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陣以待

嚴陣以待

嚴:嚴肅整齊;陣:隊伍。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待著敵人。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擺好嚴整的陣勢等待著要犯的敵人。形容做好完全的準備工作。結構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基本信息

嚴陣以待 ( yán zhèn yǐ dài )

解 釋

嚴:嚴肅整齊;陣:隊伍。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待著敵人。

出 處

宋·司馬光 《資治通鑑·漢光武帝建武三年》 :“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用 法

偏正式;作謂、定;含褒義

示 例

李國文《月食》 :“那股偷襲的匪徒,看到這支~的隊伍,猶豫了一陣以後,別轉馬頭跑了。”
近義詞 枕戈待旦厲兵秣馬
反義詞 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基本信息

詞目:嚴陣以待
拼音:yánzhènyǐdài
解釋: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待:等待。擺好嚴整的陣勢等待著要犯的敵人。形容做好完全的準備工作。
近義詞:枕戈待旦、厲兵秣馬
反義詞: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結構:偏正式成語
易錯處:
正音:陣,不能讀作“zèn”寫成"zeng"。
辨形:陣,不能寫作“陳”。
辨字:陣,不能寫成“正”。
辨析:
(一)“嚴陣以待”和“枕戈待旦”都有“警惕性高,等待敵人”的含義。但“嚴陣以待”偏重在做好了充分準備,以嚴整的陣勢,等待來犯的敵人;“枕戈待旦”偏重在殺敵心切,等待殺敵。
(二)“嚴陣以待”和“厲兵秣馬”都有“作好戰前準備”的意思。但“嚴陣以待”側重於“整個軍隊排好陣勢,等待敵人的來臨”;“秣馬厲兵”側重於“人員的行動”。
英語翻譯:standreadyinbattlearray
日語翻譯:準備(じゅんび)を整(ととの)えて敵(てき)を待(ま)ちうける
俄語翻譯:держáтьоружиенаготове<встретитьврагáвовсеоружии>
德語翻譯:gutverschanztdenFeindabwarten<inBereitschaftstehen>
法語翻譯:attendrel'ennemidepiedferme<êtreprêtaucombat>
造句:火箭即將發射了,太空人嚴陣以待。
鄭和根據事先得到的訊息,命令軍士們嚴陣以待。——來自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十一課《鄭和遠航》

成語出處

詞目:嚴陣以待拼音:yánzhènyǐdài解釋: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待:等待。擺好嚴整的陣勢等待著要犯的敵人。近義詞:枕戈待旦、厲兵秣馬反義詞:麻木不仁、麻痹大意感情色彩:褒義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結構:偏正式成語英語翻譯:standreadyinbattlearray日語翻譯:準備(じゅんび)を整(ととの)えて敵(てき)を待(ま)ちうける俄語翻譯:держáтьоружиенаготове<встретитьврагáвовсеоружии>德語翻譯:gutverschanztdenFeindabwarten<inBereitschaftstehen>法語翻譯:attendrel'ennemidepiedferme<êtreprêtaucombat>造句:船隊在歸途中還遇到過許多海盜的襲擊,鄭和根據事先得到的訊息,命令士兵們嚴陣以待。

成語示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鮑叔牙聞魯侯引兵而來,乃嚴陣以待。”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王僚從其計。乃為三陣,自率中軍,姬光在左,公子掩余在右,各飽食嚴陣以待。”

成語造句

1、指揮大廳內的老總、專家、參試人員們正嚴陣以待,期待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2、偵察員們在草叢中埋伏好,嚴陣以待,只等走私分子露出頭來。
3、張可認為是繃緊,弛可理解為鬆弛、放鬆。所以“一張一弛”,你可以理解為鬆弛有度,適當繃緊適當放鬆。
4、嚴陣以待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待著敵人。
5、嚴陣以待的近義詞是枕戈待旦、厲兵秣馬。
6、嚴陣以待的反義詞是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7、嚴陣以待,迎戰“梅花”,切實做好防台抗台各項工作,努力把颱風災害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8、我們在嚴陣以待的地方下成長。
9、他原來早就嚴陣以待了!
10、世界嚴陣以待“黑色星期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