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

《蘇東坡傳》

《蘇東坡傳》所記載的是一個詩人、畫家與老百姓為摯友的故事。作者:林語堂;群言出版社於2009年4月出版。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蘇東坡一位吾國吾民始終在心的國學大師,一位大江東去浪淘不盡的豪情詩人,相似的心靈是靈魂的轉世,看東坡光風霽月,渡危抓機,從容應對,聽林語東坡,顯中國智慧。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莊亦諧,生動而有力,雖胥視情況之所宜而異其趣,然而莫不真篤而誠懇,完全發乎內心。他能狂妄怪僻,也能莊重嚴肅,能輕鬆玩笑,也能鄭重莊嚴,從他的筆端,我們能聽到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愉快、有夢幻的覺醒,有順從的忍受。他身上顯然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扼制,這股力量,由他呱呱落地開始,即強而有力在他身上運行,直到死亡封閉上他的嘴,打斷了他的談笑才停止。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光風霽月,高高超越於苟苟營營的政治勾當之上。他不忮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然表達心之所感,至於會招致何等後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小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並不精於自謀,但卻富有赤心為民的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於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林語堂

蘇軾其人

蘇東坡蘇東坡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蘇洵之兒子,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他與其父親蘇洵、弟弟蘇轍(1039~1112)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則是由於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是由於他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幹,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在蘇東坡這些方面,其他詩人是不能望其項背的。這些晶質之薈萃於一身,是天地問的風毛麟角,不可能多見的。而蘇東坡正是此等人!

內容簡介

本書所記載的是一個詩人畫家與老百姓之摯友的事跡。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並不精於自謀,但卻富有赤心為民的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於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為父兄、為丈夫,以儒學為準繩,而骨子裡則是一純然道家,但憤世嫉俗,是非過於分明。以文才學術論,他遠超過其他文人學士之上,他自然無須心懷忌妒,自己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溫和友善,對自己亦無損害,他是純然一副淳樸自然相,故無需乎尊貴的虛飾。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侷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雖然歷朝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而歷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蘇東坡竟屢遭貶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

作者資訊

林語堂林語堂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國哈佛大學文學系學習。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作了《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他人一起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台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目錄介紹

譯者序
原序
卷一 童年與青年
 第一章 文忠公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 應試
 第五章 父與子
卷二壯年
 第六章 神、鬼、人
 第七章 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 拗相公
 第九章 人的惡行
 第十章 兩兄弟
 第十一章 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 抗暴詩
 第十三章 黃樓
 第十四章 逮捕與審判
卷三 老練
第十五章 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 赤壁賦
 第十七章 瑜珈與煉丹
 第十八章 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 太后恩寵
 第二十章 國畫
 第二十一章 謙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 工程與賑災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
卷四 流放歲月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
 第二十五章 流放嶺南
 第二十六章 仙居
 第二十七章 域外
 第二十八章 終了
附錄一 年譜
附錄二 參考書及資料來源

片段欣賞

卷一 童年與青年
第一章 文忠公
要了解一個死去已經一千年的人並不困難。試想,通常要了解與我們同住在一個城市的居民,或是了解一位市長的生活,實在嫌所知不足,要了解一個古人,不是有時反倒容易嗎?姑就一端而論,現今仍然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結,一旦遇有危機來臨,誰也不知道他會如何行動。醉漢會戒酒自新,教會中的聖人會墮落,牧師會和唱詩班的少女私奔。活著的人總會有好多可能的改變。還有,活著的人總有些秘密,他那些秘密之中最精彩的,往往在他死了好久之後才會泄露出來。這就是何以評論與我們自己同時代的人是一件難事,因為他的生活離我們太近了。論一個已然去世的詩人如蘇東坡,情形便不同了。我讀過他的札記,他的七百首詩,還有他的八百通私人書簡。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與否,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愛他。喜愛哪個詩人,完全是由於哪一種癖好。我想李白更為崇高,而杜甫更為偉大——在他偉大的詩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憫人的情感方面更為偉大。但是不必表示什麼歉意,恕我直言,我偏愛的詩人是蘇東坡。
在今天看來,我覺得蘇東坡偉大的人格,比中國其他文人的人格更為鮮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裡,顯露得更為充分。在我頭腦里,蘇東坡的意象之特別清楚明顯,其理由有二。第一,是由於蘇東坡本人心智上才華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寫的每一行詩上,正如我所看見的他那兩幅墨竹上那烏黑的寶墨之光,時至今日,依然閃耀照人,就猶如他蘸筆揮毫是在頃刻之前一樣。這是天地間一大奇蹟,在莎士比亞的創作上,亦復如此。莎翁詩句的道健,是來自詩人敏感的天性與開闊豁達的胸襟,至今依然清新如故。縱然有後代學者的鑽研考證,我們對莎士比亞的生活所知者仍極稀少,可是在他去世四百年之後,由於他作品中感情的力量,我們卻知道了他的心靈深處。

讀者評價

封底封底

【讓人想一口氣讀完的傳記】

蘇東坡是我很喜歡的宋代文學大家。蘇東坡的很多詩文入選中小的課文課本。如那首《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雪泥鴻爪”現在也作為一個成語被後世廣泛傳誦。那首懷亡妻的《江城子》現在讀來也是讓禁不止人潸然淚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更不用提那首更為知名的《赤壁懷古》。我讀過蘇東坡的不少詩文,也了解一些他的經歷,但對他的人生經歷不甚了了。讀這本《蘇東坡傳》讓蘇東坡這個偉大的文學家的形象豐滿起來。通過閱讀這本書,了解到不少他的名文的深層的寫作緣由。更為重要的是林語堂先生的文筆很是流暢生動,讓人手不釋卷,想一口氣讀完。喜歡蘇東坡的讀友們閱讀!——沉醉書香(紹興市

【品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

一代文豪蘇東坡,豪放派的詞人,詩詞書畫無一不精的才子,他一直是我仰慕的人,他的詞我年少時曾經看了又看。但是真的對他進行徹底全面的認識還是源於讀了一部網路小說,之後我上網調查了他的生平,然後始知道,原來我對他的了解只限於詩詞,對於他的人生,知之甚少。歷史中的蘇東坡到底是什麼樣的?我想了解一個真實的蘇東坡,於是,我找到了這本《蘇東坡傳》,看一代文學大師眼裡的另一個文學大師是什麼樣子的,看林語堂給我們還原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蘇東坡吧!——劉圈點繞(唐山市

【東坡一生有酒作伴】

這輩子不打算跟酒發生關係的人最好別看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換句話說,如果你從前對酒沒什麼感覺卻又一直想試試酒到底能給你一種什麼狀態,那么看《蘇東坡傳》吧。林語堂的筆下,酒是識別蘇東坡最重要的符號之一。在蘇東坡飄忽不定的一生中,他跟父親蘇洵喝、跟弟弟子由喝、跟當朝宰相王安石喝、跟書法大師米芾喝、跟弟子黃山谷喝、跟村野農夫喝······還有些大小人物我記不住了,但我在《蘇東坡傳》里一一做了標註,可惜這本書沒在床頭,否則我把他們全部列出來……。——猴子強強(噹噹網

林語堂作品匯

林語堂,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