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村

白塔村隸屬安寧市青龍鎮,地處青龍鎮南邊,距青龍鎮人民政府所在地4.5公里。東鄰本市溫泉鎮官莊村委會,南鄰本市祿脿鎮安豐營村,西鄰本鎮青龍村,北鄰本鎮趙家莊。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安寧市青龍鎮,地處青龍鎮南邊,距青龍鎮人民政府所在地4.5公里,到青龍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安寧市區27公里。東鄰本市溫泉鎮官莊村委會,南鄰本市祿脿鎮安豐營村,西鄰本鎮青龍村 ,北鄰本鎮趙家莊 。轄松坪、小河口、赤龍城、白塔、羅鳴、石門、小箐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99 戶,有鄉村人口1771人,其中農業人口1721 人,勞動力1120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3人。 全村國土面積 21.57平方公里,海拔1850 米,年平均氣溫14.7℃,年降水量881.6毫米,適合種植糧食 、蔬菜、水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2086.5畝,人均耕地1.18畝,林地24675.2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45.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8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二、三產業業為主。
白塔村村莊全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86.5畝(其中:田1492.2畝,地 594.3畝),人均耕地1.18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水果等作物;擁有林地24675.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2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畝,主要種植蘋果、梨、板粟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6畝,其中養殖面積78.5畝;其他面積5392.8畝。有磷礦等礦產資源。
白塔村耕地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499戶已開通自來水,水質已達國家規定飲用水標準,全村有497戶通電,有43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7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6 %、86.8%和96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1戶(分別占總數的86.8%和80.4%)。 該村到青龍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水泥路面;村莊旁設有車站台,農民民眾出行方便,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40輛,拖拉機157輛,機車12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26.27畝,有效灌溉率為87.5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26.2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6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2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3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灶、改廁、改圈)的農戶有5 戶。全村7個自然村已實現通自來水、通電、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有線電視,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白塔村通電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75.6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7.29萬元,占總收入的25.21%;畜牧業收入246.06萬元,占總收入的15.6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914頭,肉牛142頭,肉羊209頭);漁業收入 9.78萬元,占總收入的0.62%;林業收入7.44萬元,占總收入的0.47%;第二、三產業收入345.84萬元,占總收入的21.95%;工資性收入370.45萬元,占總收入的23.51%。農民人均純收入418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二三產業勞務性收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3.93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9人(占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77人,到省外務工2人。
白塔村鴨養殖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二、三產業、種植業。2006年全村農村二、三產業實現總收入345.8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1.9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優質商品豬產業。
白塔村豬養殖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062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172人,距離青龍鎮中學4.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6人,其中小學生200人,中學生136人。 全村未建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等文化設施和民眾文藝組織。
白塔村國小教學樓

人文地理

該村委會位於青龍鎮南面,塊狀聚落。轄七個自然村。,以漢族為主。白塔村委會座落於白塔村民小組,因此而得名。該村在明、清時出了董陽等十多位進士和有名的鄉紳,從民主革命時期到新中國建設期間,湧現出了如張風儀、董加昌、李再英、劉增福、趙中慶等一批革命志士和革命者。
白塔村民居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8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白塔村自來水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田水利設施基礎條件差農業產業化程度較低;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依託烤菸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烤菸生產,提高菸葉質量;2、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作物所占比重;3、扶持發展畜牧業生產,做好養殖專業戶及養殖大戶服務工作;4、利用傳統種植技能發展具有優勢的一村一品;5、支持大工業的進入,積極發展離土不離村的勞務輸出,提高工資性收入在經濟收入中所占比重;6、積極發展二、三產業,使二、三產業逐步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至“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3940元增加到4800元。
白塔村羊養殖

揭陽行政區劃百科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上,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地處東經115°36′——116°37′39″,北緯22°53′——23°46′27″。
安樂村
庵後村
鰲頭村
鰲江鎮
北良村
北門社區
白塔鎮
半洋村
北河村
北溪村
北坑村
白塔村
邦莊村
北星村
白坑村
北村
祠堂村
長嶺村
赤岸村
赤步村
車田村
長灘村
赤岩村
粗坑村
赤洲村
赤二村
赤山村
長青村
東山街道
大圍村
大西村
東門社區
東郊社區
頂六村
東寨社區
大寮村
大瑤村
東倉村
東洲村
東寮村
東星村
登崗鎮
地都鎮
東光村
第四村
大嶺下村
第二村
東園鎮
大新村
大溪鎮
大鹿村
東新村
第三村
第五村
大園村
東聯社區
大同社區
大豐村
東隴鎮
大潭村
東門村
東福村
點埔村
東隴村
東埔村
典詹村
東港村
東湖社區
趙埔村
東港鎮
頂深水村
鳳林村
鳳聯村
鳳港村
鳳光村
汾水村
鳳北村
分水村
高湖村
港畔村
廣南村
港口社區
高明村
港尾村
古塘村
溝邊村
桂東村
觀音山村
關山村
關西村
官路村
古份村
厚洋村
華誠社區
何厝村
紅坡村
後寮村
湖濱社區
黃崗村
河田村
後湖村
惠城鎮
湖美村
後王村
後山村
後池村
京北社區
進賢社區
尖山村
金溪村
揭西縣
甲埔村
解放路社區
金東村
客洞村
坎頭村
葵潭鎮
爐頭村
籃兜村
龍砂村
劉畔村
龍嶺村
龍躍村
嶺仔村
隆江鎮
梅雲社區
梅雲街道
棉湖鎮
廟角村
馬南山村
南門社區
南厝村
南洋村
彭林村
中聯村
樟樹下村
周田鎮
寨一村
浦東社區
埔上村
埔尾村
坪上鎮
普寧市
群光村
岐山社區
岐寧社區
橋頭社區
錢坑鎮
前湖村
前埔村
榕華街道
榕東街道
榕城區
石洋村
石牌村
上林村
石峽村
石田村
水寨村
湯前村
潭溪村
塔兜村
湯壩村
塔頭鎮
塘邊社區
圍頭村
五新村
沃角村
西陳村
西馬街道
新陽社區
夏橋村
西關社區
下義社區
仙橋街道
巷畔社區
西頭社區
新亨鎮
下坡村
新圍村
新寮村
新市村
錫場鎮
西洋村
下壩村
新安社區
溪東村
新東村
西溪村
新風村
西塘村
象湖村
溪西鎮
西嶺村
永革社區
永安社區
玉聯村
雲路鎮
月城鎮
玉湖鎮
月山村
院前村
圓山村
月湖村
竹林村
中山街道
珠坑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