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人類的影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2月1日)
平裝: 33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020045219
條形碼: 9787020045211
尺寸: 20.2 x 14 x 2.4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楊黎光,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現為《深圳特區報》主任記者。1990年從事創作,著有長篇小說《走出迷津》、《大混沌》、《欲壑?天網》等三部。發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評論、報告文學、電影劇本、電視劇本二百多萬字。另有電視連續劇《青春門》、《欲壑?天網》等五十餘部集拍攝播出。
近年,從事長篇報告文學的創作,代表作有《沒有家園的靈魂——王建業特大受賄案探微》、《美麗的泡影——一個經濟畸人的悲劇》、《傷心百合——一個好男人的故事》。

內容簡介

《瘟疫:人類的影子("非典"溯源)》的主要內容是:獨特的視角,引領讀者走進“非典”背後;理性的思辯,啟迪大眾關注環境與健康!此書作者從科學的角度、用思辨的線索組織起從抗擊“非典”第一線採訪獲得的大量素材,不僅詳盡地記錄了抗擊“非典”的艱難過程,寫出了廣大普通醫務工作者勇敢迎戰、悉心治療、前仆後繼的職業精神,突出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及醫療衛生機構對抗擊“非典”的正確有效的具體指導和夜以繼日的辛勤工作,而且經過作者近一年的思考和研究,以獨特的視角放眼人類與瘟疫的鬥爭歷史,追溯“非典”的根源,分析其發展趨勢後指出:病毒會對人類文明產生深刻的影響;“非典”的出現是人類文明進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價之一種;人類與“非典”等未知病毒的鬥爭將是長期的。

媒體評論

書評
由作家楊黎光創作的《瘟疫,人類的影子》,全景式再現了廣東人民抗非典鬥爭歷程,生動表現了廣東人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抗非典精神,深刻思考了人類進步中不可避免的曲折坎坷。
蔡東士指出,該作品重現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崢嶸歲月和新時期廣東人精神,表明廣東作家對人類文明進步的極大關注和對人民安危冷暖的深切關懷,是一部體現“三貼近”的文學精品。

目錄

前言 細菌是我們的祖先
第一章 揮之不去的陰影
第二章 比面對死亡更痛苦
第三章 又一批醫務人員倒下
第四章 潛進中心城市廣州
第五章 中山二院,悲壯的二月
第六章 第一位殉職者
第七章 對一身三命的搶救
第八章 生死就在一線間
第九章 “510辦公室”
第十章 院士的人生路
第十一章 老天出的一張新考卷
第十二章 深圳,在“零感染”的背後
第十三章 各地的“毒王”們
第十四章 數字背後的故事
第十五章 草台戲班和千人婚宴
第十六章 從死神處歸來
第十七章 仁心仁術,方便為懷
第十八章 文明進程中的代價
第十九章 烈士在玫瑰中安睡
第二十章 以生命履行責任
第二十一章 是否復活的瘟疫?
第二十二章 “非典”,真的捲土重來?
第二十三章 人與病毒,誰是地球未來的主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