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瑪利亞[耶穌的生母]

聖母瑪利亞[耶穌的生母]

聖母瑪利亞(?年9月8日-?年)是耶穌的生母,是基督宗教的信仰人物。聖母瑪利亞:基督宗教《聖經》新約和伊斯蘭教《古蘭經》里耶穌(爾薩)的生母,她的名字מרים(Maryām)在亞蘭文就是「苦澀」的意思,而漢語的《古蘭經》中翻譯為「麥爾彥」。大多數基督徒和穆斯林認為,新約稱瑪利亞還是處女時受聖神感召而懷孕。聖經總共有三位瑪利亞,除了聖母瑪利亞,還有瑪利亞瑪達肋納(抹大拉的瑪利亞)和貝瑟尼的瑪利亞,也有人認為後兩者是同一個人。

基本信息

典故

聖母瑪利亞聖母瑪利亞
連同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童貞聖母自無始之始便被預定為天主子耶穌的母親;由於天主上智的措施,童貞聖母在人間作了救主的母親。他的特出慷慨伴侶,及上主的謙遜婢女。她懷孕、生產、養育了基督,她在聖殿裹將基督奉獻給聖父,與死於十字架的基督共受痛苦,以服從、信德、希望和熾熱的愛情和救主超絕地合作,為重建人靈的超性生命。
在聖寵的境界裡,瑪利亞為母親的這種職分,一直延續不斷,從天神來報時她以信德表示同意,她毫不猶疑地在十字架下堅持此一同意,直到所有被選者獲得榮冠的時候。事實上,她升天以後,猶未放棄她這項救世的職分。而以她頻頻的轉求,繼續為我們獲取永生的恩惠。以她的母愛照顧她聖子尚在人生旅途上為困難包圍的弟兄們,直到他們被叫進幸福的天鄉。因此榮福童貞在教會內被稱為保護人、輔佐者、援助者、中保,不過這一點的意思,對基督唯一中保的尊嚴與能力,並無任何增損。
原來任何受造物都不能和降生成人的聖言及救主相提並論;不過正如基督的司鐸職可以各種不同方式為聖職人員和信眾所公享,天主的惟一美善實際上也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於受造物之中,同樣的,天主的唯一中保身份,也不否定在受造物之中由同一源頭分出不同形式的合作,而且促使如此合作。於是教會便不猶豫地公開承認瑪利亞的這一從屬性的身份;教會對它也有不斷的切身經驗,並勸教友珍愛它;為使教友在這慈母的助佑扶持下,和中保而又是救主的相契更形密切。

聖母無染原罪

聖母瑪利亞聖母瑪利亞
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在靈魂注入肉身的時候,即蒙受天主的特恩,使其免於原罪的玷染。
在宣告“聖母無染原罪”成為“當信的道理”的《莫可名言之天主》(BullaIneffabilisDeus)通諭中,教宗庇護九世宣告:
“為了尊敬聖而不分的聖三,為了光榮、點綴天主之母(聖)童貞(瑪利亞),為了廣揚公教會信理、以及促進基督徒的虔敬起見,我們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權威,用真福伯多祿與保祿二位宗徒的、以及我們的權威,宣布、公告、並定斷那教會所堅信的:榮福童貞瑪利亞,曾因全能天主的聖寵和特恩,看在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的功績分上,在其受孕之始就被保護,未受原罪的任何污染。”
天主教神學家董思高宣稱:“聖母無染原罪”並不意味著聖母瑪利亞無需獲得基督的救贖,而是在天主的特殊干預下,聖母瑪利亞預先獲得了基督的救贖。在《天主教教理》第491條,也有類似的表述。天主教也據此認定聖母瑪利亞是首位被救贖者。

教會

聖母瑪利亞聖母瑪利亞
榮福童貞以其和聖子救主相契而身為天主母的這一恩賜和職分,又以其特別享有的恩寵及職分而和教會有密切聯繫。依聖盎博的意見,天主的母親,因其信德、愛德及與基督完美結合的理由,是教會的典型。實際上,教會也有理由被稱為慈母與貞女,可是在教會的奧跡內,榮福童貞瑪利亞,已經提前以卓越特殊的方式提供作母親同時又為童貞的表率。因為她有信心,能服從,未曾和男子接觸,因聖神的庇蔭而在人間產生了天主聖子,她是新厄娃,她未聽從古代的毒蛇而毫不猶豫地信仰了天主的使者。她所生的兒子,由天主立為眾弟兄中的長子(羅:八,29),眾弟兄即是教友們,瑪利亞以母愛對他們的重生和養育,盡其合作的職分。
教會默觀聖母深奧的聖德,仿效她的愛德,藉著忠實承受於天主的聖道實踐聖父的旨意,教會自己也變成了母親,因為教會以講道和聖洗聖事,把聖神所孕育、天主所產生的兒女,投入不朽的新生命中,教會也是童貞,因為教會純潔完整地保存著對基督淨配的忠誠,教會並效法其主的母親,靠聖神的能力忠貞地保持完整的信仰、堅固的希望、誠摯的愛情。
雖然教會在聖母身上已經達到她那無玷無瑕的完美地步(弗:五,27),基督的信徒們卻仍在努力克服罪惡,增進聖德,因此,他們仰望瑪利亞,她是照耀整個特選團體的聖德表率。散會以孝愛的心情思念她,在降生成人的聖言光輝照耀下靜觀她,以虔敬的心情深入於聖言降生的崇高奧跡中,並日益肖似其淨配基督。因為瑪利亞深刻地加入了救贖事業的歷史,她似乎一身兼蓄並反映著信仰的重要內容,當她受到歌頌和敬禮時,同時也號召信友們接近她的聖子及其犧牲,接近天父的眷愛。同樣,教會在追求基督的光榮時,也就越加肖似其崇高的典型,在信仰、希望、及愛德上繼續前進,在一切事上尋求並追隨上主的旨意。因此,對於宗徒事業,教會也理應注目於瑪利亞,她因聖神受孕,以童身生了基督,這樣使基督藉著教會得以在信友們的心裡誕生並成長。童貞聖母的生活是母愛的懿範,所有負著教會的宗徒使命,從事人靈重生工作的人員,都應懷著這種母愛精神。
瑪利亞,因為是天主的母親,參與了基督的奧跡,由於天主聖寵的舉拔,她只在聖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以上,所以理當受到教會特別的崇敬。從很古老的時代,榮福童貞己被尊以「天主之母」的榮銜,信友們在一切危難急需中,都呼求投奔她的護佑。尤其自厄弗所會議以來,天主的子民對瑪利亞的敬禮,在敬愛、呼求及效法方面,有了驚人的發展,恰如她的預言:「從今以後萬世萬代要稱我有福的教義範圍內,根據時代和地區的情況,根據信友們的習尚,批准了對天主之母的若干敬禮形式,其目的是要教人在敬禮聖母之際,也認識、愛慕、光榮基督,並遵行其誡命,因為一切都是為他而存在(參閱哥:一,15-16),天主聖父「樂意使充分的圓滿定居在他內」(哥:一,19)。

公教教義

本屆神聖大公會議有意教誨這項公教(天主教)教義,同時還勸勉教會所有的子女都要努力推行聖母敬禮,尤其屬於禮儀性質的敬禮,並要重視多世紀以來教會訓導當局所推崇的敬禮聖母的方法與善工,並要謹守教會在己往對崇奉基督、聖母及聖人們的聖像所有的規定。教會更叮囑神學家與宣講聖道的人,在論及天主之母的特殊地位時,應該用心避免一切虛妄的誇大與心地的狹隘,在教會訓導當局領導之下研究聖經、教父、聖師以及教會禮儀的人,應當正確地闡述榮福童貞的職責與特恩,這些職責與特恩都歸宗於一切真理、聖善和虔敬的源頭基督。在言語行動上,凡可能導致分離的弟兄們或其他人等誤解教會真理的事情,尤須謹避。信友們應當記得,真正的熱心既不在於一時的、空虛的感情衝動,也不在於一種毫無根據的輕信妄念,而是來自真純的信仰,由此信仰引領我們體認天主之母的卓越尊位,並激勵我們以兒女的孝心敬愛我們的母親,效法她的德表。
瑪利亞為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指出確切的希望與安慰。
耶穌的母親身靈同在天堂安享榮福,她正是教會將來圓滿結束時的預象與開端;同時,在此人世,她給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明白指出確切的希望與安慰,直到主的日子來臨的時候(參閱伯後:三,10)。
在分離的弟兄群中,也有人對天主及救世主之母表示應有的尊敬,尤其東方教會人士,對終身童貞天主之母,更以熱忱和虔誠競相表示敬意,本屆神聖大公會議對此感到十分的欣慰(廿四)。希望所有基督信徒都向天主之母、人類之母傾訴急切的禱告,她曾經以其虔禱協助了初生的教會,如今在天堂,位居諸天神聖人之上,在諸聖的共融中,仍向其聖子轉禱,使各民族家庭,無論其佩有基督的名號,抑或尚未認識其救主者,在和平與敦睦中快樂地集合為天主的惟一子民,以光榮至聖不可分離的天主聖三。

神學觀點

東正教天主教觀點

聖母瑪利亞聖母瑪利亞
東正教和天主教認為瑪利亞是上帝特別為誕生耶穌而派到人間的,所以她是無罪之身,不同於其他凡人,天主教也因此認為她升天後成為中保聖人,可以代人祈求赦罪。神學家LudwigOtt認為瑪利亞是人類服從的代表,和夏娃是剛好相反的象徵,他同時認為迦納婚宴的故事可以支持靠瑪利亞代禱的觀點。
公元5世紀時,在以弗所公會議上,聶斯多略派受到批判,其主要人物君士坦丁堡主教聶斯多略主張耶穌有兩個位格,而瑪利亞只是「耶穌之母」。而天主教會大部分主教郤確定耶穌基督只有一個位格,而其人性與天主性不可分離,而瑪利亞生了整個耶穌基督,於是瑪利亞被稱為「天主之母」是合理而且不能避免。於是,聶斯多略派被宣判為異端並受到壓制。
基督新教觀點
一般新教卻只視瑪利亞為耶穌在地上時的生母,大多數新教教會不接受天主教關於瑪利亞無罪之身可以作為中保的說法,有部分教會還否認她具有無罪之身,並且否認她是終身童貞者。也有部分新教信徒認為她具有虔誠的美德,受到上帝特別的喜愛,他們說她是「蒙大恩的女子」,可以與上帝同在,是「大有福氣的」(路加福音1:28,42;11:27),也接受其有福的童貞女馬利亞這一稱號。有些較為大公的教會稱她為童貞女聖馬利亞,亦視她是一位聖徒,但不會稱她為聖母。

敬禮

有一部分非基督徒和基督教新教教徒認為天主教會的儀式對瑪利亞表達了一種崇拜的態度,由於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教徒都認為,崇拜這個詞只能用於對上帝的崇拜,所以也有天主教徒認為,少數基督新教的教徒說天主教崇拜聖母是對天主教信仰的攻擊。傳統上,天主教會反對使用崇拜這個詞來描述對聖母的態度,他們使用恭敬或者敬禮這兩個詞。

歷史

30-50年,宗徒講道中,包括宗徒大事錄(2:14-21;3:12;13:15ff)在內,對聖母隻字未提。理由有三:A.巴勒斯坦教友都知道聖母。B.當地女性之地位不被重視。C.門徒專注於耶穌的福音、救贖及復活,而對基督早年與聖母的生活所知有限。
54-57年,聖保祿稱“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兒子,為女子所生”。(迦4:4)
65年,聖馬爾谷描繪聖母為耶穌的母親。(瑪3:31ff;6:3)70-80年,聖瑪竇稱聖母依照舊約記載,因聖神受孕而生產了耶穌。(瑪1:16-23;2:11)
70-80年聖路加描繪聖母為主的婢女、基督的忠實追隨者、聽天主的話而又遵行的人(路1:38,48;2:19,51;11:28)
70-80年,聖路加提起聖母與宗徒們一齊祈禱,並暗示她在教會形成時的重要角色。(宗1:14)
90-100年,聖若望描繪聖母與耶穌從生到死的密切關係。(若2:1-11;19:25)耶穌並將她當作死亡的禮物送給了他的追隨者。(若19:26-27)
90-100年,默示錄留給初期教會的聖母形象著重於她的“絕對的忠誠、深厚的信德、教會的角色和獨特的恩惠”,稱她是傑出的婢女,接受天主的大恩,並為耶穌全然奉獻。(默12:1-17)
100-200年,在伯多祿大殿地下發現的碑文中,顯示聖母是亡者之護衛和中保。
110-115年,聖納爵.安底約基曾多次提起聖母的童貞和母親角色。
150年,聖(殉道)猶定首度直接描述聖母,並稱聖母為厄娃的象徵。
150年,雅格偽經(Pro-to-evangeliumofJames)興致勃勃地專門討論聖母,故又稱之為聖母福音。二
150-202聖宜仁(ofLyons)肯定聖母在救贖工程中的重要角色。
200前,羅馬地下墓穴首度發現聖母的畫像。
700-733年,聖日曼諮·歐克塞(St.GermanusofAuxerre)倡導“經由瑪利亞去尋找天主”的卓見。(楊彬/摘劉嘉祥/譯)
1251聖西滿(SimonStock)從聖母手中接受聖衣(Scapular)。
1260-1306雅各伯(JacoponedaTodi)撰寫了《StabatMater聖母侍立(十字架旁)頌/即苦路歌“聖子高懸十字架上”》及其他聖母的道理。
1265-1308真福思高·鄧(DunsScotus/思高聖經學會以其命名)首倡聖母無染原罪的神學理論。
1269三鍾經Angelus變成通俗的敬禮。
1274第二屆里昂(Lyons)大公會議宣示天主聖子由終身童貞瑪利亞誕生。
1280-1300開始把每年的五月獻給聖母,稱為聖母月;是承繼七(九)世紀東方“行之有年”的傳統。
1296在義大利的勞萊特(Loreto)發現了聖家(HolyHouse)傳說是耶穌的故居。
1300-1400獻耶穌於聖殿節開始成立。
1300聖母軼聞(LegendofMary)在西方廣為流傳。
1314-1321但丁的神曲給予聖母應有的榮耀和讚美,號稱為讚頌聖母的超級詩人。
1340-1373瑞典的聖婦彼利日大/碧瑾(Bridget)所揭示的聖母顯現,在教會中影響深遠。
1372獻耶穌於聖殿節在西方開始慶祝。
1376-1383聖母聖衣節成立。
1389聖母訪親節被承認。
1418多瑪斯(ThomasaKempis)在所撰的《師主篇》中強調依靠聖母對靈修生活的重要性。
1423聖母痛苦節成立。
1457聖母小日課出版。
1475玫瑰經善會首度成立。
1492由哥倫布傳播的“母后萬福(SalveRegina)”頌,成為新大陸教友誦念的第一首祈禱文。
1495教宗亞力山大批准玫瑰經。
1496-1501米開朗基羅的著名大理石雕痛苦聖母問世。他將聖母緊抱十字架卸下耶穌的痛苦表情,發揮得淋漓盡致。
1507義大利的勞萊特(Loreto)朝聖地正式被批准。
1543馬丁路德承認聖母無染原罪。
1558榮耀聖母的“勞萊特(Loreto)聖母禱文”正式公布。
1547脫利騰(Trent)大公會議斷言聖母的一生言行毫無瑕疵,甚至連最輕微的過失也沒有。
1550-1617蘇亞萊(FrancisSuarez)完成了首部有系統討論聖母的著作《OperaOmniaVolIX》。
1555教宗保祿四世在憲章(CumQuorumdam)中,證實聖母在耶穌誕生前、誕生時、誕生後都為童貞。
1563聖母經正式列入日課經內。
1567教宗聖比約五世肯定聖母未染任何罪污。
1600-1700聖母痛苦節成立。
1601聖母禱文由教宗克萊孟引進到整個教會。
1644聖母至聖無玷聖心節建立。
1683聖母聖名節延伸到全教會慶祝。
1716玫瑰經節延伸到全教會慶祝。
1716亞力山大(deRouville)模仿師主篇寫成《師母篇ImitationofMary》。
1815進教之佑聖母節成立。
1830聖母顯現給聖女加大利納·拉蒲萊(CatherineLaboure),讓她製作顯靈聖牌。
1845英國紐曼樞機(Card.Newman)維護聖母敬禮。
1849教宗比約九世在通諭(UbiPrimum)中強調聖母未染原罪。
1854教宗比約九世在詔書(IneffabilisDeus)中正式欽定“聖母無染原罪”為教會信條。
1858聖母在法國露德(Lourdes)顯現給聖女伯爾納德(Bernadette),呼籲罪人悔改。因而在教會中掀起了很大的祈禱與愛德服務熱潮。
1883-1902教宗良十三世號稱玫瑰教宗,因他發布了十一封有關聖母與玫瑰經的通諭,他稱聖母為恩寵中保、救贖之母、信德干城、社會救星。
1890聖女小德蘭(TeresaofLisieux)非常熱愛聖母,曾蒙聖母顯現。
1900庚子教難,義和團和官兵屠殺教友。聖母在中國大陸保定府東閭村顯現,施以大能保護!
1904聖比約十世在通諭(AdDiemIllud)中詮釋聖母為‘諸寵中保’的神學基礎。
1907露德聖母節建立。
1917聖母在葡萄牙之法蒂瑪Fatima多次顯現給三幼童,囑為罪人祈禱。
1918聖職部發文(SuntQuo)稱讚聖母為“共同救贖者”之習慣稱呼。
1918教宗本篤十五世在牧函(InterSodalicia)中肯定聖母對基督救贖犧牲的角色。
1924中國第一屆教務(上海)會議閉幕日,與會全體代表在佘山經由“奉獻中國於聖母誦”,將中華兒女奉獻於中華聖母(東閭聖母)。
1931天主之母節成立。
1933-1934教宗比約十一世談及聖母對基督的救贖貢獻時,指出她身為天主之母的角色,從伯利恆延伸到十字架下,探討遍及聖母學的每一主題。
1944聖母無玷聖心節成立。
1946教宗比約(庇護)十二世在通諭(DeiparaeVirginisMariae)中,為聖母升天信條暖身。
1950教宗比約十二世訂1950年為聖母年;在詔書(MunificentissimusDeus)中,正式宣布“聖母升天”信條。
1951教宗比約十二世在通諭(IngruentiumMalorum)中強調聖母玫瑰經的精神功效。
1954教宗比約十二世在通諭(FulgensCorona)中,為紀念宣布聖母無染原罪信條百周年,特訂該年為聖母年。
1957教宗比約十二世在通諭(PelerinagedeLourdes)中,紀念聖母露德顯現百周年。
1959教宗若望廿三世在通諭(GratiaRecordati)中,稱聖母為“全人類獲救的根由”。
1964梵二大公會議期間,教會憲章(LumenTentium)笫八章,專論基督和教會奧跡中的天主之母榮福童貞瑪利亞,將聖母與基督和教會的神秘地位作了詳盡解釋。
1967教宗保祿六世於Fatima法蒂瑪聖母顯現五十周年,呼籲信友熱心恭敬聖母。
1969教宗保祿六世公布之新版羅馬彌撒中,在節慶和紀念日中,增加不少敬禮聖母的祈禱文。
1970在新版日課《每日頌禱》中,列入“Magnificat我靈頌揚上主”,聖母對經、讚美詩、誦讀等。
1975再版羅馬彌撒中,特別敬禮彌撒項目內增加“聖母為天主之母”和“聖母聖名”彌撒。
1978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職時,在自動詔書“TotusTuus(聖母啊,)一切都是你的”中,將自己的牧職獻給聖母。
1982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法蒂瑪Fatima,並將普世奉獻給聖母無玷聖心。
1995聖母顯現給三萬多在中國大陸河北保定東閭朝聖地朝聖的教友。
20005月13日教會當局宣布曾親睹聖母顯現的二位牧童方濟各和雅琴達為真福,另一尚在人間、九三高齡的見證人路濟亞修女亦在場觀禮。
2002教宗保祿二世為了充分表達玫瑰經里基督論的深度,於十月十一日的牧函中,打破數世紀以來十五端的傳統,建議玫瑰經再增加光明五端,分別為:耶穌在約旦河受洗、耶穌參加加納婚宴、耶穌宣講天國福音、耶穌在大博爾山顯聖容、耶穌建立聖體聖事;於每周四誦念。玫瑰經改為二十端後更能凸顯其“福音綱要”全貌。教宗也同時宣布即日起的一年為“玫瑰聖母年”,並要求信友為了世界和平及鞏固家庭而多誦念玫瑰經。
2007教宗本篤十六發布致中國教會牧函,欽定5月24日進教之佑聖母瞻禮為“普世教會為在中國之教會祈禱日”。
2008教宗本篤十六親撰《向佘山聖母頌》。
2010教宗本篤十六訪問法蒂瑪,在法蒂瑪聖母像前祈禱,向聖母獻上一支金玫瑰,並把所有人託付給聖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