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

木屐

木屐,簡稱屐(ji),是華夏傳統的兩齒木底鞋,走起來路來吱吱作響,適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為帛製成,則稱為帛屐。木屐是漢人在隋唐以前,特別是漢朝時期的普遍服飾,一直沒有中斷過,目前木屐在潮汕地區仍非常普及,據說木屐有男方女圓的區別。

基本信息

歷史溯源

木屐mùjī
木屐木屐
木屐是為中國古代人所鍾愛服飾,在隋唐以前非常流行。《釋名·釋衣服》云:“屐,搘也,為兩足搘以踐泥也。”因此木屐上有兩齒,適合在泥中行走。《莊子·天下》注:“木曰屐者。”

《急就篇》顏師古註:“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屐中可以踐泥的齒是為了走路輕便及雨天防濕防滑的作用。《後漢書·逸民列傳》云:“初,良五女並賢,每有求姻,輒便許嫁,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訓,皆有隱者之風焉。”漢代漢女出嫁的時候會穿上彩色系帶的木屐。木屐的鞋面是人字形,這是因為木屐綁帶的樣子像人被捆起來一樣,也就是形如“桎”的篆字型。《後漢書·五行一》云:“延熹中,京都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五採為系。此服妖也。到九年,黨事始發,傳黃門北寺,臨時惶惑,不能信天任命,多有逃走不就考者,九族拘系,及所過歷,長少婦女皆被桎梏,應木屐之象也。”《顏氏家訓》記稱:“梁朝全盛之時,貴遊子弟,多無學述,……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檐車,(著)跟高齒屐。”《南史·宋本紀》“制諸主出適,遣送不過二十萬,無錦繡金玉。內外奉禁,莫不節儉。性尤簡易,嘗著連齒木屐,好出神武門內左右逍遙,從者不過十餘人。”晉乾寶《搜神記》提到:“初作屐者,婦人圓頭,男子方頭,蓋作意欲別男女也。至太康中,婦人皆方頭屐,與男無異。”

除了兩齒木屐以外,漢人軍隊里還採用了平底木屐,防止腳部被帶刺雜草劃傷。《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藜,懿使軍士三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馬步俱進。或作跂。”不僅僅軍人如此,平民也往往在路上穿著木屐,防止腳被帶刺植物劃傷。南朝梁《本草經集注·草木上品》:“烏頭為之使。多生道上,而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而小。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屐。今軍家乃鑄鐵作之,以布敵路,亦呼蒺藜。”

此外,晉代還出現了屐齒可以拆卸的謝公屐,方便登山。《南史·列傳第九》云:“(謝)靈運……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明朝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云:“躡屐登崖。”

宋明時期,木屐成為像斗笠、蓑衣一樣重要的雨具。

鞋履特色

木屐木屐
屐是一種有齒之履。齒被安裝在鞋履底部,前後各一,呈直豎狀,多用於出行。鞋底設齒,為的是行走方便,因古代路面崎嶇不平,有了雙齒,就可減少鞋底與路面的接觸,行走時就會顯得穩當便捷。屐齒通常以木料為之,和一般的麻底之履相比,木齒更經得起磨損,木齒壞了還可以更換,所以特別適合外出旅行。由於裝上了雙齒,鞋底的高度有所增加,在雨天的泥地或長滿青苔的山道上行走還不易滑跌。漢史游《急就篇》“屐贏窶貧。”唐顏師古註:“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所以踐泥。”說的就是這種鞋履。葉紹翁在《遊園不值》詩云: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組成構造

在各種鞋履中,屐的構造比較特別,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底板,這就是屐的基礎,通常以木料為之,作鞋底形,古時稱之為“木扁”。上鑽有小孔數個,以穿繩系。二是繩帶,被稱之為“系”,南朝無名氏《提搦歌》:“黃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系兩頭系。”就指屐上的繩帶而言。三是屐齒,均裝在木扁下,其開頭有扁平、四方及圓柱體等多種,高度在6-8厘米之間,前後高低大致相等。屐齒的裝法不盡相同:簡單者以鐵釘固定;考究者則用木榫聯接,其具體作法又可分為兩種:一種用明榫,製作時先在木扁上鑿以穿透的孔眼,裝配時使屐齒上端的木榫穿過底板,再用竹釘或鐵釘從側面固定;因從屐板表面能看到榫頭,故稱“露卯”。與此相對,還有一種聯接方法:開孔時不將底板鑿穿,做成暗榫。由於在表面看不到榫頭,故意稱陰卯。《晉書·五行志》中即記載有這方面情況:“舊為屐者,齒皆達木扁上,名曰“露卯”。太元中忽不徹,名曰‘陰卯’。”後來發生了袁悅之之亂,人們將暗榫之屐附會為亂世之徵(因“陰卯”與“陰謀”諧音),故廢棄之。魏晉之際,木屐有所變化。東魏《齊民要術》云:““屧”,音燮,又音替,字亦作“屜”,是木鞋。王筠《說文句讀》:「眾經音義”雲「屧,鑿腹令空薦足者也。」然則以木為之而空其中也。」不同於現在的木屐。

製作材料

木屐木屐
製作屐的材料,主要是木料,故有“木屐”之稱。所用木材有一定標準,以質地密緻堅韌者為佳,常見者有桑屐,以桑木製成,如《南齊書·祥瑞志》“(世祖)在襄陽,夢著桑屐行,度太極殿階。“有木包木屐,以木包木製成,如晉稽含《南方草木狀》:“抱(木包)木生於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極柔弱,不勝刀鋸,乘濕時刳而為履,易如削瓜。既乾則韌不可理也。……夏月納之可御蒸濕之氣。”有棠木屐,以沙棠木製成。《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黛玉看脫了蓑衣,裡面只穿半舊紅綾短襖,繫著綠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綠綢撒花褲子,底下是掐金滿繡的綿紗襪子,靸著蝴蝶落花鞋。黛玉問道:“上頭怕雨,底下這鞋襪子是不怕雨的?也倒乾淨。”寶玉笑道:“我這一套是全的。有一雙棠木屐,才穿了來,脫在廊檐上了。”除木料之外,古代還出現過帛屐,以布帛代替繩系。漢劉熙《釋名·釋衣服》:“帛屐,以帛作之,如屩者,不曰帛屩者,者不可踐泥者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浣之,故謂之屐也。”又有皮屐,以皮革為之;或削木而成,外裹皮革。如《文獻通考·四裔考》:“足履革屐,耳懸金王當。”又有玉屐,以玉為之。《南齊書·文惠太子傳》:“時襄陽有盜發古冢者,相傳雲是楚王冢,大獲寶物:玉屐、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又有鐵屐,以銅鐵為木扁,下施鐵釘。《太平御覽》卷六九八引《晉書》:“石勒擊劉曜,使人著鐵屐施釘登城。”

鐵屐多用於武士,著之以便攀登行軍。吉林集安洞溝第12號墓壁畫所繪披甲武士,足部即穿有鐵屐。與木屐不同的是,鐵屐的屐底不用屐齒,而施以釘。這種鐵屐在考古發掘中還有發現,如吉林吉安高句麗墓出土一件,以銅楹為木扁,表面鎏金,周緣折起,上有可供穿繩系帶的小孔若干,底部鉚有方柱形鎏金銅釘。後世則將此稱之為“釘鞋”。清趙翼《陔余叢書》:“古人雨行多用木屐,今俗江浙間多用釘鞋。”

歷史發展

木屐木屐
據文獻記載,中國人穿木屐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寧波慈湖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發現兩件殘存的木屐,均為左腳所穿,屐木扁略呈足形,前寬後窄。其中一件木扁身平整,上有五個小孔,頭部一孔;中間和後跟處各有二孔,兩孔間挖有凹槽,槽寬和孔徑相同,推測其用途是在繩子穿過小孔後將其嵌入槽內,以使表面平整。出土時繩帶已腐,也不見屐齒。另一件為圓頭方跟,開有六孔,後跟處二孔間也挖有凹槽。據研究,這兩件木屐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屬良渚文化遺物。

據《莊子》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製作了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木屐。《莊子·異苑》云:“介子推抱樹燒死,晉文公伐以制屐也。”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提到,春秋戰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派隨臣遍尋吃食不得。就在幾近絕望之時,跟隨重耳一同逃難的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重耳喝了。一碗肉湯下肚,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發現所食之肉竟是介子推從自己身上割下的時候,重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後,晉文公返國,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遂攜母隱居到了綿山。文公得知後,命人去綿山搜尋,求之不獲,遂下令三面舉火以逐介子推下山。然而大火未能動搖介子推歸隱之心,大火過後,人們發現介子推和他的老母已被燒死在了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棵樹的木料製成一雙木屐,每天穿著並不時嘆曰:“悲乎,足下!”以此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讓嗒嗒作響的木屐之聲時時提醒自己,不重蹈覆轍。木屐之聲激勵著重耳勵精圖治,最終使晉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足下”也成為對人的尊稱。

吳王夫差得到越國進獻的美女西施,命人造了一條“響屐廊”,即在雕樑畫棟的長廊之下挖坑,埋下成排陶缸,再在上面鋪設一層有彈性的木板,讓身系小銅鈴佩帶種種寶玉飾品衣裙,腳著精巧木屐的西施於廊中翩翩起舞,讓長廊發出琴瑟般的節奏,與清脆的鈴聲、玉佩聲共鳴,伴隨著西施優美舞姿,使夫差為之傾倒。宋代王禹稱《游靈岩山·響屐廊》詩云:

廊壞空留響屐名,

為因西施繞廊行。

可憐五相終死諫,

誰記當時曳屐聲。

春秋戰國時期,穿屐者日益普遍,據說孔子當年就穿過木屐。《太平御覽》卷六九八引《論語隱義注》:“孔子至蔡,解於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隻屐去,盜者置屐於受盜家。孔子屐長一尺四寸,與凡人異。” 說的是孔子周遊列國,來到蔡國,投宿於客舍。按當時習俗,鞋履不能穿入室內,只能放在門口,沒想來到第二天起來,木屐不翼而飛,原來在半夜裡被人偷走了。論者以孔子之屐“與凡人屐異”,故遭失竊,實際情況未必如此,估計是人們出於對孔子的敬重,故將其所穿木屐當作寶物珍藏起來。《晉書·五行志》中有一段記載,即涉及孔子之屐的下落:“惠帝元康五年閏月庚寅,武庫火。張華疑有亂,先命在守,然後救火。是以累代異寶王莽頭、孔子屐、漢高祖斷白蛇劍及二百萬人器械,一時盪盡。”可見在被大火焚燒之前,孔子的木屐一直被視為“異寶”典藏於庫。

漢代男女也以穿著木屐為尚,在東漢首都洛陽,還流行一種習俗:新娘出嫁,嫁妝之中必備有木屐,考究者還在屐上施以彩畫,並以五彩絲繩為系。如《後漢書.五行志》以及應劭《風俗通義》所說:“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屐,五彩為系。”這種漆畫木屐在安徽馬鞍山市郊東吳名將朱然及其妻妾合葬墓中曾有出土:屐身小巧精緻,木扁上鑿有三個較小的孔眼,周身施以漆繪,屐底則裝有兩個木齒,當為朱然妻妾的隨葬物品。

三國時代的出土木屐

《神仙傳》云:“後出遊,謂慈俱行,令慈行於馬前,欲自後刺殺之。慈著木屐,持青竹杖,徐徐緩步行,常在馬前百步,著鞭策馬,操兵器逐之,終不能及。”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木屐的盛行時期。這個時期的木屐不僅用於出行,還用於家居,如《世說新語·忿捐》記晉人王述性情急躁,用餐時以筷子戳刺雞蛋,刺之未破,便大怒擲地,雞蛋圓轉不止,王述便“下地,以屐齒碾之。”這是晉人家居著屐的一個例證。《晉書·謝安傳》中也有這方面記載:“(謝)玄等既破(苻)堅,有驛書至,(謝)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說的是淝水之戰期間,東晉宰相謝安,親任征討大都督,指揮戰事,令其侄謝玄率兵迎敵,自己卻在住所與人下棋。突有前方驛書送至,報告其侄獲勝訊息,謝安不為所動,依然與棋友對弈,表現出持重沉穩的大將風度。直到棋局結束,返身回房,再也按捺不住激動之情,過門檻時竟忘了抬腳,以至將屐齒折斷。這也是晉人家居穿屐的實例。

南朝活絡齒屐

南朝宋永嘉太守謝靈運,是我國山水派詩的鼻祖。性喜山水,根據《南史》記載,他創造了一種活絡木屐。為了登山時保持人體平衡,這種木屐利用榫頭、插子和兩枝活動齒屐,在上山時卸掉前齒,下山時則脫掉後齒,史稱“謝公屐”。

後被市井人所模仿,並相沿成習。由於這木屐優點甚多,便很快流傳到南方。木屐之聲伴隨著重耳“悲乎,足下”的嘆息,伴隨著寒食禁菸、伴隨著清明上墓、伴隨著清明植樹的風俗傳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也許是歷史的一個巧合,也許是後人接受了晉文公重耳足蹬木屐“以志吾過”的教訓,總之,若干年後,決定唐王朝命運的介休之役就在綿山腳下進行。劉武周、宋金剛會同突厥軍隊數萬人與太原公子李世民進行決戰。李世民堅壁挫銳,慎擇戰機,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此役李世民還有一個更大的收穫,就是禮賢下士,收降了一位割股奉君的名將尉遲恭。不過在後來的凌雲閣封臣中,李世民沒有像晉文公那樣健忘,首先重賞了這位忠義名士,由此傳為千古佳話。然而在今天的世界裡,穿木屐最多的當屬日本人。在日本傳統的節日裡,在婚慶、祭典等儀式中,日本人穿著傳統的和服,而木屐在整套的和服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看慣了日本人穿木屐,多數人會以為這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然而循著木屐之聲,回到久遠的過去,人們會驚訝地發現,日本服飾中的木屐確實是起源於日本本土,但是在唐朝時卻吸收了由中國傳來的木屐。隨著對外文化交流的廣泛開展,這種木屐還被傳播到國外,日本及東南亞各國穿著木屐的習俗,就是從中國傳入的。筆者在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文物庫房曾見到巨幅刺繡《釋迦如來說法圖》,為唐人所作,畫中即有多人穿屐。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屐式與現代日本民間所流行的木屐十分相似,所以猜測對其產生過影響。除男性外,唐代婦女也有穿著木屐的習慣,尤以江南女子為常用。李白《浣紗石上女》詩中就有“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的吟唱,清王琦注引《南越志》:“軍安縣女子趙嫗,著金箱(鑲)齒屐。”說明當時女子所著之屐形制考究,屐齒還加以鑲飾。李白的另一首詩《越女詞》也談到女子著屐的情況,詩中有句云:“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鴉頭襪一作“丫頭襪”,這是和木屐相配用的一種襪子,製作時將大腳趾與另外四趾分開,形成丫形,以便卡住屐上的繩系。從李白的詩句中可了解到,當時穿著木屐,既可穿襪,也可赤足。

穿木屐的宋人

宋代以後的漢族婦女,因為崇尚纏腳,故多不穿木屐。男子卻依舊穿著,不過多用作雨鞋。《宋高僧傳·十九豐乾傳》:“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宋張瑞義《貴耳集》:“東坡在儋耳,無書可讀,黎子家有柳文數冊,盡日玩誦,一日遇雨,借笠屐而歸。”說的是蘇東坡冒雨戴笠著屐而歸的情景。《小辨齋偶存·題坡翁儋耳小像》:“東坡一日訪黎子雲途中值雨乃於農家借箬笠木屐戴履而歸婦人小兒相隨爭笑邑犬爭吠東坡謂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噫嘻笑所怪者婦人小兒也以笑為常者東坡也吠所怪者邑犬也以吠為常者東坡也彼自見其怪我自見其常所以寜與農家共箬笠木屐而不與章惇呂恵卿共冠裳也噫嘻。”《張逵東坡笠屐圖》“後有魏了翁、馮子振、鄧熙、李孝光跋語並詩。今錄三人。“東坡在儋耳,一日訪黎子云,中塗值雨,從農家借箬笠、木屐,戴履而歸。婦人小兒爭笑,邑犬爭吠。”穿著木屐的宋人形象,在宋畫《歸去來辭圖》中有所描繪。《奇女子傳·雙鬟女子》云:“超他日過勝業坊北街時春雨初霽,有三鬟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籹藍縷,穿木屐於道側槐樹下值。”

明清時期將木屐稱之為“泥屐”,也著眼於屐的用途而言。如《醒世姻緣傳》第二十五回:“狄員外打了傘,穿了泥屐,別了薛教授回家。”在纏足之風盛行的明清時期,廣東、福建一帶的婦女未染此習,仍為天足。因當地氣候比較炎熱,那裡的女子和男子一樣,不論晴天還是雨天,平時家居都以穿屐為尚,只是在屐的裝飾上比男子所穿者的略微講究。如明謝肇《五雜俎》記:“今世吾閩興化、漳、泉三郡,以屐當革及,洗足竟,即跣而著之,不論貴賤男女皆然,蓋其地婦人多不纏足也。女屐加以彩畫,時作龍頭,終日行屋中,閣閣然。”這個時期的木屐形象,在王圻《三才圖會》中還有描繪。

清代男女日常家居所穿之屐多無屐齒,以廣東潮州一帶出產者為上品,由木包木製成,含有微香,著之可除穢氣。也有在木屐表面漆,或包裹繡帛、皮革者,多見於女屐。如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記稱:“今粵中婢媵,多著紅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涼時,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為雅,或以木包木為之。……新會尚朱漆屐;東莞尚花繡屐,以輕為貴。”這種無齒之屐,已接近現代的拖鞋。

種類

纏足用屐

木屐木屐
纏足用木屐滿清末年距今一百二十年前的古物,清朝女子流行纏足,腳越小越美,大概六歲起就用白布綁緊雙腳,再穿這種木屐使腳長不大,木屐要越穿越小,這是最大的。

潮汕便屐

出花園小孩穿的紅木屐,是潮汕人日常的一種。《潮陽縣誌》(光緒十年,潮陽知縣周恆重監修,簡稱“周志”或“甲申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遠濕,一也;炎徼虐暑,赤腳納涼,二也;所費無幾,貧子省錢,三也;澡身濡足,頃刻遂燥,四也;夜行有聲,不便為奸,五也。”《南粵筆記》云:屐,“以潮州所制拖皮為雅。”這裡所說的拖皮屐,就是林大欽穿的紅木屐。潮州木屐潮汕木屐的式樣與省城廣州的木屐大致相同,但製作工藝比較精巧、講究,其形式有:橢圓形,前略寬,後略窄,只適應男人穿的“龍船屐”;分左右腳,前趾略低,中呈弓形,後跟略高的“認腳屐”;不加任何油漆的原木的“白胚屐”;塗上紅、橙、黑、棕等顏色,繪上花卉、圖案的“油彩屐”;晚上在家穿的“高腳屐”;用堅韌的木材製成並上漆的稱為“漆屐”等等。潮汕木屐又名“散屐”,做工精細,屐皮用料考究,清代以來,已享有很好的聲譽。舊時,潮汕人穿紅木屐實為平常之事。我兒曹時,也曾穿過木屐,夜行戲耍,喀喀咔咔,頗有童趣。可在外地人看來,卻有一番異味古風。清康熙時曾官至內閣學士、刑部尚書的徐乾學,寫有《潮州雜興》云:蠻女科頭足踏塵,大夫偏裹越羅巾。天無晴雨穿高屐,豈是風流學亞人。木屐作為潮汕地區舊時的生活用品,現已被各種塑膠鞋類所取代,但現在農村仍有少數人還喜歡使用它。

文昌木屐

中國南部海南省著名僑鄉文昌縣素有穿木屐的習慣,雖然木屐逐漸被淘汰,以布鞋、皮鞋、塑膠鞋取代,但是在城鄉,目前還有一些人仍然喜歡穿著木屐。木屐,是木底鞋子的通稱。相傳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晉國貴族介子推曾隨晉文公流亡國外,回國之後,介子推隱居綿上(今山西公休東南)山中,晉文公多次召請不至。後來奉命來召介子推的軍士想用縱火焚山的辦法逼他出山,介子推竟抱樹而死。晉文公哀嘆之餘,便用該樹為木料做成木屐,每當穿著時就說:“悲夫,足下!”以表示對介子推的眷念。文昌木屐已有悠久的歷史。初時,它的外形宛若一隻用木板釘成的小凳子,上面再接合鞋幫,著地的兩隻腳稱為屐齒。由於屐齒的接觸面積小,所以能適應泥濘的路面或在雨天行走,人不易滑倒。後來出於生活的需要,慢慢出現了由整塊木料鑿成的拖鞋形式的木屐。這樣的木屐有更多的優點。文昌木屐種類頗多,有苦楝木屐、苦常木屐、江斧木屐等等,特別是用苦楝木料做的用油漆畫得很漂亮的木屐,因為苦楝木輕便耐用,著之足下,真是妙不可言。

日本木屐

木屐木屐
日本木屐又稱下駄(geta)。木底通常是用桐木或者杉木製成。連歯下駄是指台下前後兩片屐齒相同的木屐。只有一齒的稱為“一本歯下駄”。“一本歯下駄”用於山道的步行,特別是在山中修行的僧侶和山間野宿者。一本歯下駄可能源自謝公屐。台面鼻緒的材質自古多種多樣,古代常用布包住的麻、棕櫚、稻草、竹皮、蔓草、皮革所制。彩色的鼻緒又稱為“花緒”。日本的木屐在歷史上的大致源流是起源於日本本土,但是中國南部和東南亞譜系,以及亞洲北部和朝鮮半島譜系也被日本木屐所吸收。

荷蘭木屐

木鞋(clog)是荷蘭服飾中最著名的特點。木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那時皮鞋是達官貴人獨享的奢侈品,而老百姓會在農閒的冬季製造經久耐用的木鞋。楊樹和柳樹的木材成為製造木鞋最好的原料,並且通常是人們在自己的村莊或地區進行相對封閉的木鞋製作。這樣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木鞋在兼備了保暖、堅固、防潮防汗和舒適特性的同時,還顯示出不同的地區特色。木鞋在荷蘭還是訂婚的信物。傳統的青年男女訂婚時,男方要把自己親手做的木鞋作為信物送給女方。幾乎每一位荷蘭男人一生中起碼要做一雙精美的木鞋送他的未婚妻。這種木鞋形狀細膩,圖案精美。常見的花紋是兩顆交錯在一起的心,象徵愛情,上面頰上土耳其紐扣,象徵永恆,合在一起寓意為被永恆環繞的愛情。如果男方送給女方的木鞋精美又很和腳,女方就認為男方能幹,心誠,愛她,將來的婚姻一定可靠、幸福。訂婚的當天,未來的新娘就可穿上木鞋以示婚約。有時結婚後,她還會繼續穿著這雙木鞋,但通常因為新娘木鞋太漂亮了,她們捨不得穿,往往會把木鞋掛在新房的牆上,象徵生活幸福、吉祥。如今,荷蘭每年生產300萬雙木鞋。雖然其中的大部分作為紀念品帶出國界,但越來越多的人在實際生活中使用木鞋。據了解,100萬以上的荷蘭人經常穿用木鞋。這種返璞歸真的懷舊,當然是以木鞋本身的優點為基礎。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木鞋的存在顯示著它的實用意義,並且在未來還會延續它的生機。

沙灘木屐

日本kiko+工作室的“ashiato”設計了一種沙灘木屐,木屐底部是各式各樣的圖案,有小貓、猴子、壁虎等小動物的腳印,小孩子們穿上它在沙灘上跑來跑去,在沙灘上壓出的痕跡,看上去就好像各種小動物在聚會一樣。

傳統漢族服飾(一)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