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蘇鐵

台灣蘇鐵

台灣蘇鐵(學名:Cycas taiwaniana),也稱廣東蘇鐵,海鐵鷗(台灣)。台灣蘇鐵是古老的殘遺植物,僅殘存於台灣和海南的個別地區,數量極少,生長緩慢,繁殖力又弱。加之森林的破壞,生境的改變和過量的挖掘,已處於瀕監滅絕的境地。台灣蘇鐵,蘇鐵屬Cycas spp,拉丁科名 Cycadaceae,分布 台灣(台東、台中)、廣東(瓊中、陵水、保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台灣蘇鐵為我國特有種,間斷分布於台灣和海南,對研究地史的變遷和植物區系 ,有一定的科研價值。

基本信息

台灣蘇鐵

台灣蘇鐵,蘇鐵屬Cycas spp,拉丁科名 Cycadaceae,分布 台灣(台東、台中)、廣東(瓊中、陵水、保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本種在首批國家確定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已定為三級保護植物。由於本種命名過程中的混亂,原台灣蘇鐵的概念正在改變。由於台東蘇鐵(Cycas Taitungensis)的確立,把台灣蘇鐵的地理分布範圍局限在福建、廣東沿海。這樣一來分布區更為狹小,且植物地理學和植物區系的研究仍保持原有重要性。因而本種仍不失去作為珍稀植物被保護的意義。

基本概述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中文名 台灣蘇鐵

拉丁科名 Cycadaceae

中文科名 蘇鐵科

保護級別 1

分布

台灣(台東、台中)、廣東(瓊中、陵水、保亭)

描述

本種圓柱形樹幹,高達3.5米,乾徑達40厘米。葉集莖頂,葉柄長25-150厘米,具刺。葉身長1.5-3米,羽狀全裂,羽片76-144對,條形,薄革質,平展。雄球花序,圓柱形,長49-70厘米,大孢子葉密生黃褐色絨毛,頂片菱形,寬卵形,長6-16厘米,寬6-16厘米,邊緣篦齒狀分裂。

華南沿海熱帶雨林和低海拔灌叢是本種生長地,應加強保護。此外可加強繁殖,移植於沿海作為園林觀賞綠化植物。

形態特徵

樹幹圓柱形,高1-3.5米,徑20-35厘米,有殘存的葉柄。羽狀葉長達180厘米,寬20-40厘米,條狀矩圓形,先端鈍,基部漸狹,葉柄長15-40厘米,橫切面卵圓形,兩側有刺,刺長2-5毫米,羽狀裂片90-144對,條形,薄革質,斜上伸展,中部的羽狀裂片與葉軸成60度的角度,通常直或中上部微彎,長18-25厘米,寬7-12毫米,上部漸窄,先端有漸尖的刺狀長尖頭(基部的羽狀裂片有微急尖的長尖頭),基部慚窄,下側較上側稍寬,下延生長,邊緣全緣,稍增厚不反卷,兩面中脈隆起或微隆起,通常上面的隆起更顯著,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雄球花近圓柱形或長橢圓形,長約50厘米,徑9-10厘米,梗長約5厘米,小孢子葉近楔形,長2.5-4厘米,寬1.5-1.8厘米,橫切面寬三角形,頂端近截形,有刺狀尖頭,兩角、銳尖,下部漸窄,下面及頂部密生暗黃色或銹色絨毛,上面光滑,花葯2-4個聚生;大孢子葉密生黃褐色或銹色絨毛,成熟後逐漸脫落,長17-25厘米,下部柄狀,長10-15厘米,橫切面近菱形,柄的中上部兩側著生4-6枚胚珠,成熟時下部光滑無毛,胚珠栗褐色,光滑無毛,寬倒卵圓形或圓球形,頂端具一短尖頭,上部的頂片斜方狀圓形或寬卵圓形,寬7-8厘米,邊緣蓖齒狀分裂,裂片鑽形,有刺狀尖頭,通常上部光滑無毛,頂生的裂片稍長大,具鋸齒或呈鑽形再分裂。種子橢圓形或矩圓形,稀卵圓形,稍扁,熟時紅褐色,長3-4.5厘米,徑1.5-3厘米,頂端微凹,外面有不規則的皺紋,中種皮木質,兩側常具兩條稀一條明顯的棱脊,向上逐漸消失,頂端有微小的尖頭。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台灣蘇鐵主要分布於北回歸線附近及其以南地區。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年平均溫20-24℃,1月平均溫11-19℃,7月平均溫24-28℃,年降水量1 500-2 000毫米

通常生長在向陽的溝谷懸岩峭壁間或溪河兩岸疏林中。喜充足的陽光和濕潤、肥沃的土壤,也能耐短期乾旱。具有抗火燒、喜溫暖、畏冷濕、忌遮蔭等特徵。台灣蘇鐵在分布區內一般都能開花,但種子很少成熟。花期4-5月,種子當年秋年冬成熟脫落,但種胚要到第二年秋季才發育完全。10多年生植株通常在莖幹基部產生小芽,芽體長大成分枝,分枝基部又生新的小芽,再產生新分枝。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台灣東部卑南大溪、清水等地,生於沿河兩岸的叢林中,在台東紅葉村的深山峭壁里,發現有較大面積的野生林,廣東的羅浮山、海南島和福建的廈門亦有。台灣各地庭園和福建廈門、永泰以及廣東廣州、汕頭等地有栽培。

保護價值

台灣蘇鐵為我國特有種,間斷分布於台灣和海南,對研究地史的變遷和植物區系 ,有一定的科研價值。樹形優美,是很好的觀賞植物。

保護措施

建議在我國台灣省台東縣紅葉溪上游和海南省的瓊中、陵水、保亭等地建立自然保護點,加強對台灣蘇鐵的保護。廣州、翁源、鼎湖山、羅浮山、海口、汕頭、漳浦、廈門 、福州等地已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

本種分櫱力較強,一般採用分株繁殖,在春季新葉未發時將母株莖基上或莖幹上的小芽或小株切斷,在切斷莖幹基部小株時,最好要帶一部分細根,種後一般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能成活。並應研究台灣蘇鐵的結實生物學,鄒皮獲得較多種子,增加繁係數。 

台灣蘇鐵

蘇鐵科蘇鐵屬常綠灌木,原產於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喜光、也耐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冷。

播種繁殖

台灣蘇鐵:蘇鐵科蘇鐵屬常綠灌木,原產於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喜光、也耐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冷。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選種

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

1 、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芽率越低。

2 、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

3 、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

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 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 60 ℃ 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 12 ~ 24 小時。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麼病蟲都能燙死。

催芽

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 12 ~ 24 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

播種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對於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籤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復蓋基質

1 公分厚,然後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 1/2 ~ 2/3 ,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

對於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 3 × 5 公分的間距點播。播後復蓋基質,復蓋厚度為種粒的2 ~ 3 倍。播後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後當盆土略乾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衝起來;

播種後的管理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膠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並在每天上午的 9 : 30 之前,或者在下午的 3 : 30 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

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 3 片或 3 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

分株繁殖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分株時間: 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凍後進行。

分株方法: 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儘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 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 1500 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乾,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後的管理: 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 ~ 4 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 3 ~ 4 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 ~ 3 次(溫度高多噴,溫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最好是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上盆或移栽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小苗裝盆或養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質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 ~ 2 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 1 ~ 2 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 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 菜園土:爐渣 =3 : 1 ;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 =4 : 1: 2 ;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一周。小苗移栽時,先挖好種植穴,在種植穴底部撒上一層有機肥料作為底肥(基肥),厚度約為 4 ~ 6 公分,再復上一層土並放入苗木,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放入苗木後,回填土壤,把根系復蓋住,並用腳把土壤踩實,澆一次透水。

濕度管理

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 70 ~ 80% ,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管理由於它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環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 10 ℃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

1 、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

2 、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 50% ;

3 、給它適當噴霧,每天 2 ~ 3 次。

在冬季:

1 、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光照管理

喜歡半蔭環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但在夏季要遮蔭 50% 以上。

放在室內養護時,儘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管理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 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 ~ 4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冬季 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 ~ 7 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對於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乾旱情況,施用 2 ~ 4 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 30 ~ 100 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 公分。溝內撒進 25 ~ 50 斤有機肥,或者 1 ~ 5 兩顆粒複合肥(化肥),然後澆上透水。入冬以後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換盆

只要養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旺盛生長。換盆用的培養土及組分比例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 =3 : 1 ;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 =4:1 : 1 : 2 ;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脫盆

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後,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餘的土壤脫落。

花盆準備

選一適當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兩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蓋住,既要保證盆土不被水衝出去,又要能讓多餘的水能及時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層陶粒或是打碎的紅磚頭,作為濾水層,厚約2~3公分。排水層上再放有肥機肥,厚約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層基質,厚約2公分,以把根系與肥料隔開,最後把植物放進去,填充營養土,離盆口約剩2~3公分即可。

相似物種

篦齒蘇鐵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漸危種。近年來由於挖采作園林觀賞者日益俱增,同時雲南南部開發種植經濟作物,天然林被毀,在雌雄異株,不常花結子,致使植株急劇減少,有變為瀕危種類的危險。

形態特徵 棕櫚狀常綠植物,高達3米,樹幹圓柱形、復被著宿存的葉柄。葉羽狀全裂,長1 -1.5米,葉柄長15-30厘米,兩側有長約2毫米的疏刺;羽片80-120對,硬革質,披針狀線形,長15-20厘米,寬6-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不對稱,中脈在兩面均隆起。雌雄異株,雄球花單生莖頂,長圓錐狀,具多數螺鏇狀排列的小孢小葉,直徑10-15厘米,小孢子葉 楔形,長3.5-4.5厘米,密被褐黃色絨毛,下面有多數3-5個聚生的小孢子囊;大孢子葉多數,簇生莖頂,密被褐黃色絨毛,上部斜方狀寬圓形、寬6-8厘米,有30餘個鑽形裂片,裂片 長3-3.5厘米,先端尾狀刺尖,大孢子葉下部窄成粗的柄狀,長3-7厘,胚珠2-4,生於大孢子葉中部兩側。種子卵狀球形,長4.5-5厘米,直徑4-4.7厘米,熟時紅褐色。

地理分布 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南部紅河、思茅和西雙版納地區。生於海拔1 500米以下的常綠闊葉疏林下或次生灌叢間。印度、尼泊爾至中南半島各國均有分布。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分布區地處雲南高原亞熱帶南部季風常綠闊葉林區域。年平均溫度16 -20℃,年降水量1 000-1 500毫米,集中於雨季降落,乾季較長。土壤為磚紅壤,pH值4.5- 6。常生於以厚緣青岡Cyclobalanopsis thorelii (Hick.et A Camus)Hu、毛葉青岡 C.KERI I(Craib)Hu、峨眉木荷Schima wallichii Choisy為優勢的常綠闊葉林中;或在余甘子phyll anthus emblica L.、毛果箕盤子Glochidion eriocarpum Champ.為標誌的次生灌叢中也可見到。常1-3年開花一次,花期在6-7月,種子在翌年2-3月成熟。通常4-5月自莖頂萌發新葉,常宿存3-4年,而葉柄基則常宿存於莖幹。

保護價值 其大孢子葉的形狀與二迭紀的化石蘇鐵相似,對研究蘇鐵類植物的演化、分布及古地理、古氣候等都有價值。樹姿優美奇特,供觀賞。

保護措施 應在思茅或西雙版納選擇適宜地區劃為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並應研究結實生物學特性,作為生產多量實生苗的科學依據。

栽培要點 繁殖用種子。種子壽命短。果熟採收後最播於苗慶,約1-2個月即可發芽出苗。幼苗期生長緩慢,須加強苗期管理。同時在母樹根基能萌生新苗,也可以分櫱繁殖。

叉葉蘇鐵

現狀 涉危種。叉葉蘇鐵在中國僅零星分布於廣西龍州及雲南彌勒的局部石灰岩地區,由於森林亂砍濫伐,生境遭受破壞,種群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減少,又因民眾採挖,已處於瀕危境地,急待保護 。

形態特徵 常綠棕櫚狀植物,樹幹圓柱形,高達4米。葉螺鏇狀排列,羽狀全裂,長2-3米,葉柄兩側具短刺;羽處叉狀分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邊緣波狀,長20-30厘米,寬2-3厘米, 幼樹被白粉,後呈深綠色,有光澤,先端鈍,基部不對稱。小孢子葉球圓柱形,長15-18厘米,直徑約4厘米,梗長3厘米,粗1.5厘米;小孢子葉近匙形或寬楔形,黃色,邊緣桔黃色 ,長1-1.8厘米,寬約8毫米,頂部有絨毛,圓或有短頭,下面有多數3-4枚聚合而生的小孢子囊;大孢子葉桔黃色,長約8厘米,下部長柄狀,上部菱狀倒卵形,寬約3.5厘米,篦齒狀分裂,裂片鑽形,長1.5-2厘米,在其下方兩則生有1-4個近圓形、被絨毛的胚珠。種子成熟 時黃色,長約2.5厘米。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地理分布 分布於廣西龍州、大新、崇左及雲南彌勒,生於海拔130-175米。越南北部也有。 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分布區位於熱帶北部季風區。年平均溫22℃,1月平均溫14℃,極端最 低溫常年在0℃以上,偶在特大寒潮南下年分可下達-3℃,7月平均溫28.1℃;年降水量1350毫米,集中於5-9月,占年雨量75%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81%。叉葉蘇鐵為喜鈣植物,通常生長在石灰岩低峰叢石山中下部,土壤為石灰岩土,中性至微鹼性反應,較肥沃濕潤。主要伴生植物有蜆木Burretodendro hsienmu Chun et How、東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 Gagnep.、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Schott等。

保護價值 分布範圍極窄,植株稀少,羽片叉狀分裂,為蘇鐵屬植物中所罕見,對保護物種和研究蘇鐵屬分類有一定的科研意義。葉叢終年翠綠,可作綠化觀賞。

保護措施 廣西龍州石山區已建立崗保護區,應在種群較多地點嚴加保護,促進其天然更新,並進行栽培,大量繁殖。

栽培要點 一般採用分櫱,切乾或種子繁殖。分櫱繁殖時,應從老樹幹基部周圍切取分櫱,種在肥沃濕潤的腐殖土中,放半陰處。也有將幹部切成片段,埋土中,使幹部四周發生新芽,再行分栽。種子壽命短,采後應即播種。

攀枝花蘇鐵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地理分布 分布於四川南部渡口、寧南、德昌、鹽源與雲南北部華坪等地。生於海拔1 100-2000米地帶的稀樹灌叢中。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攀枝花蘇鐵分布地區地處金沙江中段,地勢陡峭,河谷深切,山體相 對高度大,地形封閉,受乾熱河谷氣候效應的影響,其氣候冬季溫和,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屬南亞熱帶半乾旱河谷氣候類型。年平均溫約20℃,最低溫-1-2℃,極端最高溫達40.7 ℃;年降水量約760毫米,乾濕季明顯,6-10月為濕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9,11-5月為旱季;年平均相對濕度61%,2-5月則低於50%;無霜期294天。土壤為石灰岩、砂頁岩母岩發育而成的山地碳酸鹽紅褐土和山地黃紅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偶有鹼性)反應。攀枝花蘇鐵成叢生長,群落中喬木植物稀疏低矮,外貌呈稀樹灌叢,其組成種類因海拔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常見的種類為錐連櫟Quercus franchetii SKan、毛葉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 Gagne p.野漆Toxicoden dron succedaneum (L.)O. Kuntze.、東桑子Dodonaea viscosa (L.)Jacq .、金沙羊蹄甲Bxuhinia delavayi Franch.、毛葉柿Diospyros mollifolia Rehd.et Wils. 、雅致霧水葛Pouzolzia elegans Wedd.、光禿銀葉鐵線蓮Clematis delavayri var. calve scens Schneid.、小菅草Themeda hookeri (Griseb.) A.Camus、小葉草Arthraxon micro phyllus Hockst.、旱茅Eremopogon delavayi(Hack.) A.Camus、小葉草Arthraxon micro phyllus Hochst.、旱茅Eremopogon delavayi(Hack.)A.Camus、芸香草Cymbopogen distans(Nees)W. Wats、龍鬚草、Eulaliopsis binata(Rtez.)C.E.Hubb.扭黃茅Heteropogon cont ortus (L.) Beaur.ex Roem.et Schult.等。攀枝花蘇鐵根肉質,無主根,根部具有大量的珊瑚狀菌根,常生於岩壁石縫,具有抗旱,抗火、耐貧者脊的特性。在產地幾乎每年都有部分植株開花結實,花期始於3月,9月種子成熟。開花的雌雄植株,當年一般不再生新葉。

台灣蘇鐵台灣蘇鐵

保護價值 攀枝花蘇鐵為中國特有的古老殘遺種。它的發現,不僅表明橫斷山區目前仍存在有天然蘇鐵群落,而且把蘇鐵屬植物分布的北界推移到北緯27°11′,對研究植物區系、植 物地理、古氣候、古地理及冰川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保護措施 攀枝花蘇鐵發現之後,渡口市科委非常重視,園林部門採取了一些保護措施,但 破壞現象仍未完全杜絕。建議儘快在其分布集中之地——把關河及格里坪,建立攀枝花蘇鐵 專項自然保護區。其它產地亦應採取保護措施,嚴禁挖掘植株。有關單位應積極繁殖。以滿 足城市綠化的需要。

栽培要點 參考叉葉蘇鐵與篦齒蘇鐵。

受保護植物

世界上的植物很多,因此給人類的生活環境帶來了五彩繽紛的色彩,但是由於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導致了很多植物處在了瀕臨滅絕的邊緣,其中很多植物已經滅絕,這次任務中的植物就是受保護的植物,希望能夠加強人類對這些植物的保護意識,共同來維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蘇鐵屬

蘇鐵屬在生物分類學上是蘇鐵目中蘇鐵科的唯一屬。蘇鐵,又稱為鐵樹鳳尾鐵鳳尾蕉。蘇鐵“Cycas”一詞源於希臘文的椰子樹名,蘇鐵類植物常被誤認為棕櫚樹或是蕨類植物
界: 植物界 | 門: 蘇鐵門 | 綱: 蘇鐵綱 | 目: 蘇鐵目 | 科: 蘇鐵科 | 屬: 蘇鐵屬 | 種:見下
印度蘇鐵 | 海南蘇鐵 | 叉葉蘇鐵 | 蓖齒蘇鐵 | 蘇鐵 | 華南蘇鐵 | 雲南蘇鐵 | 四川蘇鐵 | 台東蘇鐵 | 台灣蘇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