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號航空母艦

赤城號航空母艦

赤城號航空母艦,舊日本帝國海軍天城級重型航空母艦二號艦,該級原為戰列巡洋艦(即天城級戰列巡洋艦),計畫建造4艘,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1號天城2號艦赤城改建成航空母艦,3號艦高雄4號艦愛宕拆除,後因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造成1號艦天城號艦體發生徹底破壞,故該級只建成赤城號一艘,所以也可以稱作赤城級。赤城號活躍在太平洋戰場上,從初戰的偷襲珍珠港到最後中途島海戰被美國海軍企業號(CV-6)擊傷,鑒於堅持損管沒有意義,被山本五十六下令用魚雷擊沉,於北緯30度30分,西經178度40分,1942年6月6日凌晨4時55分沉沒,離日出還有5分鐘時間,赤城號終究沒有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基本信息

簡介

(圖)赤城號航空母艦赤城號航空母艦
赤城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原始建造目的是作為戰鬥巡洋艦,但是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下預定拆除,但因關東大地震將其原先預定改造成航空母艦的姐妹艦天城號摧毀,因此赤城號得以以航空母艦的姿態繼續建造,本艦為日本帝國海軍在信濃號以前第二大的航空母艦,並以第一機動戰隊旗艦的名號持續服役了15年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初期重要的海戰,後於中途島海戰中戰沒。

艦名由來

艦名是以關東北部的赤城山來命名。以航空母艦的身份使用山名作來源由艦名的理由(航空母艦大部分是使用飛翔的動物作為命名),將會在後續講述艦種變更的起る。日本海軍的命名慣例論參考日本艦船命名慣例。

建造歷史

赤城號航空母艦赤城號航空母艦
根據日本帝國海軍制定的“八八艦隊計畫”,赤城號最初是作為天城級戰列巡洋艦的二號艦於1920年12月6日在吳港海軍船廠開工建造,由於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1922年2月5日暫停。
1923年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日本將停建的巡洋戰艦“赤城號”改建為航空母艦。從戰列巡洋艦改為航空母艦時,主甲板以上全部重新建造,設有雙層機庫。最初“赤城”號安裝3段飛行甲板呈階梯狀分為3層,上層是起降兩用甲板,全長190米,寬30.5米,中、下兩層與雙層機庫相接可供飛機直接從機庫起飛,中層甲板供小型飛機起飛,長約15米,下甲板層較長供大型飛機起飛,長56.7米,寬23米。

上層飛行甲板前端下面是橫跨艦體兩舷的艦橋。後來實踐證實短距飛行甲板暴露出許多不足之處,而且艦橋位置太低,不利於觀察和指揮。為了消除煙囪排煙對飛機著艦造成的不良影響,鍋爐的廢氣從右舷伸向舷外並向下彎曲的煙囪排出。
赤城號完工時安裝了10門200毫米口徑火炮,用來打擊巡洋艦等水面目標,其中兩座雙聯裝炮塔並列安裝在艦橋之前的甲板上,單裝炮廓式炮組分別裝在艦體後部兩側。赤城號航空母艦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完工。標準排水量29500噸,航速31.7節。

1928年,日本帝國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曾出任“赤城”號艦長。山本以其敏銳的眼光意識到了這種搭載飛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戰艦對海戰將產生的本質影響。儘管這種思想在當時海軍中並不占主要地位,但山本確實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赤城號之中。
赤城號航空母艦在日本帝國海軍服役的前五年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並在右舷安裝了一個小型島式上層建築。由於上層甲板沒有島式建築,艦橋只能設在甲板下面,給操艦和作戰都帶來極大不便;下層甲板跑道過短,無法適應高速單翼機的起飛需要,1935年10月到1938年8月間“赤城”號在佐世保(Sasebo)海軍船廠進行了與加賀號航空母艦類似的現代化改裝。取消不實用的中下兩層飛行甲板,拆除中層飛行甲板前面的2座雙聯裝200毫米炮。上層飛行甲板改為全通式,加長加寬並進行結構加強,一直延伸至艦首並用立柱支撐。機庫向前延伸,升降機3座。考慮航空母艦編隊並行時便於各自的飛機起飛、降落,島式艦橋特別的安裝於艦體左舷,替代了原先的右舷島式上層建築,在起飛整理隊形或返航準備降落時,赤城號的飛機可以向右邊盤鏇,不會與並行艦的飛機起降發生空中交通衝突,實踐表明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由於某些原因採用左舷島式上層建築發生的事故更多,因此除了後來的飛龍號之外,世界上再沒有別的航母進行過這種嘗試。赤城號還對艦炮進行了重新調整。赤城號航空母艦改裝後滿載排水量41300噸,主機輸出功率133000馬力,最大航速31節,載機72架(最多可載91架),最多載96式戰鬥機16架,96式攻擊機51架,96式俯衝轟炸機24架。
赤城號的艦橋還比較窄小,大艦隊作戰時指揮有一定問題。而且因為艦隊指揮經常用燈光信號,航空母艦特有的低矮艦橋,暴風雨天氣時會視界不良。

技術改造

赤城號航空母艦赤城號航空母艦
由於艦載機的發展迅速,1920年代航空母艦的設計逐漸無法滿足操作要求,不能滿足後來新式飛機增加的重量和所需起飛的空間,因此1935年到1938年赤城號在佐世保海軍工廠進行現代化改裝。
經過加賀號的現代化工程後,日本海軍修正許多不成功的實驗設計。最主要的改變就是飛行甲板回歸單層設計,過去浪費掉的艦體前段空間擴建給封閉式機庫使用,讓航艦載機數量大增,而飛行甲板則延伸至艦艏用立柱支撐,並增裝第三座飛機升降機與艦島。並考慮航空母艦編隊並行時便於各自的飛機起飛、降落,特別的安裝於艦體左舷。原用意是讓赤城號的飛機可以向右邊盤鏇,不會與並排同行艦的飛機起降發生空中交通衝突,然而實踐後表明左舷艦橋結構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由於艦橋位置只比設定於右舷的煙囪稍微後方,進而產生氣流的問題,最後導致左舷島式上層建築所發生的事故反而更多,之後日本航空母艦除了基於相同考慮設計的飛龍號航空母艦以外,艦橋都設定於右煙囪的前方。

因為預算限制,因此艦用火炮未像加賀號一般將十連式高射炮更換成為新型的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且未增設大量的九六式高射機炮,因此在偷襲珍珠港時赤城的防空火力是六艘航艦中最弱的一艘。而原本在艦艏兩側的20cm聯裝艦炮則遭到拆除,只保留艦體後部兩舷側水線附近的6門單裝艦炮,雖然本艦擁有跟重巡洋艦等級的艦炮,但並沒有在實戰中使用過。
機庫為三層,搭載量僅次於加賀,但是航速比後者快3節。不過,近代化改造讓赤城號增加了噸位,輪機並未像加賀號全面更換新型高壓鍋爐的計畫,只是將既有動力設施改造為純重油鍋爐;雖然出力略為增加,卻無法抵銷增加重量,所以在海試時改裝後的赤城號極速只剩31.2節。

歷代艦長

梅津良太郎大佐(1925年12月1日就任)艤裝員長
小林省三郎 大佐(1927年12月1日就任)
山本五十六 大佐(1928年12月10日就任)
小林省三郎 大佐(1929年10月8日就任)再任
北川清 大佐(1929年11月1日就任)
原五郎 大佐(1930年10月26日就任)
和田秀穗 大佐(1930年12月1日就任)
大西次郎 大佐(1931年8月28日就任)
柴山昌生 大佐(1931年12月1日就任)
近藤英次郎 大佐(1932年12月1日就任)
冢原二四三 大佐(1933年10月20日就任)
堀江六郎 大佐(1934年11月1日就任)
松永壽雄 大佐(1935年11月15日就任)
寺田幸吉 大佐(1936年12月1日就任)
茂泉慎一 大佐(1937年8月27日就任)
水野準一 大佐(1937年12月1日就任)
寺岡謹平 大佐(1938年11月15日就任)
草鹿龍之介 大佐(1939年11月15日就任)
伊藤皎 大佐(1940年10月15日就任)
長谷川喜一 大佐(1941年3月25日就任)
青木泰二郎 大佐(1942年4月25日就任)

作戰經歷

赤城號航空母艦赤城號航空母艦
由於一·二八事變與淞滬會戰時赤城號都在進行維修與改裝工程,因此赤城號經歷的第一場實戰為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出任第一機動部隊的旗艦由南雲忠一中將坐鎮指揮,並且其由淵田美津雄中校所率領的航空戰隊創下擊沉五艘戰列艦的紀錄。隨後“赤城”作為日本第一航空艦隊旗艦參與太平洋戰爭,率領日本航空艦隊向西掃蕩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在拉寶爾攻略戰、達爾文空襲、印度洋海戰中屢戰屢勝,並在錫蘭外海16投16中,打出了日本海軍航空兵艦載俯衝轟炸機的最高紀錄,創下無敵機動部隊的名聲。

赤城號航空母艦作為日本海軍的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艦,赤城號上有日本海軍最優秀的飛行員。1940年,日、美關係日趨緊張,美國太平洋艦隊移師珍珠港。1941年初,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的襲擊珍珠港的計畫,為此各航空隊進行了嚴格的訓練。山本五十六的政策是訓練中的傷亡與實戰中的傷亡同樣對待。致使赤城號以及第一航空戰隊的飛行員在參戰前轟炸的命中率可達到80%的水平。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早晨,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偷襲珍珠港的元兇是日軍航空母艦。由南雲中將率領的由6艘航母組成的日本航空母艦編隊在12月6日到達了預定海域。南雲中將的旗艦就是“赤城”號,南雲中將就在他的旗艦“赤城”號指揮室里下達了攻擊命令。“赤城”號桅桿上升起了Z字旗,6艘航母同時拉響了戰鬥警報,這支日軍航母編隊進入了戰鬥狀態。

6時15分,南雲中將命令第一攻擊波出動。由空中指揮官淵田中佐直接指揮的49架水平轟炸機首先從“赤城”號航母起飛,接著共有183架戰鬥機、轟炸機、魚雷攻擊機分別從6艘日本航母上起飛,編隊完畢後直撲珍珠港。

在黑壓壓一片機群中,飛在最前面的是淵田中佐座機,其身後是由49架水平轟炸機、40架魚雷攻擊機、51架俯衝轟炸機、43架零式戰鬥機組成的第一攻擊波編隊機群。7時40分,日軍第一攻擊波編隊機群飛到了珍珠港上空,淵田中佐在座機里用望遠鏡看見了停泊在港內的美國軍艦,他喜出望外,美國艦隊毫無準備。淵田中佐用信號槍向艙外打了一發信號彈。

偷襲珍珠港的戰鬥開始了!俯衝轟炸機馬上拉開距離,對著珍珠港內的機場、航空站進行俯衝投彈。美軍機場、機場上停著的戰機,瞬間被摧毀。接著,第一攻擊波編隊機群中的水平轟炸機、魚雷攻擊機對停泊在珍珠港內的戰列艦和其他軍艦進行狂轟濫炸。日軍的零式戰鬥機由於沒有空中作戰對象,開始對美軍地面目標進行瘋狂掃射。

第一攻擊波結束後,又進行了第二攻擊波的攻擊。日本航母編隊第二攻擊波的171架也是從6艘日本航母上起飛的,第二攻擊波的攻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使得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滅,太平洋戰爭的戰火由此燃燒起。

中途島海戰

1942年6月5日中途島海戰中,“赤城”亦作為第一機動部隊旗艦的身分參戰。上午10時20分,遭美國海軍3架SBD式俯衝轟炸機(來自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CV-6轟炸機分隊)投下其中2枚炸彈的打擊,一枚命中了中部升降機附近並貫穿飛行甲板於機庫引爆;另一枚則是近矢彈,擦過艦艉後方甲板並破壞了舵機。當時機庫內正在進行艦上攻擊機的加油與將陸用炸彈改換裝攻艦炸彈的掛彈作業,炸彈帶來的連鎖爆炸使得艦上火災一發不可收拾,但是火災並未延燒到赤城的下部結構,因此火災於中午12點一度已被控制,由於航空汽油著火,赤城號上的狀況持續惡化。

6月5日晚上7點20分,赤城艦長下達全體撤艦命令,全員離艦後赤城號仍然浮在海面上,但由於赤城當時已經失去動力,加上蒼龍與飛龍也遭到美軍艦載機的攻擊重創,考慮到大型船艦的拖曳可能會招來更多空襲甚至被敵方給擄獲,因此1942年6月6日凌晨2點55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下達終止中途島作戰命令,並要求赤城自沉處分。自沉任務交由日軍驅逐艦隊執行,分別為“荻風號”、“野分號”、“嵐號”、“舞風號”,4艘驅逐艦發射了4枚魚雷並成功命中3枚,赤城號最後沉沒地點於北緯30度30分、西經178度40分。中途島戰役後艦上成員總計戰死者士官8名、下士官兵213名,艦載機部隊戰死7名。1942年9月25日日本海軍對赤城號航空母艦除籍。

數據參數

該艦主要性能數據為:(建成時)
排水量:26,900噸(基準),34,364噸(公試)
長×寬×吃水:261.2m×29.0m×8.1m
飛行甲板尺寸(長×寬):190.2m×30.5m
動力:口號艦本式專燒鍋爐11座,口號艦本式混燒鍋爐8座,技本式蒸汽輪機8台,4軸推進131,200hp
航速:32.1節
續航力:8,000海里/14節
火力:200毫米雙聯裝艦炮2座,200毫米單管艦炮6座,120毫米雙聯裝高射炮6座
艦載機:艦戰16架,艦攻28架,艦上偵察機16架
艦員:1,297人[10]
赤城(あかぎ)
建造地:日本吳工廠
動工:1911年12月6日下水:1916年4月22日
服役:1927年3月27日沉沒:1942年6月6日雷擊處分
除籍:1942年9月25日

世界航母大全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日向號航空母艦
印度維拉特號航空母艦
海鷹號航空母艦
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
無敵號航空母艦
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
蘭利號航空母艦
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
翔鶴級航空母艦
赤城號航空母艦
明斯克號航空母艦
美國喬治·布希號航空母艦
美國號航空母艦
里根號航空母艦
義大利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
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

小鷹級航空母艦
華盛頓號航空母艦
巴西聖保羅號航空母艦
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
新羅西斯克號航空母艦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
暴怒號航空母艦
凱沃爾號航空母艦
阿斯圖里斯親王航空母艦
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加賀號航空母艦
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小鷹號航空母艦
企業號航空母艦
胡安·卡洛斯一世航空母艦
尼米茲航空母艦
加里波第級航空母艦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
義大利凱沃爾號航空母艦
阿根廷5月25日號航空
韓國獨島號航空母艦
戈爾什科夫航空母艦
光輝號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加富爾伯爵號航空母艦
企業級航空母艦
戴高樂級航空母艦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甘迺迪航空母艦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
卓越航空母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杜魯門航空母艦
斯坦尼斯航空母艦
基輔級航空母艦

星座號航空母艦
基輔號航空母艦
泰國皇家公主號航空母艦
美國林肯號航空母艦
福煦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
鳳翔號航空母艦
瓦良格號航母
光輝級航空母艦
克萊蒙梭級航空母艦
泰國差克呂·納努貝特號
克萊蒙梭航空母艦
戴高樂航空母艦
獨立號航空母艦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威斯康星航空母艦
無敵級航空母艦

太平洋海戰著名戰艦

1941年至1945年就在遼闊無垠的西太平洋上,發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血戰——太平洋戰爭。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之一。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其中尤以數次海上交鋒所產生的歷史意義為甚。
赤城號航空母艦| 加賀號航空母艦| 蒼龍號航空母艦| 鳳翔號航空母艦 | 龍驤號航空母艦| 瑞鶴號航空母艦 | 翔鶴號航空母艦| 武藏號戰列艦|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 列剋星頓號航空母艦| 富蘭克林號航空母艦| 邦克山號航空母艦 | 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 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 | 內華達號戰列艦| 南達科他號戰列艦| 田納西號戰列艦 | 西維吉尼亞號戰列艦 | 密蘇里號戰列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