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蕨

水蕨

水蕨,出自(《綱目》)屬於水蕨科(Parkeriaceae)中國境內現狀:易危(VU)。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異名:艹+山+豆(上中下結構)(《呂氏春秋》),龍鬚菜(《植物名實圖考》),龍牙草、水松草、水鐵樹、水扁柏(《廣西藥植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水蕨水蕨

藥名:水蕨
別名:龍鬚菜、龍牙草、水松草、水鐵樹、水扁柏、水柏、水芹菜、水柏枝
漢語拼音:shui jue
英文名:HerbofFloatingFern,HerbofOrientalWaterFren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L.)Brongn.[AcrostichumthalictroidesL.;Ceratopterissiliquosa(L.)Copel.]
科屬分類:水蕨科
拉丁文名:HerbaCeratopteridis

特性:一年生草本,蕨類植物,水草類,質軟,高20-50公分,全株綠色,多肉質;根莖短。由莖發生葉七、八枚,伸出水面,葉分營養葉和生殖葉,營養葉柄長20-40公分,圓柱形,肉質,葉片斜立或浮漂,狹矩圓形,長10-30公分,寬5-15公分,2-4回羽狀深裂,最末裂片為披針形。生殖葉較大,矩圓形或三角形,長10-40公分,寬10-22公分,2-3回羽狀深裂,末端裂片帶形,角果狀,葉緣薄而透明,反卷至主脈,主脈兩側的小脈聯合成網狀。孢子囊沿生殖葉裂片的網脈著生,排成2裂,稀疏,棕色,幼時為反卷的葉緣覆蓋著,熟時多張開。多生於秋至夏天

植物形態

水蕨水蕨

水蕨一年生水生草本,高30-80厘米,綠色,多汁。根莖短而直立,以鬚根固著於淤泥中。葉2型,無毛,不育葉的柄長10-40厘米,圓柱形,肉質,葉片直立或漂浮,狹矩圓形,長10-30厘米,寬5-15厘米,2-4回深羽裂,末回裂片披針形,寬約6毫米;能育葉較大,矩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15-40厘米,寬10-22厘米,2-3回羽狀深裂,末回裂片條形,角果狀,寬約2毫米。邊緣薄而透明,反卷達於主脈,主脈兩側的小脈聯結成網,無內藏小脈。孢子囊沿能育葉裂片的網脈著生,稀疏,棕色,幼時為反卷的葉緣覆蓋,成熟後多少張開。

水龍骨目水蕨科的1種,肉質多汁,水生或淤泥生,產亞洲熱帶和亞熱帶。葉二型,簇生於短的根狀莖上,營養葉的葉柄短圓柱狀,綠色,葉片卵狀三角形,2-4回羽裂;生殖葉的葉柄長於不育葉柄,葉片2-4回羽狀深裂,末回裂片線形,角果狀,葉脈網狀;孢子囊沿網脈著生,並為裂片兩側邊緣向下反卷而成的假囊群蓋所覆蓋,初時綠色,後變為棕色。水蕨屬約有6種,分布於世界熱帶地區,中國有2種,本種較為常見,廣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生於池塘、水田或水溝淤泥中。全草入藥,能消炎拔毒,可治瘡毒,嫩葉作蔬菜,是有名的“蕨菜”品種之一。另一種稱粗梗水蕨,葉柄顯著膨大,生殖葉不高過營養葉,產於安徽湖北江蘇東南亞美洲也有。

入藥

水蕨水蕨
藥用來源:蕨類水蕨科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L.)Brongn.,以全草入藥。

性味:①《綱目》:“甘苦,寒,無毒。”②《華南千種草藥》:“甘淡,涼。”

功用主治:散瘀拔毒,鎮咳,化痰,止痢,止血。主治胎毒,痰積,跌打,咳嗽,痢疾,淋濁。外用治外傷出血。活血,解毒。治痞積,痢疾,胎毒,跌打損傷。

選方:治腹中痞積:水蕨,淡煮食。下惡物。忌雜食一月余乃佳。(《衛生方》)

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性味歸經:甘、淡,涼。

用法用量:0.5-1兩,水煎服。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出自《綱目》。

歸經:脾;胃;大腸經

中藥化學成分:含較多的β-胡蘿蔔素(β-carotene)。

考證:《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習性與分布

水蕨水蕨

常生於池塘、水溝或水田中,亦能在潮濕地上生長。性喜陽亦耐半陰,水稻土和中性、微酸性園土均適生。孢子自育力很強,一旦栽培2年後就繁衍不絕。如旱生栽植則要求半陰的濕潤環境。

原產地台灣、中國華南、日本、沖繩、海南島及其他熱帶地區。分布於台灣全境平地池塘、沼澤、水田濕地廣為自生。已台北、台中、高雄較為多見。

用途價值

水蕨水蕨菜

1.綠化植物:常被做水生綠化植物用。可點綴於水溝之邊、沼池之中,或地栽為林下植被,也可盆植供室內欣賞。

2.食用:全草採下先陰乾半日,使其枯萎後使用。水浸去苦味後,用醋及醬油調味食用。僅少微苦味,無不快之氣味,直接生用則含多量水分而味薄,故半乾燥後食用較為適宜。嫩葉可作菜餚。

3.藥用:性味:甘、淡、涼。效用:全草散瘀拔毒,鎮咳化痰,止痢,消積,止血,解毒。治腹中痞積,痢疾,胎毒,跌打損傷,瘡癤,咳嗽,淋濁,外傷出血。全草可入藥,能消積、散瘀、解毒,用於活血藥和解毒藥。

生藥材鑑定:性狀鑑別根莖短,密生鬚根。葉二型,無毛。營養葉狹短圓形,長10-30cm,寬5-15cm,二至四回羽裂,末回裂片披針形或矩圓披針形,寬約6mm;孢子葉較大,矩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15-40cm,寬10-20cm,二至三回羽狀深裂,末回裂片條形,角果狀,寬不超過2mm;葉脈網狀,無內藏小脈。孢子囊沿網脈疏生。氣微,味甘、苦。

水蕨菜

水蕨香椿拌水蕨菜
水蕨菜為蕨類水蕨科植物水蕨的嫩葉。沸水焯後,清水浸泡,多用於熱菜。1年生水生草本,高30-80厘米,綠色,多法。根莖短而直立葉二型,無毛,不育葉的柄長10-40厘米,肉質,葉片直立或飄浮,狹矩圓形,2-4回深羽裂,能育葉較大,矩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15-40厘米,寬10-22厘米,2-3回狀分裂。

成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物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
功效:水蕨菜性味甘淡涼,具有活血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治胎毒、痰積、痢疾、跌打損等。
食譜:(1)炒水蕨菜:鮮水蕨菜嫩葉500克,配以精鹽、味素、蔥、豬油製成。肯有活血解毒的功效。民間有於治療腹中痞積、跌打損傷等病症。(2)水蕨菜炒肉絲:鮮水蕨嫩幼葉250克,豬肉100克,配以料酒、精鹽、味業餘、醬油、蔥、姜製成。適用於痰積、跌打損傷等病症。

分布於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地。生於池沼、水溝、水田中。

水蕨菜餚——福菜炒水蕨

原料/調料:水蕨1斤;福菜2條;蒜頭2瓣;鹽、味素各少許。

製作流程:(1)用手撿出水蕨細嫩的部份,洗淨後用熱水汆燙至熟,取出後泡冷水(或冰水),可讓水蕨顏色翠綠,經過汆燙的過程,也可去除水蕨特有的澀味。(2)福菜切成小段,蒜頭切末備用。(3)燒熱鍋子,加入2大匙油,先炒香蒜末、福菜,再加入水蕨及調味料,拌炒均勻後即可盛起,上桌食用。

相關項目

水蕨水蕨
黔南州水蕨菜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2008年10月8日至9日,黔南州科技局組織黔南州農業局、黔南州林業局有關專家對黔南州林業科學研究所承擔的“水蕨菜生態生物學特性及產業化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進行了驗收。

該項目試驗示範地面積為17.22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46.5畝。所種植的水蕨菜鮮苔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明顯,畝產量為2381公斤,畝產值可達16000餘元以上。專家們在荔波縣玉屏鎮八爛村項目試驗示範地進行現場查驗和現場隨機抽樣測產,認真審查有關材料、核實有關數據,聽取課題組的匯報並詢問相關情況。

專家們充分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的研究居於國內領先水平,一是首次在國內開展了天然水蕨菜生態群落學調查研究;二是首次在國內開展了蕨類植物的根段繁殖和根萌繁殖技術研究;三是首次在國內對水蕨菜進行適宜定植季節、初植密度、成園密度,留葉量及遮陽強度的研究;四是進行了水蕨菜鮮苔硝酸鹽亞硝酸鹽纖維素等成分的測定。

繁殖培育

無性繁殖,將老葉腋下的潛伏不定芽所產生的幼體。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條收,洗淨泥土,曬乾或鮮用。

各家論述

水蕨水蕨
①《廣西藥植名錄》:“治跌打,散毒。”

②《海南植物志》:“莖葉治胎毒,消痰積。”

③《華南千種草藥》:“解毒、止血、止痢、止咳。”

中國珍惜蕨類植物導航

蕨類植物在植物界是一個自然的類群,地球上除兩極外,到處都有蕨類植物分布,其生態習性千差萬別。根據秦仁昌修訂的中國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它具體分為5個亞門,即松葉蕨亞門、石松亞門、水韭亞門、楔葉蕨亞門和真蕨亞門。

蕨類植物百科(二)

蕨類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類,是高等植物中比較低級的一門,也是最原始的維管植物。大都為草本,少數為木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