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師範學院

忻州師範學院

忻州師範學院(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成立於1958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組建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學校,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坐落在佛教聖地五台山腳下的溫泉之鄉——山西省忻州市,有北同蒲鐵路、京原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經過,交通十分便利,經高速公路60分鐘即可抵達省會太原。學院本部現有3個校區,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有23個教學系部,32個本科專業,27個專科專業。教職工1200餘人,專任教師近800人,其中,山西省教學名師14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近500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300多人。院本部在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近160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7000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忻州師範學院忻州師範學院

忻州師範學院(Xinzhou Teachers College)坐落在佛教聖地五台山腳下的溫泉之鄉——山西忻州市,有北同蒲鐵路、京原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經過,交通十分便利,經高速公路35分鐘即可抵達省會太原。忻州師範學院始建於1958年,是經教育部批准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學院為教育部確定的“2007年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全國獲得“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稱號的9所師範類院校之一,也是山西省唯一獲此稱號的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為教育部確定的第一、二批特色專業建設點。化學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為山西省品牌專業。物理化學學科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五台山文化研究、元好問研究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院本部現有3個校區,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有23個教學系部,32個本科專業,27個專科專業。教職工1200餘人,專任教師近800人,其中,山西省教學名師14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近500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300多人。院本部在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153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7000餘人。

歷史沿革

1.忻縣區師範專科學校
1958年6月,經山西省人民委員會“(58)省文中字第604號檔案”批准,忻縣區師範專科學校成立。學制2年,開設語文、數學、生化3個專業,4個班,在校學生146名。1959年9月,忻縣區師範專科學校與大同師院合併組建為晉北師專。學校經費由山西省教育廳撥發,行政業務由晉北專署文教局領導,學制2年,在校學生550名。1962年7月,經山西省人民委員會“(62)晉教王字第276號檔案”批准,晉北師專裁撤。

2.忻縣專區耕讀師範專科學校
1965年2月,忻縣地委、忻縣專署籌辦耕讀師專。耕讀師專附設在忻縣師範,共招收學生92名。1966年5月,經山西省人民委員會“(66)晉教復字75號檔案”批准,忻縣專區耕讀師範專科學校成立,學制3年,開設政治與漢語、數學與物理2個專業。1966年8月,經山西省人民委員會“(66)晉教字164號檔案”批准,忻縣專區耕讀師範專科學校納入國家計畫,從9月1日起由省核定編制,經費列入省高教事業支出項。1969年11月,忻縣專區耕讀師範專科學校與忻縣師範等7所區直學校合併組建為“忻縣地區五七學校”。

3.忻縣地區師範專科學校
1972年1月,經忻縣地區革命委員會研究決定,撤銷“忻縣地區五七學校”,成立忻縣地區師範專科學校。學制2年,開設中文、理化、數學、英語4個專業。在校學生440名,教職工總數170名。1973年9月,忻縣地區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忻縣地區高級中學。

4.山西師範學院忻縣地區專科班
1978年1月,經山西省計畫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山西師範學院忻縣地區專科班,附設在忻縣師範,開設物理、化學、語文、英語、數學5個班。1981年1月,山西師範學院忻縣地區專科班與忻縣師範分離,設立獨立的財務帳目。

5.忻縣師範專科學校
1982年10月,經國家教育部“(82)教計事字215號檔案”批准,忻縣師範專科學校成立。忻縣師範專科學校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領導,學制3年,規模900人,設定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和英語5個專業。1984年8月,經山西省教育廳“晉教高字(1984)第31號檔案”批准,忻縣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忻州師範專科學校。

6.忻州師範專科學校
1984年8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忻州師範專科學校成立,學生規模900人。建校之初,開設中文、英語、政史、數學、物理、化學6個教學系(專業),後陸續設定體育、計算機、電子等教學系(專業)。至1998年9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教育廳批准,忻州師範專科學校學生規模1200人,共設定中文等8個教學系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等10個專業。

7.忻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98年9月,經國家教育部“教發(1998)15號檔案”批准,忻州師範專科學校與忻州地區教育學院、忻州職工大學合併組建忻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10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晉政函(1998)127號檔案”批准,忻州師範專科學校與忻州地區教育學院、忻州職工大學、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忻州分校合併組建成為以師範教育為主,包括成人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在內,面向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普通專科學校——忻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由山西省政府領導,山西省教委管理,學生規模3500人,其中普通專科學生2500人,成人教育學生1000人,事業經費和基建投資從1999年起由山西省政府有關部門安排。學校設定中文等8個教學系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等20個專業。

8.忻州師範學院
200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教發(2000)23號檔案”批准,忻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忻州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成立忻州師範學院。忻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忻州師範學校建制同時撤銷。2000年6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晉政函(2000)117號檔案”批准,忻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忻州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成立忻州師範學院。忻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忻州師範學校建制同時撤銷。忻州師範學院系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領導和管理,學院發展所需經費由山西省統籌解決。學院以師範教育為主,適當發展非師範類專業,尤其是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同時承擔中、國小教師的培訓任務。學院近期本、專科教育並重,逐步擴大本科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6000人。2000年9月,忻州師範學院首次招收6個本科專業的學生。

2006年6月1日,山西省教育廳下發“晉教發[2006]25號”檔案,批准學院到2008年院本部普通本專科在校生規模達到10000人。至2008年1月,忻州師範學院設定漢語言文學教育等專業48個,其中漢語言文學教育等本科專業21個。

學院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亦農
黨委副書記、院長 張虎芳
黨委副書記 白寶林
紀委書記 喬永生
副校長 張美富
董元興
羅小蘭

辦學規模

學院建設

學院本部現有3個校區,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有23個教學系部,32個本科專業,27個專科專業。教職工1200餘人,專任教師近800人,其中,山西省教學名師14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近500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300多人。院本部在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近16000餘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7000餘人。

學院建有先進的計算機校園網路、多媒體電教系統、計算機房、語音室、近代物理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地理實驗室、案例教室、微格教室、心理儀器測試室、琴房、電腦繪畫室以及圖書館、體育館等良好的教學科研基礎設施,設有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五台山文化研究所、五台山文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山西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陶行知研究會、元好問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忻州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忻州方言與文化研究中心、材料科學研究所、生化分析材料研究所、區域規劃發展研究與開發中心等多個學術研究機構,出版黨委機關報《忻州師院報》(半月刊)、文理綜合版學報《忻州師範學院學報》(雙月刊),圖書館藏書130多萬冊,數位化資源4900GB,其中電子圖書200GB。

院系設定

院本部有中文系、化學系、數學系、生物系、地理系、外語系、計算機系、歷史系、政治系、物理系、電子系、教育系、法律系、經管系、會計系、舞蹈系、音樂系、美術系、體育系、思政部、公共外語部、基礎部、成人教育學院、電大部、軍事教研室等23個教學系部。36個本科專業,27個專科專業。

院系 專業
中文系 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
數學系 本科:套用數學
生物系 本科:生物科學、生物技術
地理系 本科:地理科學、旅遊管理
計算機系 本科:計算機科學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
政治系 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物理系 本科:物理學、物理學教育
電子系 本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教育系 本科:教育、心理學、學前教育
法律系 本科:法學 專科:法律專業
經管系 本科: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行銷
會計系
本科:會計電算化、會計學
音樂系 本科:音樂學、音樂表演
體育系 本科:體育教育
美術系 本科:美術學、書法學

研究機構

學院有13個學術研究機構。省級高層次研究機構1個。
校級研究機構: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五台山文化研究所、五台山文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山西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所、陶行知研究會、元好問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忻州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忻州方言與文化研究中心、材料科學研究所、生化分析材料研究所、區域規劃發展研究與開發中心
省級高層次研究機構:五台山文化研究所

重點學科

理學學科
物理化學學科(省級重點扶持學科)
文化研究學科
省級精品課程

《力學》
《中國近代史》
《有機化學》
《現代語文》
《物理化學及實驗》
《高等數學》
《人文地理》
五台山文化研究、元好問研究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特別是五台山文化研究,是我院的特色科研項目和重點科研項目,山西省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就建在我院,該領域的研究積極服務於我省和地方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此外,我院還與忻州市委市政府共同建立了忻州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促進了地方文化、經濟的發展。
化學、漢語言文學、數學與套用數學、歷史學、物理學等5個專業為山西省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現代漢語、有機化學、普通心理學、儀器分析、文學概論、中國近代史、計算機導論等7門課程為山西省精品課程;物理化學、中國古代文學等2個學科為省級重點扶持學科;物理、化學、計算機、地理、現代教育中心、工商管理實驗教學中心6個實驗室為山西省普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五台山文化研究中心為山西省文化強省八大中心之一,五台山文化研究被評為山西省協同創新培育項目。

附屬學校

學院設有忻州師範學院附屬外國語中學,為初、高中均為十六軌的完全中學,目前在校初、高中學生5000餘人,教師310多人,全部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占11%,市級和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5%。2004年,首屆國中畢業生在全市參考的362所學校中位居均分、及格率、優生率三項綜合排名第一名,首屆高中畢業生參加聯考,六項指標綜合權重在全市參考的42所高中中排名第二,被評為優質高中教育學校。2005年至今,附中中考優生率、聯考達線率及達線數增幅率每年均位居全市各中學前三名。學院設有忻州師範學院專科部、忻州師範學院五寨分院,均為獨立法人單位,人、財、物均由地方政府管理,教學業務均由學院統一管理,招生計畫由學院編制,畢業證由學院發放。目前,忻州師範學院專科部座落在忻州市區,教職工近300名,在校生3300多名。忻州師範學院五寨分院座落在忻州市五寨縣,教職工近200人,在校生2800多人。

校訓

厚學啟智、修德樹人

厚學啟智是講加強學習,不斷積累只是,作為一名老師,用淵博的知識才能開啟學生的智慧。修德樹人是要求學生要提高道德修養,以德立身,用良好的品德來影響和塑造人,即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意思。

院校榮譽

我院扶貧頂崗實習支教受國務院表彰榮獲全國高校唯一的“全國‘兩基’先進工作單位”稱號
我院喜獲“2007年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扶貧支教

多年來,學院把“培養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備中國小教師的基本素質,願意服務基礎教育的合格教師和高素質人才”作為辦學指導思想,以此統領各項工作,長期主動為山老貧困地區服務,為基礎教育服務,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特別是1997年以來,學院實施扶貧頂崗實習支教,組織學生在校期間用一個學期分期分批到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扶貧頂崗實習支教,至今已連續組織22批、8500餘名本、專科生,到原平、五台等11個縣(市、區)的560多所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進行扶貧頂崗實習支教,受到了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廳、地方黨委政府和扶貧頂崗實習支教學校的好評。2006年12月,國務委員陳至立批示:“忻州師範學院做了我們近年來一直想做但尚未做成的事。他們的做法,為深化師範院校的教學改革,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解決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提供了實踐經驗,很值得進一步總結推廣。”

2007年5月,教育部長周濟同志批示:“要認真總結山西忻州師院的經驗,全面推進師範生頂崗實習半年的工作,這是師範生教育中帶有戰略意義的重要舉措。”

2007年9月15日,周濟部長專程到學院調研扶貧頂崗實習支教工作,指出:“實習支教是我們長期以來希望做的意義特別重大的工作,對培養優秀的師範生來說,是培養優秀教師的根本途徑和必由之路。在這方面,忻州師範學院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十年來組織開展扶貧頂崗實習支教的實踐和理論都是對的。扶貧頂崗實習支教是一舉多贏、一舉數得的好事,意義特別重大。忻州師範學院的同志們在很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了一個很正確的方向,特別是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方向是正確的。現在忻州師範學院走在了全國前列,屬於先鋒。我們一定要創造各種條件來支持忻州師範學院,繼續在實習支教方面走在全國的前頭。”

2007年9月1日,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來校考察時,高度評價扶貧頂崗實習支教工作,指出:“辦好一所高校,硬體條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好的辦學指導思想,有好的人才培養質量。忻州師範學院的辦學思想、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質量都很好。1997年以來,忻州師院落實陶行知先生的師範教育下鄉、平民教育等思想,組織開展扶貧頂崗實習支教,為當地農村教育發展作出了貢獻,堅持10年,很不容易,抓得很紮實,成績突出,在師範教育改革方面有示範意義,很有推廣價值。”

原國家教委主任朱開軒同志1998年來校考察時,高度評價扶貧頂崗實習支教除具有直接支持山老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學校師資嚴重短缺的問題這一現實意義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省情教育、樹立和鞏固為農村基礎教育服務的思想,均有長期的積極促進作用。

1997年以來,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山西內參》、《山西日報》、山西電視台、黃河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先後數十次對學院扶貧頂崗實習支教工作進行專題報導。

學校發展

多年來,學院大力加強黨的建設、師德師風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大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全面建設和諧校園、節約型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學、科研、學生管理、後勤、基建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2002年5月起,學院在山西省高校率先組織開展為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捐贈善款活動,至今已累計捐獻1600人份造血幹細胞和45萬元善款,是山西省捐贈人數最多、捐款數額最大的單位,廣受社會各界好評。

學院先後榮獲“山西省模範單位”等省級以上表彰獎勵40多次,培養合格師資和各級各類人才4萬多人,其中師範類畢業生多數成為紮根山老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骨幹,為國家、山西及忻州的教育、文化、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各項事業呈現出全面協調、持續健康發展的生機蓬勃的大好局面。

目前,學院正抓住高教事業發展的大好機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2006—2010年發展規劃》,大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和社會效益,艱苦創業,紮實工作,積極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努力建設辦學特色鮮明的教學型本科學校,為山老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培養更多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備中國小教師的基本素質,願意服務基礎教育的合格教師和高素質人才,為國家、山西和忻州的基礎教育、經濟文化與社會全面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山西省高校一覽

山西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北大學 | 山西醫科大學 | 山西中醫學院 | 太原師範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農業大學 | 山西大同大學 | 長治醫學院 | 長治學院 | 運城學院 | 晉中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 | 北嶽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 |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 呂梁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商職業學院 |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旅遊職業學院 | 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生物套用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 | 山西同文外語職業學院 |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 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興華職業學院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運城學院 | 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大學 | 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 |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運城農業學院 |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 | 晉中學院師範學院 |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 | 平遙機電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畜牧獸醫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園藝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原平農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運城工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分院 |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 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五寨分院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 太原工業學院 |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省職工工藝美術學院 | 山西省呂梁市教育學院 | 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 | 長治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陽泉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職工聯合大學 |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鋼鐵學院 | 山西機電職工學院 | 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大學 | 山西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職工醫學院 | 山西省臨汾電力技師學院 | 太原大學外語師範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