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哲的智慧》

《聖哲的智慧》

《聖哲的智慧》全面系統地介紹和評論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這對西方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國人的文化心態有相當的幫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林語堂利用他對東西文化的廣博知識和深厚的學力,特別是他那運用自如的英文寫作能力,先後在1938年和1949年在美國出版《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二書,現合編成一本為《聖哲的知慧》,全書全面系統地介紹和評論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這部著作對西方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國人的文化心態有相當幫助,就是對現今的國人來說,在深入探討和繼承其優秀的古典文化哲學思想過程中,也是不可或缺和大有脾益的。

編輯推薦

東方和西方的智慧聚於他一身,我們只要稍微誦讀他的著述,就會覺得如在一位講求情理的才智之士之前親受教益。他有自信、有禮、能容忍、寬大、友善、熱情而又明慧。他的筆調和風格像古時的人文主義者,描述人生的每一方面都深刻機敏,優美雍容,而且由於顧到大體,所以在估評局部事物時能恰如其分。最足以描繪他的形容詞是:有教養。他是最令人讚佩的,最罕見的人――一位有教養的人的典型。

作者資料

林語堂,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

林語堂作品匯

林語堂,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定居台灣,一生著述頗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