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佳節吃元宵,中元鬼節地獄開,那么下元節又是做什麼的呢?

我們熟悉的元宵節也叫做上元佳節,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吃元宵、猜燈謎。除了上元節,還有中元節和下元節。這三個節日合稱為“三元”。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傳說在中元節這一天,陰間地府的大門會打開,地獄裡的鬼魂會被全部放出來。人間為了祈求消災祛病和以防它們在人間作亂而進行祭祀。

下元節下元節

下元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它的來歷與道教文化有關。傳說,農曆十月十五是道教“三官”的生日。“三官”指的是天官、地官、水官。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祈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而道教弟子會在家門外豎天桿,桿上掛上黃色旗子。到了晚上,便在桿頂上掛三盞天燈。古代朝廷有在當日禁止屠殺和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

水官解厄水官解厄

在下元節這一天,民間還有祭拜爐神的習俗。爐神指的就是煉丹的太上老君。“元之氣生成人倫,並滋養萬物。”在中國古代農業文明時期就已經很看重土地和水了,人們祈求神靈庇護子孫,風調雨順。

除了祭祀,每到下元節的時候,還有一部分人會修齋設醮。修齋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有供齋、食齋、心齋三種做法。第二種方法有九個做法即一粗食、二蔬食、三節食、四服精、五服牙、六服光、七服氣、八服元氣、九胎食。

普孤普孤

莆仙民間在農曆十月十五這一天,會用豆腐和素菜做成影糕、蔥餅等食物,並在房前的空地上整齊的擺上貢品,燃香祭拜,之後再讓家裡的小孩子用燒著的香枝“布田”即在地上插出方形,這種習俗被稱為“亡靈”,也叫“普孤”,寓意普渡孤魂。在湖南省寧遠縣民間,每年的下元節前後,都要舉行迎神賽會。

中國古代書籍中也有關於下元節的記載,如《中華風俗志》里寫道:“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河北《宣化縣新志》言:“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

持齋持齋

詩人楊萬里曾為下元節作詩《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余處恭尚書》,裡面寫道:

琳宮朝謁早追趨,漏盡銅壺殺點初。半縷碧雲橫界月,一規銀鏡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壽,散作非煙滿王虛。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陰偏隔日光疏。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