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師範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是一所以本科師範教育為主,非師範教育和碩士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的全日制高等師範院校。1999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和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山西大學師範學院成立於引領時代風氣的改革開放年代,1988年開辦本科高等師範教育;太原師範專科學校成立於新中國建立初期,1958年在山西大學堂原址辦學;山西省教育學院誕生於烽火硝煙之中,1929年在國民師範舊址創建。在各自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它們弦歌不輟,薪火傳承,譽滿三晉,聲名遠播,為新中國的建設、為山西的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太原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學院

學院位於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省會太原市,是省城太原唯一的一所以本科師範教育為主的高等師範大學,分為北、中、南三個校區。學院占地面積354778平方米,建築面積365483平方米。現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11640人,成人脫產學生1180人,高師函授學生6312人,成人夜大學生427人。

新建的太原師範學院教育資源得到了最佳化配置,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圖書館紙質藏書100.5萬冊,電子圖書26.6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額566000.77萬元,計算機總台數2072台,語音實驗室座位數2729個,多媒體實驗室座位數4509個;師資力量明顯增強,現有專職教師1727人,其中教授91人、副教授233人、講師263人、博士52人、碩士192人、在讀博士及博士後98人;2009年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分別是地理學、文學、數學。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分別是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中國現當代文學、計算數學、套用數學。專業門類更加齊全。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太原師範學院由原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山西省教育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山西省教育學院誕生於硝煙戰亂之時,1929年在國民師範舊址成立;太原師範專科學校成立於民族復興之際,1958年在山西大學堂原址成立;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創辦於改革開放之年代,1988年在大營盤開辦普通高等師範本科教育。1999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山西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為新的師範類高等學府——太原師範學院

一、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1905年太原官立師範學堂創建
1906年太原官立師範學堂更名太原兩級師範學堂
1911年太原兩級師範學堂撤銷
1912年太原師範學堂復校
1913年太原師範學堂更名山西省第一師範學校
1942年山西省第一師範學校更名山西省太原師範學校
1953年太原師範學校更名太原第一師範學校
1958年在山西大學堂中學專斎原址創辦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1978年太原師範專科學校改為太原高等師範專科學校
1999年併入太原師範學院

二、山西省教育學院

1929年國民師範(高等師範部)舊址改創建山西省立教育學院
1937年山西省立教育學院併入山西大學
1950年文教廳文教幹部輪訓班復校
1951年文教廳文教幹部輪訓班改建為山西大學師範學院文教幹部訓練班
1953年山西省文教幹部訓練班更名山西省教育幹部訓練班
1955年山西省教育幹部訓練班更名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
1958年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改為山西省教育學院
1970年山西省教育學院撤銷
1973年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復校
1978年山西省教育幹部學院改為山西省教育學院
1999年併入太原師範學院

三、山西大學師範學院

1988年經教育部批准,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電子工程學院校址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山西大學師範學院,為省會太原唯一一所本科師範大學。承擔著全省中國小師資力量的培養和培訓工作。 1999年併入太原師範學院。

院系設定

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地理科學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數學系

太原師範學院生物系

太原師範學院中加希爾克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物理系

太原師範學院化學系

太原師範學院教育系

太原師範學院外語系

太原師範學院美術系

太原師範學院設計系

太原師範學院舞蹈系

太原師範學院音樂系

太原師範學院經濟系

太原師範學院歷史系

太原師範學院政治系

太原師範學院體育系

太原師範學院計算機系

太原師範學院法律系

太原師範學院管理系

太原師範學院影視藝術系


文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由原山西省教育學院中文系、山西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太原師專中文繫於2001年9月合組而成,下設漢語言文學、書法、戲劇影視、新聞與文化傳播四個本科教學系,共有教職工76人,承擔著1300多名全日制本科生及近萬名成人脫產、函授和自考的教學工作。
文學院現有教師66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9名;省級學科帶頭人4名,院級學科帶頭人3名;在中國人民大學、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師大任兼職碩士生導師7名;具有博士學位者12名,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基本上實現了碩士化。
文學院現有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一個——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為傅書華、王巧鳳、楊矗教授,研究方向為區域文學、性別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現有太原師範學院院級重點學科一個——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為張瑞君王增斌教授、杜改俊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中國古代小說、中國古代戲曲。書法專業是太原師範學院特色專業,專業帶頭人是劉鎖祥教授。

城市與旅遊學院

太原師範學院城市與旅遊學院的是我校辦學歷史較早的院系之一,本科專業始於1988年山西大學師範學院的地理教育專業,專科專業始於1981年太原師範專科學校的地理教育專科,2000年10月原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地理系、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地理系和山西省教育學院地理系合併成立太原師範學院地理系,2004年11月8日,地理系更名為城市與旅遊學院。
城市與旅遊學院現設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和旅遊管理四個本科專業和一個導遊方向的旅遊管理專科。在校學生規模913人。現有教職工隊伍56人,專任教師47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5人,講師12人。教師中,博士5人,碩士2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 61%。有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省級跨世紀傑出青年人1人,省級中青年骨幹教師5人,校級學科帶頭人5人。
城市與旅遊學院設地理科學系、城市與房地產管理系、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系和旅遊管理系等四個系,歷史地理與環境變遷研究所、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土地規劃與評價中心、城鎮發展與規劃中心、旅遊規劃與培訓中心等5個研究所(中心),擁有省級重點扶持學科——人文地理學科和校級自然地理重點學科兩個重點學科。城市與旅遊學院是山西省地理學會的掛靠單位。

數學系

太原師範學院數學系是由原三校區(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山西省教育學院)數學系合併組建,三校區的數學教育資源得到最佳化配置。 本科主要是由原山西大學師範學院計算機與數學系發展而來,創建於1988年,成立“數學教育系”設立“數學教育”專業,主要開設數學本科課程及計算機套用課程。1994年,增設“計算機教育”專業,招收了第一屆計算機專業學生。1995年11月,教委批覆同意將“數學教育系”更名為“計算機與數學教育系”。 2000年,三校區數學系合併組建太原師範學院數學系,設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2003年,增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目前,數學系下設兩個專業:一個是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2007年11月,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評為山西省品牌專業),另一個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02年,依託的計算數學學科評為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有四個教研室:幾何代數教研室、函式論教研室、數學教育教研室、計算數學與套用數學教研室;有兩個實驗室:數學建模實驗室和信息與科學計算實驗室;還有一個計算數學研究所。 現有專任教師46人、管理人員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5人,講師12人,助教4人。專任教師中博士8人,碩士19人。46歲以上教師有14人,36—45歲教師有23人,35歲以下教師有9人。

經濟系

經濟系是學院合併組建後,以太原師範學院經濟研究所為支撐點發展起來的。2001年在政法系、社科部和外專部等經濟學師資力量的基礎上成立了太原師範學院經濟研究所, 2003年3月以經濟研究所為基礎成立經濟系,並於當年9月開始招收經濟學專業第一屆本科生,目前已經招收普高經濟學專業6屆。
截止2007年底,全系共有教職工25人,其中專任教師19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講師6人,助教5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到教師總數的42.1%;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3人,碩士以上學歷占到教師總數的73.7%;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17人,占到教師總數的89.5%;畢業於重點大學教師9人,占到教師總數的47.4%;校級教學名師1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山西省優秀教師1人。

本科類

經濟學

法學

政治學與行政學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學

科學教育

藝術教育

學前教育

國小教育

體育教育

漢語言文學

英語

翻譯

歷史學

文物與博物館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物理學

套用物理學

化學

套用化學

地理科學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套用心理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物聯網工程

旅遊管理

音樂學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舞蹈表演

舞蹈編導

動畫

美術學

繪畫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專科類

國際商務

漢語

套用英語[7]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學校有專任教師近80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近400名,博士近百名。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學科評審專家1名,省委聯繫的高級專家3名,山西省高等學校首批拔尖創新人才1名,山西省首批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1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創新團隊帶頭人1名,山西省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8名,省級教學名師9名。76名教師受聘擔任東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教學建設
截至2012年,學院總占地面積10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7萬平方米。入駐新校區後在校生將達到20000名,生源來自中國26個省、市、自治區。
學生在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連續十年獲山西賽區一等獎,兩次榮獲國家級二等獎;在青年師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中國英語演講大賽等省級、國家級賽事中多次獲獎,十多年裡累計獲各類國家級獎項800餘項。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截至2012年,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25項,合作國家級和“973”項目5項,承擔教育部項目14項,獲國內授權專利13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承擔省級項目253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山西省第七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教師和科研人員發表學術論文17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00餘部,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20餘項,獲科研獎勵70多項。主辦有《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教學與管理》等學術期刊和《德育報》、《學習方法報》等報刊。
研究機構

現當代文學研究所

古代文學研究所

生物研究所

中國書法史論與藝術研究所

女性人才中心

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評估研究所

學習科學研究所

創新教育研究所

套用技術研究所

腐植酸研究所

歷史地理與環境變遷研究所

城鄉經濟研究所

土地規劃與評估研究所

城市開發與規劃中心

經濟研究所

人才研究所

傳統體育研究所

比較文學研究所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太原師範學院圖書館館舍面積17454平方米,擁有1810個閱覽座位(其中包括450個電子閱覽座位)、802個自習室座位。館藏中外文紙質書刊達121萬冊、電子圖書52萬冊,中外文電子資源資料庫24個、自建資源資料庫5個。館藏資源涵蓋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
學術交流
截至2012年,學院注重合作交流,與加拿大希爾克學院聯合辦學,與東北師範大學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每年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中科院院士來校講學,每年選派青年教師到國內外知名學府、科研院所進行學習交流。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

梁吉業
副院長 張瑞君、王川龍、張喜明、王衛平、齊利平

黨委書記

王尚義

黨委副書記

梁吉業、王敬澤、王亦農
紀委書記 吳生彥

校園文化

校徽
太原師範學院校徽標識設計是以漢字“太”、“師”為基本設計元素,進行篆體與宋體變形組合,體現本校全稱屬性意義縮寫;同時相互纏繞的線條又構成三個“人”形,象徵新校是由三校合併而來,也傳達出“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深刻教育理念。
變化豐富具有動勢的線條又寓意出生命的價值含義,如顆顆綠芽生機勃勃、茁壯成長,又如一團充滿活力、燃燒不止的紅燭烈焰,表達出人民教師勇於奉獻的高尚品德。
校訓
崇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德育思想在中華民族的教育思想中占據著主導地位,黨的教育方針更把德育放在培養新型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首位。高校以育人為本,育人以德為先。崇德,即傳承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教育傳統,同時貫徹了黨的教育方針。崇德,關乎培養什麼人,關乎為誰培養人的重大問題。該院是師範院校,培養的是未來的人民教師,崇德,放在校訓首位,寄寓著“德高為范”的師範理念,意味深長。
博學:博學語出《中庸》之“博學之,審問之,篤行之。”博學思想無論古今中外均是教育的核心內容。在現代高等教育中,博學涵蓋並體現為“厚基礎、寬口徑、重套用”的教育教學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博學,綜也。博學,警示著該院師生注重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以適應變化發展的時代。
團結:團結強調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該院為新組建院校,由三校合併,團結尤其重要。團結體現在校訓里,是一種希望,更是一種要求。只有該院師生員工牢牢銘記團結的校訓,凝聚在共同的目標下,努力奮鬥,開拓創新,才能儘快實現該院宏偉的發展目標,才能迎來我們太原師範學院的美好未來。
創新:創新放在校訓後面,旨在激勵,隱含面向未來。只有不斷創新才有生機勃勃的未來。創新,應該成為新組建的太原師範學院共同的理念。創新,對於教師而言,意味著實施創新的教育理念,追求新的科學知識。創新,對於學生而言,激勵學生永遠面向未來,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創新能力。作為太原師院人,師生時刻謹記創新,創新,再創新!
八字校訓涵蓋著該院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體現著太原師範學院的精神內涵,精煉易記上口。對學院每一分子,既是時時刻刻的勉勵,也是殷殷厚寄的希望。

山西大學一覽表

山西省高校一覽

山西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北大學 | 山西醫科大學 | 山西中醫學院 | 太原師範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農業大學 | 山西大同大學 | 長治醫學院 | 長治學院 | 運城學院 | 晉中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 | 北嶽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 |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 呂梁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商職業學院 |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旅遊職業學院 | 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生物套用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 | 山西同文外語職業學院 |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 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興華職業學院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運城學院 | 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大學 | 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 |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運城農業學院 |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 | 晉中學院師範學院 |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 | 平遙機電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畜牧獸醫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園藝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原平農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運城工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分院 |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 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五寨分院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 太原工業學院 |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省職工工藝美術學院 | 山西省呂梁市教育學院 | 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 | 長治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陽泉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職工聯合大學 |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鋼鐵學院 | 山西機電職工學院 | 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大學 | 山西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職工醫學院 | 山西省臨汾電力技師學院 | 太原大學外語師範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