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潮帶

林潮帶

林潮帶,廣東順德人。中國烹飪名師、高級技師、國家級評審、高級營養師。2006年參加“李錦記杯”全國烹飪技能競賽,獲銀獎。2007年參加大廚四寶杯第二屆全國廚藝絕技演示暨鑑定活動,獲最佳廚藝獎。

基本信息

簡介

林潮帶, 1968年12月出生,廣東順德人,高級技師,高級營養師,中國烹飪名師,順德名廚,國家級評審,中國烹飪協會中華廚藝絕技表演團成員,廣東順德廚師協會副會長,首屆順德美食全國巡演成員,二屆全國廚藝絕技演示暨鑑定活動獲“最佳廚藝獎”,現任順德某酒樓行政總廚。

絕活

絕活:蒙眼切土豆絲

武林中,十八般武藝少不了刀功。蒙上眼睛,把氣球當砧板,氣球下還擺放幾枚鋒利的鐵釘,這樣蒙著眼在氣球上切土豆絲的絕活,可非普通人能挑戰。

只見一位身著白色廚師服裝、頭戴大高帽、兩眼被蒙住的中年男子,穩步站立,手腳利索,左手土豆、右手持刀,一番刀光劍影之後,土豆瞬間成了大小相當的土豆絲。擂台下的觀眾無不驚呼,嘖嘖稱讚。

刀起刀落間,氣球下面的土豆絲已經堆積成小山。仔細端詳的觀眾不難發現,這名食神快刀俠不但右手刀法準又快,左手也甚是利索,他左手中指貼近刀壁,挪動迅速且均勻。那一瞬間,刀與手,一進一退,配合自如,出神入化。奇怪的是,氣球沒有被刀切破,也沒有被下面的鐵釘扎破。

刀法真是精湛,令圍觀者不敢相信的是土豆絲幼細如線,在場者無不驚嘆尖叫。這位食神快刀俠解下眼前的布塊,在氣球旁的土豆絲堆中輕輕捏起一條兩條土豆絲,端詳著,嘴角露出微笑。此時,擂台司儀一邊感嘆,一邊與圍觀者一起驚呼,遞來話筒非要食神快刀俠講兩句。

食神快刀俠放眼台下,接過司儀手中話筒,他說:“表演還沒有完成。”他邀請圍觀者上台,用土豆絲從小小的繡花針針孔處穿過,檢驗切出來的土豆絲是否合格。

煉傳奇

談絕技:心裡只有刀與手

擁有這般“武藝”的人,刀功非同一般,此人何許人也?原來,他是廣東赫赫有名的名廚林潮帶。他的這般功夫曾經作為順德廚界代表向全國展示。他自己感嘆,那一瞬間,他整個腦子裡只有刀和手。他說:“蒙著眼睛,指揮著刀和手的就只有心,看不見,難度大,但也有好處,不被周邊圍觀者所影響。”對於自己的絕活,他微笑著說:“沒什麼的,練出來的。”
說起來也怪,順德名廚以多做少說、務實為主。在順德廚界中,林潮帶的刀法早已被傳開,不過在全國廚界中,很多人都知道順德廚師牛,但就不知道有多牛。直到2007年在廣西舉行的廚師絕技“武林會”,他代表順德廚藝,憑藉紮實的刀功,脫穎而出,一炮成名。
江湖在哪裡?古龍說,江湖在心裡,心有多大,江湖就有多大。這何嘗不是林潮帶的想法。
江湖的事情充滿著不停的變數,讓人不斷地在裡面磨鍊意志。廚界中,刀功乃最基礎,刀光劍影無處不在。從行業中的“小弟”做起,到獨創門派,成為“大哥”,打荷、水台、切配等最基本的本領無不精通,再到掌勺炒菜,更是不在話下。

練刀法: 每個手指都傷痕累累

林潮帶入行26年,從在勒流酒家當小弟到成為掌勺大廚,他憑藉自己的刀功步步為營。他帶著紮實的刀功行走江湖,占據廣東廚界一席之地。他是怎樣練就這身“武藝”的呢?
俗話說,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這是林潮帶的真實寫照。順德人吃魚很出名,而廚師烹飪魚的技法也堪稱一絕。當時,林潮帶就是從起魚皮練起,在他的刀下,薄薄的魚皮總是可以完整地被起下來。
他用不用功,看他的左手便知,多年來他為了練刀功,幾乎每個手指都是傷痕累累。他說,練的時候切到手了,癒合後又會被切到,只是自己沒有因此而放棄。

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央電視台的廚藝表演節目讓他得到啟發,萌生在氣球上挑戰自己刀功的想法。而後,他買來50多個氣球,每天下班後就幫飯店切土豆,一開始,一落刀,就切破一個氣球,慢慢地,他摸索著下刀的力度如何掌控,終於有一個氣球沒有破。

不過土豆絲並不均勻,如何切得好看,他開始研究。在切破了50多個氣球之後,他終於在氣球和刀刃間找到秘笈,經驗讓他憑藉感覺就能遊刃有餘地操控手中的刀和左手的挪動速度、力度。

即使蒙住眼睛,他的心裡對如何用刀、如何用力也有十足把握。他說,其實第一次在廣西亮相絕活時,沒有表演經驗,一開始心裡還是比較緊張,當時無法自如操控刀和手,他急忙調整

心態,拋開一切,才順利完成。他說:“那一刻需要心無雜念。”

這又是何等境界呢?與他過招過的廚師用“高深功力”的詞語這樣形容他。

同門事 師帶徒充滿江湖道義

順德向來享有“廚出鳳城”的美稱,順德廚師們個個身懷絕技,大多擅長刀功和粗料精製。傳說中,順德人烹飪魚,可以做出一百多道菜式,烹飪雞則不低於一百多款,不但酒樓可以吃

到美味佳肴,就連鄉間大排檔也擁有特色佳肴。順德菜“清、鮮、爽、滑、嫩、真”的特點在廚師的技法中演繹得淋漓盡致。# r2 L6 L6 H+ ]# c( e2 A' x0 m

“廚師行業還保留著傳統的師帶徒的模式。”順德的廚師感嘆,這種模式充滿江湖道義,記住師傅的好,就要感激師傅的傳授,發揚師傅的技法。“粵菜人才的培養局限性很大,培養的

方式是師傅帶徒弟,以經驗實操教學為主。”中國烹飪大師、高級技師、國家技能高級考評員梁浩培認為,從整個粵菜產業發展情況看,目前粵菜人才的培養遠遠跟不上產業的發展。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餐飲企業在聘用廚師時,只考察廚師的現時技藝即手藝,很少以發展的眼光去考察廚師的創造力、悟性以及學習能力。過去,廚師曾被稱為“廚子”,完全屬體力勞

動者範疇,廚藝完全靠師傅傳承和苦練而來,即使有創造,也完全憑經驗和感覺而非知識完成,而今像林潮帶這樣的“儒廚”正在取代原來的“廚子”,成為餐飲界的搶手人才。
八卦陣 刀功絕活傾倒外國“冬粉”

林潮帶蒙眼在氣球上切土豆絲被廣東人稱為民間奇人,這位民間奇人的刀法展示,不但撩起圍觀者的好奇,也給這種鄉野文化注入新活力。他的絕活在民間廣為傳頌。

他出名了,全國很多地方邀請他去表演絕活,拿獎牌、上電視、上報紙已經習以為常。他的工作很忙,經常要出差,經常代表順德廚師出國交流廚藝。
我真的沒想到,作為一個廚師,也會有人來找我簽名,還要求合影留念。”林潮帶說,經常表演刀功絕活之後,有人會跑到他跟前向他刨根問底,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廚藝,他就像在聚光燈下的“名人”。有一次,他在歐洲表演廚技,一位外國的婦女,不但要求籤名、拍照,還告訴他說:“我很喜歡中國菜。”

在外面很風光,在家裡也不遜。在他兒子心目中,爸爸就是“明星”。他的兒子經常說,長大後也要像林潮帶那樣,當個廚師。

雖然獲得了很多榮譽,但是他也只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個廚師,愛好烹飪技術而已,其實沒有什麼。”

中國烹飪大師

廚師,是以烹飪為職業,以烹製菜點為主要工作內容的人。中國素以烹飪王國著稱於世,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中國的國家級烹飪大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