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條蕨

華南條蕨

華南條蕨(OleandracumingiiJ.Sm.),是條蕨科條蕨屬植物。其根狀莖長而橫走,被疏鬆的棕色鱗片,葉疏生,披針形,孢子囊群近圓形,在主脈兩側排成兩行,緊貼主脈;囊群蓋無毛。分布於排牙山、田心山。該種極耐乾旱,常生於林下石縫種。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華南條蕨華南條蕨
種中文名:華南條蕨

種拉丁名:OleandracumingiiJ.Sm.

科中文名:條蕨科

科拉丁名:Oleandraceae

屬中文名:條蕨屬

屬拉丁名:Oleandra

國內分布:產廣東清遠、博羅、羅浮山、高要,鼎湖山、珠江口沿海島嶼)

國外分布:也分布於菲律賓南洋群島

華南條蕨攀緣性著生蕨類,莖匍匐狀,甚長,被有褐色至深褐色鱗片,鱗片基部圓形,邊緣偶有毛狀突起。葉疏生,短,基部有關節。葉子長度約三十至五十公分,寬度三至五公分。葉片一回羽狀複葉。羽片無柄,基部有關節,且羽片基部有一朝上的耳片。葉身基部的羽片有縮短下撇的現象。孢子囊群圓形,長在小脈頂端,在羽軸兩側各一行,靠近葉緣,囊群蓋圓腎形。僅見於中海拔的溫帶蕨類,在台灣並不多見,另外這種蕨類特別喜愛生長在通風良好的陰涼環境中成群生長,在秋冬之際葉子亦逐漸轉黃,展現與一般蕨類不同的風采,然而或許是檜木庇蔭的因素,蓧蕨在阿里山地區似乎有不少的族群數量。

形態特徵

華南條蕨華南條蕨
華南條蕨根狀莖長而橫走,粗3-4毫米,密被略鬆開的鱗片;鱗片長披針形,長4-5毫米,腹部寬約1毫米,棕色。葉遠生或近生,柄連葉足長2.5-5.5厘米,粗1.5毫米,暗棕色,基部偶有鱗片疏生;葉足長1.2-2厘米,宿存;葉片披針形,長20-34厘米,中部寬2-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鋏楔形,全緣並有軟骨質狹邊。葉脈明顯,主脈上面稍隆起並有淺縱溝,下面凸起,側脈並行,細密,近斜展,單一或從基部分叉,很少從中部分叉,直達葉邊。葉草質,於後棕綠色,上面及邊緣無毛,下面貼生灰色短毛,沿主脈兩側的毛較密。孢子囊群近圓形,直徑1.5毫米,在主脈兩側各排成不整齊的1行,緊貼主脈;囊群蓋厚,形或圓腎形,褐棕色,無毛。

生長分布

華南條蕨原產中國廣東,該種極耐乾旱,常生於林下石縫種。性喜溫暖乾燥的環境,有足夠的散射光。生長適溫為晝溫21-26℃,夜溫10-15℃,冬季溫度不低於15℃。空氣濕度一般為60%-80%。要求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土壤。孢子發芽溫度25℃。

華南條蕨主要產於中國廣東(清遠、博羅、羅浮山、高要、鼎湖山、珠江口沿海島嶼),分布於排牙山、田心山等,生溪邊石上,同時分布於菲律賓及南洋群島。

繁殖栽培

華南條蕨華南條蕨
1、華南條蕨的繁殖:主要分為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分栽不定芽等幾種繁殖方法。 其中孢子繁殖:蕨類植物的孢子,多產生葉片背面的孢子囊內。當孢子開始散出時,連同葉片一起剪下,放入紙袋內。為不損傷葉片,也可用乾淨的新紙袋或塑膠袋套住葉片,輕彈使孢子落入袋內。收集後要儘快播種,因為孢子越新鮮,發芽率越高,發芽越快。為刺激孢子萌發,播種前可用300毫克/升的GA3溶液處理15分鐘。育苗土壤多用腐葉土、泥炭土、河沙等混合配製而成,常用配方為腐葉土、壤土、河沙按6∶2∶2的比例混合。以上各原料必需過篩後拌勻,蒸氣滅菌後才能使用。另外,播種用的育苗容器也必需消毒。播種後,溫度要控制在25℃、空氣濕度80%以上,每天光照4小時以上,從播種到出葉需要2至3個月。當孢子體長出3至4片葉後移栽,仍用混合土作為基質,苗高10至15厘米時栽入花盆。

華南條蕨分株繁殖:一般於春季結合翻盆進行。把植株從盆中倒出,根據需要將一株分成數株,每株需帶有根和葉。分株時要小心,切勿損傷生長點,保持根部有儘量多的土壤。剪掉衰老和損傷的葉、。按照原來的土壤水平線重新栽植分株,澆水。分株繁殖無嚴格的季節要求,若需要,一年四季皆可進行。

華南條蕨分栽不定芽繁殖是在葉腋或葉片上能長出幼芽,可以直接把幼芽從母株上取下培養。將河沙與泥炭土按1∶1混合作基質,將幼芽一半埋入基質,傷口最好用殺菌劑處理,以免腐爛。充分澆水,用玻璃覆蓋。對產生孢子量少或不產生孢子以及用孢子繁殖困難的種類,或對名貴種類迅速擴大繁殖,可用組培法進行離體快繁。要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商品生產,也需要用組培法繁殖。

2、華南條蕨的栽培:植物處於不同生長期,對光線的要求不同。一般生長初期即抽芽期,要防止光照過強,多遮陰。休眠期需放在光線充足處。大多數蕨類植物喜過濾性、間接或反射散射光。如光線不足,則植株徒長,顯得衰弱或萎蔫。蕨類植物喜肥,要求土壤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水,以微酸性(pH 值5.5至6.0 )最為適宜。基質一般以泥炭土、腐葉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製,或腐熟的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配製。蕨類植物根系柔弱,不易施重肥。栽植時,基質中可加入基肥。生長期內可追施液肥,濃度不超過1%,直接撒施,最多每周一次。充足的氮會使植物生長旺盛,不足使會使植株老葉呈灰綠並逐漸變黃,葉片細小;過量易使植株徒長並降低抗性。磷對蕨類植物的根系生長很重要,缺少會使植株矮小,葉子深綠,根系不發達,可對葉面噴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補充磷。鉀可增強光合作用,促進葉綠素形成,缺乏則老葉出斑點,並逐漸枯黃。另外,缺鈣會抑制植株生長,使葉片扭曲,從葉尖開始逐漸死亡。缺Mg會使老葉逐漸變色但葉脈仍保持深綠。缺F e會使新蕨葉變灰綠並逐漸枯黃,葉脈衰老變黑。缺Mn會使葉脈出現壞死斑點。缺B導致頂芽死亡。缺Cu使葉片褪綠,葉片逐漸變黃,最後脫落死亡。

價值套用

華南條蕨華南條蕨

華南條蕨屬易危植物。條蕨科在分類上是一個孤立的類群,對研究蕨類植物的系統分類有一定的科研意義。

1.醫藥上的套用:用蕨類植物來治病,比如漢感染、刀傷出血、活血止痛等藥理作用。

2.食用:在中國周朝初年,就有伯夷、叔齊二人采蕨於首陽山(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下,以蕨為食的記載,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早已開始食用蕨類了。

3.工業上的利用:可作為冶金工業上的優良脫模劑,將孢子撒在機器鑄件模具的壁上,可以防止鑄液沾附在模子的壁上,使鑄件的表面光滑,減少砂眼,可代替砂皮摩擦木器和金屬器械,是極好的磨光劑

4.林業生產上的指示作用:可作為氣候的指示植物。

5.農業上的利用:是農業生產中優質飼料肥料

6.觀賞:其體態優美,千姿百態,是良好的觀賞植物。

中國珍惜蕨類植物導航

蕨類植物在植物界是一個自然的類群,地球上除兩極外,到處都有蕨類植物分布,其生態習性千差萬別。根據秦仁昌修訂的中國蕨類植物的分類系統,它具體分為5個亞門,即松葉蕨亞門、石松亞門、水韭亞門、楔葉蕨亞門和真蕨亞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