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Shanx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始建於1958年,是直屬於山西省教育廳領導和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教育部確立的“國家重點建設示範性院校”,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國家教育部等6部委確定的“數控技術套用”、“汽車運用與維修”兩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創建於1958年,坐落在全國十大魅力城市之一的上黨古城——長治市,位於長治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處太焦鐵路及長太、長邯、長晉高速公路之樞紐,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學院占地面400餘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建有“數控實訓中心”等6大校內實訓中心,包括各類實驗實訓室54個,建有校外“科研、實習、就業基地”100餘個,教學儀器設備值248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28.6萬餘冊,運動場地1.8萬餘平方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8年太原工學院(附屬機械工業學校)創建。

1973年太原工學院(附屬機械工業學校)改建為山西省機械工業學校。

2002年山西機械工業學校升格為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016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學校簡介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建有以教學樓、科技樓、圖書館為主體建築的園林式教學區;以學生公寓、公寓商品服務部、公寓洗衣部為主組成的封閉管理式公寓區;以普通食堂、風味餐廳、民族餐館為主組成的開放經營式膳食區。校園綠樹蔥蘢,噴泉吐玉,芳草含碧,百花飄香,亭台樓閣掩映其間,環境雅致有口皆碑,是青年學生求知的“學苑”和生活的“怡園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180餘名,其中碩士研究生23名,教授副教授44名,講師、實驗師、工程師等中級專業技術人員80餘名,有來自全國21個省市區、11個民族的在校生5000餘人。建有與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教學相配套的各類實驗室45個,校內專業實訓中心4個,校外實習基地36個,教學儀器設備近萬餘台(套),圖書館藏書20萬餘冊,運動場地1.9萬平方米。校園計算機網內聯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各系統,外接國際網際網路,實現了網上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系、數控工程系、電子電氣工程系、汽車工程系、信息與管理工程系、基礎部、思政部、產學研合作部等“五系三部”,開設數控技術、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機械設計與製造、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計算機網路技術、市場行銷、商務英語等15個專業。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高職教育辦學之路,弘揚“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院精神,秉持“不進則退,無功為過”的哲學理念,堅持“以實為本,以人為本,以機為本,以質為本”的“四個為本”辦學理念,實施以“符合‘高’的標準,凸顯‘職’的特色,形成‘軟’的優勢,擁有‘精’的品牌”為主要內容的“四字精品”強校工程,穩定辦學規模,注重內涵發展。面向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第一批錄取的專科生比例已占到了招生計畫的60%,生源質量明顯提高。作為“山西裝備製造職業教育集團”的牽頭單位,以集團內部100餘家企事業單位為依託,積極探討並實施了“企業冠名培養、校企互為基地”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立足山西、輻射沿海、面向全國的畢業生就業基地網路,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排名全省同類院校前茅,就業質量令人欣喜。

2004—2008年,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多次組隊參加全國、全省職業院校專業技能大賽,在“數控加工技術”、“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注塑模具CAD設計與主要零件加工”、“產品部件的數控編程、加工與裝配”等多個項目的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學院以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課程建設為切入點,推動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數控技術”專業和“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成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數控技術套用教學團隊被評為“山西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團隊”;“數控實訓中心”和“機械製造實訓中心”分別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山西省高職高專示範實訓基地;2門專業課程建成了省級精品課程,2項科研成果獲得山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8年推薦保送4名同學進入本科院校深造,成為全省首批具有“專升本”保送資格的高職學院。

機遇與挑戰共存,榮譽與使命同在。在建校50周年的新的歷史起點上,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進一步傳承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優良傳統,不斷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力爭為國家裝備製造業的振興和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專業設定

一、機械工程系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系所屬專業在我院辦學歷史最久,主要培養裝備製造業生產、技術及管理一線崗位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設有“機械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等四個專業,在校學生1500人。骨幹專業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被評為山西省教學改革試點建設專業。

師資隊伍方面,現有教師30餘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0名,山西省雙師型教學名師1名,山西省雙師型優秀教師1名,教師中研究生比例達80%。為適應新的職業教育形勢,全系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積極參與工程實踐鍛鍊,多位教師具備雙師型素質,並長期聘請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指導實訓及專業課程的教學。

教學條件方面,能開展專業及專業基礎實驗、實習與技能訓練,擁有金工實驗室、工程力學實驗室、計量實驗室、機械原理機械零件實訓室、液壓與氣動控制實訓室、機械拆裝實訓室、CAD設計室、產品造型設計及快速成形工作室、機械製造實訓中心、材料成型實訓中心等實驗、實訓場所,擁有實驗、實訓設備3000多台(套),可利用設備價值近1000萬元,為教學、生產和科研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與山西易通環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機械製造實訓基地”,建成後將會極大改善專業技能培訓條件。

教研、科研方面,省級精品課程一門,院級精品課程兩門;出版國家級規劃教材3部,省部級教材15部;發表省級以上學術論文100餘篇;三個省級教研課題中結題一個並獲二等獎。

學生培養方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紮實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2009年5月,在山西省職業院校“產品造型設計與快速成型”技能大賽中,我系選手以紮實的專業功底、嫻熟的操作技能,取得了1個一等獎、1個優秀獎的優異成績,充分展示了我系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和較高的職業教育水平。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深受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汾西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清華機械廠等眾多企業歡迎,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在金屬材料成型及過程控制等領域,能夠從事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具有各類熱加工基礎知識及套用能力,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套用能力。具有較好的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成型與控制、塑性成型與控制、焊接成型與控制等必需的專業知識及套用能力。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工業生產、科學研究領域內從事材料與工藝設計、加工製造、套用研究、生產管理和市場行銷等方面工作。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從事機械製造工藝設計與實施,機械加工設備控制與運行,機械製造自動化加工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具有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套用能力;工程材料套用與毛坯準備的能力;機構、機件設計能力;公差配合的套用能力;機械加工操作與現場檢測的能力;機械CAD/CAM的運用能力;機械裝配與機械設備控制能力。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從事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機械製造工藝與現場實施,機械加工與檢測,機械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機械CAD/CAM技術運用等崗位工作。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面向裝備製造業,從事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編制、數控工具機自動編程、計算機輔助生產與技術管理、產品行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能力,機械設計運用能力,機械製造工藝編制能力與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能力,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與製造能力,工業設計與產品藝術造型的初步能力。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設計、研究部門和技術、管理一線從事計算機繪圖,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工模具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與數控編程,利用計算機進行企業輔助性管理等工作。

機械設計與製造(學制三年)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面向製造行業,從事機械設計、製造與設備操作、維護調試、管理等方面的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機械設計與製造,高精密機械設備的操作、調試、維護和管理。

就業面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設計、研究部門和技術、管理一線從事機械設計、工藝與裝備設計及輔助性設備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等工作。

二、數控工程系

數控工程系現主要開設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三個專業。

數控技術專業創建於1986年,同年建立了華北地區首家數控技術培訓中心(現數控技術實訓中心)。2000年成為全國機械行業數控技術套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2003年成為教育部數控技術套用類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單位。2004年該專業成為山西省教學改革試點建設專業。2006年數控實訓中心被評為山西省示範實訓基地,《數控加工與編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在2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為社會培養了近萬名數控人才,遍布省內外各大、中型企業,他們大多數已成為企業的骨幹,為山西省數控技術的推廣與套用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從1998年開始設定,該專業面向現代模具製造企業以及大中型企業,以培養模具設計與製造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為目標。畢業生主要從事一般衝壓件、塑膠件的工藝編制及模具設計、製造。

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專業從2007年開始招生,該專業面向製造業,培養從事數控加工設備的操作、調試和維護維修的生產第一線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數控工程系現有專職教師19人。專職教師中碩士和在讀碩士16人;中、高級以上職稱9人;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考評員6人,其中1人為高級考評員,4人具有技師資格證書,8人具有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2人具有工程師職稱,“雙師型”教師占70%以上;2006年,1名教師被評為山西省高職高專“教學名師”,3名教師被評為山西省高職高專“雙師型優秀教師”。1名教師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聘為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數控技術套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教師獲得“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3名教師獲得“三晉技術能手”榮譽稱號。2007年數控工程系被人事部、教育部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8年數控技術套用教學團隊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畢業生素質高,連續參加三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在山西賽區選拔賽中奪冠,在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分別舉行的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中,學生先後兩次獲得山西賽區團體第一,5個工種團體第一、1個工種團體第三、7個個人第一、4個個人第二、3個個人第三,三次大賽共有12名學生代表山西參加全國大賽,1人獲得第9名,8人進入前20名,我院獲得:第一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突出貢獻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三次大賽中,共有17名畢業生,分別代表平陽機械廠等企業參賽,其中10名入選山西省職工組代表隊參加了全國決賽。在2008年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產品部件的數控編程、加工與裝配”和“注塑模具CAD設計與主要零件加工”兩個項目競賽中,共取得兩個第一、一個第二和一個第四的優異成績。在2009年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數控工具機安裝調試與維修”項目競賽中,獲得一等獎,並代表山西省參加全國大賽,獲得二等獎。

數控實訓中心現有數控加工實訓室、數控原理實驗室、可程式控制器實訓室、CAD/CAM實訓室、模具套用實驗室、數控工具機維修實訓室、模具拆裝與測繪實驗室,均可同時容納40名學生進行實驗或訓練。實訓中心配有加工中心、數控車削中心、數控車床、三坐標測量機、數控線切割工具機、數控電火花成型工具機、注塑工具機等數控工具機19台,總價值近1000萬元;省內外實習實訓就業基地有太原重型機械集團、中信重型機械集團等100多個。

機械工程系所屬專業在我院辦學歷史最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備,教學理念先進。現有專業教師34人,中高級職稱占90%以上,25名教師具備雙師型素質。為適應新的職業教育形勢,全系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積極參與企業工程實踐鍛鍊,十餘位教師攻讀碩士或碩研畢業。同時,我系長期聘請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擔任實訓和專業課程教學工作。本系將秉承優良傳統,嚴謹治學,為適應職業教育發展,努力開拓,不斷追求創新,在師資隊伍建設、實踐基地建設、就業基地建設等各個方面有較大發展,辦學特色鮮明。

機械工程系主要培養適應裝備製造業一線崗位需求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現開設四個專業: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機械設計與製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四個專業,在校生1500餘人,其骨幹專業“機械製造與自動化”被列為山西省教學改革試點建設專業。

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是學院的重點建設專業。教授、副教授職稱及碩士學位擁有者比例居學院其他專業前列,大多具有雙師型素質。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呈現出令人欣喜、蓬勃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學生就業形勢喜人。

我系擁有良好的實驗實訓條件,在校內外建有金工實驗室、控制實訓室、CAD設計室、機械拆裝實訓室、機械製造實訓中心、材料成型實訓中心等實踐教學場所,擁有先進的生產訓練設備價值近千萬元,並將陸續投入資金用於擴建及改造實訓設施。同時我系還積極探索教學與科研、教學與技術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積極承擔學校和社會課題,並建有80多個實習、科研及就業基地。多年來,機械工程係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生產、技術、管理一線的技術人才,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

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在金屬材料成型及過程控制等領域,能夠從事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具有各類熱加工基礎知識及套用能力,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套用能力。具有較好的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成型與控制、塑性成型與控制、焊接成型與控制等必需的專業知識及套用能力。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工業生產、科學研究領域內從事材料與工藝設計、加工製造、套用研究、生產管理和市場行銷等方面工作。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從事機械製造工藝設計與實施,機械加工設備控制與運行,機械製造自動化加工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具有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套用能力;工程材料套用與毛坯準備的能力;機構、機件設計能力;公差配合的套用能力;機械加工操作與現場檢測的能力;機械CAD/CAM的運用能力;機械裝配與機械設備控制能力。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從事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機械製造工藝與現場實施,機械加工與檢測,機械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機械CAD/CAM技術運用等崗位工作。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面向裝備製造業,從事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編制、數控工具機自動編程、計算機輔助生產與技術管理、產品行銷策劃等工作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能力,機械設計運用能力,機械製造工藝編制能力與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能力,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與製造能力,工業設計與產品藝術造型的初步能力。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設計、研究部門和技術、管理一線從事計算機繪圖,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工模具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與數控編程,利用計算機進行企業輔助性管理等工作。

機械設計與製造(學制三年)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面向製造行業,從事機械設計、製造與設備操作、維護調試、管理等方面的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機械設計與製造,高精密機械設備的操作、調試、維護和管理。

就業面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設計、研究部門和技術、管理一線從事機械設計、工藝與裝備設計及輔助性設備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等工作。

電子電氣工程系

電子電氣工程系在“精韌不殆,日進有功”的思想薰陶下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以能力為本,重視實踐教學,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確立了服務學生、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教育思想。

本系是培養電子類、機電類、電氣自動化、通信技術類等方面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的搖籃。現有專任教師29人,其中副教授11人,高級實驗師1名,講師8人,80%的教師具備雙師素質,13名教師具備或正在攻讀碩士學位。下設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與電工電子等三個教研室,擁有檢測與感測、自動控制原理、電機拖動、電力電子變流技術等八個實驗室,擁有電氣控制與供電、電機裝配與維修、機電一體化等五個實訓室,設備價值總額達300多萬元。所設專業技術先進,緊密結合社會要求和科學技術創新,適應性強,實用性好,做到與現代企業發展同步,就業市場容量大,前景廣闊,就業質量高。在校全日制學生1100餘名,近幾年來為社會培養將近4000名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連續兩年就業率超過97%。

我系本著“培養黃金素質,鑄就鋼鐵技能”的職業教育理念,在我省及全國的各類專業技能大賽中成績優異。2007年,在全國第九屆“索尼杯”電子設計大賽中,我系派出的四個代表隊榮獲山西省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兩個,並代表山西參加全國決賽,取得全國二等獎。2008年,參加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機器人”兩個項目的比賽,再獲佳績,榮獲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一個和優秀獎一個,並將代表山西省參加高職組“自動線安裝與調試”項目的全國決賽。

三、汽車工程系

汽車維修專業創建於1997年,2004年成立汽車工程系。現開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二個專業,在校生600餘人。2004年4月被國家教育部等6部委確定為“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汽車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26人,中高級職稱占70%以上,20名教師具備雙師型素質,9名教師碩士研究生畢業,2名教師獲山西省高職高專“雙師型”優秀教師,並長期聘請企業技術人員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技師擔任本系實訓指導教師,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考評員6人,其中1人為高級考評員。

汽車工程系擁有良好的實驗實訓條件,建有汽車電工電子實驗室、汽車電器實訓室、汽車底盤實訓室、電控發動機實訓室、發動機實訓室等實踐教學場所,擁有帕薩特1.8T電控發動機實驗台、自動變速器實驗台、ABS實驗台、安全氣囊實驗台、汽車防盜實驗台等先進的教學實驗實訓設備,擁有汽車示波器、汽車電腦診斷儀、尾氣分析儀、電子儀表校正儀等先進的汽車維修檢測儀器,價值二百萬元。建有50多個實習實訓就業基地、校企合作單位,如:太原匯港、大昌豐田、大同必高、榆次大眾、長治廣本、晶通別克等多個4S特約服務站。

汽車工程系採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汽車後市場技術人才,深受用人單位歡迎,供不應求,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06年被長治市人民政府指定為唯一招收汽車專業士官的院校。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汽車維修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能、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從事汽車檢測、維修和技術服務的高等技術套用型人才。具有分析和解決汽車維修和技術服務方面的一般技術問題的技能,具有再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畢業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專業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具有自我終身發展和進一步提高的綜合素質基礎,以適應21世紀的人才需求。

專業技術能力:具有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具有本專業必需的機械、材料、電工和電子、液壓技術等基本知識;具有汽車構造、使用性能、檢測、維修和汽車駕駛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汽車製造維修企業1~2工作崗位所需的業務知識、基本技能,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汽車維修、檢測企業、汽車使用和汽車貿易企業,技術服務與汽車工藝規程的實施工作,從事汽車修理,車間生產和技術管理、汽車售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工作。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汽車後市場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技術管理及套用性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掌握現代行銷技術和現代汽車結構、性能及使用維護知識,具有汽車後市場信息的蒐集,整理、分析、預測能力;從事汽車及零配件的採購、銷售和售後服務,汽車銷售前台接待的能力;具有二手車估價與交易、車輛保險理賠的能力。

就業方向:主要面向汽車銷售公司、汽車專營店、汽車特許經銷店、汽車授權銷售公司、汽車配件銷售公司、汽車保險公司、汽車租賃公司、汽車維修企業等。從事整車銷售、配件供應與管理、公司業務接待、信息反饋、汽車市場調查及分析預測、行銷策劃、汽車出租、汽車精品、二手車估價與交易、車輛保險理賠等工作。

四、電子電氣工程系

電子電氣工程系在“精韌不殆,日進有功”的思想薰陶下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以能力為本,重視實踐教學,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確立了服務學生、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教育思想。

本系是培養電子類、機電類、電氣自動化、通信技術類等方面高等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的搖籃。設有電氣自動化技術、礦山機電、機電一體化技術和通信技術四個專業,在校全日制學生1200餘名。本系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齊備。現有專任教師25人,其中副教授11人,高級實驗師1名,講師8人,70%的教師具備雙師素質, 13名教師具備或正在攻讀碩士學位。2007年,我系成功申報省級精品課程《電氣控制與PLC》。

本系下設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與電工電子等三個教研室,擁有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檢測與感測、自動控制原理、電機拖動、電力電子變流技術等七個實驗室,擁有電氣控制與供電、電機裝配與維修、電子技術套用、機電一體化、電工等五個實訓室。2009年,GE Fanuc智慧型設備有限公司代表美國通用電氣(GE fanuc)公司與我系合作共建實驗室(GE Fanuc大學計畫),投資額將達三千萬元。所設專業技術先進,緊密結合社會要求和科學技術創新,適應性強,實用性好,做到與現代企業發展同步,就業市場容量大,前景廣闊,就業質量高,就業率超過97%,深受社會歡迎。2009年山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電子產品設計及製作”項目我系代表隊榮獲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一個優秀獎,其中一隊學生將代表山西賽區參加全國決賽。“3G基站建設維護及數據網組建”項目我系代表隊榮獲一個二等獎,一個優秀獎。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從事常用機電設備的操作調試、維護保養及維修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

具有機械設計與製造和電氣工程的基礎知識,常見機電設備的操作技能,常見電工工具及電工儀表的使用能力,一般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維護和保養的能力,一般機電設備故障診斷及維修的能力,礦山機電設備安裝、調試、維護、故障診斷及維修的能力,運算元控工具機的能力,手工編制一般數控加工程式的能力,套用CAD/CAM軟體的能力,利用數控系統和可程式控制器改造傳統設備的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機械加工企業或礦山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維護、維修和安裝調試;自動線、數控設備等重要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操作、運行;也可從事車間生產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電氣自動化技術高級套用性人才。培養掌握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技能,從事工業電氣控制設備及系統安裝、設計、調試、維護及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技術能力:

具有電工基礎理論、電子技術、電機及電氣傳動、工廠供電等知識和套用技術;具有電氣設備、控制設備等設施的維護、安裝和調試等技能;具有自動控制系統及計算機套用的相關知識和套用能力;具有樓宇智慧型控制的相關套用能力;具有電力系統設備維護、安裝和調試等技能;具有電氣控制系統設計、改造能力和正確使用電工儀器儀表的能力;具有基層生產管理的初步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電氣設備及控制系統的套用開發、技術服務,企業電氣設備或供配電系統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學生畢業後可在企事業單位、發電廠、供電系統、礦山電氣工程及自動化領域的用戶單位、服務部門、銷售部門從事供配電工程、自動化儀表、電氣控制系統的工程施工、設備維護、維修、調試、技術改造和銷售等工作。

通信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觀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掌握通信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通信系統的安裝、調試能力以及通信設備生產、技術支持能力的高級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面向通信業務部門、通信套用部門、通信工程部門、通信行業管理部門、通信產品生產部門,進行通信產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人才;也可以進行產品的安裝調試、維修及售後服務等工作。

專業技術能力:

要求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需的電子技術、通信系統與通信網路等方面的理論知識、組成原理和調測技術,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從事通信領域的各種信息傳輸、存儲、變換、處理、調測和工程套用能力,並了解通信領域發展的新技術。

就業方向:

在通信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企業,從事通信設備的裝配、調試、維修和檢驗等技術工作,以及通信網路安裝、管理、使用與維護工作。該專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越來越廣闊的通信市場,就業市場也會相當廣闊。

五、信息與管理工程系

信息與管理工程系現設有市場行銷、計算機網路技術、商務英語等三個專業,教師37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9人,碩士及在讀碩士14人,雙師素質教師17人,現有5個計算機機房,1個微機原理實驗室,1個國際貿易實驗室,1個行銷模擬實驗室,設有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山西省計算機套用能力考試考點。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齊全,多年來,秉承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教學運行規範有序,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95%以上。

2008年,本系三個專業均被列為學院的“雙學歷”教育改革試點專業,學生在學習主修專業的同時,兼修另一技術類專業,培養第二職業能力。學生在完成全部規定的教學環節後,經考核合格,可獲得由省教育廳頒發的主修專業的畢業證書和學院頒發的輔修專業的學歷證書。兼有技術和管理的雙重能力,學生可在主、輔修兩大專業領域更好地實現就業。

市場行銷(學制三年)

主修專業——市場行銷:本專業主要面向各類工商企業,培養具有區域市場行銷主管的業務素質,具備產品行銷的綜合職業能力,能夠在各類工商企業從事行銷管理的高等職業型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市場調研能力、行銷策劃能力、現場推銷能力、渠道管理能力及管理組織能力,具備區域市場行銷主管的業務素質,取得國家助理行銷師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各類工商企業從事市場調查、產品推銷、渠道管理、產品分配和倉儲物流等工作。

輔修專業——機械加工:本專業主要面向機電產品製造企業,培養具有行業所需的工程技術能力, 具備從事機械加工工藝實施的職業能力,能夠在機械製造企業從事機械加工生產的高等技能型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能夠熟練閱讀機械圖紙,懂常用材料的特性和一般工藝方法,熟練操作一種機械加工設備,取得某一工種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機械製造企業從事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及生產工作。

商務英語(學制三年)

主修專業——商務英語:本專業面向各類外向型企業,培養具備外銷員專業素質,能夠在外銷部門從事行銷報關等業務工作的高等職業型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外貿單證處理能力,能夠處理一般的函電業務,達到報關員的操作水平;外銷業務洽談能力,能夠使用英語與客戶進行一般的交流,洽談訂立購銷契約;外文資料的翻譯能力,能夠藉助工具書對英文專業資料進行較為精準的翻譯。取得國家報關員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企業的外銷部門從事行銷、報關等涉外商務管理工作。

輔修專業——電氣控制與運行:本專業面向機電類企業,培養具備電氣控制與運行的職業能力,能夠在企業技術崗位從事供、配電運行與控制的高等技能型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供配電設備的運行控制能力,能夠對企業供配電系統進行初步設計和簡單的安裝調試,掌握設備的運行控制及維修技術。取得中級電工的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企業的技術崗位從事供、配電的運行與控制工作。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制三年)

主修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本專業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計算機網路的規劃、組建、管理和維護能力,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軟體開發設計能力,能夠在各行業從事網路信息服務的高等技能型專門人才。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專業核心能力:具有計算機網路的規劃、組建、管理、維護和升級改造能力;具有軟體設計開發能力;熟練操作使用計算機,具有組裝和維護計算機及處理一般故障的能力;具有平面設計和製作廣告的能力;具有網頁設計能力;取得國家網路工程師、網頁設計師、軟體工程師或國家計算機等級二級以上一個或多個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從事各行業的計算機網路管理和維護工作,IT企業的計算機軟體開發和硬體技術服務工作,傳媒業的平面設計和製作工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文員工作。

輔修專業——數控加工技術:本專業面向裝備製造業,培養具有數控加工工藝和程式編制能力,能夠從事數控加工生產的高等技能型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掌握現代製造技術知識,具備數控加工操作技能和工藝編程能力,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與輔助製造(CAM)知識,取得數控加工相關技術工種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裝備製造業從事數控工具機加工和工藝編程技術工作,也可在機械製造企業從事機械加工生產工作。

辦學宗旨

學院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高職教育辦學之路,弘揚“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院精神,秉持“不進則退,無功為過”的哲學理念,堅持“以實為本,以人為本,以機為本,以質為本”的“四個為本”辦學理念,實施以“符合‘高’的標準,凸顯‘職’的特色,形成‘軟’的優勢,擁有‘精’的品牌”為主要內容的“四字精品”強校工程,穩定辦學規模,注重內涵發展。面向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第一批錄取的專科生比例已占到了招生計畫的60%,生源質量明顯提高。作為“山西裝備製造職業教育集團”的牽頭單位,以集團內部100餘家企事業單位為依託,積極探討並實施了“企業冠名培養、校企互為基地”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立足山西、輻射沿海、面向全國的畢業生就業基地網路,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排名全省同類院校前茅,就業質量令人欣喜。

培養模式

學院積極探討並實施了“企業冠名培養、校企互為基地”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設定“企業冠名班”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人才,把學院作為企業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將企業作為學院的“科研、實習、就業基地”,校企雙方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方向,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人才培養工作,共同監控人才培養質量,共同解決人才就業問題,初步實現了“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崗位要求”的一體化聯接和“招生—實習—就業”的無縫對接,建立了立足山西、輻射沿海、面向全國的畢業生就業基地網路,確保了教學質量和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人才培養

學院經過幾代人的辛勤耕耘,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和良好的學風、校風,具有較好的辦學條件,創建了良好的辦學傳統和育人環境。學校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現了辦學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充分體現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高職教育辦學之路,啟人以德,授人以技,著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為社會服務的本領。
教學模式上我院率先實行“2+1”教學模式改革,學生前二年在校內學習,最後一年全部在企業頂崗工作,切實強化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積極探討並實施了“企業冠名培養、校企互為基地”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確保了教學質量和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名列全省同類學校前茅。
學院堅持以機電行業對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為導向,本著“機為基礎,機電滲透,工管結合,冷熱並舉”的專業建設思路,及時設定和調整專業方向。專業建設‘機’為基礎,依‘機’而立,隨‘機’而進”,總體上凸現“機電”個性,重點上形成品牌效應。先後在校內建設了“數控實訓中心”、“機械製造實訓中心”、“材料成型實訓中心”、“汽車實訓中心”、“計算機實訓中心”和“綜合實訓中心”等六大實訓中心,其中“數控實訓中心”、“機械製造實訓中心”先後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山西省高職高專示範實訓基地”;同時,分別與太原重機集團、大同齒輪集團、洛陽中信重機集團、一汽本田公司等100餘家企業聯合,共同構建校企共建、緊密合作型“雙向基地”,校企之間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切實加強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也為企業人才需求與學生就業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樑。
“十一五”時期山西省將組建8大職業教育集團,其中我院被確定為“裝備製造業職業教育集團”的牽頭院校。學院將進一步傳承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優良傳統,不斷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裝備製造業和山西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更多合格的高等技術套用性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發展前景

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辦學理念,走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辦學之路。2004年8月,在山西省首屆“晉機杯”數控技能大賽中,學院派出的學生榮獲所有三個開賽項目的2個第一名,2個第二名,2個第三名,並囊括了三個工種的團體第一名,以團體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捧回了“晉機杯”。職工組在諸多大型企業送派優秀選手參賽的情況下,仍取得了數控銑床工種第一名,數控加工中心團體第三名、團體總分第三名的突出成績。在同年10月舉行的全國奧林匹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中,該院選手入選山西省代表隊參賽,其中兩位學生選手獲得“優勝杯”,學院被大會組委會授予“突出貢獻獎”。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位列山西省同類院校“第一名”。
2004—2008年,學院多次組隊參加全國、全省職業院校專業技能大賽,在“數控加工技術”、“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注塑模具CAD設計與主要零件加工”、“產品部件的數控編程、加工與裝配”等多個項目的比賽中榮獲一、二、三等獎。學院以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課程建設為切入點,推動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數控技術”專業和“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成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數控技術套用教學團隊被評為“山西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團隊”;“數控實訓中心”和“機械製造實訓中心”分別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山西省高職高專示範實訓基地;2門專業課程建成了省級精品課程,2項科研成果獲得山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8年推薦保送4名同學進入本科院校深造,成為全省首批具有“專升本”保送資格的高職學院。

所授榮譽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模範單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也是全省唯一連續兩次獲此殊榮的高職院校。

山西省文明和諧單位。

山西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優秀單位。

山西裝備製造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單位。

山西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山西省“五星級教職工代表大會”榮獲單位。

山西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面向全國招生畢業生面向全國就業。

全國教育紀檢監察先進集體。

國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確定的“數控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兩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山西省計算機套用能力考核考點”;“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等10個工種的國家級職業技能培訓點和鑑定站。

山西省教育廳直屬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山西省高校一覽

山西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北大學 | 山西醫科大學 | 山西中醫學院 | 太原師範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農業大學 | 山西大同大學 | 長治醫學院 | 長治學院 | 運城學院 | 晉中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 | 北嶽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 |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 呂梁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商職業學院 |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旅遊職業學院 | 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生物套用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 | 山西同文外語職業學院 |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 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興華職業學院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運城學院 | 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大學 | 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 |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運城農業學院 |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 | 晉中學院師範學院 |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 | 平遙機電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畜牧獸醫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園藝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原平農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運城工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分院 |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 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五寨分院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 太原工業學院 |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省職工工藝美術學院 | 山西省呂梁市教育學院 | 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 | 長治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陽泉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職工聯合大學 |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鋼鐵學院 | 山西機電職工學院 | 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大學 | 山西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職工醫學院 | 山西省臨汾電力技師學院 | 太原大學外語師範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