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質伏石蕨

肉質伏石蕨

肉質伏石蕨是伏石蕨屬植物,能育葉長12-15厘米,附生林下樹幹和岩石上,海拔1500-2900米。

基本信息

植物介紹

【藥 名】:肉質伏石蕨
【來 源】:為白韋亞科植物肉質伏石蕨的全草。
【功 效】:清肺止咳、活血散瘀、清熱解毒。
【主 治】:用於外感風熱、燥熱傷肺之咳嗽無痰、咯血諸證、骨折、中耳炎、蛇毒咬傷。
【性味歸經】:甘、辛,涼。入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9一15克,水煎服。
【別 名】:棚梗(廣西龍津)、金魚藤、豆瓣綠銜、雞咀鹿銜、石串蓮(雲南)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命名來源

肉質伏石蕨Lemmaphyllumcarnosum(Wall.)C.Presl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2)卷||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伏石蕨屬LemmaphyllumC.Presl||肉質伏石蕨Lemmaphyllumcarnosum(Wall.)C.Presl
2.肉質伏石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特徵

本種與上一種不同在於植物體遠較高大,不育葉片闊卵狀披針形,中部最寬,向兩端漸狹,先端鈍尖,基部楔形並下延,長達10厘米,寬2.5-3.8厘米,柄長1.5-5厘米;能育葉長12-15厘米,寬約4毫米,柄長達8厘米,故易區別。

產地分布

四川(筠連)、貴州(興義)、雲南(維西、鎮康、貢山、景洪、西疇、景東、漾濞)。附生林下樹幹和岩石上,海拔1500-2900米。

瓦韋蕨亞科植物

葉為單葉,光滑或疏被小鱗片;葉脈網狀,網眼內通常具有分叉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具盾狀隔絲。我國現有9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