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冰雪報告》

《南方冰雪報告》

陳啟文的長篇報告文學《南方冰雪報告》原載《芙蓉》2008年第6期頭條,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即出)。這是一部真實地記錄2008年中國南方暴風雪的全景式長篇報告文學,一部關於存在、命運、災難的縱深拓展之作。作者試圖通過一場災難為人類的生存提供更多有啟示性的東西。作品以重災區湖南為敘事重點,並向周邊省區輻射,擴展到整箇中國南方在一場曠日持久的暴風雪中所承受沉重災難的嚴峻現實,而這場災難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無疑凝聚了一個時代的諸多信息與症候,這一切都應該得到正視,——這是作品所要體現的核心價值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南方冰雪報告》南方冰雪報告

這是一部真實地記錄2008年中國南方暴風雪的全景式長篇報告文學,一部關於存在命運災難的縱深拓展之作。作者試圖通過一場災難為人類的生存提供更多有啟示性的東西。作品以重災區湖南為敘事重點,並向周邊省區輻射,擴展到整箇中國南方在一場曠日持久的暴風雪中所承受沉重災難的嚴峻現實,而這場災難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無疑凝聚了一個時代的諸多信息症候,這一切都應該得到正視,——這是作品所要體現的核心價值之一。作者歷經數月的艱辛而深入的採訪,通過那些最底層的、第一現場的受災和救災的老百姓的親身經歷或口述,獲得了大量的原生態素材和許多獨特而不可重複的細節,讓我們對這場災難有了重新發現的可能。全書以交叉重現式的結構、以元敘述的方式和鮮明的精神在場感,試圖呈現出一種直逼物象本真的情景與氛圍,而這樣的全景式,更重要的還是體現在對人類整體精神狀況的觀照上,探尋存在本質,發出靈魂的追問,表達對人類生存的深刻感悟。還有一點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在報告文學很長時間以來只強調“報告”而遺忘了“文學”時,這部作品具有很豐厚也很純粹的文學性,從而有力地提升了“報告”核心價值。

該書系湖南省2008年度重點扶持作品的特別扶持項目、中國作協2008年度重點扶持作品。在出版之前,該書已在大型文學期刊《芙蓉》上強檔推出,並在第一時間被選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主編、傅溪鵬編選的《2008中國報告文學年選》(節選)。在2008年度中國報告文學盤點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傅溪鵬對該作品予以特別推薦:“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中國式總理)塑造了國家領導人溫家寶總理在冰雪災害中親臨現場指揮救災,時刻牽掛人民生命財產,可親可敬的國家領導人形象。他的慈祥、真摯、樸實、平易近人、不畏個人安危的崇高品格,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

評價

該書出版後,得到了何鎮邦、賀紹俊、張陵等著名評論家的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這是一部具有人性深度、歷史厚度、藝術力度的報告文學作品。

魯迅文學院教授何鎮邦認為該作品以高屋建瓴的視角和深入採訪獲得的豐富素材,對於2008年發生於南中國廣大地區的冰雪災害和全民抗冰災鬥爭做了全方位的掃描和報告,更重要的是這一場抗冰災鬥爭中認識了“中國的脊樑”,高揚了我們民族的可貴精神,寫出了一篇民族的“良心證詞”。作品中的各種人物形象生動突出,既充滿了詩的激情,又有較高的思想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特別感人,讀之催人淚下,也催人奮進。報告文學本來是偏重客觀報告的一種文體,但在這部描述南方各自抗擊冰雪災害鬥爭的報告文學作品中,作者卻作為一個重要人物,也就是這場鬥爭的目擊者和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在作品中,指點江山,揮斥方遒,有了不少的抒情與議論的插筆,這樣寫來,增強了作品的主觀色彩,也增強了作品的詩意與思辯色彩。這種在報告文學創作中的文體創新意識也是注意的。作品的語言流暢,富於詩意和思辯,也是一個鮮明的特色。

瀋陽師範大學教授賀紹俊認為,圍繞2008年初南方的一場罕見的冰雪災害,不少作家寫出了一批感人的作品,陳啟文的這部《南方冰雪報告》顯得格外耀眼奪目。其一,在報告文學的文學性上有突破性的進展。報告文學以事件和思想取勝,而缺乏文學性一直是報告文學所詬病的問題。這部作品精心構思,語言講究,富於文采,因其文學性增加了作品的藝術魅力;其二,開創了一種新的報告文學敘述文體。作者將散文、報告文學兩種文體的敘述糅在一起,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抒情式的報告文學敘述文體;其三,作者始終以獨立的文化姿態去解讀和闡釋主流價值和時代精神,這種特別的姿態更加彰顯出主流價值的科學性和生命力。

《文藝報》副總編輯張陵認為,這是一部積極弘揚我們時代主鏇律、熱情讚頌中華民族在大災大難面前不屈不饒的偉大民族精神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品,作家以高度的政治熱情和社會責任心,深入一線採訪,掌握了大量的素材。在深受廣大人民民眾偉大精神所感動的同時,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從共和國總理、人民解放軍將軍、部長、市長到普通幹警、普通士兵、普通公務員、電力工人、汽車司機、旅客等人的報告文學形象,表現了一個民族的時代風貌,突出了眾志成城,道德戰勝國難的主題。作品細節生動,情節感人。可以說,這是眾多同一題材作品中思想藝術最為成熟的一部。

影響

一、該作品發表後,在第一時間被選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主編,傅溪鵬選《2008中國報告文學年選》(節選)。這也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評選的年度報告文學排行榜作品。在2008年年度報告文學盤點中,該作品被列入2008年度中國報告文學的代表作之一。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報告文學年選》主編傅溪鵬先生在《輝煌的“報告文學年”——2008中國報告文學年選•前言》中稱:2008年,是祖國的輝煌年,也是輝煌的“報告文學年”。偉大的成就。火熱的生活,驅動激發了當代報告文學作家作者們的時代責任心與社會使命感。偉大的時代,誕生了大批的優秀報告文學作品。其中的代表作,如張勝友的《東方的覺醒珠江故事》,呂雷、趙洪的《國運南方記事》,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何建明的《1978:春雷響起的地方》,李春雷的《木棉花開》和孫晶岩的《奧林匹克的中國盛典》,孫大光的《中國申奧親歷記》(2007年中國報告文學年選已選用),王敬東的《超越》,譚傑的《關於“製造”姚明》等等。傅溪鵬先生還對該作品特別推薦:“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中國式總理)塑造了國家領導人溫家寶總理在冰雪災害中親臨現場指揮救災,時刻牽掛人民生命財產,可親可敬的國家領導人形象。他的慈祥、真摯、樸實、平易近人、不畏個人安危的崇高品格,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
二、新華網、《文藝報》、中國作家網等國內重要媒體都對該作品予以特別推介。2009年2月7日《文藝報》頭版頭條發表了胡軍、王楊的署名文章《謳歌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2008年度中國作協重點扶持作品“抗擊自然災害專題”成為華彩文學篇章》,對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予以突出評價,認為這部長篇報告文學“對抗擊冰雪的災害的書寫別具眼光,體現關於存在、命運、災難等具有人類普遍面對的課題的綜合思考。”在眾多反映2008年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作品中,這也是《文藝報》在2008年年度報告文學盤點中提到的唯一的一部以抗擊冰雪為主題的作品。
三、該文引起了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的重視和關注。張春賢委託身邊的工作人員給作者陳啟文打電話,表示《南方冰雪報告》他已很仔細地看完,很好,很感人,很感謝,並給陳啟文寄來了親筆的慰問賀卡。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魏委2009年3月26日在湖南省作協六屆六次的重要講話中在評述2008年湖南的重點作品中,僅提到三部作品,而把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放在首位:“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作者除了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更有著對生活對人物的極其熟悉和深刻感悟,這無疑是作者深深紮根於生活熱土的結果。我省一批作家堅持深入生活,去年省作協重點關注推出的一批優秀作品如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賀曉彤的《鋼鐵是這樣煉成的》、阮梅的《世紀之痛——中國留守兒童調查》等就是他們真正沉到生活中去的重大收穫。省作協在組織、支持作家深入生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希望長期堅持下去。持之以恆,必有收穫。”
四、湖南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2009年3月26日《在湖南省作協2008年工作總結和2009年工作安排》也對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予以高度評價:“在2008年度的重點作品創作扶持工程中,陳啟文的長篇報告文學《南方冰雪報告》被列為特別扶持項目。《南方冰雪報告》以人類視野和飽含感情的散文化筆調寫冰災,在眾多同類題材中獨樹一幟,在《芙蓉》2008年第6期全文推出後,已經引起較大的反響。這部作品和同一題材的報告文學《人民,只有人民》(余艷著)推出後,受到省委領導的充分肯定。”
五、在《長沙晚報》首發、新華網等眾多媒體轉發的《2008“文學湘軍”年度紀》中,也把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作為湖南省2008年度文學創作的最重要收穫:“一個飽受痛苦也經歷幸福的2008年已近尾聲,在翻讀著湖南作家陳啟文的長篇報告文學《南方冰雪報告》、譚仲池的詩集《敬禮,以生命的名義》等打上了冰災和抗震的時代印記的新書時,一年間刻骨銘心的事件接踵展現。在這個特殊的年度里,像往年那樣一紙風行的暢銷走紅讀物已鮮見,但“文學湘軍”潛心創作出記錄社會的心跳和生存狀態的作品耐讀的不少。經過數月實地艱辛深入採訪,陳啟文30萬字的《南方冰雪報告》首發在《芙蓉》雜誌第6期,這部真實地記錄2008年中國南方暴風雪的全景式長篇報告文學,是一部關於存在、命運、災難的縱深拓展之作。”
六、該作品還獲得了閱評員以及眾多熱心讀者的高度評價,《芙蓉》2009年第2期發表讀者來信《文學,經歷冰雪的洗禮》和作者陳啟文的回信《這是我無可迴避的責任》。一位叫梅拉岡朵的青年在他的部落格(http://blog.360quan.com/u/a1cf07/show/2511302)寫道:記得奧韋德在《變形記》里最後的結尾寫道:“吾詩已成,不論是大神震怒,還是天崩地裂,不不能將它化為無形。”這就是大氣!讀陳啟文的《南方冰雪報告》,當看到溫老爺子鬧著風雪在冰雪上,眼神嚴峻,眉頭緊皺,有時甚至不顧危險去視察,而更多時候出現在那些絕望的人群里,緊握他們的手,關懷他們……真的,我眼眸就發熱,不是因為他是共和國的總理,而是因為他是我們的溫老爺子,“溫老爺子”也成了世上最美的名字!在硝煙滾滾的年代,好男兒戎裝衛國,馬革裹屍,這是一種壯烈;但是在和平年代,我們再也沒機會在戰場上分出你生我死,唯有尋找另一種場合,揮灑壯烈的鮮血,來實現人生的理想。我一直相信,人是為了某種目的活著。人哭泣著來到世間,正是為了不再哭泣,有著信仰的人生,為此,如果可以,我寧願自己在艱苦中穿行!
2008年年初,大自然接踵而至的幾次天災給喜迎奧運的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元旦剛剛過去,當一片一片潔白輕柔的雪花飄落在浩浩蕩蕩的洞庭湖面、蓊鬱蔥蘢的橘子洲頭、三湘四水的每一寸豐腴的土地時,久違了的雪花降臨南國,人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三五成群相約湘江岸,欣賞雪落南國的壯美景象。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邁著款款步履,微笑著降臨人間的雪神竟是大自然的一場災難的前奏。三天以後,積雪堵塞了道路,壓塌了房屋。再過幾天凍雨襲來,整個南國凍成一團。京珠高速關閉,107國道癱瘓,行人步履維艱,機動車輛寸步難行。連續的凍雨使供電線路結冰,火車鐵軌結冰,沉重的冰塊終於壓垮了高壓線路的鐵塔。一時間,南方六省交通中斷、供電癱瘓,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攪得一塌糊塗,一場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在本該喜慶的2008年春節前夕禍害人間。

讀後感

四個月之後,一位富於使命感的湖南作家踏上了漫長的採訪旅程,這位作家叫陳啟文。又四個月,一部關於南方冰雪災害的長篇報告文學擺在了我們的案頭。這部洋洋灑灑二十多萬言厚重的作品便是《南方冰雪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反映南方冰雪災害的眾多作品中,《報告》大篇幅、全方位、多角度,既汪洋恣肆又收放自如,既氣勢恢宏又細處著力,既記錄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冰雪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又全面反映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勝自然災害的悲壯歷程。
《報告》是關於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的一部重頭力作,也是近幾年報告文學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報告》以科學精闢的分析,冷靜深入的思考,翔實典型的事例,形象生動的描述,為我們傳遞了諸多值得我們反覆咀嚼的思想果實。
敬畏自然、天道莫違。《報告》從一對西方孿生姐妹的閃亮登場徐徐展開,闡述了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交替出現的自然規律,讓人們了解並逐步懂得南方冰雪天氣形成的原因和規律。同時告誡人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做大自然忠誠可靠的朋友;了解自然、掌握自然規律來改造世界、造福人類。在字裡行間,作者滲透著這樣的思想:大自然的規律是不能違背的,法則是不能抗拒的,否則一定遭受大自然的懲罰。這就為世界範圍內的破環自然,藐視自然,濫采地下礦藏、濫伐森林的種種行徑敲響了警鐘。
人類可以不必共同遵守同一部國家法典,但人類必須共同遵循一個信條,即尊重自然,做自然的朋友,和大自然和諧共生。以文學的形象詮釋之一理念是文學的責任,也是作家的良知。
 《報告》是南方冰雪災害的歷史,也是全國人民戰勝災害的歷史。在《報告》中我們高興地看到,國家意志和人民利益以及大眾行動的有機結合與高度統一。尊重生命,以人為本是《報告》最為重要的一條主線,從國家領導人到各級地方領導幹部,從將軍到普通士兵,從知識分子到工人、農民……心裡裝著的全是旅客怎么辦?病人怎么辦?孕婦怎么辦?老人怎么辦?兒童怎么辦?怎么吃、怎么暖?怎么住?怎么行?縱觀通篇,我們幾乎看不到有關“儘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描寫。這不是生產和家園不重要,而是在災害面前最重要的是尊重生命、以人為本。保居用電、保交通暢通、保醫院照明、保生活有序、保供應充足,所有保障的點、線、面都與災區民眾和滯留旅客生命生活休戚相關。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國家的進步,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的進步,也不能不說是作家的進步、作品的進步。而在遙遠的過去,災害襲來,“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往往是最響亮的口號和最堅決的行動。試想,災害當前,民不聊生、人心惶惶,生產何以恢復,家園何以重建?尊重生命、以人為本、救人為主,才是面臨大災大難讓一個民族精神不倒、脊樑不屈的最具理性、最為迫切、也是最為科學的理念。
《報告》真實的記錄冰雪災難的同時,又以更大的篇幅,濃重的筆墨,塑造了面對災難一個民族的精神和一個民族的信仰。這就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魂魄,這就是一個民族在大災大難面前不屈不倒堅硬挺直的脊樑。作家為什麼把採訪的第一站選在望城橋驛鎮一處突兀的丘陵,因為這裡是救災英雄、烈士羅長明周景華以身殉職的地方。在這裡,作者仰望蒼穹默默佇立,緬懷烈士壯舉,升騰起完成這次採訪所必備的肅穆和尊崇。也就是說他要憑藉氣貫長虹的英雄豪氣為這次採訪定下一個基調,即:信仰不滅、人定勝天,中國魂魄、民族精神。
《報告》成就了作家這一初衷的崇高。說真的,接受冰雪災害採訪這一艱巨任務,只要你達到了這種理性和理想的高度,任何一個成熟的作家都會有不同尋常的作品問世。應該說陳啟文是幸運的,也是成功者。當初如果他真的婉言謝絕了這次採訪任務,一部關於南方冰雪災害的作品就會失之交臂。現在,我們看到的《南方冰雪報告》是多么的豐富,也是多么的生動和真實!
《報告》中所真切描述的諸如國家主席胡錦濤沿著北煤南運大動脈的一路奔波,下礦井、跑車站、進煤場、戴上礦工帽、深入到四百米以下煤層採掘區,又親自裝運救災物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專機冒險飛行、冒險降落,走出飛機,一路進入火車站滯留的旅客中間,向他們拜年。承諾讓他們按時回家過年。還有省委書記、省長、將軍、還有一個個基層的勞動者的無私奉獻,
唐山志願者千里迢迢奔赴災區的義舉,令人十分感動而久久難以忘懷。也正是這一件件一樁樁的典型事例在作家的心中定格,又還原成真實的場景。如此,一個民族偉大的精神升騰了,一個民族堅硬的脊樑挺直了,一部優秀的作品誕生了。

優秀報告文學作品

報告文學是散文的一種,介乎於新聞報導和小說之間,也就是兼有新聞和文學特點的散文,運用文學語言和多種藝術手法,通過生動的情節和典型的細節,迅速地,及時地“報告”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