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高利聖詠

格雷高利聖詠

格雷高利聖詠格雷高利聖詠作為歐洲封建社會初期的主體音樂,可以說是西方音樂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發展與整個西方音樂史有密切的關係。在記譜法的研究、音樂理論、複音音樂的興起與發展、音樂學校的成立等許多方面,都要提及格里高利聖詠,即使現代的調式音樂也是以格里高利聖詠的調式為基礎。

簡介

格雷高利聖詠中最富特徵的鏇律不僅長久地保存在中世紀作曲家的創作中,而且還保存在後來許多世紀的作曲家的創作中。我們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聽到這些鏇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響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第5樂章、聖·桑的附有管風琴和鋼琴的《C小調第三交響曲》、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鋼琴和管弦樂曲《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流傳至今的許多樂曲,如小步舞曲、軍隊進行曲,以及奏鳴曲第一樂章等,都是由格列高利聖詠擴展而成。二.產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複音音樂複音音樂就是由兩個或更多互相獨立的聲部構成的音樂。這種音樂的產生,標誌著西方音樂前進了一大步。複音音樂出現在中世紀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聖詠發展而成,其音樂家都是天主教會的僧侶

形成過程

格雷高利聖詠格雷高利聖詠
羅馬教廷從公元5世紀開始使用格雷高利聖詠(chant)。這是一種單聲部的合唱音樂,有八種教會調示,由教士組成的唱詩班演唱,歌詞為拉丁語經文。九世紀以後,聖詠的鏇律上方五度開始加上平行的鏇律,形成了最初的復調音樂。進入文藝復興時期以後,復調織體日益複雜,鏇律也融合了不少世俗音樂成分。特蘭托宗教會議上有些紅衣主教提議,為純潔教會,應當把宗教儀式上所有的世俗傾向的音樂和復調音樂全部清洗出去,只保留最正宗的聖詠。這時出現了一個人物,單槍匹馬的拯救了歐洲的復調音樂。

約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雷高利一世為了規範各地區的音樂禮儀形式而編寫的宗教歌曲集,約公元9世紀在查里曼大地的強力推廣下,得到進一步修訂和發展。

基督教成為官方宗教後,很快在各地廣泛傳播,隨之而來的禮拜儀式也逐漸形成規模和系統,但各地的禮拜形式及其音樂部分——聖詠各具地方色彩(如一百個人演哈姆雷特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流行的主要有這樣幾個:羅馬的古羅馬聖詠(OldRomanchant)——是羅馬最古老的聖詠,它與後來成形的格雷高利聖詠之間,有或多或少的聯繫,在格羅夫音樂辭典中有一個詞條是GregorianandOldRomanchant,其中較為詳細的探討了兩者的關係問題;安布羅斯聖詠來自於米蘭。基督教成為國教後,在羅馬形成兩個教會音樂發展中心,一個是羅馬城,在那裡建立的第一所教會唱歌學校(傳說是格里高利所建),專門為禮拜儀式培養詠唱聖詠的歌手(算是較早的專業音樂學校),而另一個中心就是米蘭,主教安布羅斯從東方教會借鑑,在禮拜儀式中加入以應答方式詠唱詩篇的形式,並親自編寫讚美詩,從而在米蘭形成了以他命名的“安布羅斯聖詠”;莫扎拉比克聖詠流行於西班牙葡萄牙凱爾凱特聖詠流行於愛爾蘭蘇格蘭英國北部。他們多少受到安布羅斯聖詠的影響;高盧聖詠流行在今天的法國、比利時地區,後來丕平登基為法蘭克國王后(加洛林文藝復興時期),高盧聖詠被禁止,強迫推行羅馬禮儀和聖詠,他的繼位兒子查理大帝,更進一步在政治上擴張,使得各地都實行羅馬禮拜儀式傳統,從而在約8、9世紀左右,形成了以羅馬禮儀為基礎,融合了高盧地區禮儀因素的統一的羅馬天主教聖詠禮儀——格雷高利聖詠。可以說,格雷高利聖詠是個混血,一是教權和王權的聯合,一是綜合不同地區音樂及禮儀因素的結果(主要是羅馬和高盧)。
那么如此看來,似乎與教皇格里高利本人沒什麼聯繫,以他的名字命名聖詠的緣由又在何處呢?在一些音樂史著作中,有一些說法,說他曾派人到各地蒐集聖詠,並編了兩本聖詠集(一本彌撒唱經本,一本日課唱經本),還創建歐洲最早的聖樂學校,還有傳說格里高利聽象徵聖靈的鴿子對他唱聖樂,從而記錄下曲調,形成聖詠。但可以肯定的是格里高利一世在6世紀末上任時,確實在統一羅馬禮儀音樂方面作了許多努力,他在整頓教會內部的紀律、財政管理和禮拜制度著手,以政治家的魄力和手段,使羅馬教會的勢力得以鞏固和擴大。後來,為了維護教皇的權威,讚揚格里高利一世的功績,在加洛林王朝當權者的重視下,羅馬教會的聖詠(格雷高利聖詠集及之後編寫的新聖詠)統稱為“格雷高利聖詠”。
格雷高利聖詠一般特徵:無伴奏純人聲(男聲)歌唱的單聲部音樂形式、以拉丁文為歌詞、即興式而無明顯節拍、建立在單純的自然音階基礎上
鏇律:一般平緩,以級進和三度進行為主,音域經常控制在比較狹窄範圍內
歌唱方式:獨唱齊唱交替歌唱應答歌唱

歷史意義

西方藝術音樂的第一批作品,唯一的單音音樂形式,西方近代音樂創作的基礎。

基本特徵

格雷高利聖詠格雷高利聖詠
格雷高利聖詠,也叫素歌,最早由教會音樂轉變過來。它是由男聲用拉丁文,無伴奏唱出單聲部鏇律。聖詠講求客觀,無個性,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形成聖經聖歌的氣質。它分為歌唱方式和音樂形式兩類,歌唱方式包括對唱、答唱、直唱,音樂形式包括詩篇、分節、自由三種形式。其拉丁歌詞全部出於聖經,採用散文的形式,歌曲是單聲部曲調,節奏無固定、不分小節,歌詞的一個音節有唱一個音的,也有唱多音的,經常被用在日課和彌撒中。格雷高利運用拜贊廷的八個音式作為基本音階,分別是正調式——多利亞弗里幾亞利底亞混合里抵押,副調式——副多利亞、副弗里幾亞、副利底亞、副混合利底亞。這種音階形成於十一世紀,後逐步變為現在的大小調。格雷高利聖詠在最初的幾個世紀都用單音鏇律演唱,逐漸演變為多聲部的複音音樂,又稱作復調音樂。先後出現奧爾加農康都克特經文歌以及另外的固定調與羅他。
伴奏、無固定節奏、內容選自《聖經》 、拉丁文歌詞。

調式

格雷高利聖詠格雷高利聖詠
平常我們說某首曲子是F大調、A小調啦..這些音樂都有一個主音,構成音樂的所有音符就繞著主音打轉;對於每個調性,我們可以寫出各種音階,再根據音階中的音符來寫作音樂;這就好像你選定了某種「語言」,再以此寫作你自己的文章一樣。另一種音樂是基於調式(mode)來構成樂曲,亦即使用另一組不同的音階(語言)來建構音樂(文章)。中世紀的教士建立了一套有系統的調式(我們稱它為「教會調式」),共有八種;其中兩兩並列為正格調(Authenticus)和變格調(Plagalis),可以看作是一組。我們把這八種調式列於下:
調式音階調式名稱
========================================
1.Re-Mi-Fa-Sol-La-Si-Do-Re多利安(Dorian)
2.La-Si-Do-Re-Mi-Fa-Sol-La海波多利安(Hypodorian)
3.Mi-Fa-Sol-La-Si-Do-Re-Mi弗利吉安(Phrygian)
4.Si-Do-Re-Mi-Fa-Sol-La-Si海波弗利吉安(Hypophrygian)
5.Fa-Sol-La-Si-Do-Re-Mi-Fa利地安(Lydian)
6.Do-Re-Mi-Fa-Sol-La-Si-Do海波利地安(Hypolydian)
7.Sol-La-Si-Do-Re-Mi-Fa-Sol米索利地安(Mixolydian)
8.Re-Mi-Fa-Sol-La-Si-Do-Re海波米索利地安(Hypomixolydian)
其中1/2,3/4,5/6,7/8四組分別為正/變格調。我們再多看兩個規則,你就可以自己作曲了喔!
規則一:每個曲調音階中都有中心音(Dominans)和末音(Finalis)。他們的算法是:1)正格調與變格調的末音即為音階中最後一音;2)正格調的中心音為第一音算起第五音;變格調的中心音為其相關正格調中心音算起第六音。計算時若結果為Si,則自動讓位給下一音。為了明白起見,我們把所有調式的中心音和末音列於下:
調式中心音末音
===============
1LaRe
2FaRe
3DoMi
4LaMi
5DoFa
6LaFa
7ReSol
8DoSol
規則二:通常曲子都由中心音開始,並且圍繞中心音打轉。最後必定以末音收尾。每個調式音階都是八度每個變格調都是由正格調的中心音開始往上唱八度(當然3/4是例外—這是因為計算時避開Si的緣故)。而每組的正格調都是依次將上一個正格調的末音升高一音得來的。

在彌撒中的套用

格雷高利聖詠格雷高利聖詠
事實上,在格雷高利聖歌盛行前的時代(約西元四世紀),整個歐陸分布著大同小異的宗教儀式(liturgy).在東歐,是由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教會主導著;在西歐,則分布著羅馬、格雷高利、安布羅(Ambrosian)、加利肯(Gallican)、克爾特(Celtic)和莫沙拉比(Mozarabic)等不同的宗教儀式。所謂「不同」,是指彼此差異並不很大,只是由於當初同一種儀式久經地區風格洗禮後,就變得各有特色了。不過這些特色對現代的我們來說,事實上是不太明顯的。儘管存在著這么多不同風格的儀式和聖歌,由於教皇葛雷歌利的努力傳播,格雷高利聖歌逐漸成為西歐最為盛行的宗教儀式和聖歌。這些儀式,可以分為兩大類:日課(Office)和彌撒(Mass)。
所謂日課,指的是教士們一天之中所應作的定時祈禱(多半是教會修道院里的教士行之)。這些定時禱告
包括了:
朝課(Matins):午夜後至黎明之間
朝贊課(Lauds):黎明前
早課(Prime,拉丁文原文是”adprimanhoram[第一個小時]):6:00AM
第三時課(Terce,拉丁文原文是”adtertiamhoram[第三個小時]):9:00AM
第六時課(Sext,拉丁文原文是”adsextamhoram[第六個小時]):12:00PM
第九時課(None,拉丁文原文是”adnonamhoram[第六個小時]):3:00PM
晚課(Verspers):日落(6:00PM)
晚禱(compline):晚禱(睡前)
原則上是每三小時一次。至於朝課是否只由值夜的教士舉行,就不得而知了。以上的儀式順序,是一直到第五世紀初期,才在歐陸教會逐漸確定下來。在這之前,不同地方的日課會有一些些的不同。
所謂「彌撒」,事實上是教徒們遵守聖經上耶穌的訓示,以分食麵包(無酵餅)和葡萄酒來紀念耶穌最後晚餐的儀式(麵包代表聖體,酒則代表耶穌的血)。彌撒舉行的時刻除了在每周日外,在特殊的節日裡(如聖誕節復活節喪禮)也會舉行。
說到彌撒的拉丁文Missa,則是自西元四世紀後才定下的名字;Missa出自於彌撒儀式結束時主祭的講詞:
主祭:Ite,missaest.
(英:Go,themessagehasbeensentforth.)
(中:去吧,福音已傳給你們。)
會眾:Deogratias.
(英:ThanksbetoGod.)
(中:感謝主。)
這典故也是出自聖經馬太福音:「到世界各地對萬物傳揚神的福音。」
西元十一世紀初期,彌撒儀式逐漸在各地固定下來(見下表)。大致來說,彌撒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特有部份(Proper)和不變部份(Ordinary)。這兩者有何不同呢?原來一個相同的彌撒儀式,在一年不同的節日時間舉行,便會有合乎情境的不同內容。但是不是整個彌撒都會變化:有一部份的彌撒不隨節日而變的,是為固定的「不變部份」;相對的,另一「合乎時宜」的部份就是「特有部份」了。
不變部份(O)特有部份(P)皆可(O/P不一定)
[唱][唱][唱/朗誦]
1)進堂經(introit)
2)垂憐經(Kyrieeleison)
3)光榮頌(GloriainexecelsisDeo)
4)集禱文(Collect,P)
5)使徒書(Epistle,P)
6)階台經(Gradual)
7)阿雷路亞(alleluia)or
直唱曲(Tract)(注一)
8)繼抒詠(注二)
9)福音(Gospel,P)
此處講道人(Sermon)出現,未受洗會眾離開
10)信經(Credo)
>
11)奉獻經(offertory)
12)Secret(P)
13)Preface(P)
14)聖哉經(Sanctus,
Benedictus)
15)教規(Canon,O)
主禱文(paternoster)
16)羔羊經(AgnusDei)
17)領主經(Communion)
18)領主經後禱告
19)散會(Ite,missa
est...)
格雷高利聖詠格雷高利聖詠
上表中值得提起的是,整個彌撒以信經分為兩部份:信經前是大家都可以參加的;信經後呢,還沒受洗的人就不能參加這個神聖的聖餐式。因此,信徒必須先在信經中聲明:「我只信奉一個主....」
另外,安魂彌撒(RequiemMass)儀式則按照上面大綱施行,只有一部份不同(最有名的是吟唱Diesirae[末日經])。整個彌撒儀式,到了西元1959年1月25日,也就是在新教宗約翰十三(JohnXXIII)剛上任九十天后,開始了修改的過程—這就是著名的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VaticanCouncilII)。在這次修改過程中,彌撒和安魂彌撒儀式都儘量恢復到「因歷史意外」而產生改變之前的單純形式(我就不在這兒列出了);而更重要的是,教廷允許各地區教會以方言進行儀式—也就是不用再硬性規定使用拉丁文進行彌撒;當然,對想要一睹「原版」教會格雷高利聖歌演唱的人來說,是愈來愈難有機會聽到了。
注一:在受難季(Lent)不可唱像Alleluia這樣歡欣的曲子,而要改唱Tract。注二:在復活節(Easter)和五旬節(Pentecost)使用。在聖體節(CorpusChristi)、七苦節(SevenDolours)和安魂彌撒時可用可不用。
關於格雷高利中的閹割男高音。
因為合唱中沒有女聲,高音部份是用小男孩來替代女中、高音;但是童音畢竟太嫩,無法像成熟的女聲長久地支撐高音部—於是在需求的刺激下,Castradi就應運而生了。他們的全盛時期在十七和十八世紀中間。十七世紀時,由於歌劇剛剛興起,而很多舞台上都禁止女人參與,因此也成為Castradi另一個「市場」來源。Castradi怎么「產生」呢?有些小男孩在小時參加了聖詠團,展現甜美的高音被發覺後,便在青春期前將之「去勢」讓Castradi在教堂演唱、在貴族的舞台上演唱。直到西元1903年,教宗PopePiusX(1903-14)才正式明令禁止在教廷的聖詠團中使用Castradi。而「末代Castradi」據說是在1913年才消失的。

音樂術語

任務里包括音樂術語和幾個歌劇,一起統稱為音樂術語了,希望可以豐富一下網站裡的專業性知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