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筒樹

筆筒樹

筆筒樹,屬植物界,是樹蕨之一種,此種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植物,在大陸亦有分布。

基本信息

筆筒樹筆筒樹
筆筒樹是樹蕨之一種,過去知道僅分布於台灣,1982年在廈門大學附近的山溝中發現此植物之後,引起有關學術界的轟動,此種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植物,在大陸亦有分布。筆筒樹不僅屬於地球遠古時代殘留的樹蕨類植物,對古植物的研究有價值,而且亦是研究台灣與大陸植物地理關係的好材料。該植物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對象。這是中國大陸的首次記錄。由於生境不隱蔽,非常容易被人發現,遭到破壞,樹下及周圍均不見幼苗幼株,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大陸分布將會消失。

簡介

筆筒樹筆筒樹
筆筒樹  學名: haeropteris lepifera (Hook.) Tryon. 英名:Common tree fern. 別名:木羊齒、蛇木蛇木桫欏樧欏蘭盆筆筒樹山棕蕨。 科名:桫欏科Cyatheaceae. 筆筒樹屬 原產地:中國、琉球、菲律賓。 大型樹蕨類植物。 莖幹粗約15~20公分,常高達5~12公尺以上,樹幹不分枝,上半部具有明顯的橢圓形葉痕,下半部密被氣根狀的黑褐色維管束。 葉片大片﹐三回羽狀複葉﹐螺鏇狀排列,叢生乾頂,葉柄上部呈綠色,基部轉紫褐色被金黃色鱗片,小羽軸腹面被白色,透明鱗片,鱗片之兩邊及前端有剛毛,小脈二歧,游離,孢子囊堆著生在分歧小脈之基部,無孢膜,又葉密被金黃色鱗片,老葉枝萎後脫落後會留下名顯的葉痕。 不開花,沒有果實與種子,以孢子繁殖。 用途:筆筒樹莖幹上半部去髓乾燥後可作為筆筒,因表面遺有美麗的葉痕,混然天成,美觀耐用,這便是筆筒樹得名的由來。莖幹下半部則里有層層的氣生根。這些氣生根削下之後稱為蛇木,常被用來栽培蘭花

筆筒樹為樹形蕨類植物,莖直立高大,最高可超過10米,胸徑達10-15厘米,莖外皮布滿落葉後留下的大型葉柄斑痕,形成菱形的花紋,十分美觀,這是識別該植物十分明顯的外部特徵。葉集生於莖頂,大型展開的葉片和拳卷狀的嫩葉構成大型蕨類植物的特有景觀。葉身長矩圓形,長1.5-2.7米,寬0.6-0.8厘米,與桫欏一樣三回羽狀深裂。葉羽片長披針形,羽狀深裂,長10-15厘米,寬1.5-2.2厘米,具尾狀尖頭,葉基平截。孢子囊群生葉背側脈分叉處。

本植物分布在台灣1500米以下山區,因配子體生長困難,幼苗稀少,現有植株應加以保護。在大陸新發現的分布區,更應倍加珍惜。

形態特徵

筆筒樹筆筒樹
樹形蕨類植物。莖直立,高可達10米,胸徑10-15厘米,基部密被交織的不定根,向上有清晰的葉痕,頂部殘存少量宿存的葉柄。葉螺鏇狀排列於莖頂端;莖端、拳卷葉及葉柄基部密被鱗片和糠秕狀鱗毛;鱗片灰白色至淡棕色,線狀披針形,漸尖頭,先端和邊緣具褐棕色剛毛;葉柄長40-50厘米,通常棕禾桿色,連同葉軸、羽軸具小瘤狀突起,被白霜,在背面兩側各具一條不連續的淡綠色的氣孔線,向上直達葉軸;葉片大,長矩圓形,長1.5-2.7米,寬0.6-0.8米,三回羽深裂;羽片16-22對,互生,基部一對縮短,長約35-40厘米,中部羽片長50-80厘米,寬20-26厘米,長矩圓形,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26-28對,互生,基部一對稍縮短,中部的長10-15厘米,寬1.5-2.2厘米,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平截,無柄或具短柄,羽狀深裂;裂片20-26對,稍斜展,下部幾對裂片分離,以狹翅與小羽軸相連,中部的長1-1.3厘米,寬3-4毫米,鐮狀披針形,圓鈍頭,錢緣;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分叉,基部下側一組出自小
筆筒樹筆筒樹
羽軸;葉片厚紙質,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羽軸、小羽軸上面有溝,被淡黃色彎曲毛;下面密被卵狀至卵狀披針形小鱗片和針狀硬毛。孢子囊群生側脈分 叉處,具隔絲,囊托突起,囊群蓋特化為簡單的鱗毛狀。

多年生草木的地生性樹狀蕨類植物。根莖發達且直立,其外則密披多數自葉柄基部分生而出之黑褐色至黑色的氣根,乃形成我們所見之「樹幹」,高可達十餘公尺。根不發達且存活時間極短,其功能迅速地為氣根所取代。蕨葉大型,可達數公尺長;作三回羽狀深裂,或成三回羽狀複葉;簇生或叢生;一旦老化,會自近葉柄基部處折斷,並殘留部分葉柄於莖幹,系其重要特徵。葉柄粗壯而飽滿,外披細尖刺與具有光澤的褐色鱗片;青綠色而基部呈紫黑色。羽片殆為青綠色至綠色,有短柄,邊緣則有鋸齒;上表面沿羽軸、小羽軸,葉脈著生有剛毛,下表面則披有鱗片。孢子囊群圓形,成列著生於羽片背面之中肋的一側,其上並覆有一薄膜狀、光滑且為早落性的苞膜。孢子亦為黃褐色。

地理分布

筆筒樹筆筒樹
樹形蕨類植物。莖直立,高可達10米,胸徑10至15厘米。喜濕潤環境,生長於山溝中。孢子囊群生長期約4個月,孢子葉一年長兩次,分別在4月和10月。但無配子體生長環境,所以無幼苗。筆筒樹形美,高大挺撥,是蕨類植物中少有的種類。過去僅知產於台灣,1982年在廈門偶然發現一株,因此,對研究大陸與台灣植物區系的關係有一定意義。產於中國台灣台北宜蘭桃園南投花蓮屏東台東福建 廈門。在台灣生1 000米以下山地,偶達1 500米。菲律賓日本也有分布。

原生於台灣全島中海拔以下山區,筆筒樹是北部低海拔森林常見的植物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向陽開闊地,形成筆筒樹林的特殊景觀。

生態學和生物特性

筆筒樹筆筒樹
本種樹幹高,無直根系,具數不定根,喜氣濕度大,土壤濕潤的環境, 常生長在山溝。在廈門,生長在以台灣相思Acacia confusa Merr.為主的闊葉林下墓地、被 雨水侵蝕的2米深的溝中,坡向南偏西,坡度15°。森森群落高約15米,群落覆蓋度達70%。 土壤肥沃,含砂量大。當地春季多陰雨,夏季常有颱風和暴雨,氣溫和濕度均適合孢子體植株生長。唯秋季冬季多晴少雨,生境乾旱,但溝中相對濕度大,又可避風防寒。經觀察,孢子囊群生長期約4個月,孢子葉一年長兩次,分別在4月和10月。但無配子體生長環境,所以 無幼苗。

老葉易掉落,幹上有葉痕存在,幹上密生黑色細長之氣根,可製成蛇木盆、蛇木柱、蛇木板、蛇木屑等園藝用品。早期,人們會用它筆直的莖幹來作便橋或工寮的支架,也可製成花紋天成、美觀耐用的筆筒。莖幹末端幼嫩的髓心可以吃,嫩芽及嫩葉也可食用。

筆筒樹屬簡介

筆筒樹筆筒樹
原產地:中國、琉球菲律賓。 大型樹蕨類植物。 莖幹粗約15~20公分,常高達5~12公尺以上,樹幹不分枝,上半部具有明顯的橢圓形葉痕,下半部密被氣根狀的黑褐色維管束。 葉片大片﹐三回羽狀複葉﹐螺鏇狀排列,叢生乾頂,葉柄上部呈綠色,基部轉紫褐色被金黃色鱗片,小羽軸腹面被白色,透明鱗片,鱗片之兩邊及前端有剛毛,小脈二歧,游離,孢子囊堆著生在分歧小脈之基部,無孢膜,又葉密被金黃色鱗片,老葉枝萎後脫落後會留下名顯的葉痕。 不開花,沒有果實與種子,以孢子繁殖。 用途:筆筒樹莖幹上半部去髓乾燥後可作為筆筒,因表面遺有美麗的葉痕,混然天成,美觀耐用,這便是筆筒樹得名的由來。莖幹下半部則里有層層的氣生根。這些氣生根削下之後稱為蛇木,常被用來栽培蘭花。

保護價值

筆筒樹樹形美麗,高大挺拔,樹冠有如巨傘,是蕨類植物中少有的種類,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園藝觀賞植物。大陸僅廈門一株,對研究大陸與台灣植物區系的關係有一定的意 義。

保護措施

一筆筒樹,濱鄰廈門大學校園,學生常來附近野炊,農民亦在此放牧,毀於一旦的可能性極大。雖然學校當局已用鐵欄柵圍護起來,畢竟範圍大小,不足維護穩定的生態小環境。建議結合校園建設,擴大保護範圍;組織力量觀察記錄生長發育周期情況,測定各項生態因子指標,為擴大栽培提供基本資料;進行孢子繁殖和葉尖組織培養試驗,儘快培養 出新的植株。廣州香港已引種栽培。

形態圖片說明

筆筒樹筆筒樹
筆筒樹筆筒樹
筆筒樹筆筒樹

筆筒樹的用途

筆筒樹筆筒樹
1.早期,人們會用它筆直的莖幹來作便或工寮的支架;

2利用交結的氣生根,製成蛇木盆、蛇木柱、蛇木板、蛇木屑等園藝用品。

3.可製成花紋天成、美觀耐用的筆筒。

4.莖幹末端幼嫩的髓心可以吃,嫩芽及嫩葉也可食用。

5.可當中藥材,將木質部切細,用蜜炒再煎服,可以止咳並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幼芽搗碎還能外敷癱疽。

筆筒樹王

筆筒樹筆筒樹
大型樹蕨類植物。 莖幹粗約15-20公分,常高達5-12公尺以上,樹幹不分枝,上半部具有明顯的橢圓形葉痕,下半部密被氣根狀的黑褐色維管束。葉片大片﹐三回羽狀複葉﹐螺鏇狀排列,叢生乾頂,葉柄上部呈綠色,基部轉紫褐色被金黃色鱗片,小羽軸腹面被白色,透明鱗片,鱗片之兩邊及前端有剛毛,小脈二歧,游離,孢子囊堆著生在分歧小脈之基部,無孢膜,又葉密被金黃色鱗片,老葉枝萎後脫落後會留下名顯的葉痕。不開花,沒有果實與種子,以孢子繁殖。 用途:筆筒樹莖幹上半部去髓乾燥後可作為筆筒,因表面遺有美麗的葉痕,混然天成,美觀耐用,這便是筆筒樹得名的由來。莖幹下半部則里有層層的氣生根。這些氣生根削下之後稱為蛇木,常被用來栽培蘭花。

木羊齒-樹蕨

筆筒樹筆筒樹
筆筒樹又稱為木羊齒-樹蕨。樹蕨學名Filicium decipiens,英名Fern Tree或Japanese Fern Tree,就因為很多人常用Japanese Fern Tree(日本樹蕨)稱之,所以常讓人誤認他是原生日本的植物,其實他是原產印度及熱帶東非的植物,至於外國人為什麼會稱他為日本樹蕨已不可考,在台灣大多稱之為樹蕨及木羊齒或樹羊齒,不過樹蕨及木羊齒這兩個名稱也同時是台灣桫欏(蛇木)的別稱,所以在名稱說明上需辨別清楚以免混淆。

樹蕨在未長成樹型之前,如果初次見到時,他獨特的葉型常讓人誤認他是一種蕨類植物,其實他是無患子科的常綠性小喬木,樹蕨的葉為互生羽狀複葉,每一羽狀複葉有8-12對小葉,小葉為互生或幾近對生,小葉長橢圓形,全緣淺波浪狀,葉面平滑並富有光澤,其中最特殊也是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羽葉的中軸,每相鄰的小葉之間,會長有狹長三角形的翅葉,如此看就很像蕨類的葉子。

此植物對生長的環境適應性範圍相當廣泛,它可以在全日照的環境下成長,以可以在遮陰的情況下生長,是一種

筆筒樹筆筒樹
極適合室內盆栽的觀葉植物,樹蕨的成長相當緩慢,但他卻可以長到6-8公尺左右成為綠蔭濃密的大樹,花為白色小花,開花後所結的種子為深褐色約黃豆大小,樹蕨的主要繁殖方式就是以播種繁殖,種子越新鮮發芽率越高,所以新鮮的種子常在寄送的過程就已經發芽,所以在寄送的過程如果時間過長,常常會因為種子的呼吸作用造成包裝內過於潮濕而發霉,這點需特別留意。

春夏為樹蕨主要的成長季節,在生長的季節需給予充分的水分,而且供給適度的肥份,如此才會有效的成長且葉色濃綠,當植株成長到枝葉茂盛的程度時,則需留意栽培環境的通風性,如通風不良易產生介殼蟲危害,不過與一般植物比較起來,樹蕨的病蟲害算是少的了,一般來說樹蕨對環境選擇不嚴苛,栽培容易,室內外均適宜,利用性很廣,幼株枝葉茂密時可作為綠籬植物或室內觀賞盆栽,成株可整枝成為單幹樹型的庭園樹,用途廣泛,只可惜成長緩慢農戶大多不願栽培,因此一般消費者較難在一般市場上看到他的蹤跡。

受保護植物

世界上的植物很多,因此給人類的生活環境帶來了五彩繽紛的色彩,但是由於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導致了很多植物處在了瀕臨滅絕的邊緣,其中很多植物已經滅絕,這次任務中的植物就是受保護的植物,希望能夠加強人類對這些植物的保護意識,共同來維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