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

《枕戈待旦》

林語堂剛出版了新書《枕戈待旦》,要美國支持國民黨三個坦克師去對付共產黨。史沫特萊、福爾曼卻唱對台戲。

基本信息

簡介:

《枕戈待旦》《枕戈待旦》

出處《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釋義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旦天亮;梟(囂)斬頭高懸示眾;逆虜敵人。“枕戈待旦”,意思是枕著兵器躺著等待天亮,志在消滅敵人。比喻殺敵報國的心情急切,一刻也不鬆懈。

相關故事

西晉人祖逖和劉琨,都是性格開朗、仗義好俠的志士。年輕時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都喜歡練武健身,決心報效祖國。當時,晉朝表面上還管轄著中原大地,但實際上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了。祖逖和劉琨一談起國家局勢,總是慷慨萬分,常常聊到深夜。

《枕戈待旦》《枕戈待旦》

一天,祖逖又和劉琨談得十分興奮,劉琨不知什麼時候睡著了,祖逖卻久久沉浸在談話的興奮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雞叫了起來,祖逖一躍而起,踢醒了劉琨:“聽,這雄雞啼鳴多么振奮人心呀,快起來練劍吧!”於是,兩人操起劍來,在高坡上對舞。從此,他倆每天清早聽到頭一聲鳴叫,一定來到荒原上抖擻神練起劍來。更多:http://www.51240.com
劉琨被祖逖的愛國熱情深深感動,決心獻身於祖。一次他給家人的信中寫道:“在國家危難時刻,我經常‘枕戈待旦’(枕著兵器睡覺一直到天明),立志報國,常擔心落在祖逖後邊,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頭了!……”

作品背景

1945年的紐約,林語堂剛出版了新書《枕戈待旦》,要美國支持國民黨三個坦克師去對付共產黨。史沫特萊、福爾曼卻唱對台戲。當時國內的報紙,把美軍稱為“患難之交”,與日後教科書“女生沈崇遭美軍強暴”、“車夫臧大咬子被美軍打死”等“美軍暴行”的記述,明顯有分別。
 

林語堂作品匯

林語堂,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