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申奧親歷記》

《中國申奧親歷記》

《中國申奧親歷記》講的是中國申奧的歷史是一部由失利到成功、由失落到輝煌,悲壯而極其豐富的典藏。它的寶貴經驗和深厚內涵,需要有更多的人精心總結、提煉、升華。作者作為參加申奧的一分子,從一個側面,總結自己所經歷申奧中的一些瑣碎小事,抒發自己對申奧的情感的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6

1911年3月8日,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成立,1993年,北京首次申奧失利,2001年,北京再次申奧成功。

本書訴說了申奧由失利到成功、由失落到輝煌的全過程,其中多少悲壯?多少汗水?多少淚水?多少人的十年在其中流逝?在國際頂級競爭中,會遇到怎樣的坎坷?怎樣化解現實中的困境?一道道難題再一次出現在讀者面前。申奧早已超越了體育的概念,完完全完地濃縮了這十年中國的腳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觀念意識的轉變。

作者是兩次申奧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歷經了其中種種磨難,幾乎付出生命的代價。作者將種種甘苦化在具體的細節中,讓讀者親歷申奧過程中的“霧裡看花”、“風雨交加”、“萬里雪飄”和“晴空萬里”……該書同時又是一本出色的奧運知識普及讀物,涉及諸多的奧運規則,是一本融權威性、親歷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文學性於一體的佳作。

作者簡介

孫大光,漢族,1952年山生於哈爾濱市。

曾任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獨立一團戰士、統計;北京體育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哲學講師;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副處長、處長、國家體委內刊編輯部負責人;國家體委(後改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任;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研所黨委書汜。現仟國家體育總局對外體育交流中心主任。

其間曾任北京亞運會組委會指揮室副處長;北京2000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總體部部長;北京“遠南”運動會組委會總體部部長;1999年9月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帶領人員組建北京奧申委;同年10月被任命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副秘書長,同時兼任北京奧申委研究室主任。

作者兩次親歷了北京中辦奧運會全過程,並都擔任較重要的職務;還擔任過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國家體委工作團副團長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北京奧申委工作團團長。

曾負責制定北京亞運會總體工作汁劃和總體協調工作;組織起草了兩次北京申奧工作總體計畫;編制了北京兩次申奧工作計畫網路圖;負責組織編寫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申奧報告》,受到國內外一致好評。

其撰寫和合作撰寫的多篇論文曾獲國家體委科技進步獎等。

目錄

引子

第一章黃花魚的聯想——從摩納哥到莫斯科

1.大使館門前的“風波”

2.摩納哥體育館裡的“競爭”

3.那瘋狂的“一片黃”

4.“下意識”的動作

5.男兒有淚不輕彈?

6.突然想起了黃花魚

7.摩納哥9.23的不眠之夜

8.莫斯科的紅色海洋

9.成功後的異常冷靜

10.電話情思

11.大使館裡的狂歡夜

12.一瓶不尋常的葡萄酒

13.莫斯科7.13的不夜城

第二章申奧網路圖——我為你朝思暮想

1.接觸申奧

2.”兩全其美”的決定

3.艱難的申奧第一步

4.朝思暮想

5.“夢”出來的網路圖

6.無巧不成書

7.一張白紙開始的申奧工作

8.俯瞰——一種有效的工作方法

9.土洋結合

10.申奧網路圖解

第三章它山之石——中美申奧計畫之比較

1.飛機上的特殊待遇

2.金髮女郎的風采

3.許放其人

4.中餐館老闆娘的愛國心

5.美國的“世外桃源”

6.中美申奧王作計畫之比較

7.黑頭髮黃皮膚的“美國人”

8.不會說漢語的“中國人”

9.北京申奧宣傳片的遺憾

第四章第二次申奧緣起——申奧拒絕官僚主義

1.哪個城市申奧最合適,上海?廣州?北京?

2.光榮使命

3.組建奧申委

4.“七君子”

5.與飯店職工一起就餐

6.汽車被拖走了

7.開通熱線——北京2008

8.兩輛腳踏車起家

9.應接不暇的民眾來信

10.一條特別的王作原則

11.擬定2008申奧總體計畫

12.辦公室窗外的琴聲

13.“招兵買馬”的苦惱

14.第一次高層會議的部署

15.申奧拒絕官僚主義

16.第一個採訪奧申委的媒體

17.第一個支持申奧的座談會

18.第一個來採訪的外國記者

第五章緊急應對——22個問題的較量

1.申辦程式改變了

2.回答22個問題的困惑

3.帆船比賽地點——秦皇島?青島?

4.奧運會舉辦日期——七下八上

5.接受評測

6.解剖《評測報告》

7.引入“模糊數值”方法

8.評測結果不樂觀

9.拉開真正競爭的序幕

第六章同台亮相——悉尼奧運會的啟示

1.第一次同台亮相

2.又見到那“一片黃”

3.悉尼富人區的華人家庭

4.北京“申奧小屋”

5.來自中國市場的奧運彩旗

6.“大媽”奧運志願者

7.綠色奧運,綠色澳洲

8.“貨櫃”奧運村

9.開幕式的震撼與遺憾

10.中國留學生的痴情

11.戀人港與奧運會

第七章申奧效率——《申奧報告》背後的故事

1.即將飛走的“孩子”

2.奧申委領導的遠見

3.演練《申奧報告》

4.陡然加重的分量

5.”不要世界一流,而是要世界第一”

6.高層領導親自動筆

7.龐大的系統工程

8.精英薈萃

9.奧申委里的“多國部隊”

10.急得滿嘴起泡

11.一本畫冊的啟發

12.令人失望的××公司

13.企盼奇蹟

14.晾喜出現了

15.藝術家的“火藥”風格

16.“嬰兒的搖籃”

17.《申奧報告》中的數據

18.最先得到的保證書

19.及時寄到的確認書

20.遲遲得不到的保證書

21.照片背後的艱辛

22.《申奧報告》的難點

23.南下深圳

24.一個有歷史意義的時刻

25.還是發生了意外

26.滿載而歸 

27.壓力與動力

28.整裝待發

29.與時間賽跑

30.夜坐瑞士小餐館

31.《申奧報告》亮相瑞士洛桑

32.來自國際體育組織的反饋

33.一個小遺憾

34.來自網上的對聯和一封信

第八章申奧精神——為了那一天

1.鏡頭前的遺憾

2.精神與意志的考驗

3.電話蜜月

4.在華龍街迎接新世紀

5.主席台上的空椅子

6.呼救110

7.吃4片顛茄沒管用

8.懷念戰友

9.老朱,走好啊!

第九章申奧“時間差”——考察團奇遇

1.精心設計,“萬無一失”

2.五天經歷了四個季節

3.天氣不如“人氣”

4.五星級飯店總統套房的缺憾

5.中日醫院門前的尷尬

6.申奧工作“時間差”

7.無可挑剔的北京交警隊伍

第十章知己知彼——北京VS巴黎

1.北京VS巴黎

2.巴黎的見面禮:狗屎與彩旗

3.大使的風采

4.參觀巴黎奧申委

5.法國建築藝術瑰寶的背後

6.考察“地下巴黎

7.巴黎給考察團的第一個驚喜

8.蠻橫的計程車司機

9.巴黎電視台的“喧賓奪王”

10.80%還是60%?

11.“奧運村”旁遭搶劫

12.法國報紙上的北京《申奧報告》

13.“自己家裡的內衣還沒洗乾淨”

14.大罷工與“三日同輝

15.“驚喜”與鬧劇

16.巴黎申奧的“軟肋”

17.感謝巴黎

第十一章一個特殊部門——申奧參謀部的秘密

1.一個特殊的部門

2.“偶然的”選擇

3.不為當官,只為參與

4.“如魚得水”

5.指揮室里的秘密

6.“宣傳先行,總體跟上”

7.從總體部到研究室

8.哲學家的理性思考

9.體育學者的貢獻

10.實施“滴灌工程”

11.一個未實施的預案

12.“天有不測風雲”

13.一篇美國報刊文章的啟發

14.全球華人的共同心愿

15.海外華人的建議

16.被海外華人的精神所感動

17.關於最後100天申奧工作的對策建議

18.出發,目標——莫斯科

第十二章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申奧決戰日程表

1.莫斯科——似曾相識?

2.多才多藝的國家領導人

3.決戰日程表

第十三章戰略法寶——中國申奧之“道”

1.《申奧報告》中的88張牌

2.中國申奧工作的10字秘訣

第十四章尾聲

附錄

後記

編輯推薦

北京兩度申奧,從1991到2001,從失利到成功從失落到輝煌,箇中甘苦,多少憂樂,且聽親歷者孫大光娓娓道來。

中國申奧成功是世界矚目的大事,它的意義已遠遠超出體育的範疇,圓了中華民族一個世紀之夢,在國際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申奧成功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要環節,它大大促進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快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申奧已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並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中國申奧的歷史是一部由失利到成功、由失落到輝煌,悲壯而極其豐富的典藏。它的寶貴經驗和深厚內涵,需要有更多的人精心總結、提煉、升華。作者作為參加申奧的一分子,從一個側面,總結自己所經歷申奧中的一些瑣碎小事,抒發自己對申奧的情感,談一點人生體會。

優秀報告文學作品

報告文學是散文的一種,介乎於新聞報導和小說之間,也就是兼有新聞和文學特點的散文,運用文學語言和多種藝術手法,通過生動的情節和典型的細節,迅速地,及時地“報告”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