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效牙雕漁家樂圖筆筒

黃振效牙雕漁家樂圖筆筒

筒外壁高浮雕柳溪漁樂圖。畫面中山上雜樹成蔭,山下溪流湍急,人物或停舟小憩,或聚坐樹下,表現出漁家閒樂的太平景象。

描述

黃振效牙雕漁家樂圖筆筒黃振效牙雕漁家樂圖筆筒
黃振效牙雕漁家樂圖筆筒
高12cm
口徑9.7cm

介紹

山壁一側刻楷書乾隆帝御題詩一首:
網得魚蝦足酒錢,醉來蓑笠伴自眠。
漫言泛宅曾無空,一曲漁歌傲葛天。
又“宸”、“翰”二印及“乾隆帝戊午長月小臣黃振效恭制”款。
以高浮雕技法刻制各種作品在清代中期十分盛行。此筆筒造型堅實穩健,構圖嚴謹洗鍊。畫面分兩部分,既有層次感,全景又和諧統一。這種帶有蘇州、嘉定竹刻風格的高浮雕深達6至7層,所刻景物細膩靈透,工細入微。人物的發、須、眼以墨點染,保留著濃厚的雍正時期的牙雕風格特點。松葉如輪,松針纖細鮮明,融合了竹雕角雕的技巧。這種秀雅、精巧、爽利的雕圖體現了黃振效雕刻技術的精湛,同時也表現了清代雕刻工藝頂峰時期牙雕藝術的獨特魅力。從御題詩可見,這件精緻的漁樂圖筆筒甚得乾隆帝皇帝之歡心。
(撰稿人:劉靜)
選自台北故宮博物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