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路鎮

雲路鎮

雲路鎮位於揭陽市揭東區東部,地處揭陽、潮州交界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雲路鎮東距潮州市區15公里,西鄰揭東區城、揭東開發區,距揭陽市區10公里。全鎮總面積67.2平方公里,總人口8.9萬多人,轄有20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共設有黨總支22個,黨支部94個。 全鎮耕地面積3.4萬畝,山地面積3.5萬畝,總人口8.6萬人。近年來,雲路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爭創工業強鎮,建設富裕、和諧雲路為奮鬥目標,積極實施“工業興鎮、實業富鎮、農業穩鎮、科教強鎮”發展戰略,走以工帶貿、以貿促農、農工貿並舉經濟發展路子,促進全鎮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雲路寶山湖 雲路寶山湖

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東部,地處揭陽、潮州交界處。與揭東開發區接壤,東距潮州市區15公里,南沿206國道達汕頭市區約35公里。

人口面積

全鎮轄有20個行政村和一個居委會,總面積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萬畝,山地面積3.5萬畝,總人口8.6萬人。

下轄地區

下轄鄉村有,隴上村、雲七村、田東村、北洋村、翁洋村、象崗村、下徑村、古湖村、梅壇村、中夏村、棋盤村、軍田村、趙埔村、永和村、老桃村、新桃村、洪住村、西洋村等。

雲路鎮 雲路鎮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爭創工業強鎮,建設富裕、和諧雲路為奮鬥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實施“工業興鎮、實業富鎮、農業穩鎮、科教強鎮”發展戰略,走以工帶貿、以貿促農、農工貿並舉的經濟發展路子,促進全鎮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

經濟發展

近年來,雲路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爭創工業強鎮,建設富裕、和諧雲路為奮鬥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實施“工業興鎮、實業富鎮、農業穩鎮、科教強鎮”發展戰略,走以工帶貿、以貿促農、農工貿並舉的經濟發展路子,促進全鎮經濟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2007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1434萬元,增長24%,其中工業總產值91602萬元,增長31%,農業總產值29832萬元,增長5%;地方財政收入1352萬元,增速達38%;農民人均純收入4184萬元,比增5%

2009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9.75億元,增長20%,其中工業總產值162170萬元,增長34%,農業總產值35330萬元,增長4.5%;工商稅收入2437萬元,增速達50%;農民人均純收入4878元,比增10.5%。

經濟發展迅猛。不斷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農業產業化進程較快。現有“古山二號”龍眼、“竹筍”、“商品菜”、“優質稻”四大生產基地,新興的無公害中華鱉養殖發展較快,全鎮養殖面積超過4000畝,基地內中華鱉採用仿生態技術養殖,產品味美質優,在國內享有盛名,其中北洋鱉場被省農業廳評為無公害中華鱉養殖基地。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共招引新辦企業50多家,計畫總投資超過12億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企業28家,全鎮已形成了五金不鏽鋼製品、瓷器、電子玻璃、文具、服裝等支柱產業。全鎮規模上企業達31家。

2014年,實現新增規模上工業企業4家,累計達33家;全年完成規模上工業總產值61.2億元,同比增長27%;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2億元,比增35%;完成工商稅收(新體制口徑)3075.7萬元,比增30.8%;其中國稅收入1459.6萬元,比增24.2%;地稅收入1616.1萬元,比增37.3%。完成外貿出口1.13億美元,比增1.2%;工業用電量2.2億千瓦·時,比增40%。

2017年,該鎮新增規模上工業企業1家,累計共38家;固定資產投資23.3億元,同比增長(下同)19%;規模上工業總產值81.2億元,比增11%;工商稅收2577萬元,其中國稅收入1184萬元,地稅收入1393萬元。

社會事業

雲路鎮水陸交通便利,省道1930線和廣梅汕鐵路橫貫全境,汕揭高速公路在鎮內設有出入口,現已通車;206國道複線穿過我鎮東部;距潮汕國際機場8公里;距榕江楓口碼頭3公里;距揭東區火車貨運站3公里;距揭陽市火車客運站9公里;鎮內連線省道水泥路四通八達,全長約39公里。鎮工業區位於省道與鎮主幹道雲寶路交界處,占地面積1000畝,區內供水、供電、道路、排污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鎮內有220千伏變電站,工業用電有保障;全鎮已接通揭東區自來水,境內有一河二溪十六座山塘水庫,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有充足來源。鎮近、中、遠期規劃前景廣闊,鎮東部12.7公里為城區東擴區域;沿省道1930線兩側依次規劃為工業區、行政居住區、商貿區;北部20平方公里規劃為揭東城東生態工業園。雲路鎮委、鎮政府重視工業發展,出台了多項扶持工業發展的優惠措施,從用水、用地、用電等方面給予企業最大優惠,是投資置業的理想場所。

雲路鎮 雲路鎮

雲路鎮屬半山區、農業大鎮。其中心片區的地形走勢呈自北向南,北面是村莊,村莊南面是農田,落差為千分之一。由於農村道路及居民住宅建設缺乏系統的規劃,排污設施跟不上。這裡曾經是:旱季生活污水排不出,臭氣衝天,雨季則是久積的生活污水隨雨水流散各地,最終直接排入楓江。

1996年,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新桃村投資60多萬元,將全村300多個露天糞池填成平地,另建3座分三級處理的公廁;村內主要巷道改鋪水泥路面,配套大小硬底排污明溝;設立20個垃圾堆放點,成立清潔組,負責清理全村的排污系統和垃圾,使民居環境得到了改善。 並進行引水落田第二期工程。

雲路鎮 雲路鎮

2000年初,環境監測站監測表明,楓江河段深坑斷面(潮州和揭陽兩市交界處)污染指標有5項超標,屬嚴重污染級別,楓江水已不能飲用。 整治雲路鎮生活污水工程於2000年開始動工,新桃村被定為治污工程的試點村。該村首先從整治村內環境衛生入手,大刀闊斧地拆除舊廁池和各家各戶的簡易廁池,完善村內的排污設施,使村內大街小巷形成一個整體的排污網。此項工程共投資85萬元,整修排污溝11公里。 其次,修建污水處理池,將經無公害一級處理的污水和其它污水引入二級處理池進行二級處理。此外 ,投資105萬元在距村前300米處修建長2250米、寬6米、深2米的攔污渠,將二級處理池流出來的生活污水引入或攔截到污水攔蓄渠,然後集中起來進行簡單處理,再利用地勢落差,實現自流灌溉農田,利用農田的濾清作用,從而實現污水的土法治理。

從新桃村及整個東片工程投入使用的情況看,治污工程取得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而最突出的成效就是直接減輕了楓江的污染和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衛生環境。據介紹,東片段小區整治工程啟動後,每日可攔截約4萬人口4000噸生活污水,並對污水進行處理。另外,通過整治,水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生產成本降低了;低產田得到了改造,農業生產效益也提高了。

2001年年底,該村又投入45.5萬元,在村前建起蓄排水渠及蓄水閘、硬底水溝等設施,將生活污水通過公廁三級處理後引至蓄排水渠,外村需水或雨天水滿時,開閘外排;平時供本村田園所需,基本解決了旱澇之患。

將生活污水進行“三級處理”後(首先將生活污水排入自建的水池,氧化沉澱,再進入第二個階段,水池的水排放到遍布村間的大小水溝,再次沉澱,最後排入村裡的攔蓄渠),和雨水一併蓄排,村民用它澆灌農田,也可用來洗手洗臉。據揭陽市環境監測站在2002年5月22日對攔蓄渠的蓄水監測表明,攔蓄渠污水的各項標準,全部符合國家規定的《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新桃村的做法,在雲路鎮的北洋、老桃、西洋等村也有施行,有效地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楓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楓江流域的被污染程度。

2014年,全鎮新上民生項目55個,總投資7087.5萬元,已投入資金6000萬元,建成項目45個,在建10個。投資1445萬元建成隴上、月浦、永和、東後、洪住後埔社5個鄉村公園,全鎮已建成文化公園達16個。投資300萬元鋪設趙埔村自來水管道,並於春節前建成交付使用,軍田蜈蚣社也接上了自來水。抓住與區交通局聯合打造農村道路建設示範點的有利契機,投入資金3300萬元,完成涉及北洋、田東、棋盤等16個村30個經聯社共43公里村道建設,其中6米以上路面村道占比92%,實現了全鎮村道基本硬底化目標。投入100多萬元,完成79戶農村危房改造,切實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集中轉運工程建設,鞏固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交通治安

雲路鎮 雲路鎮

雲路鎮水陸交通便利,省道1930線和廣梅汕鐵路橫貫全境,汕梅高速公路橫穿全鎮,並在鎮內設定出入口;距揭陽國際機場8公里;距榕江楓口碼頭3公里;距揭東區火車貨運站3公里;距揭陽市火車客運站9公里;鎮內連線省道水泥路四通八達,全長約39公里。

治安形勢穩定。雲路鎮人民民風淳樸,黨員幹部對支持工業發展認識較高。鎮還十分重視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建有一支20多人的治安聯防隊,並配套對講機,形成了派出所、聯防隊、各村治安隊三位一體的治安聯防網路,全鎮社會治安形勢穩定。

工業發展

雲路鎮引資見成效

雲路鎮重視工業發展,不斷營造工業發展環境,提高投資吸引力。雲路鎮規劃工業區1000畝,2005年計畫工業區擴大至1500畝,區內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鎮內有220千伏變電站,工業用電有保障;

全鎮已接通揭東區自來水,境內有車田河、烏橋溪、瓦窯溪等楓江支流,有 老虎陂、世德堂、磨石坑、寶山湖等16座水庫,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有充足來源。

雲路鎮委、鎮政府重視工業發展,黨員幹部對支持工業發展認識較高,為鼓勵外商到我鎮興辦實業,雲路制訂並實施《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優惠措施》、《關於鼓勵招商引進、興辦工業的獎勵辦法》、《關於對企業實行歸口收費的通知》等一系列優惠措施,扶持發展現有企業和讓利招商,大搞招商引資,促進全鎮企業的蓬勃發展。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雲路鎮是揭陽市揭東區的農業大鎮,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著名的“古山二號”龍眼發源於雲路鎮北洋村,“古二”母株屹立於北洋村古山上。雲路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鳳隱岩、白石岩、寶山林場,另外有萬畝“古二”龍眼生產基地、萬畝竹筍生產基地,有16座小型水庫。“鳳隱岩”和“白石岩”與軍田水庫、老虎陂水庫連成一體,周圍明山秀水,綠樹成蔭、風光猗旎、環境清幽。

在抓效益農業、高效農業方面,雲路鎮做強做大甲魚特色品牌,發展生態高效農業,壯大鄉鎮集體經濟,探索出了一條仿生態甲魚養殖的農業現代化新路子。雲路鎮域內水資源豐富,有水庫、山塘共18座,自然生態條件優越,適宜甲魚生產。從1994年開始,該鎮便有農戶養殖仿生態甲魚,由於經營效益較好,養殖戶數逐年增加,規模逐步擴大。該鎮甲魚養殖覆蓋全鎮16個村,涉及農戶共450戶2200人,總面積約5000畝,年產量達9000噸,遠銷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據估算,該鎮甲魚養殖年畝產值約12萬元,純利可達4萬元,全鎮年產值約6億元,純利潤1.3億元。

揭陽市農科試驗中心也位於該鎮,對農業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雲路鎮正積極發展特色旅遊農業,依靠北部山區的“風隱岩”和“白石岩”兩處旅遊勝地,在雲寶大道至風隱岩和白石岩沿途兩側規劃5000畝上地為特色旅遊農業發展帶,發展種植具有觀賞性、經濟價值高的農產品,將旅遊業與農業有機結合,逐步營造旅遊業與農業互動互補的發展環境。2006年引進試種了草莓、柑桔、楊桃、台灣木仔等品種。

旅遊資源

揭陽 寶山湖

寶山湖文化旅遊生態產業園位於揭陽市揭東區雲路鎮,地處汕頭、潮州、揭陽三市交界處,是汕潮揭同城化的樞紐和核心區域,此項目已被列為廣東省2014年文化旅遊重點建設項目。

揭陽市寶山湖文化旅遊生態產業園有限公司擬以50億元巨資(分三期)在此分別打造錦繡潮汕燈彩樂園、大型山水實景演藝區、潮汕民俗文化風情小鎮、野生動物歡樂世界、高端休閒度假區等五大功能區。

園區規劃定位:為三千萬海內外潮汕人建造一座國際潮人文化中心,為粵東大地創建燈塔型旅遊目的地。即將於2014年9月3日開放的錦繡潮汕燈彩樂園是以潮汕民俗、文化及精神為元素,以“獨特性、現代性、持續性、國際性”為理念,建造全國首個以燈彩為主題的特色景區,它突破了原有燈會的傳統形式,並以傳統工藝和現代高科技做支撐,用燈彩效果表現潮汕獨特的傳統文化和時代新風,從而使園區項目儘快登上廣東文化旅遊的至高點。[1]

鳳隱岩

鳳隱岩也叫棋盤岩,坐落在揭東區雲路鎮棋盤村後山腰,距揭東縣城8公里。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由梁秋水倡建;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由潮安人陳明智,吳明珍重修。

軍田水庫

雲路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雲路鎮規劃建設休閒生態旅遊區,該區位於雲路鎮北部,面積12平方里,範圍包括棋盤後山、軍田後山至寶山一帶。主要景點有鳳隱岩、白石岩、寶山林場,另外有萬畝“古二”龍眼生產基地、萬畝竹筍生產基地,有16座小型水庫。“鳳隱岩”和“白石岩”與軍田水庫、老虎陂水庫連成一體,周圍明山秀水,綠樹成蔭、風光猗旎、環境清幽。 雲路鎮計畫將將該區發展成發一處集遊山玩水、休閒度假、品嘗珍果的風景區,開發潛力巨大,歡迎海外華僑、外商、實業家前來參與投資開發。

內設機構

內設機構

黨政辦公室(加掛人大辦公室牌子);

組織宣傳辦公室;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經濟建設辦公室(加掛財政所牌子);

社會事務辦公室;

農業辦公室;

計畫生育辦公室。

內設機構職能

(一)黨政辦公室(加掛人大辦公室牌子)

負責資料、計畫、統計、信訪、保密、檔案、人大日常工作和機關行政後勤管理等工作。

(二)組織宣傳辦公室

負責組織、人事、老幹部、勞動、社會保障、宣傳、文化等工作。

(三)社會事務辦公室

負責民政、教育、體育、僑務、僑聯、殘聯、工會、統戰、宗教等工作。

(四)經濟建設辦公室(加掛財政所牌子)

負責研究制訂經濟發展規劃,抓好企業發展、安全生產和內外貿工作,做好財政預算決算,組織財政收入,以及負責鎮機關、事企業單位的審計工作。同時協調稅務、工商、金融、郵政、通訊、供電、糧食、食品、供銷等財貿部門的工作。

(五)農業辦公室

負責制訂農業發展規劃,抓好農、林、牧、水、漁、“三防”、村鎮規劃與建設、環境保護、農村經營管理等工作。

(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

負責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進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七)計畫生育辦公室

負責全鎮計畫生育和衛生保健、防疫等工作。

領導分工

方樹林:黨委書記,負責鎮委全面工作;

劉書文:黨委副書記,鎮長,協助方樹林同志負責鎮委全面工作,負責鎮政府全面工作;

陸廣才:黨委副書記,協助方樹林同志處理鎮委日常工作,分管黨群、社會管理、社會穩定、政法、信訪、新農村建設和黨政辦、居委工作,兼機關總支書記;

吳曉彬: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民政、殯改、殘聯、紅十字、僑務、僑聯、電力、通訊工作;

黃泓楠: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發改、經信、科技、招商、企業、統計、消防安全、打假、體育、交通運輸、食品藥品監督工作;

陳壯凱: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紀律檢查、監察工作;

林子明:黨委委員、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國土、依法治鎮、勞動社保、農村合作醫療、便民服務中心工作; ,

江懷盛: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部、計育、衛生工作:

江銳鋒:黨委委員,分管財經、工商、物業、食品、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機關後勤管理工作;

楊桂榮:黨委委員,兼北洋村黨總支書記,分管有線站工作;

黃裕林:黨委委員,分管組織、宣傳、文化工作;

郭佩文:黨委委員、婦聯主席,分管婦聯、青團、教育工作;

陳偉生:副鎮長,分管城建、開發區、環保、旅遊工作;

陳惠群:副鎮長,分管農、林、水、電商工作;

謝俊松:分管工會、工商聯、宗教、統戰工作。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安樂村
庵後村
鰲頭村
鰲江鎮
北良村
北門社區
白塔鎮
半洋村
北河村
北溪村
北坑村
白塔村
邦莊村
北星村
白坑村
北村
祠堂村
長嶺村
赤岸村
赤步村
車田村
長灘村
赤岩村
粗坑村
赤洲村
赤二村
赤山村
長青村
東山街道
大圍村
大西村
東門社區
東郊社區
頂六村
東寨社區
大寮村
大瑤村
東倉村
東洲村
東寮村
東星村
登崗鎮
地都鎮
東光村
第四村
大嶺下村
第二村
東園鎮
大新村
大溪鎮
大鹿村
東新村
第三村
第五村
大園村
東聯社區
大同社區
大豐村
東隴鎮
大潭村
東門村
東福村
點埔村
東隴村
東埔村
典詹村
東港村
東湖社區
趙埔村
東港鎮
頂深水村
鳳林村
鳳聯村
鳳港村
鳳光村
汾水村
鳳北村
分水村
高湖村
港畔村
廣南村
港口社區
高明村
港尾村
古塘村
溝邊村
桂東村
觀音山村
關山村
關西村
官路村
古份村
厚洋村
華誠社區
何厝村
紅坡村
後寮村
湖濱社區
黃崗村
河田村
後湖村
惠城鎮
湖美村
後王村
後山村
後池村
京北社區
進賢社區
尖山村
金溪村
揭西縣
甲埔村
解放路社區
金東村
客洞村
坎頭村
葵潭鎮
爐頭村
籃兜村
龍砂村
劉畔村
龍嶺村
龍躍村
嶺仔村
隆江鎮
梅雲社區
梅雲街道
棉湖鎮
廟角村
馬南山村
南門社區
南厝村
南洋村
彭林村
中聯村
樟樹下村
周田鎮
寨一村
浦東社區
埔上村
埔尾村
坪上鎮
普寧市
群光村
岐山社區
岐寧社區
橋頭社區
錢坑鎮
前湖村
前埔村
榕華街道
榕東街道
榕城區
石洋村
石牌村
上林村
石峽村
石田村
水寨村
湯前村
潭溪村
塔兜村
湯壩村
塔頭鎮
塘邊社區
圍頭村
五新村
沃角村
西陳村
西馬街道
新陽社區
夏橋村
西關社區
下義社區
仙橋街道
巷畔社區
西頭社區
新亨鎮
下坡村
新圍村
新寮村
新市村
錫場鎮
西洋村
下壩村
新安社區
溪東村
新東村
西溪村
新風村
西塘村
象湖村
溪西鎮
西嶺村
永革社區
永安社區
玉聯村
雲路鎮
月城鎮
玉湖鎮
月山村
院前村
圓山村
月湖村
竹林村
中山街道
珠坑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