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蕨

線蕨

線蕨隸屬於水龍骨科、線蕨屬。具有活血散瘀、清熱利尿、斂肺止咳的功效。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基本信息

植物特徵

線蕨線蕨

植株高20-6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生鱗片,只具星散的厚壁組織,有時有極纖細的環形維管束鞘,根密生;鱗片褐棕色,卵狀披針形,長3.83(1.1-7.6)毫米,寬1.31(0.6-2.3)毫米,長寬比為3.06(1.43-5.5),頂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疏鋸齒。葉遠生,近二型;不育葉的葉柄長23.7(6.5-48.5)厘米,禾稈色,基部密生鱗片,向上光滑;葉片長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2(20-70)厘米,寬15(8-22)厘米,頂端圓鈍,一回羽裂深達葉軸;羽片或裂片6(3-11)對,對生或近對生,下部的分離,狹長披針形或線形,長9.6(4.5-15)厘米,寬1.2(0.3-2.2)毫米,頂端長漸尖,基部狹楔形而下延,在葉軸兩側形成狹翅,翅寬3(0-6)毫米,全緣或稍呈不明顯淺波狀;能育葉和不育葉近同形,但葉柄較長,羽片遠較狹或有時近等大;中脈明顯,側脈及小脈均不明顯;葉紙質,較厚,乾後稍呈褐棕色,兩面無毛。孢子囊群線形,斜展,在每對側脈間各排列成一行,伸達葉邊;無囊群蓋。孢子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腎形。大小為(21.3-33.8)27.1微米x48(42.5-53.8)微米。單裂縫,裂縫長度為孢子全長的1/3-1/2。周壁表面具球形顆粒和缺刻狀刺。有時脫落,則表面光滑。

地理分布

產江蘇(宜興)、安徽(黃山、祁門、黔縣)、浙江(杭州、縉雲、開化、龍泉、寧波、寧海、四明山、遂昌、天台、仙霞嶺、雁盪山、鄞縣、樂清)、江西(安遠、大余、廣昌、會昌、吉安、井岡山、龍南、廬山、南豐、南康、全南、石城、遂川、宜豐、宜黃、永豐、永修、玉山、資溪)、福建(崇安、長汀、德化、建寧、建陽、南靖、南平、平和、上杭、沙縣、泰寧、武平)、湖南(江永、宜章、陽明山、嶽麓山)、廣東(博羅、從化、大埔、東莞、封開、豐順、高要、懷集、惠陽、江門、樂昌、連南、連平、連山、龍門、羅浮山、平遠、青雲山、饒平、乳源、深圳、始興、翁源、新豐、新會、信宜、英德、雲浮)、海南(白沙、保亭、萬寧、五指山)、香港(大埔、新界)、廣西(百色、蒼梧、崇左、防城、鳳山、扶綏、桂林、桂平、賀縣、臨桂、凌雲、隆安、龍州、那坡、寧明、平南、三江、天峨、武鳴、象州、新豐、瑤山、陽朔、永福、昭平)、貴州(荔波、望謨)和雲南(河口、馬關、文山)等省區。生於海拔100-2500米的山坡林下或溪邊岩石上。日本、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和中國台灣。

藥材知識

【藥名】:線蕨
線蕨線蕨

【拼音】:XIANJUE
【來源】:為星蕨亞科植物線蕨的全草。
【功效】:活血散瘀、清熱利尿、斂肺止咳。
【主治】:用於跌打損傷、熱淋、肺癆久嗽。
【性味歸經】:微苦,澀,涼。入肺、肝、膀胱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外用:適量。
【別名】:橢圓線蕨(台灣構志)、羊七蓮(廣西陽朔)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拉丁名】:Colysisellipiica(Thunb.)Ching-polypodiumellipticumThumb.
【考證】: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水龍骨科植物

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陸生或附生蕨類植物。根狀莖橫走,被闊鱗片。網狀中柱。葉同型或二型;葉柄與根狀莖有關節相連;單葉,全緣或羽狀半裂至一回羽狀分裂;網狀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或有時布滿葉背,無囊群蓋;孢子囊梨形或球狀梨形;孢子兩面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