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人類的影子》

《瘟疫,人類的影子》

這部報告文學的價值是透過這次“非典”的出現情景,對於生命與細菌、細菌與人類、人類與自然等關係給予了真實、細密和科學的追問和思辨。

基本信息

簡介

《瘟疫,人類的影子》《瘟疫,人類的影子》

這部報告文學的價值是透過這次“非典”的出現情景,對於生命與細菌、細菌與人類、人類與自然等關係給予了真實、細密和科學的追問和思辨。
經歷是一種歷史,經歷也會是一種經驗和教訓。對於所有經歷過2003年暴發蔓延的SARS(非典型肺炎)災難的人來說,經歷的感受和意味自然是十分深刻的。也許有人記憶著恐懼、有人記憶著災難、有人記憶著僥倖、有人記憶著無奈等等,各有不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社會使命意識和報告文學參與負責精神的作家,楊黎光的記憶就很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在SARS暴發的當時,楊黎光就不避艱危,深入災區,對不少“非典”病人和抗擊“非典”的人們的痛苦與英勇情形進行了現場的採訪和報告,在一個社會和人民需要他站出來的時候走到了自己應該出現的場合,表現出了高尚和勇敢的精神與行為。在他深入災難前沿不久的時候,就有前線激動人心的訊息發表,為許多不知內情的人們提供了認識和應對SARS的真實情景。可是,在時間進入到2004年的時候,當SARS的災難情形似乎已經成為歷史的時候,楊黎光的認識思考卻未停止。他在為了不被忘卻的記憶繼續進行著更加長久和深入的思考。這部《瘟疫,人類的影子——“非典”溯源》的長篇報告文學,就是楊黎光這種思考的結果。很值得人們閱讀和研究。

評論

這部報告文學除了有對災難現象的直觀描述之外,更加重要和有價值的是透過這次“非典”的出現情景,對於生命與細菌、細菌與人類、人類與自然等這些原本就無法分開的關係給予了真實、細密和科學的追問和思辨,用一種非常客觀的態度和科學的見識,回答和引導人們如何面對瘟疫和面對大自然,在人的生命和細菌的不斷繁衍中,怎樣獲取和諧的局面與鬥爭的勝利。這是一種直面現實的觀察,是一種形而上的研究和思考,對於人們認識現實的災難、認識過去與未來的瘟疫現象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作品匯集了大量非專門科學研究人員所不能知悉的有關細菌、病毒的信息,還有不少有關此前瘟疫危害的情形等內容,直觀而不局限,寬泛卻不空洞,震撼中有冷靜,激情里存思考,遊刃有餘,豐富深刻。正是在這樣的地方,楊黎光的《瘟疫,人類的影子》具有了和其他類似題材的報告文學不同的表現,使自己的優勢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揮,獲得了現象之外的哲學和科學的收穫
報告文學這種文體,自它一出現的時候,就天生具有一種參與現實社會生活變革的特性,具有一種毫不流俗的性格和品質。報告文學的歷史雖然並不長遠,但它貢獻於人類社會的精神和發展動力卻是非常重要和巨大的。此前國內外的許多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和他們的作品,之所以為人們所讚美與稱道,正是同他們這種對社會的貢獻結合在一起的。楊黎光就是這些作家中的一個,是一個用自己的社會使命感和對讀者負責的態度,用自己非常投入的採訪和理性文學的思考寫作,贏得了社會和讀者喜愛的作家。
楊黎光曾經寫過小說,可如今報告文學寫作卻成了他繁忙工作之外的主業,也許是與他這種社會使命感和認真的人生態度分不開的。在浮躁和經濟、勢利的當下,報告文學時常或正在遭受著排斥和玷污,但真正的報告文學是會不斷生長和壯大的,因為社會生活一直為報告文學搭建著表現自己精神和性格的平台;因為始終有像楊黎光這樣的報告文學作家在選擇和堅持著真正的報告文學的寫作。對於報告文學的鄙視、誤解、排斥、玷污、憂慮等態度行為都會存在,但死亡的不會是報告文學。

背景

正當“非典”幽靈又一次在人們的生活中閃過之際,一部由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楊黎光歷經10個多月的採訪和研究而創作的,旨在通過“非典”對人類瘟疫進行深入思考的長篇報告文學《瘟疫,人類的影子——非典溯源》,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
2003年初的抗擊“非典”,至今讓人們記憶猶新,作為一名高級記者和報告文學作家,楊黎光在第一時間受廣東省作家協會的委託,深入一線對“非典”這場突然降臨的災難進行了深入全面的採訪,於第一時間寫出了反映廣東人民抗擊“非典”全景式的報告文學《守護生命》。隨後,作者謝絕了不少出版社的出書約稿,沉寂了下來,對“非典”和“非典”產生後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在“非典”的背後有著一條長長的陰影,這就是人類瘟疫。
於是,作者進入更深層的研究,寫出了《瘟疫,人類的影子》這部具有警世意義的長篇報告文學。這部絕非僅僅是寫抗擊“非典”的書,一經出版立即在全國眾多的有關“非典”類書籍中脫穎而出,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特點

這部作品不僅謳歌了最早遭受“非典”重創的廣東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揚“抗非”精神與“非典”做鬥爭的事跡。真實全面地記載了“非典”的發生、發展和被扼制的全過程,廓清了一些社會誤傳,還原了歷史的真實,是一部“留給歷史的書”。

最為可貴的是,作者通過“非典”溯源,對由傳染性疾病所帶來的人類瘟疫,進行了近乎專業人士般的細緻研究,力圖通過普及醫學知識將現象還原為本質。在採訪了大量的專家學者並閱讀了大量的最前沿的學術著作後,用沉重而又樸實的語言剖析了“非典”、瘟疫與文明的進程和人類的命運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從遠古太空上的一團氣塵雲開始寫起,寫到太陽和地球的產生;寫到億萬年前蛋白質和核酸合成了最原始的生命――細菌,寫到了從非洲原始森林中走出的人類祖先現代智人,寫到人類文明的出現和隨著人類文明進程而產生了瘟疫。
在寫作過程中,楊黎光把自己變成了半個醫生和一個生態文明的倡導者,也使這部書充滿了醫學和環境學的意味,引領讀者從自己的身體開始直到對人類進化和未來進入更深的思考。
這部作品從“非典”溯源進入,最終離開了“非典”,從人類的進化、人類文明進程代價的深度來思考人類的命運,思考瘟疫與人類的關係,並指出,瘟疫,是人類的影子。
在眾多反映“非典”的作品中,這是一部立意高,角度新,有著獨特認識價值的精品。
在去年抗擊“非典”取得了第一階段勝利的時候,一時間大批反映這一重大事件的作品迅速湧現出來。楊黎光在全國報告文學界是出了名的快手,但這一次幾十萬字的書,卻歷經10個月改了又改,對一些章節反覆推敲甚至推翻重寫,寫完後又多次向各方面的專家諮詢,這才最後清稿。這是他寫作時間最長的一本書。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他沒有急著推出這部作品,而是在大量的採訪後陷入沉重的反思之中。他認為,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重要的不是要急於把一個事件寫出來,而是把事件背後或深處的東西想明白。作為一個思考型的報告文學作家,楊黎光這一次是把人的軀體與內心放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大背景下思考。他的筆遊走於肌體與疾病之間,遊走於疾病與環境之間,最後進入到人類歷史的深處。
在人類歷史中,許多事情我們曾經經歷,但很快又忘了,當我們重新發現它們時,一切變得意味深長了。楊黎光說,在災難過去之後,我們才發現,生活中充滿了自以為是的錯誤,許多事情需要我們重新打量:傳染病與人類的進化和未來的發展緊密相連的關係,它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個代價,我們不可能避免它,只能通過努力把代價控制到最小。這是個沉重的話題,也是我們必需正視的問題。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他為這部書還起了個副題――“非典”溯源。

放下《瘟疫,人類的影子——非典溯源》這部書,讀者會發現,這部書初看上去像是有關“非典”的文學報告,但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從某種意義說,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命運的另類思考。

優秀報告文學作品

報告文學是散文的一種,介乎於新聞報導和小說之間,也就是兼有新聞和文學特點的散文,運用文學語言和多種藝術手法,通過生動的情節和典型的細節,迅速地,及時地“報告”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