礎、以計算機軟體研究開發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建設為主導的綜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研究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秉承“創新求實,永競一流”的精神,軟體所人櫛風沐雨、披荊斬棘,不斷邁上新的台階。從五位籌建者,到現在的千餘名師生員工;從借用房間研究、辦公,到如今擁有獨立園區、5#新科研樓和建設中的7#綜合樓;從最初44萬元年度經費,到現在每年超過1億元的年度經費;從僅有兩台16位微型計算機,到如今形成以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三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龍頭的基礎前沿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和高技術套用三大科研體系……這,就是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在二十多年間所走過的路程。

現在,軟體所設有總體部軟體基礎研究部軟體高技術研究部軟體套用研究部軟體發展研究部五個研究部,集中了一批學術造詣深厚、享譽國內外的科學家,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現有正式職工52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名,研究員54名,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87名。流動人員(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後、高訪)600多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計畫入選者6人。全所在職職工平均年齡36歲。

軟體所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培養單位,建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博士生導師32人,碩士生導師50人;在讀碩士生323人,博士生238人,博士後13人,留學生6人。

軟體所積極參與院地、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內許多省市、國際上美、歐、日、澳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科技交流與合作,還專門成立了院地及國際合作部。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中國軟體行業協會數學軟體分會、中國軟體行業協會UNIX分會、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信息技術分會等掛靠在研究所。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有《軟體學報》《中文信息學報》《計算機系統套用》

建所二十年多來,特別是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以來,軟體所在計算機科學和軟體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獲院、省部級以上成果獎28項(全部為第一完成單位),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自國家自然科學獎設立至今,計算機領域唯一的1項一等獎和5項二等獎中的2項,都出現在軟體所。

現任領導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所長:李明樹

黨委書記:李玉成

副所長:李玉成黃 濤趙 琛

總工程師:趙 琛

所長助理:張 健操雲甫徐帆江張曉剛

副總工程師:馮登國王 青

院士名人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唐稚松
唐稚松院士,我國計算機科學和軟體工程研究的先驅者和開拓者之一。他首先提出的可執行時序邏輯語言XYZ/E,以統一的形式框架表示程式動態語義與規約靜態語義,並以此為基礎研製了支撐軟體開發過程的CASE工具集,解決了軟體工程中的許多難題,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讚譽。曾獲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和1996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專著《時序邏輯程式設計與軟體工程》2003年榮獲我國圖書出版的政府最高獎--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正式獎。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董韞美
董韞美院士,我國計算機軟體先驅者之一,在軟體理論、技術、工具和漢字信息處理等多個領域做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工作。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中期,主持研製的國內最早的實用高級程式語言BCY,曾在實際中長期套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曾先於國際上的一些著名工作,在形式文法、語法檢查和程式測試等方面解決了相同的問題。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用計算機設計高質量漢字字形的方法及實現技術。八十年代中期以來率先在國內開展軟體復用技術研究。目前從事軟體規約與軟體設計方法研究。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周巢塵
周巢塵院士,我國分散式程式設計理論研究的先驅者和開拓者之一,近年提出的時段演算,為實時系統的形式化設計和驗證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得到國際同行的公認,已經帶動了國際上二十幾個國家的科學家參與這一方面的研究。1997年8月至2002年9月間任聯合國大學國際軟體技術研究所所長。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林惠民
林惠民院士,長期從事並發理論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他設計並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通用的進程代數驗證工具;與國際同行合作提出、並獨立發展了傳值並發進程的“符號互模擬”理論;解決了π-演算和時間自動機的有窮公理化問題。這些成果已為國內際同行在公開發表的文獻中所廣泛引用。

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科研體系

軟體基礎研究部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於1994年12月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正式對外開放,於2001年11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科學重點實驗室。2005年3月,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設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以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提出的基本問題為背景,面向國家發展軟體產業和國家安全的戰略需求,開展計算機科學理論和軟體基礎研究。實驗室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良好的聲譽;在2002年全國信息領域重點實驗室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實驗室成員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以及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多項。2006年,實驗室被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批准為首批創建“三優”科技創新團隊。實驗室從事軟體形式化方法研究的中青年科研骨幹獲得了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資助。

實驗室堅持把研究的質量和水平放在首位,積極開展與國內外同行的實質性合作及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為使我國計算機科學研究水平進入世界前列而不懈努力,爭取為實現我國軟體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實驗室擁有多位我國計算機科學和軟體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包括四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近年來實驗室大力加強隊伍建設,順利實現了學術帶頭人的年輕化,形成了一個年齡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體、團結互助、充滿朝氣的研究群體。

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於1989年,於1991年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依託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99年起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參與實驗室共建。實驗室於199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實驗室的總體定位是:瞄準國際信息安全學科發展前沿,密切結合國家信息安全戰略需求,進行信息安全前沿性和前瞻性科學問題創新性研究和自主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研發。

實驗室的總體目標是: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科學依據;對前沿性和前瞻性信息安全科學問題進行創新性研究,以促進和推動信息安全學科的發展;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安全技術和系統,以滿足國家和行業部門的需求;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

實驗室成立以來,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已發表學術論文1400多篇,出版著作(譯著)70多部,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國家密碼發展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項目等300餘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20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申請發明專利27項(國際專利1項),已獲得發明專利12項;獲得軟體著作權87項,主持(參與)起草國家及行業標準37項,其中已公布國家標準4項。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46人,流動人員(包括高級訪問學者、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等)150餘人。

實驗室擁有包括三個園區在內總計38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已建成一流的網路安全實驗環境;擁有進口和國產各類先進的計算機、伺服器群、網路處理器開發平台、網路分析測試儀等科研設備1065台(套),設備總值近1620萬元,其中30萬元以上大型科研設備7台(套)。所有大型科研設備全部向社會開放。

軟體高技術研究部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覆(發改高技[2005]425號)由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負責組建,中科方德軟體有限公司是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項目法人單位。公司由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聯合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勤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因泰克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無錫濱湖科技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在國內相關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市場優勢、資金與管理優勢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出資組建。

公司董事會組成:董事長李明樹(中科院軟體所所長),副董事長王文京(用友軟體董事長、總裁),副董事長李漢生(上海和勤軟體董事長、總裁),董事、中科方德總裁張慶源,董事、中科方德高級副總裁趙琛(中科院軟體所總工),董事、中科方德副總裁劉兵以及董事林學傑(福建新大陸電腦公司總經理)、沈寧寧(無錫市濱湖區副區長)、操雲甫(中科院軟體所所長助理)。

基礎軟體國家工程中心肩負國家基礎軟體創新發展使命,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從事基礎軟體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致力於建設自主基礎軟體平台體系和套用解決方案,發揮其在基礎軟體技術上的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

中科方德作為基礎軟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產業化服務實體,將秉承“創新求實、開放聯合,創新打造精品、服務造福用戶”的宗旨,打造可信基礎軟體服務旗艦,服務國家行業信息化建設,打造百年方德。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示下(發改高技[2004]1551號檔案)成立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法人依託單位是中科正陽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該法人依託單位由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長春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億陽集團有限公司參股合計出資5000萬元組建。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目標:搭建國家信息安全工程化與產業化平台,推廣創新性工程技術,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提升信息安全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信息安全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任務:建設信息安全關鍵技術、信息安全測評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標準等實驗室,以及信息安全相關科研成果轉化、服務設施等。

中科院信息安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以國家需求為目標,研究信息安全領域中關鍵技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製和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安全支撐平台,為政府部門和其它套用領域服務。承擔國家、行業和地方的重大信息安全項目,提供安全諮詢和服務。

軟體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軟體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立於1997年(原名對象技術中心,2001年更名為軟體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學科方向為網路分布計算和軟體工程,主要從事以中間件為核心的網路分散式軟體基礎支撐技術的研究,在分布對象模型,中間件體系結構和支撐環境,以及軟體工程的最新技術前沿方向上開展研究工作。

中心現有人員共110人,其中研究員5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4人,中、初級研究開發人員19人,其餘為博士後、博士生和碩士生共80餘人。

近五年來,中心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基礎研究規劃(973)、國家高技術發展計畫(863)、國家科技攻關及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等項目/課題幾十項,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研製開發了網路軟體基礎架構平台—網馳平台(ONCE,OpenNetworkComputingEnvironment)。

網馳平台針對網路化套用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網路套用現狀和國家需求,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套用的系列關鍵技術和軟體,支持網路化套用的高效運行、快速開發、有效集成和靈活部署。網馳平台提供Web套用伺服器OnceAS、訊息通信中間件OnceMQ、事務處理中間件OnceTX、數據集成中間件OnceDI、XML解析器OnceXMLParser、SOAP引擎OnceSOAPExpress、統一服務調用框架OnceUSIS、流程集成中間件OncePI、信息門戶系統OncePortal等9箇中間件系統,取得軟體著作權50餘項。網馳平台軟體和技術已在航天、航空、核電、汽車、保險、數位電視等國家重點領域和重點工程,中組部、商務部、08奧運等政府部門,以及一批不同規模的軟體企業得到了廣泛套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心積極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歐、美著名高等學校和學術機構,以及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進行學術交流合作和聯合培養博士生。

在“十一五”期間,中心將繼續以網路分散式系統為研究對象,開展新型分散式計算范型的研究,面對複雜的Internet計算環境和業務敏捷需求變化帶來的挑戰,深入研究基於服務的分散式計算基礎模型,建立能力服務組件及多層次服務協同架構和相應的運行支撐,以及與分散式軟體系統模型相適應的軟體開發方法,為網路分布套用提供高可信的統一基礎設施環境。

人機互動技術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

人機互動技術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實驗室成立於1999年1月11日,致力於人機互動領域高新技術創新研究與開發,強調原始性創新性。

自成立以來,實驗室承擔完成了近二十項國家級重點課題,其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發表在相關領域頂級國際學術會議(ACMCHI,ACMIUI,IEEERTSS等)上。另一方面,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大型實時資料庫系統Agilor,在國內外得到廣泛套用。

實驗室重視國內外學術交流和科研隊伍的建設,現有職工23名,其中高級研究人員8名,中級研究人員10名;博士/碩士研究生52名(含留學生1名);已經形成一個以中青年為主體、思想活躍、積極向上的研究群體。
擁有“一流的環境、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的國際知名實驗室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網際網路軟體技術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網際網路軟體技術實驗室成立於2001年(其前身為成立於1999年的先進軟體技術聯合實驗室),主要從事以智慧型軟體工程、實時系統為代表的網際網路軟體技術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工作。自成立以來,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幾十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和國內外合作項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並建立和培養了一支結構合理、穩定、高素質的科研隊伍。2005年“軟體過程服務技術及集成管理系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截至2006年底,實驗室在編人員共108人,其中正/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8人、助理研究員和軟體工程師21人、博士生31人(含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博士生2人)、碩士生41人。另外,2006年,出站博士後1人,畢業碩博士學生23人(含博士9人、碩士12人、西部獎學金學生2人)。

實驗室積極倡導“人盡其材、物盡其用、才盡其值”的實驗室文化。

軟體套用研究部

綜合信息系統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一、發展歷史

綜合信息系統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由原來的通用軟體實驗室發展而來,自建立以來,實驗室引進了大量的的軟硬體設備並投入了運行,並啟動了一大批國家級的重大項目及專項的研究。 

二、實驗室研究機構組成

目前,實驗室下設五個主要研究方向:總體集成與仿真技術組網與通信技術信息安全與套用技術嵌入式與信息處理技術及專項套用技術

三、實驗室領導組織體系

實驗室實行學術委員會領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

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組成,負責制定實驗室學術發展方向,審核各項研究計畫,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全面監督實驗室各項工作,定期考核研究進展,評審科研成果。

各個研究方向的負責人負責實驗室的各項研究活動,提出科學研究計畫,促進科研合作項目的形成,推動學科交叉,加強跨學科人才培養;組織各種學術活動,促進國際性學術交流,形成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

四、隊伍建設

實驗室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人才的培養,努力加強自身隊伍的建設。以期造就新一代學術帶頭人和高素質的研究群體。

五、學科計畫

為了有效地促進實驗室運行,集中有限的人力、資金與其它資源,在有限的目標範圍內,形成學科發展的優勢。實驗室推動和執行多項科學發展計畫,旨在發展新技術、形成理論創新體系。

六、主要學術活動

實驗室每年鼓勵學生及員工參加世界範圍內的各項會議,了解最新科技發展動態。

七、實驗室的儀器設備

實驗室的擁有各類儀器設備近50台套,負責承擔實驗室的各種科研任務。

軟體發展研究部

多媒體通信和網路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寬頻多媒體接入網路方面,研製高性能接入交換設備、套用伺服器、媒體網關設備,以及相應的套用軟體、管理軟體和協定軟體;組成一套寬頻接入系統,同時支持IP電話、數位電視、VoD、視頻監控和上網業務,實現電話網、電視網和計算機網三網功能的融合;在無線和移動通信方面,開展感測器網路和智慧型手機數據通信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方向:

社區寬頻綜合業務網路系統

--嵌入式作業系統和通信協定

--高速包交換接入網路

--多媒體網關設備

--網路管理

--網路計費

--網路測量

多媒體通信

--流媒體服務

--視頻點播

--視頻監控

學科方向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三期,軟體所以計算機科學、計算機軟體、計算機套用技術、信息安全為重點學科領域,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最佳化完善學科布局,注重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進一步加強所級調控能力,將軟體所主要力量凝聚到能夠帶動國家軟體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方向上來,形成綜合優勢,發揮規模效益。學科方向如下:

·計算機科學與軟體理論

探索適合網路軟體的形式化方法和算法理論,建立實時、並發系統的語義模型以及分析和驗證方法,為國產基礎軟體平台技術體系和網際網路信息處理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基礎軟體技術與系統

初步形成低成本、高可信、網路化與自主開放的國產基礎軟體平台技術體系,為我國軟體產業的發展和信息化建設提供關鍵的軟體基礎設施。

·信息安全理論、關鍵技術及套用

提供系列創新密碼算法、安全協定的形式化描述和證明技術,解決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中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問題,為國產基礎軟體平台技術體系提供安全保障。

·網際網路信息處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術

實現人性化的信息互動和處理界面,開發智慧型搜尋引擎,解決網際網路信息的高效、精確、友好獲取和使用問題。

·綜合信息系統技術

以我國未來發展和建設的需求為背景,以探索和解決大型複雜綜合信息系統技術中的基礎性、關鍵性技術難題。

科研成果

軟體著作權

筆式工藝圖板系統

LOIS跨域認證資源訪問管理中間件系統

LOIS跨域認證身份聯合系統

LOIS跨域認證身份管理中間件系統

幼兒備課系統

幼兒講課系統

ESM環境安全集中管理系統

Web服務管理系統

套用伺服器安全評估系統

藏文支撐軟體

LOIS命令級審計中間件系統

LOIS基於標籤的資料庫訪問控制安全軟體

基於過程Agent的軟體項目計畫生成系統

基於過程Agent的軟體過程資產管理系統

專利

資料庫惡意事務處理方法及其系統

一種多媒體數據傳輸方法及其系統

自動挖掘軟體過程任務倉庫中的高性能任務的方法和系統

基於網路受限移動對象資料庫的交通流數據採集與分析

基於交通網路和GPS的移動對象位置更新方法

一種判斷點是否位於多邊形內的方法

一種遠程網路服務的完整性檢驗方法

一種動態三維游標顯示方法

一種保證視頻數據安全傳輸的方法及視頻監控系統

字型檔字形標準性的檢測方法

藏文網頁及其編碼的識別方法

可信引導方法及其系統

基於安全需求的遠程證明方法及其系統

一種基於令牌的網際網路流量控制方法

科技獎勵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研究生教育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軟體所研究生教育已形成碩士(包括同等學力碩士)、博士(包括碩博連讀、直博、同等學力博士)及博士後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並建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

迄今,軟體所已累計招收研究生1801人,博士後109人。現有在崗博士生指導教師37人,碩士生指導教師84人;在學博士生225人,碩士生289人,博士後6人。近年來,軟體所在保證培養質量的前提下,利用國家擴招的契機,穩步擴大了招生規模,並且從2003年起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軟體所現已成為我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