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西湖

浙江杭州西湖

浙江杭州西湖--東靠杭州市區,其餘三面環山,面積約6.5平方公里,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周近15公里。

西湖東靠杭州市區,其餘三面環山,面積約6.5平方公里, 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周近15公里。。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蘇堤、白堤縱橫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堤、三島、八湖”的基本格局,西湖平均水深2.16米,水體容量約為1417萬立方米。
西湖不僅擅山水之勝,還與歷史上的歷代文豪、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等眾多人物緊密相連,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此外,西湖周邊的古代建築、石窟造像、碑刻,詩詞歌賦等都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一、西湖的遠古地質演變過程

西湖最早稱武林水。最早據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一般認為,武林山即今靈隱天竺一帶群山的總稱,而發源於這一帶的南澗,北澗等山澗匯合為金沙澗,東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之名是最早見於記載的西湖的名字。 後又有錢水、錢唐湖、明聖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灩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只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並見諸於文獻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縣南江側,有明聖湖,父老傳言,湖有金牛,古見之,神化不測,湖取名焉”。此時衍生出西湖較早的另外兩個古稱:明聖湖和金牛湖。
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檔案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
關於西湖生成的原因,古代有關書籍記載都較簡略。明代《西湖遊覽志》卷一載:“西湖三面環山,溪谷縷注,下有淵泉百道,瀦而為湖。”近代學者從地形、地質、沉積及水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考證,其中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西湖是由海灣逐漸演變而生的一個潟湖
潟湖(舊稱瀉湖),海岸帶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帶泥沙的橫向運動常可形成離岸壩與潟湖地貌組合。當波浪向岸運動,泥沙平行於海岸堆積,形成高出海水面的離岸壩,壩體將海水分割,內側便形成半封閉或封閉式的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沖開堤壩,形成潮汐通道。漲潮流帶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內側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積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積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質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質夾砂礫石物質組成,往往有黑色有機質粘土與貝殼碎屑等沉積物。
1920年年,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地形後發表了《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其稱:“西湖原是錢塘江左邊的一個小小灣兒,後來由於錢塘江泥沙沉澱下來,慢慢地把灣口塞住,變成一個潟湖。”竺可楨還從沉積率推斷,西湖開始形成年代距今一萬二千年前。竺氏認為西湖形成之初,面積要比現在大,後由於三面山區中的溪流注入,所挾沙逐漸填充西湖,湖面隨之逐漸縮小,倘若沒有歷代的不斷疏浚,西湖恐怕早已湮廢。

1924年,地質學者章鴻釗發表《杭州西湖成因一解》,對竺氏的觀點又進行了補充:西湖之成,其始以潮力所向而積成湖堤,其繼以海灘變遷而維持湖面,二者為形成西湖之重要條件。
但是,潟湖說在現代科學考察中受到了懷疑。1950年以後,地質部門對西湖湖中三島和湖濱公園地質鑽孔取樣分析,認為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晚侏羅紀時,以今湖濱公園一帶為中心,曾發生過一次強烈的火山爆發,寶石山和西湖湖底(大部分)堆積下大量火山岩塊,由此,曾出現火山口陷落,造成馬蹄形核心低洼積水,即西湖雛型。1979年,地質工作者對湖濱鑽孔採取的岩樣作微體古生物分析後著文認為,根據不同化石的組合,西湖的形成過程可劃分為早期潟湖、中期海灣、晚期潟湖三個階段,隨著錢塘潮涌浪形成的沙坎堆積而最終形成了現在格局的西湖。 
農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沿海一帶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助長了潮勢,受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影響。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象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湧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涌,而下瀉的泥沙也在這一地帶堆積,把錢塘江江床抬高, 西湖終於完全封閉,水體逐漸淡化,形成現在的西湖。
西湖周圍的群山,屬於天目山余脈。根據岩性差別和山勢高低,可分為內、外兩圈。外圈有北高峰天馬山天竺山五雲山等,屬高丘陵地形,山體主要由志留、泥盆紀岩屑砂岩、石英砂岩構成,岩性較堅硬,不易風化侵蝕。峰巒挺秀,溪澗縱橫,流水清洌,是西湖泉水最多地帶。內圈有飛來峰南高峰玉皇山鳳凰山吳山等,山勢較低,屬低丘陵地形。山體均為向斜山地,主要由石炭、二迭紀石灰岩構成,易受水流溶蝕,形成了煙霞、水樂、石屋、紫來、紫雲等溶洞。內圈的群山,除岩溶丘陵外,還有橫亘西湖北緣的葛嶺、寶石山,由火山碎屑岩組成,海拔在百米左右。寶石山地貌氣勢磅礴,石峽陡立壯觀,絕壁通幽,赭色寶石(碧玉)嵌入岩中。

二、近代人為因素著意點綴

1.秦漢-唐代

2000多年前,西湖還是錢塘江的一部分,由於泥沙的淤積,在西湖南北兩山——吳山和寶石山山麓逐漸形成沙嘴,此後兩沙嘴逐漸靠攏,最終毗連在一起成為沙洲,在沙洲西側形成了一個內湖,即為西湖,此時大約為我國的秦漢時期
張岱西湖夢尋》記載:“大石佛寺,考舊史,秦始皇東遊入海,纜舟於此石上。”此處所言大石佛寺,即位於西湖北側的寶石山下,目前尚有“秦始皇纜舟石”之景,可以證明當時是和江海直通的。
自從隋朝大業六年(610年)開鑿江南運河,與北運河相接,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構成杭州的便捷交通,促進經濟發展,杭州的旅遊活動也開始興起。
唐代,西湖面積約有10.8平方公里,比現在湖面面積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腳下,東北面延伸到武林門一帶。香客可泛舟至山腳下再步行上山拜佛。由於當時未修水利,遇到大雨天氣,湖水就四處泛濫,如果久旱不雨,西湖又乾涸見底。
建中二年九月(781年),李泌調任杭州刺史。為了解決飲用淡水的問題,他創造性地採用引水入城的方法。即在人口稠密的錢塘門涌金門一帶開鑿六井,採用"開陰竇"(即埋設瓦管、竹筒)的方法,將西湖水引入城內。六井現已大都湮沒,僅相國井遺址在解放路井亭橋西。其餘五井是:西井(原在相國井之西),方井(俗稱四眼井),金牛井(原在西井西北),白龜井(原在龍翔橋西),小方井(俗稱六眼井,原在錢塘門內,即今小車橋一帶)。
西湖大格局形成的第一階段:
長慶二年十月(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間,白氏興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築堤壩水閘,增加湖水容量,解決了錢塘(杭州)至鹽官(海寧)間農田的灌溉問題。人們往往誤認為西湖上的白堤為唐代白居易所修,其實白居易主持修築的堤壩,在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稱為白公堤,並非現在的白堤。他在錢塘門外修堤,建石涵閘,把湖水貯蓄起來,還書寫《錢塘湖閘記》刻於石碑,寫明堤壩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護堤壩的方法。
如今白公堤遺址早已漫漶無存,但是杭州人卻將西湖上的白堤(當時稱“白沙堤”)作為憑吊白居易的古蹟。白居易不僅留下了惠及後世的水利工程,還創作了大量有關西湖的詩詞。最為著名的作品有《錢塘湖春行》、《春題湖上》和《憶江南》。

2.五代-宋代

歷史上對西湖影響最大的,是杭州發展史上極其顯赫的吳越國和南宋時期。西湖的全面開發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兩朝。
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907-960年),以杭州為都城,促進與沿海各地的交通,與日本朝鮮等國通商貿易。同時,由於吳越國歷代國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圍興建大量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擴建靈隱寺,創建昭慶寺淨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韜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白塔,一時有佛國之稱。靈隱寺、天竺等寺院和錢塘江觀潮是當時的遊覽勝地。由於西湖的地質原因,淤泥堆積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維護工作,因此吳越國王錢鏐於寶正二年(927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確保了西湖水體的存在。
西湖大格局形成的第二階段:
北宋後期,著名詩人蘇軾對西湖治理做出了極大貢獻。從五代至北宋後期,西湖長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據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1090),蘇軾上《乞開杭州西湖狀》於宋哲宗,斷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同年四月,動員20萬民工疏浚西湖,並用挖出來的葑草和淤泥,堆築起自南至北橫貫湖面2.8公里的長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橋,自此西湖水面分東西兩部,而南北兩山始以溝通。後人為紀念他,將這條長堤稱為“蘇堤”。
相傳杭州名菜“東坡肉”,就是蘇東坡犒賞疏浚民工的美食。與白居易一樣,大詩人蘇軾也在杭州留下了眾多詩篇,其中最有名的有《飲湖上初晴後雨》、《望湖樓醉書》。
1127年,南宋定都臨安後,杭州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經濟繁榮,杭州進入了發展的鼎盛時期。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臨安風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西有湖光可愛,東有江潮堪觀,皆絕景也。”杭州的旅遊者,每年除香客外,又增加了各國的使臣、商賈、僧侶,赴京趕考的學子,國內來杭貿易的商人。西湖的風景名勝開始廣為人知。當時,西湖泛舟遊覽極為興盛,據古籍記載,“湖中大小船隻不下數百舫”,“皆精巧創造,雕欄畫拱,行如平地。”南宋詩人林升在詩《題臨安邸》對當時的盛況做了生動的描繪。另外,詩人楊萬里也曾作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盛讚西湖美景。

3.元代-清代

元代,西湖依然是歌舞昇平的“銷金鍋”。據《元史》卷23記,在至大二年(1309年),“江浙杭州驛,半歲之間,使人過者千二百餘, 有桑兀、寶合丁等進獅、豹、鴉、鶻,留二十有七日,人畜食肉千三百餘斤。”。西域和西歐各國的商人、旅行家,來杭州遊覽的增多。最為聞名的有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他在遊記中稱讚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元代後期,繼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錢塘十景”,遊覽範圍比宋代有所擴大。元世祖至元期間,曾一度疏浚西湖,作放生池,部分湖面又逐漸葑積成桑田。但到了元朝後期,西湖疏於治理,富豪貴族沿湖圍田,使西湖日漸荒蕪,湖面大部分被淤為茭田荷盪。
西湖大格局形成的第三階段:
直到明代宣德、正統年間(1426年-1449年),杭州開始恢復繁榮,地方官也才開始關注西湖。弘治十六年,知州楊孟瑛衝破來自豪富們的巨大阻力,在巡按御史車粱支持下,奏請疏浚西湖,由工部撥款。據明《西湖遊覽志》卷一載:“是年二月興工,……為傭一百五十二日,為夫六百七十萬,為直銀二萬三千六百零七兩,拆毀田盪三千四百八十一畝……,自是西湖始復唐宋之舊。”疏浚工程使蘇堤以西至洪春橋、茅家埠一帶盡為水面,疏浚挖出的葑泥,除加寬蘇堤外,在里湖西部堆築長堤,後人稱楊公堤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錢塘縣令聶心湯在湖中的小瀛州放生池外自南而西堆築環形長堤,形成的獨特景觀。“湖中島、島中湖”三十九年,楊萬里繼築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規制盡善。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謂之三潭。
清代,因康熙、乾隆兩皇帝多次南巡到杭州,促進西湖的整治和建設。康熙五次到杭州遊覽,並為南宋時形成的“西湖十景”題字,地方官為題字建亭立碑,使“雙峰插雲”、“平湖秋月”等未定點的景目,有了固定的觀賞位置。雍正年間,還推出“西湖十八景”,使杭州的遊覽範圍進一步拓展。乾隆六次到杭州遊覽,又為“西湖十景”題詩勒石;又題書“龍井八景”,使偏僻山區的龍井風景為遊人注目。乾隆年間,杭州人翟灝、翟瀚兄弟合著《湖山便覽》一書,記載西湖遊覽景點增加到1016處,為杭州最早的導遊書籍。
明清兩代,西湖又經歷了幾次疏浚,挖出的湖泥堆起了湖中的湖心亭、小瀛洲兩個島嶼。
雍正年間,西湖面積尚有7.54平方公里,但葑灘20多公頃,經過大規模的疏浚後,面積廣及現在的西山路以西至洪春橋、茅家埠、烏龜潭、赤山埠一帶。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撫李衛用銀四萬二千七百四十二兩,開浚西湖湖道,在金沙港、赤山埠、丁家山、茅家埠築石堰各一座,用以蓄泄沙水入湖。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顏檢奏浚西湖興修水利,後由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用疏浚挖出的泥土堆築土墩(即阮公墩)。至此,現代西湖的輪廓已經形成。同治三年(1864年),創立西湖浚湖局,委錢塘丁丙主事。

4.民國至20世紀末

自清末至民國時期,滬杭、杭甬、浙贛等鐵路線以及杭州至上海南京寧波等地的公路相繼建成,便利的交通條件促進了杭州旅遊的發展。除傳統的香客外,上海、南京等地遊客以及歐美、日本等國的遊客也日漸增多。《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紀念特刊》記載,民國19-25年(1930-1936年)外地人到訪杭州累計為32,845人。
民國時期杭州旅遊資源日益豐富,西湖景點和文物古蹟不斷增多。政府將孤山的清代行宮中的御花圓闢為公園,民國16年,改稱中山公園,公園左側闢為浙江忠烈祠,祀浙軍攻克金陵陣亡將士,還在西泠橋附近建徐錫麟秋瑾烈士墓。民國6年,修建了靈隱寺的大悲閣,數次翻修岳王廟、岳墳。民國12-20年間,修建黃龍洞。民國12-13年,修整傾廢的錢王祠,並構築園林。民國22年,修護已傾斜的保俶塔。
民國時期,杭州的公園建設始於湖濱公園。1912年浙江軍政府拆除錢塘門至涌金門城牆和旗營城垣,沿湖築湖濱路,離湖20米處設欄,廣種花木,稱湖濱公園。長約一里的湖濱公園共分為一至五公園。1930年春,杭州市政府在長生路之北至錢塘門頭,用浚湖之泥填為平地,約21畝余,闢為六公園。1828-1933年,浙江省政府分別在第三公園碼頭、第二公園碼頭和第五公園碼頭建立“陳英士像”、“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和“八十八師淞滬戰役陣亡將士紀念碑”。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時40分,雷峰塔塔基因長期遭盜挖,導致矗立近千年的古塔轟然倒塌,驚動社會輿論。魯迅為此還特地撰文《論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論雷峰塔的倒掉》,對這一事件發表評論。雷峰塔的倒塌,也使得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不復存在。
1929年6月6日-10月20日,浙江省政府舉辦首屆西湖博覽會,參觀人數總計達2千餘萬人次。西湖博覽會會址設在斷橋、孤山、岳王廟、北山等沿湖地區。博覽會旨在提倡國貨,獎勵實業,前來參觀的除有全國一千多個代表團外,還有美國、日本、英國、印尼等國的參觀團,為民國時期杭州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盛會。5.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杭州為全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之一。杭州市政府對西湖山區實行封山育林,植樹綠化,對西湖進行全面疏浚。在西湖風景區,開闢植物園、花圃,興建花港觀魚、柳浪聞鶯公園,改建玉泉觀魚、涌金公園,整修靈隱寺、淨慈寺、岳廟、三潭印月、湖心亭等風景點,修築環湖西路(西山路)、龍井路、九溪路。“文化大革命”後,來西湖旅遊人數迅速增加,1978年接待外賓、港澳同胞總計5.3萬人次,國內遊客約有600萬人次。
中國各地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36個之多,一般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由於其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風景名勝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湖被評選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85年)和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6年)。此外,1979年中國發行的外匯兌換券壹圓券,以及2004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壹圓紙幣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圖案,更說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國風景名勝中的地位。
1983年5月,國務院明確杭州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1984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指出:“把杭州建設成為我國東南部的旅遊中心和國際上第一流的風景旅遊城市”。此後,杭州政府修復靈隱寺、天竺寺、淨慈寺、岳廟、大成殿和“西湖十景”碑亭等古蹟,擴建虎跑等名勝,新建曲院風荷等公園,開闢“靈峰探梅”景點,在黃龍洞、阮公墩創辦仿古遊樂活動,還辦起夜花園、音樂夜市等夜遊活動。
西湖大格局繁榮的第四階段:
1949年時,西湖污泥淤塞,湖水平均深度僅0.55米,蓄水量僅400餘萬立方米。湖底水草遍生,大型遊船只能循航道行駛。1950年,國家把治理西湖列入國家投資計畫。1951年,杭州市啟動疏浚西湖工程,再次全面疏浚治理西湖,至1954年,工程已全部實行機械化操作。本次浚湖工程於1959年浚工,湖水深度平均達到1.808米,最深處2.6米,西湖蓄水量增加到1027.19萬立方米。挖出的淤泥填平昭慶寺、清波公園等環繞西湖的田盪、窪地18處。此後,由於湖床泥土沖刷和沉積物的積累,湖水深度又降為1.47米。1976年,國家撥專款200萬元,開始第二次疏浚西湖。1980年後,湖水深度又上升為1.5米。除了疏浚工程,杭州市政府還對西湖湖墈進行了全面整修,完工後總長度達29,800米,為西湖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駁墈。結合駁墈還整修或新建湖濱公園、中山公園、岳墳、蘇堤兩側等供遊船停靠的大小埠頭10餘處。
西湖引水工程於1985年2月1日正式動工。引水工程從錢塘江閘口段新建取水泵一座,日取水能力為30萬立方米,相當於西湖總貯量的三十三分之一。引水後,西湖水體透明度提高5至7厘米。環湖污水截流工程於1978年開始籌建,1981年建成,分南、西、北三線,埋設污水管道17多公里,建污水泵站10座。 由於兼具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人文底蘊,杭州西湖在1982年被評選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在1985年入選中國十大風景名勝。
2000年,時隔71年後,西湖博覽會再度在西子湖畔舉行。新西湖博覽會於10月20日至11月10日舉行,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4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1.2億人民幣,大大提高了杭州西湖在國內和國際的知名度。此後,西湖博覽會確定為杭州一年一度的大型會議展覽活動。
西湖大格局南線整合工程完善的第五階段
進入二十一世紀,數項整治西湖環境的大型工程被啟動。首先是“西湖南線整合工程”。2002年2月至10月,杭州對西湖南線的四大公園(柳浪聞鶯、老年公園、少年公園、長橋公園)進行整合。共拆除圍欄2.25公里,拆除建築6.57萬平方米,開挖水系2.60萬平方米,新種喬木8000株,草坪和地被植物4.5萬平方米。
四大公園均實現二十四小時免費開放,同年10月25日,在78年前倒塌的雷峰塔舊址上,71.7米高的新雷峰塔建成竣工。從此,雷峰塔與保俶塔“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的美景重現西湖,缺失了近80年的西湖十景自此成為完整的全景。

西湖大格局三大綜合保護工程建立的第六階段:
2002年底,杭州市政府啟動“西湖西進工程”(即楊公堤景區)、新湖濱景區和梅家塢茶文化村等三大綜合整治保護工程。在楊公堤景區建設中,主要恢復了茅家埠、烏龜潭等總計70公頃的水面面積,並與西里湖互相溝通,改善和復原了周邊的生態濕地
目前,西湖水面已由原先的5.6平方公里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上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新湖濱景區包括從斷橋起,沿白沙路、聖塘閘、環城西路、湖濱路至二公園的沿湖地帶,工程將湖濱機動車通道移入地下隧道,路面改造成為綜合性休閒購物步行街。梅家塢地處西湖風景區腹地,為西湖龍井茶的重要產地,通過本次整治,景區恢復了茶文化和農家旅遊的風格。
2003年,歷時四年的西湖疏浚工程完成,共疏浚346.9萬立方米,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加深到2.27米,水體能見度明顯提高,水體容量由934萬立方米增至1429萬立方米。
2004年國慶節起,杭州花圃、曲院風荷、花港觀魚公園免費向遊客和市民開放。加上2002年開放的南線四大公園,西湖沿線成了開放式大公園。

三、現代的西湖的水文特徵:

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軾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形態為近於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白堤,蘇堤等多個人工堤分割為八個子湖區,子湖區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形成各湖區水質差異的特點。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
西湖的底質是由含有機質特別高的湖沼沉積而成,屬於粉砂質粘土及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為泥炭層及沼澤土層,最下層為基底粉石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
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平方公里,湖中島嶼面積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泥濘最深處有5米,所以在西湖水面遊玩要穿著救生衣物。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了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西湖多處水域處於富養化狀態,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份, 28.6℃;最低3月份,4.0℃;基本無湖冰,但在2007年至2008年冬季時期,就有深層結冰,厚達20厘米;
西湖的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 固有野生雜魚;(2). 錢塘江流帶入魚類;(3). 人工引進馴化的養殖魚種。養殖魚類現在已經成為優勢魚種。西湖里還有一定量的烏龜、甲魚,多是放生者投放的。

四、豐富多樣的觀賞植物

西湖不僅有著獨特的山水名勝,也有著豐富多樣的植物資源。一年四季,西湖及周邊群山中的植物花卉交替綻放飄香,不僅豐富了西湖的植物景觀,也大大改善了杭州的環境質量。
1.桃花——西湖沿岸、蘇堤、白堤等處,遍植柳樹和桃樹,形成了“一株楊柳一株桃”的代表性景觀,另外夾種玉蘭、櫻花、芙蓉、木樨等多種觀賞性植物。杭州桃花的花期一般為2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
2.荷花——杭州地名中有荷花池頭、荷花塘弄,傳統食品有荷花糕,蕭山跨湖橋遺址中曾出土蓮子化石,至少在唐代之前就有人工種植荷花,宋代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更是讓西湖荷花名滿天下。目前西湖湖面上共有荷花14塊區域、130畝,大部分處在北里湖與岳湖間。根據常年統計,6月初西湖荷花開始綻放,6月底進入盛花期,一直綻放送香到8月底9月初。

3.桂花——作為杭州市花,桂花是杭州的代表性植物之一。詩人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尋桂子”說明早在唐代,桂花就在杭州出現。桂樹被大量種植在西湖沿岸各大公園,尤其以新西湖十景的“滿隴桂雨”和杭州植物園最負盛名。桂花可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種,以金桂、銀桂為佳。每年中秋前後,丹桂飄香,成為杭州旅遊觀光的一大亮點。桂花除供觀賞外,還具有食用價值。金桂、銀桂香氣濃郁,是加工調味品的天然原料。醃製過的桂花和白糖拌在一起,即成了杭州傳統食品之一的糖桂花。西湖桂花的花期一般從9月上旬開始,到11月初結束。
4.梅花——宋代在孤山隱居的“梅妻鶴子”林逋,留下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絕唱,也為西湖梅花增添了濃厚的人文積澱。靈峰、孤山和西溪是古來杭州賞梅的三大勝地。每年1月底至2月中旬的春節期間為梅花的開花期。
5.鬱金香——杭州太子灣公園於1992年左右引進了荷蘭的幾乎全部鬱金香品種,並持續舉辦鬱金香花展,成為西湖邊一大新景觀。一般鬱金香賞花時間為3月中旬至4月末。

五、動物

由於杭州市政府對於西湖的環境保護日益重視,西湖周邊的生態環境也逐漸改善。在西湖中可以經常發現西湖野鴨、翠鳥、野兔,錦鯉魚等動物出現。另外在西湖沿岸的樹木中,松鼠也成為遊客們關注的對象之一。
西湖景區有山林面積5萬多畝,歷來就有野豬。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封山育林並嚴禁狩獵,生態環境逐漸恢復,野豬種群數量逐年遞增,豺狼虎豹等野豬的天敵至今沒有發現,導致野豬毫無顧忌地增長。這幾年到了秋冬季,都會有覓食的野豬在西湖周邊出沒。
西湖的巡山隊員,幾乎每年都能看到野豬,以前少點,是因為那時西湖景區裡有人狩獵,後來槍枝管緊了,西湖山林成了禁獵區,野豬就慢慢多起來,最近幾年更是看得多了。野豬多地方有:龍門山、吉慶山、上天竺、天竺山、韜光等地,最大只有300多斤。秋季有單獨出來的,也有一家子出來的,一公一母兩隻大的,帶著一幫小野豬。最近幾年野豬為什麼頻頻下山,甚至跑到人比較多的南北高峰地帶呢?巡山隊員認為:那是冬天快到了,野豬需要多吃點東西儲備能量越冬,現在西湖山林不但禁獵,也禁止種植地瓜、玉米等農作物,光靠山林里的漿果,野豬肯定不夠吃了。
看到野豬,趕緊悄悄開溜,這是躲避野豬最好的辦法;要是野豬進攻,那只有上樹一著了,選擇高大的樹木,爬上去,打個報警電話,等待救援。不過,一般只要不惹它們,野豬是不會來主動攻擊人。但來西湖遊玩時也注意,到邊遠地帶遊覽時,要結成團伙去,不要單獨去探險。

六、秀美的自然景觀蘊涵著豐富的人文因素

中唐以後,在西湖景區建設得到持續發展的同時,人們也開始將自己的人文理念,融進了景區的營造和欣賞中。 而兩次在杭州任職的蘇東坡,則更是將儒家的人文理念,貫徹在他對西湖的整治和建構中。西湖的文化品位大大提高,蘇東坡對西湖的人文理念也在後來的西湖景區營造者中得到遵循和發揚。
南宋時,臨安(今杭州)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湖景區的建設突飛猛進,實際上,西湖已經成為儒家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被構築為充溢著中庸、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空間。 可以說,在兩宋,西湖的核心人文價值已經確立。所以此時,一些詩人、畫家在他們的詩作畫作中,將西湖客觀的景象和自己的人文感覺糅合在一起表現出來,就順理成章了。
西湖不僅山水秀美,林壑幽深,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蹟,以及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景物、人文、歷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她特有神韻的景觀現象。“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蘇堤兩邊水波瀲灩,遊船點點。遠處是天色空濛,青山滴翠,雜樹升煙。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僅是春天繁花絢爛,更有夏日裡蓮碧接天,秋夜中月印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梅。還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台。即便是同一景色也節氣的變化具有不同的特色。一年有四季,一季有六節,六節上中下,七十二變化。無論你何時來到這裡,都會領略到她不同的風韻。
〈西湖〉
---- 張岱

追想西湖始,何緣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評。
冶艷山川合,風姿煙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煙光里,蒼茫不可尋。吾鄉爭道上,此地說湖心。
潑墨米顛畫,移情伯子琴。南華秋水意,千古有人欽。
到岸人心去,月來不看湖,漁燈隔水見,堤樹帶煙熇。
真意言詞盡,淡妝脂粉無。問誰能領略,此際有髯蘇。一山(孤山)

孤山:
孤山位於北側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積約0.22平方公里,為棲霞嶺的支脈,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南宋鹹淳《臨安志》卷二十三:“一嶼聳立,旁無聯附,為湖山勝絕處。”今山上林木蔥蔚,多歷代人文古蹟留存。孤山東西分別以白堤和西泠橋與湖岸相連,且島上名勝古蹟甚多,因此杭州人將“孤山不孤”,與“斷橋不斷”、“長橋不長”並稱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觀包括中山公園、浙江省博物館文瀾閣、西泠印社、放鶴亭秋瑾墓、俞樓、慕才亭(蘇小小墓)等。
中山公園原為清代行宮御花園,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公園命名“中山公園”。公園進門迎面石級上書有“孤山”兩大字,其中孤字沒有一點,人們猜測其意為“孤山不孤”。放鶴亭在孤山東北角,為紀念宋代以“梅妻鶴子”聞名的林逋而建。浙江省博物館在孤山南麓,現有各類文物藏品10餘萬件, 2004年1月1日起,開始對公眾免費開放。文瀾閣在浙江省博物館內西北角,清乾隆年間,為存放《四庫全書》,仿北京故宮文淵閣格式改建。西泠印社於1904年創辦於孤山西南麓,因地近西泠橋而命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金石書畫藝術團體。島內還有杭城老字號飯店“樓外樓”,以在西湖活養的草魚烹製“西湖醋魚”聞名。

二堤(白堤、蘇堤)

1.白堤:
白堤東起斷橋,經錦帶橋向西,在“平湖秋月”與孤山相接,長約1公里。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古時白堤以白沙鋪地,後改為柏油路面,兩側廣種碧桃翠柳,是欣賞西湖全景和周邊諸山的最佳觀賞點。
斷橋,位於白堤東首,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斷橋為白素貞許仙邂逅之處,因而在西湖諸橋中最享盛名。錦帶橋位於斷橋西,又稱涵碧橋。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錦帶橋舊架木為梁,聖祖仁皇帝(指康熙帝)臨幸孤山,御舟由此轉入里湖。”民國三年(1914年)重修。1921年,與斷橋同時改築加設水泥混凝土拱券。現橋長8.1米,寬8.6米,單孔淨跨5.9米石拱橋。
2.蘇堤
舊稱蘇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廟東,橫貫湖中,堤長2797米,寬30-40米。蘇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橋,從南往北分別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據考證,疑為“束浦”之訛)、跨虹。南宋鹹淳《臨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東坡既奏開浚湖水,因以所積葑草築為長堤,起南訖北,橫跨湖面,綿亘數里,夾道雜植花柳,中為六橋,行者便之……後十年郡守呂惠卿奏毀之。鹹淳五年,朝廷給錢命守臣說友增築。……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廣皆六十尺,堤舊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補植花木數百本。”清《湖山便覽》卷三:“國朝雍正二年與白沙堤同時修築,五年同植花木。”《西湖新志》卷四:“今乃滿植桑株所謂蘇堤楊柳,斫伐都盡。”1950年加高加寬堤身,修築沿湖游步道,設定座椅。

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1.小瀛洲:
也叫三潭印月。景區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側三座葫蘆狀石塔,以賞月和水上園林著稱。現在全島面積約7公頃,水面占60%。
小瀛洲前身為水心保寧寺,也稱湖心寺,北宋時為湖上賞月佳處,其園林建築和景物布局,在18世紀初已基本形成。清《湖山便覽》卷三:“萬曆三十五年,錢塘令聶心湯請於水利道王道顯,繞灘築埂,成湖中之湖,以為放生之所。三十九年,令楊萬里繼築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規制盡善。”從空中俯瞰,全島如一個特大的田字,構成了“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奇景。小瀛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上園林特色,主要景點包括浙江先賢祠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和我心相印亭。
湖面三塔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浚湖期間,當時所在位置與現在不同。據清初文獻記載,今三塔系清代康熙年間所建。三石塔頂為葫蘆狀,塔身呈球狀,高出水面2米,中空,環塔身均勻分布5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石座。三塔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邊長62米。
2.湖心亭: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舊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時,寺與塔俱毀。聶心湯《縣誌》稱: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並廢,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復於舊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據此,則舊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覽》卷三:明“萬曆四年按察僉事徐廷裸重建,額曰‘太虛一點’,司禮監孫隆疊石四周,廣其址,建喜清閣,但統稱曰‘湖心亭’。國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闌,上為層樓……。”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書“光澈中邊”額。抗日戰爭後,喜清閣舊址先後改建為財神殿和觀音大士殿。1980年在島上刻置“蟲(異體字,為繁體字“風”的中間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塊,意指“風月無邊”。
3.阮公墩:
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於湖心亭西。清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以所挖葑泥堆疊成島,俗稱“阮灘”。島南北長34米,東西寬33米,面積0.57公頃,長期以來島上無建築,雜樹荒草叢生,成為候鳥栖息地。1952-1958年間疏浚西湖時,島四周加添亂石護岸,面積稍有拓寬。1977年,島四周駁墈,再次擴大面積並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島上添土1000餘噸,建“環碧小築”。島上有憶芸亭(阮元號“芸台”)、雲水居等建築。1982年,島上開闢西湖第一處垂釣區,遊人可登島品茗、垂釣。1984年起,島上舉辦“環碧莊”仿古旅遊,在西湖夜遊活動中頗受歡迎。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畫。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南宋時期詩詞提及西湖十景者甚多。十景的共同之點為景點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這十景各擅其長,組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西湖景觀的精華,主要分布在西湖內湖地區和湖區中心。老十景或可稱謂為內環景色,最初的十景景目為:
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鐘
曲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
宋亡後,西湖十景隨著杭州的衰落也一度不為人知。清康熙帝南巡至杭,為西湖十景題字,同時將“兩峰插雲”改為“雙峰插雲”;“雷峰落照”(或稱“雷峰夕照”)改為“雷峰西照”;“南屏晚鐘”改為“南屏曉鍾”。但是“西照”與“曉鍾”兩個名稱卻未被人們接受,後人仍沿用南宋舊名至今。康熙帝為十景題字後,當地官吏將御筆所書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護,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為景點標誌。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賦詩一首,鐫刻於碑石陰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廣為人知,加之宋元明清及近代眾多描繪吟詠十景之繪畫、詩詞,十景被公認為西湖山水的代表。

新西湖十景:

1984年,《杭州日報》等五家機構發起了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最後確定為:
雲棲竹徑九溪煙樹虎跑夢泉黃龍吐翠滿隴桂雨
玉皇飛雲龍井問茶寶石流霞吳山天風阮墩環碧
新十景的特點在於其地理範圍大於舊十景,其中大多數位於西湖周邊群山之中。這十景基本分布在靠近西湖的周圍群山之中,以山景為主,景點面積較廣,視野開闊。僅阮墩環碧是西湖中的小島景色。新十景或可稱謂為中環景色。

西湖新十景:

2002年開始,杭州市委、市政府連續6年實施西湖綜保工程,連續5次推出新西湖。 通過綜合保護,“一湖兩塔三島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間,“東熱南旺西幽北雅中靚”的西湖新格局初步形成。 在這一大背景下,以“和諧西湖·品質杭州”為主題,以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恢復重建、修繕整治的10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為重點,杭州組織開展了我最喜愛的西湖新景點的評選活動。
這次評選出的西湖新十景有:
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
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這十景主要分布在距離西湖較遠的群山峻岭之中,山因水清,水因山綠山水相映輝。湖濱晴雨、北街夢尋靠近西湖岸堤。西湖新十景或可稱謂為外環景色

七、文學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蘊,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眷顧,因此在文學方面也留下了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叢編》、《西湖集覽》與新舊《西湖志》、《湖山便覽》等記載了大量關於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跡掌故。另外,近現代眾多作家也與西湖結緣。在詩詞方面,白居易、蘇軾、楊萬里、林逋、徐志摩、胡適等詩人留下了無數佳句;在散文方面,張岱、魯迅、俞平伯郁達夫宗璞等名家則寫下了眾多名篇。
張岱的《西湖夢尋》,比較系統而翔實地介紹了清晚期以前西湖的景色。
西湖夢尋》/〈西湖總記〉
-----張岱
自馬臻開鑑湖,而由漢及唐,得名最早。後至北宋,西湖起而奪之,人皆奔走西湖,而鑑湖之淡遠,自不及西湖之冶艷矣。至於湘湖則僻處蕭然,舟車罕至,故韻士高人無有齒及之者。余弟毅孺常比西湖為美人,湘湖為隱士,鑑湖為神仙。余不謂然。余以湘湖為處子,目氐娗羞澀,猶及見其未嫁之時;而鑑湖為名門閨淑,可欽而不可狎;若西湖則為曲中名妓,聲色俱麗,然倚門獻笑,人人得而媟褻之矣。人人得而媟褻,故人人得而艷羨;人人得而艷羨,故人人得而輕慢。
在春夏則熱鬧之至,秋冬則冷落矣;在花朝則喧鬨之至,月夕則星散矣;在晴明則
萍聚之至,雨雪則寂寥矣。故余嘗謂:“善讀書,無過董遇三餘,而善游湖者,亦無過董遇三餘。董遇曰:‘冬者,歲之餘也;夜者,日之餘也;雨者,月之餘也。’雪巘古梅何遜煙堤高柳;夜月空明,何
遜朝花綽約;雨色涳濛,何遜晴光灩瀲。深情領略,是在解人。”即湖上四賢,余亦謂:“樂天之曠達,固不若和靖之靜深;鄴侯之荒誕,自不若東坡之靈敏也。”其餘如賈似道之豪奢,孫東瀛之華贍,雖在西湖數十年,用錢數十萬,其於西湖之性情、西湖之風味,實有未曾夢見者在也。世間措大,何得易言游湖。

詩詞:

1.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籃輿湖上歸,春風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清吟雜夢寐,得句鏇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2.李奎《西湖》詩:
錦帳開桃岸,蘭橈柳津。鳥歌如勸酒,花笑欲留人。
鐘磬千山夕,樓台十里春。回看香霧裡,羅綺六橋新。
3.蘇軾《開西湖》詩: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淨,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4.周立勛《西湖》詩:
平湖初漲綠如天,荒草無情不記年。
猶有當時歌舞地,西泠煙雨麗人船。
5.歐陽修《西湖》詩:
菡萏香消畫舸浮,使君寧復憶揚州。
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
6.趙子昂《西湖》詩:
春陰柳絮不能飛,兩足蒲芽綠更肥。
只恐前呵驚白鷺,獨騎款段繞湖歸。
7.范景文《西湖》詩:
湖邊多少游觀者,半在斷橋煙雨間。
盡逐春風看歌舞,凡人著眼看青山。
8.柳耆卿《望海潮》詞: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
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
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
歸去鳳池夸。
9.於國寶《風入松》詞:

一春常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簫
鼓,綠楊影里鞦韆。
暖風十里麗人天,花壓鬢雲偏。畫船載得春歸去,余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扶殘
醉,來尋陌上花鈿。
10.揚眉〈西湖〉詞
詩畫西湖,世間仙境,一川秀麗風情。 沐、南山桂雨,品、虎跑香茗。
斷橋望、白堤倩影,寶石葛嶺,柳浪聞鶯。過孤山、曲苑風荷,玉閣燈明。
吳人俊雅,五千年、 先祖遺風。繪、水墨江南,丹青景色,水榭樓亭。
放鶴嶺間飄雪, 花雕熱、鐵臂梅盈。 喚舟童、嘬取紅泥,正是香凝。

八、西子湖的民間傳說

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蘇小小》。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著密切的聯繫。而傳說中梁祝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西湖邊的萬松書院
另外,杭州還流傳岳飛、濟公、乾隆下江南、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大量民間故事和《初陽台》、《雙投橋》、《東坡肉》、《蔥包檜兒》、《十八棵御茶》等傳說。這些傳說故事,在內容上往往與西湖風景、風土人情和風物特產聯繫在一起,更加增添了西湖的神秘色彩和人文內涵。
北宋詩人蘇軾(東坡)在他的名篇《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中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唱後,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西施原名施夷光,世居諸暨薴蘿山。薴蘿山有東西兩個村子,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被叫做西施。意思是住在西村的施家女兒。西施父親賣柴,母親浣紗。她家境貧寒,但天生麗質,傾國傾城,年輕的西施常常在溪邊浣紗。秀麗的美女,輕柔的細紗,純淨的溪水,三者在江南的背景下動靜一致,構成了風韻的景致。
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大敗越軍,幾乎滅亡了越國勾踐退守今天紹興境內的會稽山,被吳軍包圍,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作為人質去吳國當奴隸。他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出國前與大夫范蠡“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加以教導訓練,獻給了吳王夫差。西施毅然由越入吳。
西施在吳國首都姑蘇的生活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優逸、最受寵、最高貴的時光。吳王夫差非常寵愛西施,想方設法地為她提供奢華的生活,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長時間與西施嬉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據說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就專門為她築“響屐廊”,排列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舞蹈起來鈴聲和大缸的迴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夫差很自然地沉湎女色,專寵西施,貽誤軍事、國事。
後來越國的國事已了,西施與越國的大夫范蠡泛舟江湖,范蠡就更名改姓,帶著西施到了齊國。據說范蠡在陶地做起了生意,成為巨富,自號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民間尊陶朱公為財神。

九、遊覽西湖

1.乘坐公車:

可以乘坐1--5路旅遊專線車到西湖,為自動投幣,票價2元。到西湖可以乘坐公車到想到的景點,公車多為自動投幣,票價為1元。另外,日前西湖大部分景區已開通公共腳踏車服務,您可以到其中一個指定站點租車,並在其他站點還車。在景點內您可以乘坐小型旅遊車,一般為15-35元左右。也可以租一輛腳踏車做環西湖的自助旅行。 另外國道320、滬杭高速火車站乘7路、135路、旅遊巴士均可到達。目前,杭州公交推出了145處景點公交線路圖。10條旅遊專線、8條假日專線和28條輔助遊覽線,構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景區公交線路網路,已能全面覆蓋西湖新老十景和145個新景點。來杭州旅遊的遊客完全可以坐公車輛來遊玩,既經濟又方便。
到西湖各景點的交通:
蘇堤: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曲院風荷:乘507、538、15路曲院風荷站下
平湖秋月:27路,7路岳墳站下
斷橋:K7斷橋殘雪站下
柳浪聞鶯: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花港觀魚公園: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雷峰:K4,游1到淨寺下
雙峰插云: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雲
棲竹徑: 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
滿隴桂雨:乘K4路動物園站下
虎跑:乘K4、538、K599路虎跑站下
龍井問茶:乘27路、508路龍井村站下
九溪煙樹:K4、27、308、504、游5路、假日5線可達
吳山:乘35、38、40路到吳山廣場站下
黃龍洞:乘16、21、23、28、K599路在黃龍洞站
玉皇山:游3玉皇站下
寶石山:乘K7、游2、27路在葛嶺站下

2.西湖遊船:

西湖遊船有電動船、手划船、自划船、腳踏船等種類。
電動船:由西湖遊船公司經營,一般包括游小瀛洲、湖心亭兩島的門票。
包租手划船:由包租船夫手劃的小船,一般限乘6人。船夫一人坐在船尾,手搖船櫓,向遊客介紹西湖的景色。

十、西湖戀歌

《西湖戀歌》
--揚眉
江南、廣袤的江南,你到底在那裡?
不是一道道水來,就是一片片湖:
一道道水來,
織成縱橫密布的水網,稻浪翻滾、田禾翠綠;
一片片湖來,
散落斑駁晶瑩的寶鏡,日霞月光、清暉沉璧。
錢塘、起伏的錢塘,你究竟在何方?
不是一座座山來,就是一條條嶺:
一座座山來,
怪石嶙峋、巍峨挺拔,高聳入雲、飛鷹翔雕;
一條條嶺來,
古木蒼天、翠竹林海,含煙施霧、跑禽走獸。
杭州、古老的杭州,你到底在那裡?
不是一片片樓群,就是一座座亭閣:
一片片樓群,
青磚灰瓦、高檐斗噱,下面是青石鋪就的古巷
細雨中遊動花斑的油傘,呢喃著吳噥越語的鄉話。
一座座亭閣,
濱水臨淵、雕欄畫棟,上面是杉木搭成的樓台,
輕風裡揮舞著水袖絲絛,演出著絲竹管樂的清音。
西湖、秀美的西湖,你究竟在那裡?
不是一潭潭綠水,就是一條條堤渠;
一潭潭綠水,
煙波浩淼、水光涵澹,蕩漾著柔嫩細碎的清波,
葉舟船仄仄起伏,帶著歡歌笑語駛入藕花深處。
一條條堤渠,
桃柳成行,柳高桃矮,酣睡著粉雲黃絮的煙靄,
稀疏行人三兩成群,睜著異光詫目走進竹林雲海。
喔,這就是江南,這就是錢塘,
這就是水光墨色的江南,這就是硯平滴形的錢塘;
喔,這就是杭州,這就是西湖,
這就是風韻雅俊的杭州,這就是詩詞畫意的西湖。
春天,和煦的東風從鳳凰山吹來,
經過萬松書院的會舍,帶來了儒雅明晰的文風,
傳播著南宋理學的哲理;
夏天,暖融的南風從玉皇山吹來,
經過淨慈山寺的廟宇,帶來了檀木煙香的佛風,
傳頌著小乘教義的法理。
秋天,涼爽的西風從北高峰吹來,
經過西溪田園的土地,帶來了稻禾撲鼻的農風,
播種著仰韶文化的經驗;
冬天,清寒的北風從寶石山吹來,
經過北街商旅的樓台,帶來了富國強民的商風,
傳廣著產業革命的道理。
喔,秀色的西湖呦,
你春夏秋冬都沐浴在和諧的風中,
享受著她們的愛撫,也滋潤著你的子民;
喔,美麗的西子呦,
你一年四季沉澱著風帶來的塵土,
厚積著肥沃的土壤,更養育著你的民眾。
湖心亭中冬看斷橋殘雪,樓高路遠,天地純白,
在白堤的盡頭,飄舞的梨花中,
素珍正舉著油傘眺望著許仙從保叔路走來;
孤山島上夏望寶石流霞,湖光山色,群星璀璨,
在放鶴的亭上,流動的祥雲下,
林覺正扶著梅樹仰望著仙鶴自棲霞嶺飛起。
阮墩碧間春眺蘇堤春曉,桃紅柳綠,六孔穿舟,
在跨虹的橋間,蝶舞的櫻花里,
東坡正拈著鬍鬚翹望著湖水在山巒間寧靜;
小贏洲里秋賞三潭印月,晶瑩沉碧,晚鐘輝塔,
在印亭的欄邊,如水的月色間,
玉麟正握著湖筆書畫著梅花在衡陽山開放。
西湖啊,
不要把你看成潭潭綠水,你是歷史的銅鏡,
折射出華夏民族五千年來發展的身影。
杭州啊,
不要把你看成座座樓閣,你是中國的名片,
向世界介紹著具有儒雅之風的中國人。
錢塘啊,
不要把你看成道道峰嶺,你是歷史的史冊,
鐫刻著中華五十世紀文明歷史的筆跡。
江南啊,
不要把你看成條條堤渠,你是中華的福地,
農工商文兵每項都是在你筆墨中光大。
水墨江南,你朦朧的面容使人難識,
來的客人只欣賞你的風采,
卻不知你的風采是由深厚的文化積澱來培育,
那么就叫你的愛人來書寫你;
喔,江南,
我嫻靜的女人,揮手我在長白大山里,
大筆書寫著你的丰姿!
詩畫西湖,你厚重的心海叫人難曉,
走的遊人只記住你了神態,
卻不曉你這神態是由淵源的歷史遺風來傳承。
那么就叫你的郎君來描繪你。
喔,西湖,
我知心的愛人,揚眉我在原始森林中,
彩筆描繪著你的神韻!

西湖龍井茶

西湖龍井茶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冠,國外被譽為“綠茶皇后”。它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唐代茶聖陸羽所著《茶經》中已有記載。以龍井稱茶名始於宋朝,到清朝才真正揚名。
西湖龍井茶區位於三面環山的自然屏障的獨特小氣候中,包括梅家塢、雲棲、獅峰山、靈隱等地,這裡處處林木茂密、翠竹婆娑,一片片茶園就處在雲霧繚繞、濃蔭籠罩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 ”(見《錢塘縣誌》)。
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戀之處。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讚美詩句。
龍井茶加工方法獨特運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壓"等十大手法。
為了保護西湖龍井茶,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已於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發布第 28 號公告 , 自即日起正式對龍井茶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西湖龍井茶的功效與作用

據日本《讀賣新聞》近日報導,日本東北大學醫學系的栗山進一講師通過臨床調查發現,每天喝2杯以上綠茶的人比每周不足3杯綠茶的人,發生識別功能障礙等老年痴呆症的傾向要小得多。栗山的科研小組於2003年7到8月,在仙台市以1000名70歲到96歲的男女為對象,做了一次喝綠茶頻度等生活習慣的調查,此後又測試了他們記憶力和圖形描繪等認知功能的現狀。
結果表明,每天喝綠茶2杯以上者比不足3杯者患識別障礙的可能性下降50%,每天喝兩三杯者與4杯以上者沒有大的區別。就此科研組認為,每天喝2杯就可以見到效果。栗山講師表示,今後將針對國外不
喝綠茶的人群,做一次喝與不喝綠茶的調查,把研究繼續下去。
綠茶究竟對心臟病的根源——動脈硬化有著怎樣的影響呢?製作組親自做了實驗。令吸菸的男性每天喝4次綠茶,堅持兩周。實驗前後抽取血液進行比較的結果,發現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低密度膽固醇(Oxidized-LDL)減少了,還觀察到引起動脈硬化初期反應的SP-selection等細胞附著物也有所減少。
動脈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oxidized-LDL(被氧化的低密度膽固醇)和引起動脈硬化初期反應的SP-selection等細胞附著物也有所減少。
對於綠茶的各種有益於人身心的功效,古今中外的說法很多,我國唐代劉貞亮的“十德”說法比較,全面。他將飲茶的益處歸為: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驅腥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以茶
散悶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