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禮日

節禮日

節禮日(BoxingDay),為每年的12月26日,聖誕節次日或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在大英國協部分地區慶祝的節日,一些歐洲國家也將其定為節日,叫做聖士提反日。這一日傳統上向服務業工人要贈送聖誕節禮物。節禮日原本稱為聖司提反節(St.Stephen's Day),為紀念聖司提反遭異教徒用石塊砸死,成為基督教第一位殉教者。另外一種說法是:牧師將在這天打開功德箱,將裡面的捐款分發給窮人。節禮日現在普遍被認為是購物日。

基本信息

節日簡介

節禮日禮品節禮日禮品
追溯節禮日起源,與商業一點關係也沒有,節禮日原本稱為聖司提反節(St.Stephen's Day),為紀念聖司提反遭異教徒用石塊砸死,成為基督教第一位殉教者。大英國協旗下國家,包括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加拿大,都把這天定為節日並舉行紀念慶典。

節禮日(Boxing Day)這個名詞出現於中世紀,當時聖誕節前教堂門口放置捐款箱,聖誕節過後工作人員打開箱子,將募得款項捐給窮人因此稱為節禮日。

節禮日曾一度銷聲匿跡,直到十九世紀才再度風行,英國皇宮貴族及貴婦,習慣將賜予僕人的禮物用盒子包起來,到12月26日那一天送給他們,作為聖誕節前辛勤工作的獎勵。 “Boxing”在英文中有“拳擊”的含義,不少人因而以為節禮日是“拳擊日”,但兩者實無關連。

節日起源

說法一

節禮日節禮日
一種被廣泛認可的說法是:雇員在在聖誕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會收到僱主聖誕禮物,這些禮物通常被稱為“聖誕節盒子”(Christmas Boxes),所以英文的“節禮日”譯為"Boxing Day"。

說法二

另外一種說法是:牧師將在這天打開功德箱,將裡面的捐款分發給窮人。

節禮日現今普遍被認為是購物日,因為在聖誕節過後的第一天,一般商家都會推出減價活動。但是其實節禮日的真正含義是一般人家為了接濟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而把自己聖誕節剩下的事物用品等放在盒子裡,然後放在自己家門口讓有需要的人們自行取用。

說法三

傭人在聖誕節後一天放假,因此主人準備禮盒在他們啟程回家前作為答謝。儘管如今雇用僕人的家庭大為減少,但是很多地區至今仍保留聖誕節贈禮給服務業的習慣。

說法四

在西方的封建時代,聖誕節是大家庭聚會的日子。所有奴隸的家人會在領主的莊園內聚首一堂,以便莊園領主發放年終津貼。12月26日,所有歡誕派對結束後,莊園領主便會把一些有用的物品,如衣料、穀物和用具等,送給住在園裡的奴隸。每個家庭會在聖誕節後得到一個載滿物品的大盒子。根據此說,活動並非自發的,莊園領主有責任提供物品。由於盒子的關係,人們便把這天稱為“節禮日”。

節日現狀

節禮日現在普遍被認為是購物日,因為在聖誕節過後的第一天,一般商家都會推出減價活動,已經違背了節禮日的最初意義。

各地稱呼

節禮日節禮日
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德國希臘匈牙利荷蘭挪威冰島波蘭斯洛伐克瑞典,26日稱為“聖誕節翌日”:奧地利稱“Stefanitag”;德國稱“derzweiteWeihnachtsfeiertag”;瑞典稱“AnnandagJul”;丹麥稱“AndenJuledag”;挪威稱“AndreJuledag”;比利時與荷蘭稱“TweedeKerstdag”;冰島稱“Annardagurjóla”;芬蘭稱“Tapaninp&auml iv&auml”(聖士提反日);匈牙利稱“Karácsonymásnapja”。節禮日亦是上述一些國家的公眾假期。該天在西班牙和義大利分別稱為“SanEsteban”和“SantoStefano”。

慶祝活動

愛爾蘭

在愛爾蘭,12月26日稱為“聖士提反日”或“鷦鷯日”。在曼島,一些人仍會捕獵鷦鷯,他們會在樹籬擊打鷦鷯。 鷦鷯傳統上會被殺死,它們的羽毛會贈送給當地的家庭,象徵好運。在愛爾蘭,小孩以往會殺死鷦鷯,然後向每家每戶討錢,而討回來的錢會用於鷦鷯的喪葬。

德國

在德國,聖誕節與新年間的日子稱為“(兩)年間的日子”(zwischendenJahren)。期間,零售店會速銷聖誕節存貨。

加拿大

加拿大,節禮日被視為假期,零售業(個別情況)則不以為然。節禮日和緊接的日子裏,零售店會透過清倉大拍賣售賣聖誕節和用完的模型產品。晚上(有時是午夜前,或12月26日午夜後),一些顧客會在零售店外排隊數小時,等待商店開門。零售商間中會比平日早些開門營業,大概是早上6-7時。一些零售公司內部把聖誕節後的營業周稱為“第十三個月”(參見:節禮周)。這類似黑色星期五(美國感恩節翌日)。2005年的節禮日是加拿大交易史上最大的單一經濟交易日(根據Visa)。個別的“大盒子”商店在節禮日單日獲得超過CAD$1,000,000的總收入。

澳洲

澳洲與紐西蘭的情況跟英國相似,人們會在節禮日購物。然而,澳洲的一些州份,如新南威爾斯州,正收緊對節禮日零售交易的管制,把聖誕節後的銷售推延至12月27日。

民俗節日

國內外民俗節日
節日名稱 簡介 目的
節禮日 節禮日(Boxing Day),為每年的12月26日,聖誕節次日或是聖誕節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在大英國協部分地區慶祝的節日,一些歐洲國家也將其定為節日,叫做“聖士提反日”。這一日傳統上要向服務業工人贈送聖誕節禮物。 為紀念聖司提反遭異教徒用石塊砸死,成為基督教第一位殉教者。
紅鼻子日 紅鼻子節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慈善節日,從1988年創辦至今已有29年的歷史,喜劇救濟基金會一直倡導“通過娛樂傳遞社會正能量”,旨在打造一個“沒有貧困的公正世界”。 暴走漫畫將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影響中國的年輕人,讓每個參與“紅鼻子節”的人,不僅把快樂帶進自己的生活,還能為世界做出積極的改變。暴走紅鼻子節,讓歡笑與感動與你同在。
跨嬰兒節 為慶祝“天主教聖體節”,成年男子會扮成魔鬼的樣子,在新生嬰兒父母的同意下,從新生嬰兒身上跳過。扮演魔鬼的人身著可怕服飾,揮著鞭子和棍子以“淨化”嬰兒。 目的是試圖掃除嬰兒身上的邪惡。這種節日從1620年開始延續至今,由此稱之為El Colacho。旁觀者待跨越結束後需口念咒語,來送走這個節日。
露西婭節 露西婭節是瑞典民間節日。節時為12月13日。現在每逢此節日,除各家分別慶祝外,各居民區、辦公機構、學校和俱樂部都要推選一位“露西婭女郎”。露西婭女郎要身著白衣,頭戴上麵點燃著蠟燭的皇冠或閃亮的頭圈,帶領一群打扮相同的少女和頭戴白色尖帽的男子,向集會所有的在座者敬獻食物,並向眾人祝福,與眾人同唱露西婭頌歌。 為紀念敘拉古的聖·露西婭而設立
筷子節 每年的8月4日。日本人在動用筷子前必先說聲“領受了”,餐後放下筷子則說“蒙賜盛饌”。 這些充滿宗教感情的話語,實為感謝我們從山、海採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賜。
聖蠟節 法國聖蠟節,每年2月2,這是一個宗教及美食的雙重節日。法國的母親們為孩子煎出薄薄的、像太陽一樣金光燦燦的雞蛋餅。當她們抖動煎鍋,將餅拋向空中時,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恨不得那餅直接掉到自己嘴裡。 聖蠟節是聖母瑪利亞行潔淨禮,也是帶初生耶穌到主堂瞻禮(la purification de la Vierge Marie)的節日。
法國芒頓檸檬節 芒頓的檸檬節創始於公元1934年,當地的旅行業鑒於法國尼斯嘉年華會每年帶來數以萬計的遊客,於是想出以當地特有出產的檸檬為主題,設計出這一與眾不同的節慶。這一招果真吸引了眾多觀光客並帶動蒙頓地區的旅遊事業。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檸檬節。在每年2月舉行。 民眾慶祝檸檬豐收而舉辦的節日
接吻節 接吻節是巴厘島上的一項傳統節日,“接吻節”在當地名叫“半棉蘭”。 進行禱告,然後彼此親吻熱舞,而旁觀者則向激吻的青年潑水。
南瓜節 重陽節,毛南族叫“九月重陽”,這個節日,家中有老人的給老人添糧補壽,南瓜節也有重陽這一天,用南瓜拌小米煮著吃,謂之“南瓜節”。 南瓜節的主要活動是由兒童們打南瓜仗。其他則與侗族的習俗一樣。
送神日 送神日,傳統民俗信仰之一。是原在人間鑑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它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稟報人間善惡的重要日子,以定來年人們的吉凶禍福。 是期望諸神能有風神協助早些升天;正月初四接神時,則希望能下雨,此被視為天神下凡時所攜來的神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