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智慧》

《美國的智慧》

《美國的智慧》是一本通俗哲學著作,塵封了半個多世紀,中文版首次面世。閱讀本書,猶如與大師面對面交談,心靈會得到一次淨化和升華。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美國的智慧》美國的智慧
林語堂一生著述頗豐,除《京華煙雲》——最近被改編成電視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受到多方好評——等八部膾炙人口的小說外,他還創作出多本通俗哲學作品,如《吾國與吾民》、《老子的智慧》等。《美國的智慧》正是這樣一本通俗哲學著作,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與諷刺、愛情與婚姻、戰爭與和平,等等。林語堂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創作;在本書中,林先生揮毫潑墨,收放自如,真正體現了這一風格。閱讀本書,猶如與大師面對面交談,心靈會得到一次淨化和升華。——人大學者劉啟升

內容簡介

《美國的智慧》是一本通俗哲學著作,塵封了半個多世紀,中文版首次面世。由國學大師林語堂腳踏東西文化,揮毫潑墨而成,“中國人應該向美國人學習什麼?”全書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與諷刺、愛情與婚姻、戰爭與和平,等等。林語堂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創作;在本書中,林先生揮毫潑墨,收放自如,真正體現了這一風格。引用了三百餘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作品,如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班傑明·富蘭克林、戴維·格雷森、奧利弗·溫德爾·霍姆茲、托馬斯·傑弗遜等等,閱讀本書,猶如與大師面對面交談,心靈會得到一次淨化和升華。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l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l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義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l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l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l927年任外交部秘書。l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l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l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火學,任校長。l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l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l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媒體評論

“人世間最有趣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一個人的理想和信仰,是關於上帝、宗教、家庭、婚姻、生命、死亡、幸福的強烈信念和基本看法。”
所以,我孜孜以求的是美國人的生存智慧。

圖書背景

經過近一年的辛苦,林語堂先生的著作《美國的智慧》(Thewig—domofAmerica)一書終於完成了全部譯稿。原書近五百頁,漢譯本約三十六萬字。回首過去一年,心中自然少不了酸甜苦辣多般滋味,在此與讀者分享一下。
林語堂一生著述頗豐,除《京華煙雲》(MomentinPeking)——最近被改編成電視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受到多方好評——等八部膾炙人口的小說外,他還創作出多本通俗哲學作品,如《吾國與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老子的智慧》(TheWisdomofLAOTSE)等。《美國的智慧》正是這樣一本通俗哲學著作,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與諷刺、愛情與婚姻、戰爭與和平,等等。林語堂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創作。在本書中,林先生揮毫潑墨,收放自如,真正體現了這一風格。閱讀本書,猶如與大師面對面交談,心靈會得到一次淨化和升華。林語堂還著有一本《生活的藝術》(TheImportanceofLiving),其中也談到宗教、自然、生命等話題。而在《美國的智慧》中,林先生借用大量的引文支持自己的觀點,這是本書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兩部作品的風格大相逕庭。
從開篇的“前言”到最後的“總結”,在整本書中,林語堂先生總共引用了三百餘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作品,可見其閱讀之廣泛。引用文字較多的有: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班傑明·富蘭克林、戴維·格雷森、奧利弗·溫德爾·霍姆茲、托馬斯·傑弗遜、亨利·大衛·梭羅、喬治·桑塔雅那、沃爾特·惠特曼、克萊林斯·戴伊、詹姆斯·拉塞爾·洛威爾、威廉·詹姆斯、克利斯朵夫·毛利、亞伯拉罕·林肯、約翰·杜威、亨利·亞當斯以及中國古代的孔子和莊子,等等。
由於這些作家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與寫作風格各有區別,在翻譯過程中,筆者盡力體現出各自的特點:愛默生的超脫、深奧,格雷森的樸實、隨意,詹姆斯的說教,傑弗遜的莊重,富蘭克林的睿智,霍姆茲的漫談,惠特曼的多情,等等。正如林語堂在前文中談到美國偉大的思想家時所述:“愛默生談及找見‘尼羅河的源頭’、發現‘個人的無限範圍’……赫曼·梅爾維爾嘲笑聲名,霍桑冥思苦想,沃爾特·惠特曼建議人人之間都存在‘兄弟般的親吻’,從而建立模糊性徵的民主。可是,富蘭克林說教起來仿佛美國的孔子,具有良好的理性意識,閃爍著智慧和想像力;奧利弗·溫德爾·霍姆茲的漫談風格宛如美國的蒙田。”
引文的體裁也各種各樣:詩歌、演講、小說、政論、文學評論,等等。尤其是在詩歌的翻譯上,筆者可謂費盡心機。原文有韻腳的,儘量保持其原有的對仗;其中的典故,筆者藉助網路和圖書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等等。最困難的是古英語詩歌,在第二章《生活的決策》中,霍姆茲盛讚愛默生的詩《在星期六俱樂部》部分原文如下:“Whereintherealmofthought,whoseairissong,/Doeshe,theBuddhaoftheWest,be—long?/HeseemsawingedFranklin,seetlywise,/BorntoLmlockthesecretsoftheskies,”筆者的譯文是:“思想的王國,如歌的空氣,/西方的佛陀是否住在這裡?/仿佛長有翅膀的富蘭克林,優雅而睿智,/天生可以解讀太空的秘密。”在翻譯過程中,筆者真正體會到古人“推敲”二字的含義。在第十四章《笑》中,詹姆斯·拉塞爾·洛威爾《虔誠編輯的信條》一詩的前兩行為:“IdubelieveinFreedom’scaUse,/EzfurawavezPayRisis.”從表面上看,筆者都要懷疑這首詩是不是用英語寫的了,經過思考,筆者將其理解為“IdobelieveinFreedom’scalJse,/AsfarawayasParis”,並翻譯為“我真的相信自由的目標,/像巴黎一樣遙不可及”。
林語堂在本書中也引用了孔子、莊子、孟子、老子、屈原、陶淵明等中國古代思想家的作品,其中,莊子的《南華經》引述最多。原書中,這些文字大部分都是林語堂自己翻譯成英語的。究竟是應該依據原文風格譯成散文形式,還是對應出這些古人的原作,筆者為此諮詢了幾位專家的意見,最終決定把這類內容譯成莊子等人相應的原文。
本書的原注內容頗多,筆者也都一一進行了翻譯。有些註解幾乎就是正文的延續;有些註解中又包括另外的註解。筆者不止一次感慨林語堂先生淵博的學識以及駕馭語言的能力。
在引文和正文中,也出現了不少除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如法語、拉丁語、俄語、德語等。為處理得當,筆者確實費了不少周折。在第四章《生命的鏇律》中,林先生引用了奧利弗·溫德爾·霍姆茲《早餐桌上的霸主》中的一段文字“不要輕視小牝馬,我的孩子”,其中包括一句五個單詞的拉丁語:“HuncLapidemPosueruntSociiMoerentes”。最終通過一位拉丁語老師的幫助,筆者才搞清楚其意為“悲傷的夥伴們立下了這塊墓碑”。

圖書評價

1、大師作品,經典,慢慢看

2、大師的書,不過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所以略有點拗口。但讀起來還是很有收穫的。

讀者評論

美國成功來源於智慧靳海光2007-07-27
美國是建立在殖民地之上的移民國家,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也缺少文化傳統,但在短短的兩百年中美國成為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並在前蘇聯解體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是人類社會現在智慧的成果,是民主自由精神的體現。林語堂《美國的智慧》一書中介紹了美國的社會主要哲學基礎,介紹了美國建國以來重要的哲學家、作家,例如富蘭克林、愛默生、梭羅、桑塔雅那等等,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與諷刺、愛情與婚姻、戰爭與和平等。

林語堂作品匯

林語堂,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