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大同大學是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校合併成立的多科性大學。大同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煤海之鄉大同,占地面積2400畝,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新校區四大主體建築:新教學主樓、科技實驗樓、新圖書館、體育館已基本竣工。學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9636萬元,圖書館藏書180餘萬冊。下設政法、文史、外國語、藝術、工學、醫學、農學等16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35個,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2.2萬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完善專業詞14個(生物安全、交通設備信息工程、數理基礎科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特許經營管理、風能與動力工程、核技術、數學基地班、信息管理信息系統、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稀土工程、生物科學基地班、聽力學、測量工程)完善高校詞5個(鄭州師範學院、山西大同大學、哈爾濱學院、三峽大學科技學院、阜陽師範學院)山西大同大學-夜景山西大同大學-夜景
雁北師範學院

1958年,晉北師範專科學校創建。1962年,晉北師範專科學校撤銷。1976年,晉北師範專科學校復校並更名為雁北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雁北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雁北師範學院。

大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965年大同衛生學校升格為大同醫學專科學校
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950年,大同煤炭工業學校創建。1958年,大同煤炭工業學校升格為大同礦業學院 。1959年,大同礦業學院改建大同煤礦專科學校。1961年,大同煤礦專科學校改建大同煤礦學校

1975年,大同礦務局職工大學創建(合署)。1984年,大同煤礦學校更名為大同煤炭工業學校。1999年,大同礦務局職工大學、大同煤炭工業學校合併升格為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山西礦業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大同職業技術學院

1999年,大同高等專科學校、大同教育學院合併升格為大同職業技術學院。

大同高等專科學校

1978年,大同師範專科學校創建 。1984年,雲中大學(專科)創建。1990年,大同師範專科學校併入雲中大學(專科)。1993年,雲中大學(專科)更名為大同高等專科學校。

大同教育學院

1984年,大同教育學院創建。

合併建校

2002年7月22日,教育部發文批准籌建山西大同大學。

2006年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組建山西大同大學。7月1日,山西大同大學隆重舉行揭牌慶典大會。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教育廳及大同市委的有關領導蒞臨大會祝賀。

2008年9月,向陽街校區(商學院)整體遷入御東校區。

2009年9月,新建路校區(醫學院)整體遷入御東校區。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1月,該校共有教職員工2226人,其中教師165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57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共111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4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2人,省級教學名師1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8人,省級“333人才”2人,省級“131人才”15人,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山西省“百人計畫”人選1人,山西省“新興產業領軍人才”1名,兼職博士生導師8名,特聘教授2名。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底,學校設有16個學院,1個國際合作辦學機構(國際交流中心),1所附屬醫院(原大同市七醫院-大同鐵路醫院)。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統計學、數學與套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商學院:工商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會計電算化、市場行銷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工程、生物科學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國小教育、心理學、網路工程

化學與化工學院:套用化學、化學

工學院:測繪工程、土木工程、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採礦工程、煤炭深加工及利用、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電器自動化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工程監理、建築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礦井運輸與提升、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機電、煤礦開採技術、工程地質勘察

政法學院:法學、思想政治教育

藝術學院:藝術設計、音樂學、美術學

醫學院:臨床醫學、美容醫學、護理學、美容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醫學影像技術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電子科學與信息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物理學

文史學院:新聞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

外語學院:英語、商貿英語

體育學院:社會體育、體育教育

學科建設

據2014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建有6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本科專業涵蓋理、工、文、史、醫、教、管、法、藝、農、經等11個學科門類。

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個)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070205 凝聚態物理 070302 分析化學 100204 神經病學與免疫學
省級重點扶持學科(3個)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050101 文藝學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040110 教育技術學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070201 理論物理 070304 物理化學 100201 內科學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040301 體育人文社會學 ------------ ------------
校級重點扶持學科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070104 套用數學 081901 採礦工程 120202 企業管理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030107 經濟法學 060105 專門史
050402 音樂學 050211 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 ------------

教學建設

山西大同大學-正文山西大同大學-全景
截至2014年1月,該校共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精品課程7門,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省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79項。從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調撥約3000萬元的現代化煤礦機電設備,確保採礦、機械、電氣等專業的實踐教學。建成了1個教育部衛生部“3+2”三年制專科臨床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技術改革試點項目。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物理學、漢語言文學

省級特色專業:採礦工程、體育教育、安全工程

省級教學團隊:分析化學教學團隊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煤礦機電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計算機教學實驗示範中心、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學實驗示範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醫學心理學、多媒體教學軟體設計與開發、電動力學、預防醫學、公共心理學、醫學微生物學、教學系統設計

學術科研

建設成果

2003年至2010年,該校申請到帶經費的國家級、部委級科研項目14項,獲準立項的省級各類項目301項,校外撥入經費1027.7萬元。2006年至2011年,該校共獲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1項。2007年至2010年四年期間,申報專利34項;獲授權專利18項;教師發表論文2108篇,比前四年增加了440多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288篇。

2009年至2013年,該校共承擔國家基金項目29項,部委級科研項目28項,省級各類科研項目268項;申請專利67項,授權專利60項。校外撥入科研經費3092.73萬元;被SCI、EI、ISTP等國際權威檢索工具收錄的論文達560篇。學校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用於獎勵科研成果突出的優秀人員,五年中,各類科研獎勵金額累計達1200多萬元。2014年,該校獲得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重大課題立項,資助金額為人民幣80萬元,為該校在該領域獲得的第一個科研項目。

科研平台

山西省重點研究基地:

山西大同大學-正門山西大同大學-正門
山西大同大學雲岡文化研究中心(下設北魏歷史文化研究所和遼金文學研究所)

校級研究所:

固體物理研究所、有機化學研究所、腦科學研究所、免疫學研究所、煤炭採礦工程研究所、社會科學發展研究所、套用化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呼吸病與職業病研究所、炭材料研究所、高寒作物研究所

院級研究所:

套用數學研究所、技術創新管理研究所、煤礦機電技術研究所、地方經濟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

學術交流

2006年6月,與中國遼金文學學會聯合主辦“中國遼金文學國際高級論壇”。2008年5月,舉辦“北朝都城與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舉辦“首屆雲岡文化論壇”。2010年9月,承辦全國“馬克思主義與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暨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第27屆年會。2011年8月,承辦了中國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2011全國引力理論與宇宙學研討會。

校區校址

截至2014年5月,該校有15個教學學院,煤炭工程學院在新平旺校區,其它學院均在興雲街校區(御東校區)(主校區)。另有大同師範分校。

興雲街校區(御東校區):山西省大同市興雲街,郵編:037009

新平旺校區:山西省大同市礦區平泉路52號,郵編:037003

大同師範分校:大同市城區平旺電廠路,郵編:037039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採用雙圓相套,篆書“大同”二字同構疊置。
厚重而圓通,古樸而典雅。如“鍾”,其聲宏遠,是勵志,是自強;如“鼎”,人立其上,“鼎立”天下。人之為本,人之為大。
“大同”者,簡約而直觀,人類之終極情懷,大同大學精神價值之期許。

徽章為長方形證章,“文化紅”襯底,上嵌姚奠中題寫的校名,可用於師生員工佩戴。

校旗

校旗為“文化紅”長方形旗幟,中央印有姚奠中題寫的“山西大同大學”校名,左上方為學校徽志,校名、徽志顏色均為黃色。

校訓

校訓為“厚德、博學、慎思、篤行”。

校歌

校歌為王守義作詞,孫一鳴、李恆林、於有榮作曲的《使命》。

校慶日

校慶日為每年的7月1日。

學校領導

校長馮鋒校長馮鋒

校長:馮鋒

馮鋒,男,196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導,省委聯繫的高級專家,“新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3人才工程”省級人選,中國科協高層次人才庫首批入庫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歷任雁北師院學生處副處長、科技處處長、院長助理,山西大同大學副校長職務。
2016年1月11日起任山西大同大學校長。

黨委書記:常乃軍

常乃軍,男,漢族,1961年3月生,山西芮城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山西省教學名師,教育部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西省體育總會副主席,《體育研究與教育》主編。
1984年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體育系,1985年至1986年在西安體育學院進修,1996年至1998年在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班學習,山西省委黨校第二十五期中青班畢業。歷任山西師大體育學院(獨立建制)團委書記、學工部(處)長、副院長;1999年任山西師範大學校長助理,體育學院院長;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任山西師範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2011年12月任山西大同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郭永、張曉永

紀委書記:張曉永

黨委委員:常乃軍、郭永、張曉永、閆世忠、白昕

副校長:張策、寇福明

山西大學一覽表

山西省高校一覽

山西大學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北大學 | 山西醫科大學 | 山西中醫學院 | 太原師範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農業大學 | 山西大同大學 | 長治醫學院 | 長治學院 | 運城學院 | 晉中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 | 北嶽職業技術學院 |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 |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 晉中職業技術學院 | 臨汾職業技術學院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 呂梁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工商職業學院 |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 | 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旅遊職業學院 | 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生物套用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體育職業學院 | 山西同文外語職業學院 | 山西戲劇職業學院 | 山西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興華職業學院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 | 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運城學院 | 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太原大學 | 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 |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 | 忻州職業技術學院 | 陽泉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運城農業學院 |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 | 晉中學院師範學院 |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 | 平遙機電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畜牧獸醫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太原園藝學院 | 山西農業大學原平農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運城工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運城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分院 |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 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 | 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 | 忻州師範學院五寨分院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 太原工業學院 | 山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省職工工藝美術學院 | 山西省呂梁市教育學院 | 山西省廣播電視大學 | 長治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 陽泉市教育學院 | 山西煤炭職工聯合大學 |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鋼鐵學院 | 山西機電職工學院 | 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大學 | 山西兵器工業職工大學 |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 山西職工醫學院 | 山西省臨汾電力技師學院 | 太原大學外語師範學院 | 山西醫科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