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囊菌屬

編 號 7994 拉丁綱名 Ascomycetes 中文綱名 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 Eurotiales 中文目名 麴黴目 拉丁科名 Eurotiaceae 中文科名 麴黴科 拉 丁 名 Eurotium 中 文 名 散囊菌屬 定 名 人 Link: Fr.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參考文獻 Mag. Ges. Naturf. Freunde Berlin 3: 3l.1809

形態描述

本屬的子囊果原基明顯,在營養菌絲上形成螺鏇狀產囊體;子囊果為閉囊殼型,通常為黃色,球形或近球形,具一層細胞厚的擬薄壁組織的壁,光滑,裸露或被稀疏的菌絲網圍繞,成熟早或遲;子囊球形或近球形,內含8個子囊孢子,囊壁早期消解:子囊孢子呈雙凸鏡形,光滑或具不同紋飾。無性型產生輻射狀或疏鬆柱狀的分生孢子頭,大多呈灰綠色;產孢結構單層,稍粗大;分生孢子球形,卵形至洋梨形,大多帶綠色,較大,具小刺。本屬諸種都是嗜高滲透壓的,在一般的培養基上生長不良或不能生長,在低水活度(water activity, Aw)培養基上生長正常。

討 論

Mangin(1909)首先以子囊孢子的特徵對不同來源的菌株進行比較研究,Thom & Church(1926)採用Mangin的分類方案,補充了Bainier和Sartory(19ll,19l2)所描述的一些菌種。Thom & Raper(1941)又作了進一步研究,將結果總結於其專著中(Thom & Raper,1945)Raper & Fennell(1965)最後又作了修訂,其分類方案一直被廣泛採用。

這個系統堅持以Aspergillus作為包含有性型和無性型在內的統一名稱而將一些已描述的Eurotium屬菌種轉移到Aspergillus屬。Benjanmin(l955), Subramanian (1972), MaL-loch & Cain(1972a,1972b,1973)各自按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把與本屬有關的具有性型而用無性型名稱描述的菌種轉移到本屬。Malloch & Cain(1972b)還對本屬進行了模式標定。

Locci(1972)首先用掃描電鏡研究了包括本屬在內的產生有性階段的麴黴。Vincent和Kulik(1973)用裂解氣相液相色譜法對本屬一些菌種的變異作數值分析。Blaser(1975) 結合生理條件對本屬作了專論,分類群有所增加,有些則作了轉移或作為異名處理,共承認了19個分類群。Samson(1979)彙編了自1965年至1979年所發表的新種,並加以評註,有關本屬的12個分類群中有8個被認為是異名或可疑種。Samson & Gams(1985)對少數經轉移到本屬後而不能再用於無性型名稱給予新的種加詞,並對一些種標定了模式。Pitt(1985)討論本屬的有關命名問題並對分類作了部分修訂。Kozakiewicz(1989)以孢子的掃描電鏡特徵對本屬作進一步修訂,承認了25個種和變種。

與本屬密切相關的單種屬Edyuillia Subram,(=Gvmnoeurotium Malloch & Cain),其模式種無殼埃德菌(Edyuillia athecia(Raper & Fenn.)Subram.),無性型是缺殼麴黴(Aspergillus atheciellus Samson & Gams),特徵是子囊成叢、裸露而無子囊果壁,不形成完整的子囊果(v.Arx,1974).Samson(1979)認為該菌的模式培養物(CBS464.65)已喪失產子囊果的能力,它可能是Eurotium的異常類型,因此應作為Eurotium的異名,這種觀點不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後來他本人(Samson & Garns, 1985),也放棄了這一觀點。本屬的子囊孢子的性狀(光滑或粗糙,有無赤道溝、脊或雞冠狀突起等)和菌絲體的顏色是重要的區分特徵。

本屬諸種由於在較低水活度下能發育生長,是引起穀物和工業器材霉腐的重要菌類,甚至在光學儀器內部也能生長。Thom & Raper(194l)指出大孢子種較小孢子種更適於在較低的水活度下生長,更嗜高滲透壓,在15-20℃時較25℃左右更易於分離到,儘管有少數分離自人體的報導(如Eurotium amstelodami和E. repens),但尚未知有致病性,有的種能產生毒素(Wilkins & Spilsburg,1965;角田廣等,1980)。有幾個種已報導多種次生代謝產物,但對毒性尚不明了(Cole & Cox,198l)。我國大量邊銷的茯磚茶,以其中的所謂"黃黴菌"或"金花"(即茶磚上的"小黃點")的多少作為鑑定品質好壞的重要標誌,這些黃色小點實際上是本屬某些菌種產生的黃色閉囊殼,被認為是茯磚茶發酵中的益菌(徐國幀,1945;倉道平和溫瓊英,1981;齊祖同和孫曾美,1990;劉作易等,1990)。

本屬目前可承認的分類群約20個,其中Eurotium amstelodami,E. herbariorum,E.repens和E. rubrum等分布極為普遍,還有幾個種較為常見,其他大多為罕見種,我國已報導11個。

散囊菌屬相當於Rape, & Fennell (1965)分類系統的Aspergillus glaucus 群。

模式種:Eurotium herbariorum(Wiggers : Fr. )Link

(Mucor herbariorum Wiggers)  

盤點麴黴屬及其相關有性型的真菌

麴黴屬是叢梗孢目(Moniliales)叢梗孢科中的一屬。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引起多種物質霉腐的主要微生物之一。本期主要是盤點該屬及其相關。  
石座菌屬
新薩托菌屬
皺摺裸胞殼
裸胞殼屬
亮白組
環繞組
黑色組
黃綠組
溫特組
環繞亞屬
黃梗組
土色組
焦色組
雜色組
巢狀組
巢狀亞屬
棒狀組
棒狀亞屬
煙色組
煙色亞屬
局限組
麴黴組
麴黴亞屬
無冠裸胞殼
茴香裸胞殼匙囊新薩托菌
異冠裸胞殼
波狀裸胞殼
褶皺裸胞殼
四脊裸胞殼
構巢裸胞殼
洋蔥石座菌
寬脊新薩托菌
刺孢新薩托菌
四繞新薩托菌
光滑新薩托菌
費希新薩托菌
淺黃新薩托菌
刺孢裸胞殼
散囊菌屬
麴黴屬
煙麴黴橢孢變種
弗萊麴黴
煙麴黴原變種
燕麥麴黴
糙孢麴黴
瘤突散囊菌
高滲散囊菌
赤散囊菌
匍匐散羹菌偽灰變種
匍匐散囊菌原變種
蠟葉散囊菌
刺孢散囊菌
局限麴黴
肋狀散囊菌
謝瓦散囊菌
阿姆斯特丹散囊菌
亮白麴黴
菌核麴黴
帚狀麴黴
孔麴黴
赭麴黴
蜂蜜麴黴
兔糞麴黴
硫色麴黴
塔賓麴黴
淺藍灰麴黴
日本麴黴棘孢變種
日本麴黴原變種
臭麴黴
炭黑麴黴
泡盛麴黴
肇慶麴黴
毒麴黴
溜麴黴
醬油麴黴
寄生麴黴
米麴黴疏展變種
米麴黴原變種
黃麴黴柱頭變種
黃麴黴原變種
溫特麴黴煙色變種
溫特麴黴原變種
棲土麴黴
埋藏麴黴
雪白麴黴
黃柄麴黴
肉色麴黴
土麴黴金色變種
土麴黴原變種
焦麴黴
紅紫麴黴
彎頭麴黴
雜色麴黴疣梗變種
雜色麴黴原變種
多育麴黴
兩形頭麴黴
粒落麴黴
爪甲麴黴
合陽麴黴
埃及麴黴
具黃麴黴
巨大麴黴
棒麴黴
矮棒麴黴
綠垂麴黴
煙束麴黴
冠突散囊菌
聚多麴黴
黃叉麴黴
黑麴黴
佩特麴黴
叢簇麴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