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蕨

扇蕨

扇蕨,中國特有種。分布於西南地區,生於海拔2 000~2 700 cm處的陰濕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下或溝谷地段。國家三級保護漸危種。

基本信息

扇蕨扇蕨
扇蕨為中國珍稀特產,因其量極少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漸危種。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亞熱帶山地林下,隨著森林的砍伐,分布區日益縮減。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達75厘米。喜陰耐濕,生於常綠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下或溝谷地段。孢子秋冬季成熟。是中國特產的珍奇蕨類之一,在蕨類分類研究方面有學術價值。

水龍骨科約46屬500種,絕大部分為熱帶、亞熱帶典型的附生植物,中國約有22屬150多種。其中典型代表是水龍骨屬植物。

基本信息

扇蕨扇蕨

中文名:扇蕨
拉丁名:Neocheiropterispalmatopedata(Bak.)Christ
中文科名:水龍骨科、扇蕨屬
拉丁科名:Polypodiaceae
保護級別:3
分布:貴州、四川、雲南
現狀:漸危種。分布於我國西南地區亞熱帶山地林下,隨著森林的砍伐,生境的改變,分布區日益縮減。
海拔下限(米):2000
海拔上限(米):2700

科屬簡介

扇蕨類植物蕨
扇蕨屬 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薄囊蕨綱水龍骨科

真蕨亞門的蕨類植物門中最占優勢,數量最多的一個亞門。具明顯的根、莖、葉和複雜的維管系統的分化,單葉或1至多回羽狀複葉,具柄,植物體各部通常具有鱗片和各種毛被等保護器官;孢子囊往往聚生成各種形狀的孢子囊群,著生於葉片下面的邊緣或緣內的葉脈上。孢子囊絕大多數具薄的囊壁,並有釋放孢子的結構-─環帶。孢子兩面型或四面型,表面有複雜的紋飾。約1萬種,廣布世界,以溫暖潮濕的熱帶、亞熱帶最多。大多數陸生或附生,少數水生或沼澤生。中國有2000多種,是世界上蕨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薄囊蕨綱(Leptosporangiopsida)孢子囊為薄囊型,包括囊柄均由一個細胞發育而來。孢子囊壁僅一層細胞,有各式環帶。孢子同形或異型。本綱通常分水龍骨目(Polypodiales)、苹目(Marsileales)、槐葉萍目(Salviniales)等三目。水龍骨目(Polypodiales)大多數為陸生植物,稀水生。孢子囊聚生成各式孢子囊群。孢子同形。約有47科近萬種,占蕨類植物物種總數的90%以上。
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陸生或附生蕨類植物。根狀莖橫走,被闊鱗片。網狀中柱。葉同型或二型;葉柄與根狀莖有關節相連;單葉,全緣或羽狀半裂至一回羽狀分裂;網狀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或有時布滿葉背,無囊群蓋;孢子囊梨形或球狀梨形;孢子兩面形。染色體:X=7,12,13,23,25,26,35,37。50屬,6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中國有27屬,150種,分布全國各地。已知藥用的18屬,86種。

如:星蕨線蕨鹿角蕨扇蕨斛蕨石蕨盾蕨骨碎補二叉鹿角蕨崖姜崖花柳石韋喜馬拉雅節肢蕨曲邊線蕨骨牌蕨抱石蓮金雞腳大葉骨牌草蟹爪葉盾蕨截基盾蕨、連珠蕨、江南星蕨抱樹蓮細葉鐵皇冠 等等

形態特徵

扇蕨扇蕨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達75厘米;根狀莖粗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棕色,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邊緣有細齒,覆瓦狀排列。葉遠生,柄長30-45厘米,無毛,基部關節不明顯;葉片扇形,鳥足狀分裂,裂片披針形,全緣,中央的長10-30厘米,寬2.5-3厘米,兩側的向外漸縮短;葉紙質,綠色,上面光滑,下面疏生棕色小鱗片,葉脈網狀,主脈隆起,細脈連續成六角形網眼,並有分枝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或長圓形,生於裂片下部緊靠主脈。

分布與習性

扇蕨扇蕨
地理分布

分布於四川西部至西南部蘆山、九龍、木里、甘洛、越西、西昌、米易及南部古藺,雲南西北部麗江、大理、中部昆明、彌勒、易門、雙柏、富民、武定、尋甸、曲靖、大姚、北部永仁、東北部昭通及東南部屏邊,貴州西南部冊亨、興義、興仁、盤縣。多生於海拔2000-2700米山地林下及溝谷石灰岩地段。

生活習性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扇蕨分布區受西南季風影響,氣候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濕季節交替明顯,年平均溫15℃左右,1月平均溫約8℃,7月平均溫約20℃,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晝夜以及晴雨天之間溫差較大,一般相差10-15℃。土壤多為石灰岩風化形成的褐紅壤,有較厚的腐殖質層。扇蕨喜陰耐濕,生於常綠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下或溝谷地在段。孢子秋冬季成熟。

保護價值與措施

保護價值:扇蕨是中國特產的珍奇蕨類植物之一,在蕨類植物分類研究方面有學術價值,早已引起世界蕨類學者的注意。扇蕨根莖可入藥。

保護措施:在扇蕨較集中的地帶,應建立扇蕨保護點,由林業部門負責保護,嚴禁肛挖作藥和砍伐上層林木。

繁殖方法

用根狀狀莖或孢子繁殖。孢子成熟時,採收有孢子囊的葉片,散播於蔭濕處的腐殖質土面,切忌蓋土,在春季即可萌發成原葉體,慢慢生長成有根、莖、葉和孢子囊的植物體.切割野生植株的根莖,亦可分植。
扇蕨孢子囊具垂直的環帶,高度發達的裂口帶,通常具32個孢子,孢子兩面型,極面觀橢圓形。水龍骨科是薄囊蕨植物中最進化和最近代的代表類群。

栽培管理

扇蕨扇蕨
盆栽宜用淺盆栽植,可用園土、腐葉土按1:2混合。日常澆水只要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夏季高溫乾燥,可適量噴灑清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施肥每2個月一次。盆栽應放置在漫射陽光充足處。冬季夜溫8~IO℃,即能保持葉片翠綠越冬。

扇蕨的組織培養方法

扇蕨的組織培養方法,其特徵在於取扇蕨孢子、原葉體、叢芽,孢子或原葉體或叢芽浸水21h,然後用50ppmGA3處理2分鐘,再經0.1%HgCl2滅菌30分鐘,用無菌水沖洗掉消毒劑殘留物,吸乾孢子表面水分,接種於1-1/8MS培養基上,糖濃度0-5%,pH5.8-6,每瓶接種孢子量為0.5毫克以下,接種後分別放置在24h黑暗和光照條件下,照光時間為14h/d,光強為1500lx;孢子體分化階段光強增為3000lx;原葉體增殖培養基同上,糖濃度為3%;孢子體分化最適培養基為1/6MS,糖濃度增為4-5%;誘導叢芽採用1/2-1/6MS培養基,不加或加IAA0.2mg·L-1(單位下同)或BA0.5,糖濃度為3-5%;壯苗培養基為1/2MS+KT0.2+IBA0.5,糖濃度為3%;培養室溫度為25±2℃。

景觀用途

扇蕨葉形奇特,很富觀賞性。可植於風景區的溝邊林下增添野趣,也可盆栽擺設於客廳、書房,極富情趣。

醫藥用途

扇蕨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搜山虎。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扇蕨的根莖或全株。
採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寒,味辛酸澀。
功用主治:消飽脹,療風濕。
選方:①治飽脹:搜山虎根二至三錢。煎水服。
②治風濕腳氣:搜山虎全草、狼雞葉各二至三兩,煎水洗腳。

相似物種

扇蕨連珠蕨
一、銀蕨—紐西蘭國花:銀蕨,學名cyatheadealbata。銀蕨也叫寬蕨pongafern,它新生出的嫩蕾呈彎曲狀,毛利人稱之為初露(Koru),銀蕨因此也就成為一種國家標誌。這種蕨類多為野生,可見於紐西蘭境內的雨林地區。
二、連珠蕨:多年生大型附生蕨類,常附生於大樹樹幹上。根莖短,密被長而細的狹條狀淡紅棕色鱗片,鱗片邊緣有纖毛。葉長50~60cm或更長,無柄,中部深羽半裂,裂片邊緣全緣且增厚,頂部可育,羽片縊縮幾呈小珠狀。在中國僅分布於台灣省。菲律賓也有分布。

三、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landuliera 金星蕨科的1種。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朝鮮、日本及中南半島。根狀莖細長橫走,植株遍體密生灰白色針狀毛,葉片二回羽狀深裂,羽片披針形,基部的不縮短,下面除短針毛外滿布橙色球形腺體。孢子囊群生裂片的側脈近頂處,被有灰白色剛毛的圓腎形囊群蓋。
金星蕨科是薄囊蕨綱中世界廣泛分布的大科之一。最早作為廣義的鱗毛蕨屬(Dryopteris)成員。1936年中國蕨類學家秦仁昌第一次在研究鱗毛蕨屬過程中,將金星蕨屬和少數和它相近的屬分出來,並於1940年建立金星蕨科。但這個科內的屬的劃分意見不一。
四、莢果蕨,學名:Matteucciastruthiopteris(L.)Todaro,別名:黃瓜香 野雞膀子
科:球子蕨科屬:球子蕨屬
球子蕨科莢果蕨屬,為大中型陸生蕨。植株高達1m左右。根狀莖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針形鱗片。葉簇生,典型的二型葉;不育葉矩圓倒披針形,二回深羽裂;孢子葉從葉叢中間長出,有粗硬而較長的柄,挺立,長度為不育葉的一半,羽片莢果狀,孢子葉1O月份成熟。此時為最佳觀賞時期。
五、書帶蕨:多年生附生或石生草本。根莖短而橫走,密被鱗片;鱗片狹披針形,黑褐色;鬚根細密。葉叢生,無柄或幾無柄;葉片線形,長30~40厘米,寬3~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長漸狹,全緣,革質,中脈在葉上面凹下為狹溝,在下面稍隆起,葉緣稍反卷。孢子囊群線形,深陷葉肉中,沿葉邊緣以里的溝內著生,溝的內沿隆起,子囊群內有隔絲存在。
生於陰暗處岩石上或附生大樹上。分布華東、華南、西南等地。

扇蕨中國蕨
六、中國蕨中國蕨科(Sinopteridaceae)水龍骨目中國蕨科中國蕨屬的 1種,小型旱生蕨類,僅產於雲南西部和四川西南部,生於裸露的乾旱岩石上。葉片五角形,掌狀深裂成 5枚羽裂的羽片,中央一片較大,基部兩側的較小,各羽片的基部變狹而有翅相連,下面被白色蠟質粉末,葉軸、羽軸和葉脈全為栗黑色,葉脈粗凸如瓦楞形。孢子囊群僅由1~2(3)個孢子囊組成,孢子囊近球圓形,無柄,環帶極闊,由32個加厚細胞組成。中國蕨屬1933年由丹麥蕨類學家C.F.A.克里斯滕森及中國蕨類學家秦仁昌所建立。中國蕨的發現,對研究粉背蕨類群之間的關係有一定意義(見蕨類植物門)。
七、玉龍蕨(yulongjue)中國特有種,分布於雲南西北部維西、德欽、香格里拉和玉龍縣等地;西藏和四川亦產。

相關詞條

參考文獻

1、 《中國雲南蕨類植物》 焦瑜,李承森 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6年08月
2、《雲南植物志》(第二十一卷·蕨類植物)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編著 科學出版社 2005年01月
3、 《中國珍稀植物》 賀善安 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年01月
4、中華園林網:http://www.yuanlin365.com/yuanyi/65960.shtml
5、園林人網:http://www.yuanliner.com/picture/type.php?typeid=25

蕨類植物百科(二)

蕨類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類,是高等植物中比較低級的一門,也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大都為草本,少數為木本。

瓦韋蕨亞科植物

葉為單葉,光滑或疏被小鱗片;葉脈網狀,網眼內通常具有分叉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具盾狀隔絲。我國現有9屬

中國蕨類植物重要的瀕危及稀有種

又稱蕨菜。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蕨科(又鳳尾蕨科)。
分類拉丁學名
鹵蕨科 尖葉鹵蕨Acrostichum speciosum
鐵線蕨科馮氏鐵線蕨Adiantum fengianum
荷葉錢線蕨Adiantum reniforme var.sinense
蒼山鐵線蕨Adiantum sinicum
觀音座蓮科 法斗觀音座蓮Angiopteris sparsisora
二回原始觀音座蓮Archangiopteris bipinnata
原始觀音座蓮Archangiopteris henryi
三叉蕨科軸脈蕨Ctenitopsis sagenioides
沙皮蕨Hemigramma decurrens
海南節毛蕨Lastreopsis hainanensis
烏毛蕨科蘇鐵蕨Brainea insignis
假桫欏Diploblechnum fraseri
陰地蕨科下延陰地蕨Botrychium decurrens
燕尾蕨科天星蕨Christensenia assamica
桫欏科大羽桫欏Alsophila contaminans
蘭嶼筆筒樹Alsophila fenicis
南洋沙欏Alsophila loheri
桫欏Alsophila spinulosa
海南白桫欏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
筆筒樹Sphaeropteris lepifera
骨碎補科台灣骨碎補Dauallia stenolepis
雙扇蕨科灰背雙扇蕨Dipteris conjugata
槲蕨科硬葉槲蕨Drynaria rigidula
頂育蕨Photinopteris speciosa
崖姜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
鱗毛蕨科草質複葉耳蕨Arachniodes hasseltii
單葉貫眾Cyrtomium hemionitis
低頭貫眾Cyrtomium nephrolepioides
彎羽鱗毛蕨Dryopteris cyclopeltiformis
合囊蕨科合囊蕨Marattia pelucida
苹科 埃及苹Marsilea aegyptica
條蕨科海南條蕨Oleandra hainanensis
瓶兒小草科帶狀瓶兒小草Ophioderma pendulum
狹葉瓶兒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
瘤足蕨科峨嵋瘤足蕨Plagiogyria assurgens
鹿角蕨科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睫毛蕨科睫毛蕨Pleurosoriopsis makinoi
水龍骨科尖嘴蕨Belvisia annanensis
戟蕨Christioprteris tricuspis
抱樹蓮Drymoglossum piloselloides
棱脈蕨Schellolepis subauriculata
心形菜蕨Leptochilus cordatus
帶瓦韋Lepisorus loriformis
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多羽瘤蕨Phymatosorus longissima
三指假瘤蕨Phymatopteris triloba
歐亞水龍骨Polypodium vulgare
戟葉石韋Pyrrosia hastata
黃腺羽蕨Pleocnemia winitii
雲南牙蕨Pteridrys cnemidaria
多變叉蕨Tectaria variabilis
鐵角蕨科細辛蕨Boniniella cardiophylla
蒼山蕨 Ceterachopsis dalhousiae
藥蕨Ceterach officinarum
澤瀉蕨Hemionitis arifolia
狹葉巢蕨Neottopteris phyllitidis
對開蕨Phyllitis japonica
水鱉蕨Sinephopteris delavayi
蹄蓋蕨科光葉蕨Cystoathyrium chinense
實蕨科中華刺蕨Egenolfia sinensis
東京鱗毛蕨Dryopteris tokyoensis
黔蕨Phanerophlebiopsis tsiangiana
角狀耳蕨Polystichum alcicorne
玉龍蕨Sorolepidium glaciale
禾葉蕨科荷包蕨Calymmodon cuculatum
紅毛禾葉蕨Grammitis hirtella
穴子蕨Prosaptia urceolaris
革舌蕨Scleroglossum pusillum
雨蕨科雨蕨Gymnogrammitis dareiformis
七指蕨科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裸子蕨科薄葉翠蕨Anogramma leptophylla
心基風丫蕨Coniogramme petelotii
膜蕨科菲律賓厚葉蕨Cephalomanes laciniatum
厚邊蕨Crepidopteris humilis
皺翅厚壁蕨Meringium acanthoides
大球桿毛蕨Nesopteris grandis
球桿毛蕨Nesopteris thysanostoma
水韭科 高寒水韭Isoetes hypsophila
寬葉水韭Isoetes japonica
中華水韭Isoetes sinensis
台灣水韭Isoetes taiwanensis
藤蕨科網藤蕨Lomagramma grossoserrata
藤蕨Lomariopsis spectabilis
松葉蕨科松葉蕨Psilotum nudum
風尾蕨科單葉風尾蕨Pteris subsimplex
三色風尾蕨Pteris tricolor
三叉風尾蕨Pteris tripartita
蕨科曲軸蕨Paesia taiwanensis
莎草蕨科莎草蕨Schizaea digitata
中國蕨科金粉背蕨Aleuritopteris chrysophylla
毛葉粉背蕨Aleuritopteris squamosa
疏羽碎米蕨Cheilanthes belangeri
高山珠蕨Cryptogramma brunoniana
戟葉黑心蕨Doryopteris ludens
中國蕨Sinopteris albofusca
小葉中國蕨Sinopteris grevilleoides
光葉藤蕨科海南光葉藤蕨Stenochlaena hainanensis
光葉藤蕨Stenochlaena palustris
金星蕨科毛脈蕨Trichoneuron microlepioides
南平毛蕨Cyclosorus nanpingensis
岩蕨科滇蕨Cheilanthopsis indusios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